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規劃未來10年發展戰略 升格為國家中心城市

2020-11-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繼2000年廣州開國內大城市先河制定了《廣州城市建設總體戰略概念規劃綱要》之後,昨日廣州召開了《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2010-2020年》專家研討會,再開國內先河,首次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三規合一」。根據規劃,廣州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世界先進城市為標杆,按照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的定位,加快建設成為廣東宜居城鄉的 「首善之區」,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廣州市市長張廣寧代表廣州市委、市政府致歡迎辭時表示,規劃好廣州、建設好廣州、發展好廣州,是歷史賦予的重大使命,希望與會專家為廣州的規劃建設出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建設部副部長周幹峙以及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香港特別行政區規劃署、澳門特別行政區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規劃廳、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香港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的專家學者,廣州市領導蘇澤群、李榮燦、徐志彪、許瑞生、劉平,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代表,各區(縣級市)、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研討會。

    張廣寧在歡迎辭中指出,廣州是擁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州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城市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在2000年,廣州就率先進行了城市發展戰略概念規劃的研究,提出了「兩個適宜」的城市發展目標,逐步確立了「山、水、城、田、海」的城市空間結構和「南拓、北優、東進、西聯、中調」的城市發展戰略,引領了城市發展,發揮了規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導向作用,實現了城市跨越式發展。廣州的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功能不斷增強。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模式轉變,為應對城市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廣州市又開展了新一輪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諮詢與深化工作。經過各位專家的辛勤勞動,取得了重要成果,為紮實開展新一輪總體規劃論證編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對於廣州城市定位,張廣寧強調,《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從國家戰略層面賦予了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區域文化教育中心的新的目標定位,明確要求廣州建設成為廣東宜居城鄉的「首善之區」,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省委汪洋書記也要求廣州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學發展實力。中央和省為廣州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寄予了厚望。

     「規劃好廣州,建設好廣州,發展好廣州,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真誠希望各位專家為廣州的規劃建設出謀獻策,提出寶貴意見。」張廣寧深情地說。他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會,集思廣益,進一步修改完善總體規劃,提升規划水平,為推進廣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研討會上,各位專家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對廣州率先在全國實行「三規合一」、注重生態環境建設、改善民生、優化產業布局等給予了高度評價。與會專家圍繞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特徵、內涵、功能等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暢所欲言,為廣州如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獻言獻策。有的專家認為要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必須能在諸多領域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能夠在國際上代表國家的形象;有的專家提議廣州要建成世界消費中心;有的專家建議要大力加強穗港澳合作;有的專家指出 「信息廣州」建設,不僅要發展網際網路,還要發展「物聯網」;有的專家強調廣州要加強創新能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建成「智慧廣州」。同時也有個別專家對廣州火車新客站、文化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聽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張廣寧當場給予回應:「這幾年我們在文化建設方面力度非常大,投入超過100億,包括擴建南越王宮署和南越王博物館、修復越秀山明城牆等,博物館、圖書館、歌劇院等一系列重大項目也在建設和設計當中。歌劇院很快就要投入使用,圖書館明年亞運前也將竣工,博物館正在招標,千方百計打響文化這張牌。」關於廣州火車新客站選址問題,張廣寧說,如果將新客站建在市區,難以有地方容納。每年廣州鐵路客流非常之多,尤其是2008年廣州火車站春運,大家有目共睹。「如果再將新客站建在這些地方,線路根本無法布局,因此把它建到番禺石壁,希望分擔原有火車站的客流。新客站選址石壁,既有利於南拓,發展番禺這個城市副中心,也有利於西聯,可以以此為中心輻射周邊,輻射整個珠江三角洲,真正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帶動輻射功能」。張廣寧指出,在這個位置建設新客站,還考慮了很多站點的因素,新客站連接了國內多條線路,既要服務珠江三角洲,還要面向全國。「比如說廣州到南寧,廣州到貴陽,年底要通車的廣州到武漢,還有廣州經過汕尾到汕頭、廈門,隨著這些線路的建成,新客站將成為一個交通樞紐。如果還將新客站放在原來的位置,其功能就難以充分發揮出來」。

相關焦點

  • 大連未來城市願景規劃:擬建海洋中心城市
    不只大連,與其相距緊密的天津、青島兩市亦有動作:近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實施方案》,明確天津將推動陸海統籌發展,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局長苟團年在述職中亦提到,將爭建國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國家中心城市引領我國未來,群雄逐鹿,誰會成為第十個國中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階層上出現的新的「塔尖」,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家戰略的要衝,是肩負國家使命、帶動地區發展、參加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城市,國家被定位為國家的中心城市,如果有了國家中心城市的金字招牌,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城市建設,在區域內都有很大的優先發展權和支配權,隨著項目的增多,項目的資金也越來越多。
  • 兩股力量已牽引若干年!廣州多中心發展格局要看這些地方
    2001年,作為全國第一個啟動「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的廣州,提出了「南拓北優、東進西聯」的城市發展戰略,一改過去城市空間拓展  按當時規劃要求,廣州城市新空間就集中在兩條軸上,一條是「東移軸」,另一條是「南拓軸」。  2003年11月,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出臺3年。廣州對此規划進行了實施總結研討會。研討會上,北京方面有專家認為:廣州從北到南已經有了一個發展軸,這個發展軸是3年來廣州在建設中做得最成功的一點。
  • 廣州科技創新軸:通向城市新未來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為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廣州提出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努力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為此,廣州把優化創新空間布局擺在了首要位置。具體舉措中,首次提到「以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南沙科學城為極點,規劃建設連結全市域科技創新關鍵節點的科技創新軸」。由此,廣州第三條城市新中軸面貌愈發清晰。
  • 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概念股」飆升 作者回應來了
    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王開泳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空間規劃與治理、城市與區域規劃、行政區劃方面研究。陳田為現任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城市與鄉村發展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城市地理、城市與區域規劃、旅遊規劃方面的研究。
  • 無法拒絕的區位優勢,從城市發展規劃看未來!
    突破菏澤、魯西崛起,在山東省委省政府戰略規劃下,菏澤迎來了政策紅利和發展機遇。菏澤城市發展也明確了總體規劃,而菏澤南部地區以重點發展商務物流、文化旅遊和生活居住等產業,打造高鐵新區為主導。隨著菏澤機場、魯南高鐵的開通,以及規劃中的京九高鐵,菏澤的交通樞紐地位逐漸成型,工業快速發展,菏澤正崛起為山東西部中心城市。
  • 爭奪國家中心城市,哪些省會城市更有競爭力?
    「不同於北上廣的地鐵生活,擠進二線城市的太原更像是追光者,開始有了地鐵、高速路等國際化城市的一些基本配置。」小申說。作為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之一,太原的發展略顯尷尬,在2019年全國省會城市人均GDP與GDP排名中,太原排名分別為第17位與第21位,與同為中部省會的長沙、武漢等差距較大。
  • Terry McGee教授參觀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
    城市規劃展覽中心       2017年12月15日,應廣州地理研究所、廣東創新發展研究院邀請,來自加拿大的Terry McGee教授前來參加「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規劃國際高峰壇」學術交流活動,葉玉瑤研究員帶隊青年學者們陪同Terry McGee教授參觀了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
  • 無法拒絕的區位優勢,從城市發展規劃看未來
    從城市建設,看一個城市的發展方向!(城南篇)突破菏澤、魯西崛起,在山東省委省政府戰略規劃下,菏澤迎來了政策紅利和發展機遇。菏澤城市發展也明確了總體規劃,而菏澤南部地區以重點發展商務物流、文化旅遊和生活居住等產業,打造高鐵新區為主導。
  • 「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的中科院文章到底說了啥?
    ,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其定位為「國家科學思想庫核心媒體」,是中國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建設的重點媒體平臺。「一帶一路」倡議和城市群發展戰略,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增長極、穩疆固邊、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
  • 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直轄市?這種思維可能OUT了
    5年後,深圳、青島、大連再次被點名這篇文章說,設立直轄市,縮小大省管轄幅度,推進扁平化管理。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城市群發展戰略,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增長極、穩疆固邊、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
  • 中科院院刊刊文: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近期,一則關於「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的論述在青島等地引發熱議。澎湃新聞注意到,上述論述出自《中國科學院院刊》(2020年第7期)的《「十四五」時期,如何優化我國的行政區劃設置?》一文。
  • 鄭州巡禮 向國家中心城市昂首邁進
    從「中心城市」前拿掉了「區域性」事實上,鄭州也不是一開始就確定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個目標的。在此之前,「建設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一直是鄭州的城市建設目標之一。在2005年的鄭州市城市發展戰略暨城鎮體系規劃評審會就提出「把鄭州建設成名副其實的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
  • 粵港澳大灣區地圖範圍面積城市名單 四大中心城市規劃
    把國家所需和港澳所長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的作用,促進粵港澳優勢互補。  關於大灣區的兩個發展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完善城市群和城鎮發展體系,增強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 支持大連、深圳、青島和喀什升格直轄市?什麼是設立直轄市的條件
    1949年底,我國共有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武漢、廣州、重慶、西安、瀋陽、鞍山、撫順、本溪12個直屬於中央政府的直轄市(現在也大多屬於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 深圳論壇 | 總設計師制與城市發展的未來​
    月28-30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召開,主題為「好設計·好營造-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結合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以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探索打造國際化中心城市的創作理念與實踐,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總設計師制與城市發展的未來」作為2020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分論壇之一,將在10月29日召開。總設計師制是為解決城市設計和管控模式問題而生的新興制度,是城市設計實施領域的一項創新探索。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批准未來十年戰略規劃
    近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理事會批准了一項新的戰略規劃,為該中心未來十年的發展繪製了藍圖。這份36頁的戰略規劃文件涵蓋了從加快天氣科學發展、提升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水平到增強高性能計算能力等ECMWF業務的方方面面。
  • 佛山順德中心城區高質量發展觀察(上):「強中心」戰略激發城市向心力
    順德以「強中心」戰略引領城市現代化建設。圖為金鳳凰廣場。順德中心城區建設工程指揮部供圖什麼是「強中心」?三年前,如果問順德人這個問題,答案不會太清晰。2018年1月8日,順德提出以「強中心」引領城市現代化建設,以「大良—容桂」為主體的中心城區成為推進高品質現代化城市建設的主戰場。三年過去,這項與村級工業園改造「頭號工程」同時誕生的戰略,能否讓順德實現「在城市建中心,在中心強城市」的目標,又能否引領順德城市現代化走進嶄新的未來?
  •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19」城市排行榜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是在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委託研究開發的「中國中心城市指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展戰略和規劃司與雲河都市研究院共同開發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的衍生指數,這是該指數繼2017年以來的第三次年度發布。
  • 南京為什麼沒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輻射力有限
    我們都知道我國目前規劃了九座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其中除鄭州之外,其餘八座都是我國最早規劃的十大城市(區號三位數),而在我國傳統十大城市中,只有瀋陽(區號024)和南京(區號025)沒有入選國家中心城市,其中瀋陽目前綜合實力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