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關於哪些城市可能成為下一個直轄市的討論不絕於耳。
近期,一則關於「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的論述在青島等地引發熱議。據悉,前述論述出自《「十四五」時期,如何優化我國的行政區劃設置?》一文,文章發表在國家級刊物《中國科學院院刊》(2020年第7期)上。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刊》是中科院主管、主辦的以戰略與決策研究為主的智庫類期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其定位為「國家科學思想庫核心媒體」,是中國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建設的重點媒體平臺。
8月3日午後,受該文影響,新疆板塊新疆火炬直線拉升封板,國際實業、新疆眾和、合金投資等跟漲;山東板塊青島金王直線拉升封板,青島港、青島中程等跟漲。
8月3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撥通了上述論文作者之一陳田的電話,他對記者表示,這篇論文中的觀點僅是一家之言,歡迎其他專家各抒己見,但是希望媒體不要炒作,儘快回歸正常的學術討論。而《中國科學院院刊》雜誌社編輯部一位工作人員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就是一篇論文,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大的關注。」
那麼,這篇文章到底說了些什麼?
經濟結構調整的出路在於空間重構
兩名作者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區域可持續發展分析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報告的主要作者王開泳 ,則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民政部理論政策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民政部行政區劃調整評估特聘專家,中國行政區劃與區域發展促進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在結構調整上,而結構調整的出路在於跨地區要素的再配置,中國經濟的未來是空間重構。行政區劃作為一種空間治理的手段,是影響區域發展格局的重要因素,行政區級別變動與管轄範圍變動對區域發展格局產生直接影響。
文章稱,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的作用有以下幾個:1、優化區域城鎮體系,完善城市空間布局;2、促進城市內部整合重組,優化空間結構;3、增強空間治理能力,提高空間治理效率;4、加快區域開發進程,調節空間發展秩序;5、增強區域發展活力,促進區域均衡發展;6、強化區域分工協作,促進區域空間整合。
「十四五」行政區劃優化設置思路
一是創新城市群行政管理體制,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和發展活力。1. 探索建立城市群專屬管理區行政體制;2.構建和完善城市群行政管理的體制機制。
二是因地制宜推進各級中心城市建設步伐,提高中心城市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1.積極培育全球中心城市;2.做大做強國家級中心城市;3.大力支持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4.穩步發展地區性中心城市。
三是優化縣級行政區設置與布局,激發地方發展活力。1.推進市轄區的優化重組,平衡市轄區規模和管理幅度;2.推進小縣合併,促進區域空間整合;3.優化縣級市空間布局,適當向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傳統農區傾斜。
四是推進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組織體系。1.設立直轄市,縮小大省管轄幅度,推進扁平化管理;2.深入推進省直管縣和擴權強縣改革,引導公共資源配置向縣域傾斜;3.謀劃建立市縣分等制度,提高行政資源優化配置能力;4.推進基層行政區劃設置優化,推進城市扁平化治理和精細化管理。
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
前述的「推進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組織體系」特意提到,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城市群發展戰略,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增長極、穩疆固邊、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
同時文章也提到,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需要,高度重視全球中心城市在全球資源要素流動的通道和樞紐角色的作用,優化整合北京、廣州行政區劃設置,適度擴大上海、深圳等全球中心城市的行政管轄範圍。
積極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南京等城市擴大行政管轄範圍,賦予國家中心城市更多的事權和財權,增強國家中心城市自主配置資源的能力;以國家中心城市為載體構建大都市圈,培育城市群發展極核,推動國家級城市群發展壯大。謀劃確立雄安新區副省級的行政建制,優化其內部行政區劃設置。
通過行政區劃手段做大城市已有先例
文章認為,由於「行政區經濟」現象的存在,不同行政區之間的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普遍存在,而行政隸屬關係的變更對於區域競爭和分工協作產生直接影響。
例如,山東省萊蕪市作為一個獨立的地級市時,其和濟南市的競爭大於合作。其中,萊鋼和濟鋼會出現鋼鐵資源的爭奪、人才的爭奪,以及市場的爭奪等問題;但是,(2019 年 1 月)把萊蕪市併入濟南市後,就實現了濟南市對鋼鐵企業的統籌考慮和安排,優勢互補,分工合作,更好地做大做強鋼鐵企業。同樣,也將區域開發的中心向萊蕪市方向轉移。
四川省簡陽市原來歸資陽市管轄,後劃歸成都市後,就加強了成都市對簡陽市的扶持和開發步伐。特別是成都第二機場和航空物流園區的建設,極大地帶動簡陽市的發展步伐,從而促進區域空間的整合,重塑區域空間發展格局。
總體來看,行政區劃可以通過市轄區的撤併與拆分、縣市設置、隸屬關係變更等方式,促進區域空間優化重組,從而不斷完善空間治理體系。
行政區劃設置與空間治理對策與建議
一是將行政區劃調整納入各地「十四五」規劃,加強頂層設計;二是加強行政區劃調整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協同推進力度;三是以提高空間治理效率為導向,穩妥有序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四是行政區劃調整要因地制宜,有所側重,向城市群和國家重點戰略地區傾斜。
「十四五」時期優化行政區劃設置,要凝練區域優化布局的總體思路,全面推進行政區劃的調整與改革力度。1. 創新城市群行政管理體制,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和發展活力;2. 要因地制宜、有序地推進各級中心城市建設,促進中心城市擴容提質,提升能級,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3. 要促進城市型政區設置和區域重組,優化城市群城鎮體系結構和空間布局;4. 進一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配套改革,推進縣市分等改革和小縣合併改革,建立縣市等級相匹配的編制配置制度和財政分配製度。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在今後的空間治理和研究中:
1. 應該高度重視行政區劃調整對空間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作用,加強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2. 進一步反思我國的城市發展規模、空間結構、城市等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綜合運用行政層級變動、行政等級提升、市轄區結構調整、增設市轄區、撤縣設市、政區的拆分與合併等方式,優化各級城市的行政區劃設置。
3. 進一步分析和論證增設直轄市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如何縮小省級政區管轄幅度也是可以進一步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從而為我國省級政區空間治理能力的提升貢獻力量。通過優化行政區劃設置和行政資源配置,不斷提升國土空間治理效率,形成城市發展與行政區劃改革相契合、城市布局與區劃結構相適應、行政等級與編制資源相匹配、城市體系與行政資源配置相協調的國家行政區劃治理體系。
關注 | 園區薈(ID:biaozhunpark)
來源 | 中國科學院院刊
——往期文章推薦——
2019年度高新區排名 | 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名單
中國服務機器人報告 | 國家級開發區土地集約排名
蔚來汽車落戶合肥背後 | 不見面招商成主流
2019年度國家經開區排名 | 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名單
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背後的產業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