備受市場關注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消息人士透露,正在制定發展規劃之中的戰略新興產業將是會議的焦點之一。新材料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中的一員,由於是高新技術的基礎和先導,且應用範圍極其廣泛,成為未來最重要和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其發展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值得好好去挖掘。
其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
由於對未來發展有著顯著影響,新材料被認為是其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
「在政府重點支持發展的七大新興產業中,新材料是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五大產業的基石。」業內專家表示,作為承載人類物質文明的基礎,主導材料經歷了從石器到矽器的轉變,新型材料成為新時代的起點。目前發達國家均已制定發展新材料產業的政策規劃,作為全球競爭的參與者,中國不能忽視新材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離不開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
與傳統材料相比,新材料產業具有技術高度密集、研究與開發投入高、產品的附加值高等特點。隨著國內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對新材料需求的種類和數量都大大增加。因此,新材料市場的需求前景也被十分看好。
事實上,近些年,國家在政策上給予了大力支持,極大的促進了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十一五期間,國家將新材料作為高技術產業工程重大專項,重點發展特種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複合材料、環保節能材料等產業群。
據了解,目前一些高科技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新材料的支撐,比如計算機、通訊、半導體專用新材料、磁性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納米技術產業以及我國正在推進的大飛機、高速列車、電動汽車等重點工程,此外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領域,都離不開一系列核心新材料技術的突破。
年均增速或在20%以上
從市場的表現來看,「新材料」在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中似乎是比較冷門的一個:不比「生物」般與生活息息相關,亦缺乏「新能源」的炒作熱點。不過,由於新材料是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五大產業的基石。因此,業內對被定性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的新材料豐常看好。
中銀國際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新材料產業的下遊產業涉及廣泛,包括汽車、航空設備、通訊設備、家電、IT 行業以及房地產、交通運輸、城市建設等諸多領域,我國以上領域目前正處在高速發展時期,對新材料的需求巨大。隨著我國正在逐步成為世界製造中心,並正在努力成為世界製造強國,作為製造業物質基礎的新材料必將以其強勁的市場需求為帶動,面臨著良好的歷史性發展契機。
業內人士預測,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新材料產業市場的年增長速度將保持在20%以上,有望引發全球更多的資金介入,從而進一步加快擴張速度。而根據《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報告》預測,2010年,中國新材料產業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800億元,而時至2015年,這一數值將達到2000億元,新材料產業無疑是未來最具增長活力和投資機會的領域之一。
新材料種類繁多,分類複雜,目前兩市涉及新材料的上市公司也呈數量大、行業分布廣的特點。根據概念行業分類,截至目前,兩市共有140多家上市公司,涉及行業超過十個。
《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關於戰略新型產業-新材料產業的描述為:「大力發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種玻璃、功能陶瓷、半導體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積極發展高品質特殊鋼、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進結構材料。提升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發展水平。開展納米、超導、智能等共性基礎材料研究。」概括為注新能源材料、節能環保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新材料等幾個細分行業。
細分行業投資邏輯
新材料是新技術、新產品發展的基礎與先導,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下遊產業涉及電子、通訊、醫療、航天航空、國防軍工以及交通運輸、城市建設等諸多領域。這些領域目前正處在高速發展時期,對新材料的需求巨大。目前,新材料產業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一個具有技術和商業競爭力的重要產業之一,其產出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無異是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
分析人士在接受《投資快報》記者的採訪時明確指出,與傳統材料相比,新材料產業技術高度密集、更新換代快、研究與開發投入高、保密性強、產品的附加值高、產品的質量與特定性能在市場中具有決定作用。然而,由於新材料品種繁多,用途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面臨的技術、政策和市場環境也存在差異,導致不同的新材料品種的投資價值存在較大的差異性。
「任何一種新材料都是一定時期的新材料,有它的生命周期,不可能永遠是新材料,一種新材料將來被更新的新材料所取代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上述人士指出,在對細分行業及具體新材料品種進行投資時,需要有針對性地具體品種具體分析。
國聯證券新材料研究員張忠表示,新材料作為創新產品,技術解決存在問題,市場解決生存問題,政策解決速度問題,因此技術相對成熟,能夠實現產業化,市場空間巨大,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方向的新材料子行業更具有吸引力。
在對新材料行業進行投資時,張忠建議可看是否具有:一、技術成熟或取得關鍵性突破。其中技術來源可以是進口替代,也可以是自主創新技術,核心是能否形成技術優勢,構築競爭壁壘。二、市場需求可見、增長潛力巨大。這主要體現為應用領域廣泛,且在可見的期間內可以實現產業化運營,其市場需求一方面可以是替代傳統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是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匹配,跟隨新產業發展起來的新需求。
重點細分領域介紹
新能源材料
新能源材料是指實現新能源的轉化和利用以及發展新能源技術中所要用到的關鍵材料,並同時具有七大新興產業中的新材料、新能源兩大概念,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在這一細分領域的相關上市公司主要有:西藏礦業(000762)、杉杉股份(600884)、金晶科技(600586)、天威保變(600550)、安泰科技(000969)、科力遠(600478)、佛山照明(000541)、中國寶安(000009)、佛塑股份(000973)、江蘇國泰(002091)、中炬高新(600872)、中信國安(000839)、同濟科技(600846)、特變電工(600089)、中科三環(000790)等。
節能環保新材料
節能環保材料是同時具有滿意的使用性能和優良的環境協調性,能通過優異的物化性能提高能量效率的材料。這類材料對資源和能源消耗少、對生態和環境汙染小、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化和可循環使用。
相關上市公司主要有北新建材(000786)、方大集團(000055)、泰豪科技(600590)、達實智能(002421)、延華智能(002178)、煙臺冰輪(000811)、桑德環境(000826)、格林美(002340)、南海發展(600323)、海陸重工(002255)、川潤股份(002272)、魯陽股份(002088)、 聯創光電(600363)等。
電子信息新材料
電子信息材料是指在微電子、光電子技術和新型元器件基礎三大類產品領域中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單晶矽為代表的半導體微電子材料;雷射晶體為代表的光電子材料;介質陶瓷和熱敏陶瓷為代表的電子陶瓷材料;釹鐵硼永磁材料為代表的磁性材料;光纖通信材料;磁存儲和光碟存儲為主的數據存儲材料;壓電晶體與薄膜材料;貯氫材料和鋰離子嵌入材料為代表的綠色電池材料等。
主要相關上市公司:誠志股份(000990)、天富熱電(600509)、通富微電(002156)、聯創光電(600363)、華微電子(600360)、長電科技(600584)、福晶科技(002222)、亨通光電(600487)等。
高性能結構材料
高性結構材料是社會生活和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材料,是支撐航空航天、交通運輸、電子信息、能源動力以及國家重大基礎工程建設等領域的重要物質基礎。隨著工業化的迅速推進,對工程結構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也推動了發展新一代高性能結構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的進步不僅對國家支柱產業的發展和國家安全的保障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且還可影響和帶動著一大批基礎材料和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
相關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鋼吉炭(000928)、鋼研高納(300034)、久立特材(002318)、雲海金屬(002182)、貴研鉑業(600459)等。
化工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新領域,主要包括有機矽材料、有機氟材料、炭材料、工程塑料、改性塑料等,廣泛用於國防、航天、電子、機械、汽車製造、家居、化工等領。
主要相關上市公司有*ST新材(600299)、宏達新材(002211)、矽寶科技(300019)、新安股份(600596)、煙臺萬華(600309)、雲天化(600096)、神馬實業(600810)、新安股份(600596)、三愛富(600636)、紅寶麗(002165)、煙臺氨綸(002254)、永泰科技(002326)、聯化科技(002250)、天馬精化(00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