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雷尼爾效應」 吸引高端人才聚集

2020-11-25 河北新聞網

  □賈川

  華盛頓大學位於美國東海岸的西雅圖,這裡華盛頓湖等大大小小的水域星羅棋布,還可以看到美洲最高的雪山雷尼爾山峰。華盛頓大學的教授們留戀西雅圖的湖光山色,願意接受較低的工資,而不到其他大學去尋找更高報酬的職位。他們的這種偏好,被經濟學家稱為「雷尼爾效應」。

  美麗的西雅圖風光可以留住華盛頓大學的教授們。環北京周邊地區可以通過做優環境,吸引首都高端創新人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固安在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機遇、加快綠色崛起的過程中,需要放大「雷尼爾效應」,把環境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建設地綠水美、別具特色的京畿小城。通過提升綜合承載力,集聚北京高端人才,主動承接北京創新資源外溢,打造京冀創新產業鏈。

  要做優生態環境。藉助「平原森林城市」建設的契機,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打造生態氧吧。同時秉持新都市主義規劃理念,堅持規劃剛性,為綠地、公園和景觀留足空間,進而實現與北京生態的倒梯度差,力爭使高端人才到固安後流連忘返。

  要配齊公共設施。除了實現基本城市功能外,吸引高端人才加速聚集、創新創業,還要加強名醫、名校和名店的引進,使北京高端人才在固安享受到與北京一樣的教育、醫療和生活環境,消除紮根固安的後顧之憂。

  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採取團隊引進、核心人才引進、項目引進等方式,加大面向海內外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力度;制定切實可行的細則,完善高端人才引進住房補貼、創新獎勵、融資優惠等政策,提高人才的學術、社會和政治地位,力求比大城市賦予其更多的成就感,提高引進人才的「幸福指數」。

  要建強創新平臺。以固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龍頭,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建設,打造北京科研,固安孵化、轉化、產業化的協同創新產業鏈。通過引進高科技產業龍頭、科技創新國家隊和海外創新資源使區域的創新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通過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基地、清華大學重大科研項目中試孵化基地和肽谷生物醫藥基地三張「名片」的示範作用,力爭使固安成為北京周邊地區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的目的地、科技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示範區。

  (作者系固安縣副縣長)

【責任編輯:趙耀光】放大「雷尼爾效應」 吸引高端人才聚集true

河北新聞網

News

河北新聞網

http://hebei.hebnews.cn/2014-08/13/content_4101513.htm

相關焦點

  • 雷尼爾效應靠什麼留住人才?
    核心提示:「雷尼爾效應」指出,留住優秀員工的關鍵並不是高薪,更在於有沒有自己獨特的美景。這裡的美景既包括優美的自然環境,還包括獨特的人文環境,比如催人奮進的企業精神,員工之間及員工與老闆之間的和睦相處,能滿足員工的各種層次心理需求,幫助員工成長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獲得成就感,提高幸福感。
  • 雷尼爾效應
    什麼是雷尼爾效應?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準備修建一座體育館。消息傳出,立刻引起了教授們的反對。校方於是順從了教授們的意願,取消了這項計劃。教授們為什麼會反對呢?原因是校方選定的位置是在校園的華盛頓湖畔,體育館一旦建成,恰好擋住了從教職工餐廳窗戶可以欣賞到的美麗湖光。為什麼校方又會如此尊重教授們的意見呢?
  • 雷尼爾,一座被命名為管理學理論的雪山,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雷尼爾效應是人力資源管理的經典理論之一,引申為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文化氛圍對人才的吸引和保留作用。曾經,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州大學準備在校園內修建一座體育館。消息傳出,立即引起了教授們的強烈反對。教授們的這種偏好,被管理學界稱為「雷尼爾效應」。
  • HR不得不知的10大人才定律
    7.雷尼爾效應:以親和的文化氛圍吸引和留住人才 雷尼爾效應來源於美國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一次風波。校方曾經選擇了一處地點,準備在那裡修建一座體育館。消息一傳出,立即引起了教授們的強烈反對。教授們之所以抵制校方的計劃,是因為這個擬建的體育館選定的位置在校園內的華盛頓湖畔。
  • 你知道雷尼爾效應嗎?
    3、雷尼爾效應這是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問題,問題的來源是這樣的:在美國,有這樣一所大學。這所大學的老師工資不高,卻很少有人提出辭職。每個人都為自己能在這所大學就職而感到自豪。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工資少,這些老師卻還如此高興呢?原來,與老師的薪水相比,這座城市擁有著非常迷人的風景。
  •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虹吸效應顯著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虹吸效應顯著 中高級人才招聘會現場供求兩旺4月14日,在會展中心2號館舉行的「精英天下·才博會」中高級人才招聘會上,一名企業招聘負責人興奮地告訴記者。當天,515家用人單位提供5000多個中高端崗位,超6萬人次海內外人才入場,收到求職簡歷超10萬份。
  •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簡單來說,「虹吸效應」就是:高鐵通了之後,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強大吸引力會更加輕易將高鐵沿線小城市的資金人才吸走,從而減緩這些地區的發展。 曾經滯留和阻隔人員流動的是空間,但高鐵的便利,縮短了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會讓人員加速流向經濟更強、基礎更好的城市。而伴隨著人口流失的,還有財富流失。
  • 餘姚人才創業園凸顯高端人才「虹吸」效應
    本報訊(記者孫吉晶 餘姚市委報導組謝敏軍 通訊員施虹吉)近日,餘姚人才創業園高層次人才產業加速中心舉行籤約儀式,5個「姚江英才計劃」申報項目有望引進包括2名國家級引才計劃專家在內的高層次人才23名。
  • 秀英區打造金融產業聚集區 金融資源集聚效應顯現
    乘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中海油南方總部、招商局集團總部第二總部、海口國際免稅城等優勢項目在海口西海岸片區聚集增效,國金證券海南分公司、海南省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海南結算)、義安保險等企業也相繼落地,海口秀英區西海岸片區的金融聚集區初現雛形,金融資源集聚效應初顯。
  • 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 深度融合放大人才溢出效應
    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集人才對接洽談、技術項目推介、校地校企合作、青年人才招聘於一體,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為用人單位和各類人才增進了解、加深友誼、共商合作搭建起高端平臺,籤約人才技術合作項目72個,涉及金額114.64億元。
  • 獵聘報告:2019Q1全國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21.47萬元
    由於中高端人群的就業情況對於市場的反應呈現相對的滯後性,因而一季度經濟向好的情況會作用在此後就業市場上,再加上金三銀四招聘旺季的持續效應,可以預測將來下一季度的人才緊缺程度將會出現反彈上升趨勢。求職與招聘分析1、從行業分析求職與招聘1)網際網路仍具人才集聚效應,金融薪酬遙遙領先2019年一季度中高端人才分布的行業特徵與2018年同期分布基本一致,前三行業人才集中度接近50%。
  • 電解質|「人才淨流入」的濱州經驗:打造人才吸引「強磁場」 引得...
    山東省濱州市提供了很好的「樣板」:招才引智、以智興城,通過「打造一流環境吸引一流人才,用好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城市」,為「富強濱州」建設提供人才支撐。近年來,濱州通過抓實「百名高端專家、千名碩博士、萬名大學生進濱州」(簡稱「三進」工程),加速人才集聚,傾力打造人才嚮往的「智者智城」,已在人才數量、隊伍質量、氛圍營造、組織機制、平臺建設等方面形成體系,並初步顯現「人才淨流入」的良好態勢。
  • 三亞已形成人才聚集的「強力磁場」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兩年多來,三亞以落實「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為主要抓手,深入推進人才體制機制創新,堅持人才培養和引進「雙輪驅動」,加強各類載體建設,紮實做好人才服務,全市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為三亞打造自貿港建設新標杆提供人才保障。
  • 引才走"新"更走"心"——"雲上攬才"助力釋放高端人才"錫引力"
    28日,無錫舉辦2020「錫望您來」第二屆高端人才招聘會,吸引全市80家重點企業參會攬才,提供年薪12萬元以上的中高端技術和管理崗位1700多個。現場求職的高端人才中,碩士以上學歷或副高以上職稱的高層次人才佔36%。現場,企業走進直播間「雲帶崗」,更是吸引了15萬人才在線觀看。
  • 西部(重慶)科學城積極吸引人才、項目落戶
    「科學城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工作,目前有20個企業博士後工作站。」重慶高新區黨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新區對來科學城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的人才,給予每人每年8萬元安家、崗位津貼等人才獎勵補貼,資助期限為2年;對獲得市級博士後日常經費資助的,按照市級資助金額1:1比例進行經費配套。
  • 吸引人才,上海拼的是「舞臺」
    閱讀提示:40萬工作人群聚集於此,目前卻僅有5000套人才公寓,供需關係嚴重失衡。「政府不用直接代替人才做事,只需要做好協助服務就可以了。」這樣的「服務員」,他認為上海是做到了的。人才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經常會主動打電話給他,詢問最近在各個方面是否有問題有困難,並詳細記錄,儘快解決。「就我自己的觀察,和新加坡、杜拜等同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城市相比,上海在吸引人才上有足夠的競爭力。」
  • 吉林大學招聘高端人才
    根據工作需要,為適應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及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需要,推進高層次創新性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吸引、遴選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技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幹隊伍,根據《吉林大學高端實驗技術人才聘任及管理工作實施辦法》(校發〔2017〕439號),吉林大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高端實驗技術人員,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積極參與並加盟吉林大學
  • 梁建章:抓住絕佳時機吸引國際人才
    在新冠疫情蔓延至全球的大背景下,於中國而言,這可能是近年來最好的一次廣泛吸引人才的機遇,無論是已經取得成就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此時進一步放開「五個一」政策,不僅充分展現中國繼續對外開放的積極姿態,同時也有助於中國贏得未來的國際人才爭奪戰。目前中國的疫情防治工作做得要比美國好得多,而美國又正好在打壓華人科技人才,所以現在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吸引海外尤其是美國科技人才回流的時機。
  • 龍華區人才集聚「磁場」效應凸顯
    其中,前六屆,60餘名海外博士與龍華區達成合作,成為龍華高層次人才方陣的中堅力量。去年9月,第七屆百名海外博士龍華行順利落幕,吸引了197個博士團隊參加。  除了走出去、請進來,龍華還不斷推出各種人才政策——  2014年,龍華開始實施「龍舞華章計劃」系列人才政策,至今已逐步構建起廣泛涵蓋高端、中端、基礎人才的「金字塔」型人才政策體系,分層分類在獎勵補貼、住房安居、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