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0年廣州開國內大城市先河制定了《廣州城市建設總體戰略概念規劃綱要》之後,昨日廣州召開了《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2010-2020年》專家研討會,再開國內先河,首次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三規合一」。根據規劃,廣州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世界先進城市為標杆,按照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的定位,加快建設成為廣東宜居城鄉的 「首善之區」,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廣州市市長張廣寧代表廣州市委、市政府致歡迎辭時表示,規劃好廣州、建設好廣州、發展好廣州,是歷史賦予的重大使命,希望與會專家為廣州的規劃建設出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建設部副部長周幹峙以及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香港特別行政區規劃署、澳門特別行政區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規劃廳、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香港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的專家學者,廣州市領導蘇澤群、李榮燦、徐志彪、許瑞生、劉平,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代表,各區(縣級市)、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研討會。
張廣寧在歡迎辭中指出,廣州是擁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州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城市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在2000年,廣州就率先進行了城市發展戰略概念規劃的研究,提出了「兩個適宜」的城市發展目標,逐步確立了「山、水、城、田、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和「南拓、北優、東進、西聯、中調」的城市發展戰略,引領了城市發展,發揮了規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導向作用,實現了城市跨越式發展。廣州的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功能不斷增強。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模式轉變,為應對城市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廣州市又開展了新一輪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諮詢與深化工作。經過各位專家的辛勤勞動,取得了重要成果,為紮實開展新一輪總體規劃論證編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對於廣州城市定位,張廣寧強調,《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從國家戰略層面賦予了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區域文化教育中心的新的目標定位,明確要求廣州建設成為廣東宜居城鄉的「首善之區」,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省委汪洋書記也要求廣州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學發展實力。中央和省為廣州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寄予了厚望。
「規劃好廣州,建設好廣州,發展好廣州,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真誠希望各位專家為廣州的規劃建設出謀獻策,提出寶貴意見。」張廣寧深情地說。他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會,集思廣益,進一步修改完善總體規劃,提升規划水平,為推進廣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研討會上,各位專家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對廣州率先在全國實行「三規合一」、注重生態環境建設、改善民生、優化產業布局等給予了高度評價。與會專家圍繞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特徵、內涵、功能等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暢所欲言,為廣州如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獻言獻策。有的專家認為要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必須能在諸多領域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能夠在國際上代表國家的形象;有的專家提議廣州要建成世界消費中心;有的專家建議要大力加強穗港澳合作;有的專家指出 「信息廣州」建設,不僅要發展網際網路,還要發展「物聯網」;有的專家強調廣州要加強創新能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建成「智慧廣州」。同時也有個別專家對廣州火車新客站、文化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聽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張廣寧當場給予回應:「這幾年我們在文化建設方面力度非常大,投入超過100億,包括擴建南越王宮署和南越王博物館、修復越秀山明城牆等,博物館、圖書館、歌劇院等一系列重大項目也在建設和設計當中。歌劇院很快就要投入使用,圖書館明年亞運前也將竣工,博物館正在招標,千方百計打響文化這張牌。」關於廣州火車新客站選址問題,張廣寧說,如果將新客站建在市區,難以有地方容納。每年廣州鐵路客流非常之多,尤其是2008年廣州火車站春運,大家有目共睹。「如果再將新客站建在這些地方,線路根本無法布局,因此把它建到番禺石壁,希望分擔原有火車站的客流。新客站選址石壁,既有利於南拓,發展番禺這個城市副中心,也有利於西聯,可以以此為中心輻射周邊,輻射整個珠江三角洲,真正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帶動輻射功能」。張廣寧指出,在這個位置建設新客站,還考慮了很多站點的因素,新客站連接了國內多條線路,既要服務珠江三角洲,還要面向全國。「比如說廣州到南寧,廣州到貴陽,年底要通車的廣州到武漢,還有廣州經過汕尾到汕頭、廈門,隨著這些線路的建成,新客站將成為一個交通樞紐。如果還將新客站放在原來的位置,其功能就難以充分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