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容7倍至144.65平方公裡的
廣州科學城
未來將變成什麼樣?
權威規劃設計圖來啦!
近日
黃埔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
關於公布實施《廣州科學城
提升規劃深化設計》的通告
不僅公布了用地規劃、空間結構
產業組團布局、道路交通系統
生態網絡結構、公共服務核心
等多項規劃設計圖
更是首次提出
「雲埔中心區」的硬核概念
總體規劃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
擴容7倍後的廣州科學城
總面積約145平方公裡
包含原科學城、雲埔工業區、東區
永和開發區、長嶺居以及
廣石化等地區
將打造成為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
並實現
國際創享智造谷,灣區生態智慧城
的發展願景
整個科學城,將沿總部經濟帶,串聯政文綜合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產業服務中心、形成多核驅動的發展強軸,為黃埔創新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其將結合重要交通廊道,串聯多組團發展,形成「一環、三心、雙軸、多片區的總體結構」。其中,「一環」為總部經濟發展環,「三心」為政文綜合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產業服務中心,「雙軸」為2條發展次軸,「多片區」為10個多元發展片區。
在區域定位上,科學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主引擎,國家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民營及中小企業發展活力區,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示範區。
產業規劃
打造「中國智造」標杆產業
科學城產業發展定位為「全球智能製造基地」和「中國智造品牌中心」,將培育壯大世界級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中國智造」標杆產業。
在生物醫藥領域,黃埔區將率先在科學城布局約6.5平方公裡的生物安全園區,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試驗區。此外,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港作為國內首個以中試為主的生物安全產業園也在籌建中。
△生物安全創新港效果圖
在新基建領域,科學城將創建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示範區,重點打造航天雲網、阿里飛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中船「船海智雲」等一批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面積約65萬平方米的中國新基建產業園亦已提上議程,打造產業數位化發展新標杆。
在傳統產業領域,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升級高端化工、汽車及零部件、船舶修造、健康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重塑製造業的技術體系、生產模式、產業形態和價值鏈條。
依據現狀產業基礎和行政邊界,結合未來產業發展方向,規劃為五大產業組團,包括科學城中心研發辦公組團、蘿崗政文中心研發辦公組團、大沙研發辦公和智能製造組團、永和智能製造組團以及雲埔東區智能製造組團。
交通規劃
構建「五橫六縱」高快速路網
規劃11條地鐵線路、48個地鐵站
交通規劃方面,構建「五橫六縱」高快速路網結構,提升聯繫效率。同時,加快推進機場第二高速建設;落實開放大道快速路升級方案;落實開創大道南段快速路升級方案。加強規劃區城市道路與高快速路的銜接,實現與灣區節點城市和交通樞紐1小時互達。
此外,在先前公布的內容中提到,科學城的地鐵線路將增加至11條,新建商業樓宇以空中連廊相連接,打造200公裡風雨連廊和「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的慢行系統,將城市規劃提升成果與市民共享。同時,在落實交通提升規劃基礎上進行地鐵線網優化,包括新增1條地鐵線;調整5條地鐵線位,48個地鐵站(換乘站13個),新增1個軌道換乘中心(蘿崗換乘中心),66%的地鐵800米半徑覆蓋率。
生態與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街坊5分鐘可達公園
10分鐘內可享公共服務設施
生態方面,則以構建山廊、水廊、綠廊為目標,通過聯通水系構建公園體系,控制防護綠地,形成「兩心、多點、鏈山織水」的生態網絡結構。
連接、改造河湧水系7處,布局6處一級溼地、3處二級溼地,新增2個森林公園、7個專類公園。未來,科學城將實現人均綠地面積≥9.6㎡的目標,城市藍綠空間佔比達到56%,水面率達到6%,綠化覆蓋率達到50%,居民5分鐘可達公園。
△烏湧改造效果圖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方面,將搭建一個「提質增新」的配置體系,打造6個「集聚高效」的服務核心,劃分32個活力單元的「創享單元」,讓居民不出10分鐘,便可用上基礎生活服務設施、共享生產服務設施和創新創業服務設施等。
雲埔中心區 VS 現狀中心區
《深化設計》首次提出了
「雲埔中心區」這一概念
並特別公布了
現狀中心區和雲埔中心區
兩個核心節點的設計方案
它們在發展目標和空間結構上
互補互異
現狀中心區
打造1.5公裡商業街,建設空中雲道
現狀中心區,即科學城廣場及周邊地區,將打造成為配套齊全的活力之城,綠意盎然的生態之城,尺度宜人的慢性之城,並構建「一橫一縱一環」的空間結構。
一橫:挖潛藍軸橫向空間,打造1.5公裡長貫穿科學大道東西向活力商業街,營造親水活力生態空間。一縱:適度提高縱向綠軸廣場的開發強度,增加商業、文化、人才居住等配套功能,並強化縱軸空間與周邊山體、地鐵站的直接聯通。一環:設計空中雲道,串聯中心區7座山體公園,形成整個中心區慢行體驗環道。
雲埔中心區
打造樂活河谷,建設複合智造園
雲埔中心區則將打造成服務科研、支持智造、締造激發科技創新轉化的智慧交互都市,立足生產,面向生活,構築促進產城融合發展的多元樂活之城。其規劃為「一軸一帶、雙心聯動、多片發展」的空間結構。
一軸:聯繫穗港合作園和片區核心的智互交往軸。一帶:依託細陂湧打造樂活河谷,形成藍綠休閒帶。雙心:圍繞軌道站點打造的生活服務和生產服務核心。多片:外圍布局的創新型生活單元與複合智造園。
作為黃埔的主體園區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
重要組成部分
廣州科學城已吹響發展「衝鋒號」
全力建設「萬億」工業強區
廣州向東
一座科創新城正呼之欲出
來源 | 廣州黃埔發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