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革命的爆發,在幾百年的時間裡,地球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能源消耗,僅僅在20世紀,能源消耗就增長了16倍。根據2009年發表在《國際石油、天然氣與煤炭技術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il, Gas and Coal Technology)上的一篇文章,自1870年以來,估計有9440億桶——相當於1350億噸——石油從地下被開採出來。
人類以自己的智慧在重塑地球的生態系統,在當代世界,只有極少地方看上去還是沒有人類幹涉的樣子。這有好也有壞處,比如,許多的物種因為人類而毀滅,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顯示,從1970年到2014年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消亡了60%。
有許多時候,生物並非被人類直接毀滅,而是因為人類對生態系統的改變,而遭受了滅絕的厄運。像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地球上有許多生物的滅絕,是因為貓屎。
科學家2001年的時候,發現夏威夷的僧帽海豹神秘死亡,最後死亡數量不斷增加,導致僧帽海豹開始瀕臨滅絕,數量僅剩1000多頭。最後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因為貓屎。
夏威夷州上常駐人口121萬,流動人口133萬,許多人喜歡飼養寵物,這也讓寵物貓的數量開始大幅度增加,流浪貓的數量也隨之增加,僅夏威夷的歐胡島就有約30萬隻流浪貓。很多當地人都會定期去餵這些流浪貓… 這也讓他們進一步繁殖,而貓屎中就含有弓形蟲。
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終宿主,就是指指寄生蟲發育成成蟲時或經歷其性成熟期所寄生的宿主。弓形蟲是一種細胞寄生蟲。弓形蟲寄生在貓科動物的小腸上皮細胞內,形成囊合子隨糞便排出,其他哺乳動物和鳥吃進去發生感染,在它們身體的組織內發育成為包囊。囊合子和包囊是弓形蟲的不同發育階段。
弓形蟲有一個複雜的生命周期,包括有性和無性兩個階段。儘管這種寄生蟲能夠感染許多哺乳動物,但它只能在包括家貓在內的貓科動物中完成其生命周期。即,除了終宿主以外,弓形蟲在其他動物體內只能進行無性繁殖,不能向外界散播它的後代。(弓形蟲雖然在其他動物體內不能傳播自己的後代,但是可以向外界傳播自己)
目前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了弓形蟲,成人身上發生的弓形蟲感染大多是隱性感染,但嬰幼兒、孕婦和免疫抑制者感染後卻會導致急性獲得性弓形蟲病,從而發生流產、死胎和腦炎等後果,危害嚴重,死亡率相當高。
隨著世界養貓人群的增加,許多人隨意將貓丟棄,造成了流浪貓數量的增加,流浪貓隨意排洩貓屎,貓屎中弓形蟲可以在水裡、地上存活最長達18個月,當海邊的貓糞便被海水衝到海裡,僧海豹可能會直接感染,吃了患有弓形蟲病的魚蝦等獵物後也有可能感染。感染之後,輕則生病,重則死亡……
這也是為什麼夏威夷僧帽海豹離奇死亡,最終導致瀕臨滅絕的原因,除了僧帽海豹之外,長嘴海豚,夏威夷雁,夏威夷烏鴉,以及各種魚類都是深受其害...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流浪貓/野貓造成了87種鳥類、45種小型哺乳動物、10種爬行動物的滅絕,上百種動物走向低谷(大部分都是海島物種,因為島嶼物種具有島嶼溫順型,對島嶼內環境很容易適應,而面對突如其來的天敵,根本沒有時間進化便被屠殺殆盡)。
這一切的主要元兇都是因為貓屎中的弓形蟲。貓咪在感染之後排出的糞便中,含有1000萬個囊合子,100個囊合子就可以造成豬的感染。
除了弓形蟲之外,流浪貓的捕獵是另外一個原因,在2013年《自然通訊》的論文中表示,在美國,每年的流浪貓能夠捕殺掉14億~37億隻的鳥類。每年還能捕殺掉大約69~207億隻哺乳動物。據澳洲網報導,全澳目前流浪貓的數量達到600萬隻,大部分動物對貓都沒有什麼抵禦能力,《生物對話》雜誌統計,野生貓每年殺死約3億1600萬隻鳥,包括71種瀕臨滅絕的如斑鶉鶇、寮鴿和夜鸚鵡等。
而對於野生動物的捕獵,更增加了流浪貓感染弓形蟲的可能性,從而感染更多的生物。因為貓科動物感染弓形蟲主要是貓主要通過感染的貓糞,和捕食老鼠、鳥或是吃生的豬牛羊肉獲得弓形蟲感染。
各位家裡養的家貓,記得千萬不要讓他吃生的肉類食物,而且蟲卵到具有感染力需要1-2天的的發育時間,也要記得及時清理貓砂,防止弓形蟲感染。除非孕婦血清檢查證明已經有過弓形蟲感染,否則孕婦懷孕期間要避免接觸貓及其糞便。
最後,希望每一個人養貓都要仔細考慮,如果養了貓,就要去負責它的終身,不要隨意丟棄,據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SPA,成年母貓平均每年可以生三胎,每胎3-5隻。一隻母貓3年就可以產下超過40隻小貓。在理想模型下,一對貓不考慮其他因素,按正常生育能力計算,第一年會產下12隻小貓,第二年一共是67隻,第三年376隻……第八年(生育能力顯著下降)為2072514隻。
可以說,流浪貓對於生態系統的破壞非常嚴重。自然界中,要講究平衡,太多或者太少,都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