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越揉越痛,喉嚨也癢得不得了……」9月22日下午,浦東新區滬南公路9111號德邦物流網點內,一個破損的紙筒裡流出大量不明液體,隨後員工陸續出現不適症狀。他們被送往附近醫院,經治療已無大礙。
經初步調查,外漏的液體是一種名為「R-縮水甘油酸甲酯」的化學品,對眼睛、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德邦物流稱,寄發該紙筒的單位在單據上填寫的物品名是「配件」而非「化學品」,公司對運輸化學品並不知情。目前公司正對此展開調查。
紙筒破損流出刺激性液體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滬南公路9111號德邦物流網點,這是一處沿馬路的倉儲式物流接收點,面積約600平方米,緊挨著一個加油站。雖然洩漏事件已過去24小時,空氣中已聞不到任何異味,不過數十件被洩漏的化學品沾汙的嶄新衣物仍堆在路邊的綠化帶中。記者注意到,這些衣服或多或少有被腐蝕的痕跡,一件紅色搖粒絨的外套沾上化學品後,表面的絨狀物被腐蝕殆盡,變成墨黑色。「這些衣物是和那個化學品裝在一輛車裡運過來的,發生洩漏後就被丟棄在此處。」一名德邦物流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工作人員回憶,意外發生在前天中午,不少工人正在卸貨,突然有人發現一個圓形的紙質筒破了,有液體從筒內流出,灑得到處都是。
「這個紙筒大約有50釐米高,圓柱形,顏色和牛皮紙類似。」工作人員稱,由於不知道是何液體洩漏,他們便聯繫了發貨單位。對方告訴他們,液體有刺激性,需要用鹼水衝洗進行中和。
由於擔心該洩漏事件引發混亂,德邦物流對該網點暫時關閉,禁止任何包裹寄送業務。很快,未穿戴任何防護裝備的工作人員用鹼水處理了被液體沾汙的車廂和包裹,並將發生洩漏的紙筒和沾汙了液體的包裹從車上搬下,暫放在門口的綠化帶裡,其餘未受沾汙的包裹則被搬進庫房保存。
深夜殘餘化學品再次揮發
當天傍晚五六點,一些員工陸續出現眼睛痛、喉嚨痛等不適症狀。為何發生洩漏後,過了5個小時員工才出現症狀?對此,員工一致認為,由於該液體的揮發性較緩慢,從洩漏到揮發再到被人體吸入、發病需要一定的時間。
經統計,共有5名員工出現不適症狀,其中一人為女性。物流公司很快安排人員陪同這5名員工前往附近醫院接受治療。經緊急救治,不適症狀得到緩解,目前已無大礙。
當天23時許,有人發現物流公司門口再度被一股刺鼻的味道籠罩,於是撥打電話報警。消防隊員到場後,得知刺激性氣味源於該物流公司門口綠化帶內一個化學品紙筒。原來,紙筒內的液體並未徹底清除。
經向發貨方進一步核實,了解該化學品屬性後,消防部門最終決定用高壓水槍噴淋的方式對現場進行稀釋處理。昨天凌晨,殘餘的化學品終於被全部稀釋,紙筒也被運走,刺激性異味全部消散。
[檢查與自查]
郵政管理部門:將調查員工操作流程
浦東新區郵政管理局表示,德邦物流是一家以物流運輸業為主營業務的企業,雖然其也申請了快遞業務,但快遞業務佔比較低。經過和德邦物流核實,發生洩漏包裹的訂單系「2」開頭,屬於物流訂單,而非「1」開頭的快遞訂單。郵政管理部門只對快遞業務進行監管,物流業務不是管轄範圍。不過,鑑於德邦物流也經營快遞業務,浦東新區郵政管理局將對其經營場所及員工操作流程是否杜絕快遞違禁品進行檢查。
記者隨後聯繫了管理道路貨物運輸的職能部門——上海市交通委,對方查詢後稱未接到相關的情況上報,將會對此展開調查。
物流:將對收發貨流程進行梳理、整頓,理賠受汙染包裹
這件發生洩漏的紙筒發貨地是衢州。據德邦物流在該網點處理善後事宜的王小姐介紹,公司對於物流包裹的檢驗十分嚴格,而且一旦發現運輸了違禁品,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罰非常嚴厲。對於這件有刺激性化學品是如何「混」上物流卡車的,她百思不得其解。
德邦物流媒體事務部李先生表示,「R-縮水甘油酸甲酯」是一種危險性不高的化學品,但也應通過相應的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車輛進行運輸,不應和普通的物流包裹同車運輸。這件紙筒的訂單是通過零單運輸的方式被收入,發貨方並非如實填寫內部裝有「R-縮水甘油酸甲酯」,或是填寫「化工品」或「化學品」,而是籠統地填寫了「配件」,因此公司對桶內裝有化學品的情況並不知情。
目前,德邦物流正組織浙江當地的分部對此事進行調查。李先生表示,發貨的企業之前曾委託德邦物流運輸醫藥類等產品,因此公司資料庫裡保存了該公司的訂單信息,「這次可能是電腦裡自動彈出了上述訂單信息,使得這次的訂單和上次的訂單同步,才導致了矇混過關的情況」。
對於遭到「R-縮水甘油酸甲酯」汙染的其他包裹,德邦物流已通知這些包裹收件人不要前來提貨,並對包裹價值評估後進行全額理賠。此外,德邦物流還聯繫了相關環保部門,對現場殘留的、遭受液體沾汙的包裹進行無害化回收處理。
「這是公司有史以來第一件化學品洩漏事件,這給公司和所有員工敲響了警鐘。」李先生表示,公司將對收發貨流程進行梳理、整頓,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動動手指,隨時查詢交通違法!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騰訊大申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