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國際人才社區 進一步優化「一核兩軸四區域」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北京建國際人才社區 擴大在京留學生規模

  包括朝陽望京、中關村科學城等,4000餘外籍人才獲永久居留權,北京將擴大在京留學生規模

  近年來北京每年接待黨賓國賓都在200批以上。在京國際組織機構和外籍人員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境外機構達3.7萬家。其中外國駐華使館172家,聯合國機構和國際組織總部5家,國際組織分支機構26家。北京常住外籍人員14.2萬人。

  新京報訊 9月12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北京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對外開放專場發布會,市發改委、市外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最新情況。北京市正在加快建設朝陽望京、中關村科學城等8個國際人才社區,目前已有超過4000名外籍高層次人才獲得永久居留權。

  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北京市將擴大在京留學生規模,不斷提升國際化公共服務水平。

  北京持續深化對外開放(2013年以來)

  對外貿易

  累計近3.3萬億美元。

  服務貿易年均增速近9.5%,2018年達到1606億美元,佔對外貿易的比重由2013年的19.2%提高至2018年的28%。

  外資企業

  為北京貢獻了近40%的工業總產值、1/4的發明專利數、1/3以上市財稅收入和12.4%的城鎮人口就業。

  跨國技術轉移大會

  2013年以來,北京成功舉辦6屆,共促成7000多項跨國技術對接,籤約金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2018年,北京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4957.8億元,佔全國的28%。

  國際人才社區

  加快建設朝陽望京、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石景山首鋼、通州、順義、懷柔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8個國際人才社區建設。

  人才培養基地

  北京在全國率先設立「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目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40所院校,北京市將支持開設774門課程,服務於沿線國家人才培養、漢語教學、文化研究等方面。

  商事服務中心

  北京融商一帶一路法律與商事服務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建立起覆蓋70多個國家190個城市、擁有235名各國調解員的在線調解系統,截至今年6月底,受理近500件民商事案件,調解成功率65%。

  友好城市

  目前,北京已與51個國家的56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關係,北京市友城遍布全球五大洲。北京首爾混委會、中國-中東歐國家首都市長論壇等合作機制日益健全。「北京日」「北京周」「北京之夜」等境外特色活動、「中日小大使」、「歡動北京」等品牌性活動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看點1

  北京常住外籍人員達14.2萬人

  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以來,北京市不斷拓展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推進首都「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發展。

  發布會上,北京市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戴穎介紹,貿易暢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6年來,北京市對外貿易總額累計近3.3萬億美元,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貿易實現較快增長,佔對外貿易的比重由2013年的19.2%提高至2018年的28%,旅行、運輸服務和建築服務位列前三位。雙向投資保持較快增長,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持續提升。

  近年來,北京市打造以「中關村論壇」為龍頭的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交流品牌,發布前沿信息,拓寬合作渠道,擴大國際影響。

  2018中關村論壇年會共有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以色列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全球頂尖科學家、領軍企業家、新銳創業者、知名投資人參與,論壇累計參會人數超過2000人次。

  北京市外辦副主任高志勇介紹,近年來,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在京舉辦的重大國事活動不斷增多,近年來每年接待黨賓國賓都在200批以上。在京國際組織機構和外籍人員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境外機構達3.7萬家。其中外國駐華使館172家,聯合國機構和國際組織總部5家,國際組織分支機構26家。北京常住外籍人員14.2萬人。

  看點2

  國際人才社區配套政策更加完善

  高志勇說,北京市外辦持續打造「外事民生工程」,支持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在因公出國(境)管理審批方面,實施「同步辦照」「照隨人走」,壓縮辦理時間,提升服務效率。加大APEC商務旅行卡推廣力度,累計發卡7146張。探索建立戰略科技人才因公出訪「直通車」制度,開闢審批、護照、籤證快速辦理的綠色通道。

  據中國領事服務網介紹,2004年3月,中國開始為包括政府官員、國企、民企人員等在內的中方申請人頒發旅行卡。

  APEC商旅卡申請人一次申辦,五年有效,多次入境,每次入境至少可停留60天。目前中國籍持卡人持有效卡最多可以入境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尼等16個經濟體。

  據高志勇介紹,近年來,北京的國際化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努力營造「類海外」環境,持續優化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業務,獲得在華永久居留權的外籍高層次人才不斷增多。望京、中關村、未來科學城、新首鋼等國際人才社區紮實起步,配套政策更加完備。

  關於國際人才社區,戴穎透露,目前北京正加快建設朝陽望京、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石景山首鋼、通州、順義、懷柔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8個國際人才社區。

  戴穎還介紹,2016年初,北京建立了外籍人才引進「直通車」模式,提升外籍人才在京工作生活的便利性,外籍人才申請永久居留的辦理時限由180個工作日縮短為50個工作日。截至目前,已有超過4000名外籍高層次人才獲得永久居留權。

  看點3

  涉外教育供給能力不斷增強

  高志勇說,北京市正在優化國際學校布局,積極培育「留學北京」品牌,涉外教育供給能力不斷增強。開展7家國際醫院試點,積極探索語言、流程、服務、環境、醫保支付等方面與國際接軌。

  對於教育方面的詳細情況,戴穎介紹,北京市開展的服務國際留學生在京創新創業的「藤蔓計劃」項目,目前已有超過9000名國際留學生、500家中外企業積極參與,幫助1200餘名國際青年學生獲得實習機會。

  戴穎說,北京市在全國率先設立「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40所院校參與,北京市將支持開設774門課程,服務於沿線國家人才培養、漢語教學、文化研究等方面。

  此外,北京市連續舉辦兩屆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大學生科技創新訓練營,吸引來自波蘭、塞爾維亞等十多個「一帶一路」國家的130餘名師生參加,促進北京高校青年與「一帶一路」國家青年之間的交流互通,增強中外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一帶一路」全球青年領袖薈萃活動也已在京連續舉辦兩年,戴穎介紹,今年有來自28個國家、港澳臺地區及北京的109名青年人才開展了系列交流活動,圍繞「消除貧困、優質教育、可持續社區」等三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看點4

  進一步優化「一核兩軸四區域」

  9月3日,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除了成立機構,會議要進一步優化國際交往空間布局,形成「一核兩軸四區域」的布局。

  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包括中央外辦、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文旅部等。成立領導小組的目的就是要把在京的資源力量統籌起來,形成工作合力,更加有力地推進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

  這次會議還聽取了《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行動計劃(2019年-2022年)》《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專項規劃》編制情況匯報。

  對於國際交往的空間布局,會議強調要形成「一核兩軸四區域」的布局。

  具體來說,「一核」即首都功能核心區,主要是優化提升現有國事活動空間;「兩軸」即中軸線和長安街及其延長線,是國際交往功能的集中承載區;「四區域」中,東部地區要著力提升外交外事功能承載能力,北部地區要提升重大外交外事活動綜合保障能力,西部地區要強化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和國際文化體育交流功能,南部地區要打造國際交往新門戶。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北京市外辦副主任高志勇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將進一步優化「一核兩軸四區域」的國際交往空間布局。著眼於服務國家總體外交,以常態化、少擾民為目標,持續提升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能力。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國際學校建設,擴大在京留學生規模,不斷提升國際化公共服務水平。深入推動高水平開放發展,大力吸引外資,重點引進國際知名企業總部、研發中心等機構落地,吸引一批國際組織及代表機構落戶。爭取更多重大國際會議、國際會展、國際文體賽事活動在京舉辦,打造更多品牌性公共外交活動,不斷提升北京城市國際影響力。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相關焦點

  • 構建「兩軸三帶」打造「一核四區」
    作為惠城區中心鎮街,小金口街道黨工委書記陳俊傑表示,貫徹落實區委全會精神,推進「3+2」發展舉措落地見效,小金口將以惠城區主人翁、生力軍的姿態,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構建「兩軸三帶」空間布局和「一核四區」發展格局,為惠城區競逐一流中心城區做出應有的貢獻。
  • 「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
    目標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學城《徵求意見稿》提出,成都將構建「一核四區」功能布局,通過5項重點任務、14項推進策略,分三步推進西部科學城建設——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學城;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城;
  • 四川部署中國西部科學城:「一核四區」數字連結產業功能區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城。●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學城。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上的高質量發展高地科學城總規劃面積361.6平方公裡,由「一核四區」構成,形成「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
  • 「兩軸、一城、一...
    首都功能核心區未來怎麼建?乾貨來了;嚴格控制建設總量與人口規模:到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區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70萬人左右(到2050年控制在155萬人左右),地上建築規模控制在1.19億平方米左右,到2050年穩定在1.1億平方米左右。
  • 一圖讀懂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規草案:東西城區統一編制,劃分183個街區
    東城區17個街道和西城區15個街道進一步劃分183個街區,每個街區面積大約0.4-1平方公裡,大約涉及2-4個社區。戰略定位: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是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發展目標: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和人居環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區。
  • 人才「虹吸效應」的樣本 升級超級區域的「亦莊製造」
    在最新的城市規劃中,北京城南的發展被列為重中之重。作為城南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亦莊獨佔京津發展軸核心位置,連接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京新機場,這個首都經濟的新引擎已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動力。 在高新科技產業及高端人才的「虹吸效應」下,亦莊作為超級區域如何尋找下一個增長引擎?
  • 加快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格局
    本報記者柴歸長沙報導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四區」,則是推動長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區域板塊協調聯動發展。    「兩副」,為什麼是嶽陽衡陽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    說到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湖南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就是重要的舉措。
  • 北京金盞服務區將建朝陽國際生物谷
    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管委會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生物科技創新委員會籤署協議,將合作建設北京朝陽國際生物谷總部基地,開展國際醫療方面的學術和臨床研究,這是記者昨天下午從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推介會上了解到的。管委會還與10家企業籤署了入駐意向協議。
  •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率先行動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一、總體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重要講話和對北京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緊圍繞推動創新發展和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充分發揮首都科技和人才優勢,以建設服務型政府、進一步提高服務企業能力和水平為核心
  • 上地系列人才培育計劃打造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新樣板
    上地街道黨工委書記畢淑琴介紹:「未來,上地街道將聚焦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整合各方資源、搭建有效平臺,集聚國際化人才,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傳承創新工匠精神,培育未來青年人才,攜手共進,築夢前行!」活動當天,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交流中心正式揭牌,《未來青年人才培育計劃》《未來青年創業領袖(潛力獨角獸企業)培育計劃》《中關村科學城(上地)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共建聯盟倡議》正式發布,主辦方還舉行了上地學區第三屆科技節啟動暨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引智聚才突出國際人才社區建設「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 蘭州市西固石化區域有了最新概念規劃 相關方案公示,將形成「兩軸...
    西固石化區域有了最新概念規劃相關方案公示,將形成「兩軸一廊道、四區二心」的城市空間格局每日甘肅網6月13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熊園)6月12日,記者從蘭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為適應西固區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需要,結合蘭州石化等化工企業現狀,提高該地區規劃的科學性和操作性,保障規劃有效實施,按照「城市雙修」相關要求,對西固區石化區域開展概念規劃研究,並將《西固石化區域概念規劃》方案公示。
  • 涼山州優化區域發展布局 州內將建三個區域中心城市
    ,建成產業發展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文化旅遊中心、教育醫療中心四川在線消息(江藝 記者 何勤華)7月28日-29日,涼山州委召開八屆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涼山州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涼山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決定提出,涼山州將優化區域發展布局,在州內南部、東部和北部建三個區域中心城市,推動差異化協同發展
  • 長沙縣順勢而謀四盤棋:強產業、統城鄉、利民生、聚民心
    (章帝/攝)在長沙市委市政府提出「一體雙翼」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夯實長沙極核的發展路徑時,長沙縣借勢積極推行「一核三城、兩軸四區」的規劃戰略,以深處長沙腹地的區位優勢和深耕工業領域的產業優勢,與內五區形成錯位發展,大力推進全面融入大長沙都市圈的產業之「城」建設,成為大長沙都市圈至關重要的戰略棋子。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進一步優化旅客健康申報 嚴格疫情防控工作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馮松齡 郭宇靖)針對疫情防控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將嚴格推進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嚴把關口,持續為旅客營造安全、順暢的出行環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內景。
  • 一核兩翼四區 高標準建設數學小鎮
    該公司副院長、高級規劃師趙向民向記者表示,蕉嶺縣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優越的天文、人文和數學資源,依託菲爾茲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丘成桐院士的超強國際影響力,提出建設「卡拉比-丘」數學小鎮非常契合當前的國情國策,更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 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轉型與探索
    1.2 經濟社會的全面轉型從首都發展的國際環境看,中國的綜合國力以及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的地位不斷上升,2008 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我國站到了國際社會討論和處理重大問題的前臺。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必須進一步強化和完善首都職能,加強培育與大國首都相適應的國際交往和文化中心職能。
  • 未來十年,昆明將建10個醫療中心、10大康養社區
    實現健康資源全域優化、健康產業全域聯動和健康成果全民共享,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高品質健康市場需求,助力中國健康之城和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設。《規劃》提出,昆明市將結合大健康產業範圍廣、鏈條長、關聯性大,融合性強的特點,統籌考慮昆明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注重昆明與滇中新區融合發展,在保護治理好生態之湖滇池的基礎上,構建「一核、一帶、一網、多點」的健康產業空間發展格局,形成各縣(市)區突出特色、差異發展的態勢。
  • 發揮「一核」輻射作用 北京打造京津冀創新增長極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苑)「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起點上,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發揮創新資源優勢,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促進消費提檔升級,拓展投資空間。發揮北京「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更大範圍優化配置資源要素,帶動區域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