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格局

2020-12-04 瀟湘晨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柴歸長沙報導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具體來說,「一核」,就是大力推進長株潭區域一體化,打造中部地區崛起核心增長極,帶動「3+5」城市群發展;

    「兩副」,就是建設嶽陽、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嶽陽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支持衡陽建設現代產業強市;

    「三帶」,就是建設沿京廣、滬昆、渝長廈通道的三大經濟發展帶;

    「四區」,則是推動長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區域板塊協調聯動發展。

    「一核」,長株潭如何加快抱團

    提到中部城市群,湖南「長株潭」一定擁有姓名。

    此前,《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從產業、生態、交通等多方面,謀劃「長株潭」的未來:明確到2035年,要把長沙、株洲、湘潭建設成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三市將通過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引導產業合理分工布局、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來建設高質量發展產業體系。

    自1997年實施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戰略,至今經歷幾十年的探索,長株潭三市以湖南全省1/7的國土面積、22%的人口,創造40%以上的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

    湖南省經濟地理研究所副所長、宏觀經濟研究領域專家王義高認為,以長株潭為核心增長極,原因之一在於三市工業發展門類比較多,特別是長株潭的工程機械、電子工業發達。此外,長沙還擁有中部最大的航空港,湘雅醫院等醫療服務業,配套齊全。這些優勢,是其他市州不可比擬的。

    「兩副」,為什麼是嶽陽衡陽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

    說到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湖南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就是重要的舉措。

    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範圍內,綜合實力較周邊城市強大,經濟輻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轄的行政區範圍,擁有獨特的優勢資源,可以被賦予帶動周邊區域發展重任的大城市。

    省政協委員李琳說,湖南通過培育新動能來拓展新空間、構築新格局,迫切需要培育能有效承接長株潭並輻射帶動周邊地市的「二傳手」,也就是省域副中心城市。

    選擇建設嶽陽、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地域分布上很有特點,一個在湘北,一個在湘南。

    嶽陽地處長江沿江綜合運輸通道與京廣綜合運輸通道的黃金節點和湘、鄂、贛三省接合部,具備「承東啟西、聯南接北」的區位優勢,在全省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2016年底,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繼續做大做強嶽陽等區域性中心城市,為嶽陽發展賦予了新定位,進一步提升了嶽陽在國家區域發展大格局中的戰略位次。

    截至2019年底,嶽陽市城鎮化率達到59.2%,城鎮常住人口341.66萬人,多項指標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具備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條件。

    省人大代表、嶽陽市政協副主席、發改委主任劉曉英此前在一份建議中提出,省域副中心城市一般而言需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一定的人口規模,GDP總量要在2500億元以上;二是距離省會城市不能太近,一般在150公裡以上。這兩個條件,嶽陽完全符合。

    再說到衡陽。李琳委員此前在一份提案中提到,根據實證評估結果,衡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綜合發育條件居全省首位,顯著優於其餘地市,且具備潛在輻射範圍廣的客觀排他性優勢,應為湖南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首選。明確衡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

    王義高認為,嶽陽和衡陽主要在重化工業、能源工業領域的優勢突出。衡陽的華菱管線、冶金,嶽陽的煉油、石化,都是傳統的重化工業。

    王義高告訴記者,湖南「十四五」選定長株潭的「一核」,嶽陽、衡陽「兩極」,都是從產業布局、實體經濟和充分就業來考慮的。「有了這『一核兩極』,湖南60%~70%的工業,就穩定下來了。像湖南這樣的中部人口大省,就業壓力也是很大的。有穩定的重化工業和服務業配套,能穩定接近70%的工業和就業市場,那麼我們的十四五規劃將有著輝煌前途。」

    建設「完整社區」「韌性城市」

    《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建議》)提出,建設完整社區、綠色社區,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宜居城市。

    這其中,「完整社區」和「韌性城市」分別是什麼含義?

    完整社區:完善配套,生活更方便

    「完整社區」,簡單地說,就是社區的配套將更加完善。

    今年疫情下,全國各地各小區都實施了封閉式的管理。有的小區業主想到下樓遛娃,但是小區綠地也沒太多配套。再有,為何很多市民還是選擇傳統燃油車多過新能源車?原因很簡單,有的小區沒有充電樁。今年8月26日,住建部等13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開展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的意見》。該文件提出了「完整居住社區」概念和《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試行)》文件,其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補齊既有居住社區設施短板,新建居住社區同步配建各類設施,城市居住社區環境明顯改善,共建共治共享機制不斷健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顯著提升。

    完整居住社區內會有什麼呢?針對收快遞的問題,此次文件明確,建設多組智能信包箱、智能快遞箱,提供郵件快件收寄、投遞服務,格口數量為社區日均投遞量的1-1.3倍。而針對遛娃的問題,此次文件也明確,完整居住社區至少需要有一片公共活動場地(含室外綜合健身場地),用地面積不小於150平方米,配置健身器材、健身步道、休息座椅等設施以及沙坑等兒童娛樂設施。其中「沙坑」可是現在很多新小區都不具備的。至於汽車充電、老年人照料、衛生健康等問題,此次文件都給予了明確規定,業主各類日常通通搞定。

    除住房外,13個部委的管理範圍涉及體育、衛生、郵政等,應該說全方位地考慮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老舊小區的業主可能急了:那些都是新小區實施吧,老舊小區怎麼辦。其實這種顧慮完全可以打消。此次文件也明確,制定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計劃,明確行動目標、重點任務和推進時序,並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等相銜接。所以,老舊小區補短板工作也一樣會推進,各小區將因地制宜,積極推進美好小區的建設。

    由此看來,「完整社區」寫進《建議》,既是對部委文件的落實,也是讓市民們生活更方便的有力舉措。

    韌性城市:能抵禦災害並快速恢復

    「韌性城市」,也是一個比較新的詞彙。《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強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風險防控。」其中,「韌性城市」作為一個亮點,引起了不少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遠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韌性城市」的說法,在20世紀末被引入中國,並被國內的建築行業吸收為新理念。

    「韌性城市」的基本特徵主要包含兩點:一是當災害發生時,城市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抵禦、吸收和化解外界對其產生的影響,可稱之為抵禦、適應能力;二是能夠從災害中快速恢復,保持城市功能正常運行,可稱之為恢復能力。簡單講,就是城市通過適應,來更好地應對各類災害風險。

相關焦點

  • 海報丨湖南大氣打造「一核兩副三帶四區」 長株潭瞄準「中部崛起...
    12月2日,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閉幕,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提出,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格局,大力推進長株潭區域一體化,打造中部地區崛起核心增長極,帶動「3+5」城市群發展;建設嶽陽、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嶽陽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支持衡陽建設現代產業強市;建設沿京廣、滬昆、渝長廈通道的三大經濟發展帶;推動長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區域板塊協調聯動發展。
  • 構建「兩軸三帶」打造「一核四區」
    圍繞這一目標任務,惠城各鎮街各部門如何搶抓機遇,為實現惠城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本報今起開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貫徹落實區委全會精神『一把手』訪談」欄目,本期走進小金口街道和水口街道。 小金口街道位於惠城北部,是聯結珠三角和粵東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轄區內廣惠、惠河兩大高速公路相會,京九、廣梅汕鐵路互相貫通,並設有贛深高鐵、莞惠城際軌道總站。
  • 我國將加快構建「一圈三區五帶」林業發展新格局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記者 劉羊暘)記者20日從國家林業局獲悉,「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構建「一圈三區五帶」的林業發展新格局。根據國家林業局近日印發的《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時期,將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一帶一路」建設三大戰略為重點,綜合考慮林業發展條件、發展需求等因素,優化林業生產力布局,以森林為主體,系統配置森林、溼地、沙區植被、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等生態空間,引導林業產業區域集聚、轉型升級,加快構建「一圈三區五帶」的林業發展新格局。
  • 湖南省內強弱斷層,兩個「副中心」帶得動嗎?
    很快,就有多個中西部省份積極響應,釋放出區域格局調整的重要信號,最近一個是湖南——12月2日,湖南著眼「十四五」提出: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格局,建設嶽陽、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這被認為是湖南關於「省域副中心」的首次官方定調。其中,長株潭的核心地位無可爭議,而「兩副」為什麼是嶽陽、衡陽?
  • 福建平潭:加快建設「一島兩窗三區」
    9月26日上午,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平潭專場在福州舉行,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陳善光圍繞「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建設『一島兩窗三區』」這一主題,介紹了平潭建設發展情況。實驗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林文耀,實驗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蔡福勇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
    目標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學城《徵求意見稿》提出,成都將構建「一核四區」功能布局,通過5項重點任務、14項推進策略,分三步推進西部科學城建設——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學城;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城;
  • 哈爾濱市將構建一核輻射三區聯動發展格局(圖)
    「十三五」期間,哈爾濱市將以建設「世界冰雪文化旅遊名城」和「時尚創意之都」為著力點,積極推進文化與科技、文化與旅遊、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和相關產業、文化與金融等四個融合發展,重點發展時尚創意、文化製造、文化服務等三大產業集群,打造「一核輻射、新區引領,三區聯動,兩翼齊飛」文化產業發展格局,著力提升文化產品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推動哈爾濱市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一核三極"輻射聯動"四帶多點"增強...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通信管理局、省長株潭兩型試驗區管委會)  (三)新型城鎮化整體推進工程。立足"一帶一部"定位,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遵循城市發展規律,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構建與"一核三級"建設相適應的城鎮空間格局。
  • 一核兩翼四區 高標準建設數學小鎮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勇認為,蕉嶺打造「卡拉比-丘」數學小鎮擁有四大突出優勢:一是綠水青山環抱的生態環境優勢;二是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汕潮揭都市圈、廈漳泉都市圈的市場區位優勢;三是豐富的人文和人脈優勢;四是享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優勢,包括原中央蘇區以及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城鄉融合試點等政策支持。
  • 四川部署中國西部科學城:「一核四區」數字連結產業功能區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曹俊傑說道。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上的高質量發展高地科學城總規劃面積361.6平方公裡,由「一核四區」構成,形成「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 一核:成都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 禹城化工園區完成總體規劃 形成「一核三軸四區四點」結構
    齊魯網德州12月12日訊(禹城臺 李霞 通訊員 葛麗霞 朱春梅)為深入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安全環保節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十四五」杭州構建「一核九星」城市空間,杭州中環全面開工,杭州...
    「一核九星、雙網融合、三江綠楔」 構建新型特大城市空間格局  「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杭州,已是一座擁有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且人口增長勢頭明顯。  市政府參事、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湯海孺認為,常住人口達到千萬級別,是一個全新的城市發展階段,為了保證並促進其更好地運作和發展,城市格局也需做出相應的調整。
  •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構建這一新型分工體系很重要
    當前,我國要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下的新型城鎮化分工體系。  我國城鎮化運作主體主要有兩大類,即大城市(包括超大、特大、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鎮(包括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鎮、特色小鎮等)。
  • 構建更有效的京津冀區域治理格局(圖)
    構建更加有效的京津冀區域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區域治理現代化水平,還須著力在更深層次和更廣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不僅是京津冀區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亦是加快推動京津冀區域協同治理的重要時機。構建更加有效的京津冀區域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區域治理現代化水平,還須著力在更深層次和更廣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 發布會實錄|河南省發改委主任何雄:培育壯大洛陽副中心城市,2035年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為統領,系統梳理都市圈面向未來區域競爭格局的優勢潛力,提出「三區一中心一樞紐」的戰略定位,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國先進位造業發展引領區、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核心區、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國際人文交往中心。結合戰略定位,充分考慮洛陽都市圈處於培育發展階段的客觀實際,分兩個階段提出發展目標。
  • 房山區構建「一環兩帶三區」教育布局 讓孩子不僅有學上還要上好學
    隨著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房山努力推進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不僅構建「一環兩帶三區」教育布局,還分別在長陽、良鄉、城關打造「三大教育高地」。「教育移民」讓孩子走出大山讀書2006年9月1日,對於當時正上初三的房山區佛子莊鄉韓潮鵬來說,是一個終生難忘的日子。
  • 「一核兩軸定中心、三網五環連兩區」:按下貴陽貴安兩地融合發展...
    目前,貴陽貴安綜合交通規劃研究已基本完成,研究成果納入《貴陽貴安融合發展空間規劃(2020-2025年)》,貴陽市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還對兩地交通規劃體系進行梳理,初步提出「一核兩軸定中心、三網五環連兩區」的規劃思路。
  • 構建面向未來的空間結構
    例如,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成都東進、重慶西擴」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省政府批覆設立了成都東部新區,這一戰略不僅推動成都從「兩山夾一城」變為「一山連兩翼」的城市格局千年之變,更是實現成渝相向發展國家部署的空間表達。
  • 北京日報頭版頭條:朝陽聚焦三大領域加快「兩區」建設
    開欄的話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央支持北京開放發展的重大政策,是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賦予北京的極好機遇,也是更大責任。隨著「兩區」建設的推進,特別是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推進,北京已先後實施403項試點任務、35項開放措施,形成120多項試點成果,分六批向全國推廣25項試點經驗和最佳實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