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下肢假肢公司贏得對德國巨頭Ottobock 的訴訟

2021-01-13 美通社

米蘭2014年10月28日電 /美通社/ --

義大利公司 Roadrunnerfoot 獲得了生產、展示和銷售人造「下肢」的權利,此前德國巨頭 Ottobock 曾試圖尋求對其專利提出異議。

(圖片: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41027/713097)

 

經過四年的鬥爭,最終判決已經下達:利用複合材料設計和生產創新型易用高科技假肢的小型義大利公司 -- Roadrunnerfoot 在對業務遍及全球的德國巨頭和競爭對手 Ottobock 的訴訟中勝訴。現在 Roadrunnerfoot 可以恢復銷售堪稱假肢界的「明珠」的產品 -- 「Roadwalking」。這款產品採用維持三點著地的革命性理念,類似於人類翻身的方式,從而為截肢者創造出全新且健全的肢體。

這場沒有意義的訴訟開始於2010年,因為 Ottobock 針對被訴訟的專利主體,即假肢內的平行層板,提出的要求是一項已經投產80年的創新。

Roadrunnerfoot Engineering s.r.l. 2007年由 Daniele Bonacini(2004年雅典帕運會運動員、機械工程師)創立,總部設在義大利米蘭。該公司針對殘疾人設計、製造和銷售創新型假肢、矯正設備和輪椅,專攻複合材料輔助器材領域。該公司工程部在其步態分析實驗室 (Gait Analysis Lab) 採用最新的設計技術分析新的設計解決方案的行為,並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後支持。

在義大利設計和製造:我們的設計方法

我們的使命是「讓高科技造福所有用戶」:好產品,良心價。我們的產品均標有 CE 標識,外部測試由 Politecnico(米蘭大學)提供。它們符合CE93/42 (關於醫療器械)和 ISO 假肢國際標準,並在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進行了註冊。該公司的員工由擁有豐富的生物力學和複合材料專業知識的生物醫學工程師組成。

我們的主要創新與自己的獨特設計方法 -- 「Roadrunnerfoot 方法」息息相關,也就是側重於用戶的需求。從非殘疾人和殘疾人的步態分析開始,我們評估假肢下肢的表現、行為和聲音,以減少非殘疾人和殘疾人之間在行走功能上的差距,並對輔助器械進行定義。我們正在建設一個強大的用戶網,以便預測未來的使用情況、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和輔助器材、改善殘疾人的生活質量(正如我們為海地兒童所做的事情一樣,2010年1月13日海地發生地震後,2月20日我們便在那裡設立了第一個骨科實驗室,六個月後其他公司也加入其中)。

聯繫方式:Daniele Bonacini,info@roadunnerfoot.com

相關焦點

  • 面向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的人體運動意圖識別技術取得新進展
    近日,依託北京大學和北京市殘聯共同建設的「北京市智能康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面向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的人體運動意圖識別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提出並實現了基於人體電容信號識別下肢運動意圖的方法。
  • 【科技】德國矽膠製精緻假肢 以假亂真價格不菲
    除了手指外,這家位於德勒斯登的專門定做假體的德國公司還為需要的人製作假手、假腳趾、假腳和假腿等。亞歷克斯從事這項職業14年了,布勞恩是5年,他們把這些假肢當作藝術作品。布勞恩說:「我們首先要尊重個性,每個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我們想告訴人們,假肢不一定就得又老又醜。這些失去部分肢體的人已經夠痛苦了,我們希望給他們點不一樣的東西,讓他們感覺好一點。」
  • 殘疾人期待什麼樣假肢
    假肢的製作歷史可追溯到古埃及時期,公元前600年的木質足趾。1504年,24歲的法蘭克帝國騎士Götz在戰鬥中失去了右手,他帶著假肢繼續他的軍事生涯,活到了82歲。歷史上下肢的假肢,通常由木質或金屬製成,主要作用當然是支撐和輔助行走。
  • 這家巨頭公司,在美國攤上大事了!
    德國製藥和農用化學品巨頭拜耳公司4日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拜耳淨虧損9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85億元),創10年最大單季虧損,主要因為特殊項目支出高達12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27億元),其中絕大部分與一系列訴訟賠償有關。
  • 假肢也能產生反射,這下不用擔心摔跤了
    Geyer的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機械工程與機器人學副教授Steve Collins,以及匹茲堡大學假肢矯正器製作者和矯正師Santiago Munoz。「帶動力裝置的假肢能夠代替缺失的腿部肌肉,但是如果截肢患者害怕摔倒的話,他們就不會使用這類裝置。」Geyer表示,「現在的假肢試圖模仿腿部的自然動作,但是還做不到像健康的腿一樣,對摔倒、磕絆和推搡進行反應。
  • 五級工傷,公司停產,再次安裝假肢的費用該問怎麼拿?
    由於公司未繳納工傷保險,所以此前朱某曾多次和公司打了勞動爭議官司,爭取了相關的工傷待遇,包括殘疾用具費(假肢)及更換維修費。該工廠由北京某資產公司投資,由於政策原因,於2012年上半年徹底關停。但目前工廠的工商登記狀態顯示為開業。
  • 上肢假肢(手假肢)的日常康復訓練方法
    同時,手部截肢的康復也是假肢康復界最難解決的問題,因為手部的功能相對於下肢有著明顯的優越,人類的手指十分靈敏,可以感覺到振幅只有0.00002毫米的振動,而在假肢康複方面想達到這樣的效果任重而道遠。隨著科技的發展,手部截肢患者的康復情況也隨之改善,目前,手部假肢康復主要有2種方案,裝飾性和功能性。那麼,安裝這類假肢的患者怎麼才能靈活的使用假肢手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日常使用中需要了解的地方。
  • 運動型假肢幫截肢者實現飛人夢
    幾千年來,假肢裝置一直沒有什麼改變,直到當被截肢的運動員們加入了設計假肢的隊伍中來的時候,一切就徹底的變了。 但是,運動型假肢產生的效果遭受爭議。通過對「刀鋒跑者」奔跑錄像的細緻研究,專家認為皮斯託瑞斯因為假肢裝置受益良多,這也許是他成績驚人的主要原因。 於是許多人對他的參賽提出否認。不過,也有支持者認為奧斯卡主要靠的是精神,而不是假肢的高科技,使自己達到飛人的高度,他依舊是有資格的。最終,他被選入了2012倫敦奧運南非接力賽的名單,成了奧運會歷史上第一位雙腿截肢的運動員。
  • ...機器人企業,Open Bionics讓每個殘障人士都有機會得到3D列印假肢
    英國的Open Bionics公司是一家通過開源3D列印技術,結合機器人傳感器製造仿生手的公司,他們希望為截肢者、研究人員、製造商提供能夠負擔得起的仿生手。其創始人Joel Gibbard十幾歲對仿生學著迷,其大學的論文就圍繞此主題展開。
  • 安裝假肢的整個過程?多久才可以安裝假肢?多久可以融入社會?
    今天主要講一下,下肢從準備截肢到安裝假肢的各個時間節點都需要做什麼。1,術前在截肢之前最好讓外科醫生與假肢技術溝通下,在保證手術效果的前提下。確定最佳的截肢部位,這樣有利於安裝假肢時的步態效果。2,術後術後2周內就可以做安裝假肢前的康復訓練了,避免一些殘肢姿勢的錯誤擺放,有助於安裝假肢的使用效果。
  • 為什麼很多人說假肢接受腔很重要?假肢一般會出現什麼質量問題?
    假肢製作實際上就只是接受腔的製作,假肢做得好不好實際上就是接受腔做得好不好。因為除了接受腔外所有的部件全是經工廠生產,由假肢技師組裝而成。而接受腔的製作設計到人體醫學、人體力學、人體工程學等諸多學科。就算是雙下肢同時截肢,兩條腿的尺寸都不同,所以患者必須親自到場取形。在製作過程中,取形,修形、成形、對線等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導致接受腔與殘肢不吻合。一旦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假肢的穿戴效果:不僅影響步態,還會對殘肢造成傷害。假肢本身存在質量問題分接受腔質量問題和部件質量問題。接受腔質量問題多數是製作材料質量不好或製作工藝出現問題。
  • 因溫室效應 汽車6巨頭在美面臨巨額訴訟
    世界汽車業6大巨頭——通用、福特、豐田、戴姆勒-克萊斯勒、本田和日產,9月20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遭到起訴,罪名是他們生產的汽車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造成損失達數十億美元。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司法部長比爾·洛克耶說,汽車製造商因汽車尾氣排放遭起訴,這還是有史以來頭一遭。
  • Facebook遭反壟斷訴訟 Instagram和WhatsApp或被剝離
    這也是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美國政府第二次提起針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訴訟。Facebook公司正在評估反壟斷訴訟。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將尋求一項禁令,可能會要求Facebook剝離包括Instagram和WhatsApp在內的資產。美股聯邦貿易委員會和以紐約州為首的州總檢察長表示,近十年來,Facebook利用其統治地位和壟斷力量壓制了競爭對手。
  • 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研發商「健行仿生」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希望BionicM砥礪前行,融合日本領先世界的人形機器人科技與仿生學技術,將領先世界的智能電動假肢帶給全球用戶,成長為個人移動解決方案行業世界級智能製造公司。」公司通過將人型機器人技術和身體的有機融合,設計出了全新的機器人式智能假肢。通過假肢搭載的傳感器,實時感知用戶意圖和環境變化,控制電機輸出合適的力矩和速度,提供動力幫助用戶更好更輕鬆地行走。BionicM旗下智能電動假肢健行仿生創始人兼CEO孫小軍博士9歲不幸截肢,15年拐杖生活。
  • 36氪首發|自主研發智能電動假肢,「健行仿生」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BionicM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專注於智能可穿戴機器人的國際化研發公司,意在通過將人型機器人技術和身體的有機融合,設計出全新的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目前在日本東京和中國深圳同時設有辦公室,並在兩地同步運營。
  • 冰島公司發布由大腦控制的傳感假肢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0日報導,冰島假肢製造商奧索 Ossur 20日發布了一款可植入式傳感器,使用戶可以通過思想來控制假肢。這個傳感器被稱為可植入式肌電傳感器(Implanted MyoElectric Sensor,簡稱 IMES),它能讓用戶像使用自己的真實肢體一樣,依靠大腦控制公司生產的假肢產品 Proprio Foot。 現階段用戶控制假肢時,經常會在用戶意圖產生和行為執行之間出現滯後,這是因為用戶需要對肌肉進行物理收縮,來激活假肢,而 IMES 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 研究人員將計算機視覺和不確定性融入到機器人假肢的人工智慧中
    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的軟體,可與現有硬體集成,使穿戴機器人假肢或外骨骼的人能夠在不同類型的地形上以更安全、更自然的方式行走。新框架將計算機視覺融入到假肢控制中,並包含了強大的人工智慧(AI)算法,使軟體能夠更好地考慮不確定性。
  • 北京假肢智能仿生腿
    智能仿生腿(假肢)是一種能夠很好代償下肢殘缺者基本功能的機械電子裝置,集信息、電子、控制、生物醫療、材料、能源以及機械技術為一體。智能仿生腿可以幫助殘疾人恢復生產能力,使殘疾人自力更生,為社會減輕經濟負擔,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繁榮。目前,它已經成為許多發達國家康復醫療領域的研究熱點。
  • 他9歲截肢拄拐15年 如今融資數千萬研發智能假肢 團隊皆出自名校
    據天眼查App顯示,BionicM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專注於智能可穿戴機器人的國際化研發公司,基於東京大學JSK機器人實驗室(全球有名的機器人實驗室)的人形機器人技術,研發出了全新的動力式智能假肢,以期幫助提高殘疾人的移動能力,提高生活品質。目前在日本東京和中國深圳同時設有辦公室,並在兩地同步運營。
  • 英國公司新發明,人人用得起的仿生假肢,比其他的假肢便宜三倍
    隨著人們知識與文明程度的提高,對於殘疾朋友的關懷增加了不少,我們也都知道,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機械假肢、智能假肢,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殘疾人人都是家庭富裕的有錢人,那些造價昂貴的價值總會有人買不起,但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機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