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級工傷,公司停產,再次安裝假肢的費用該問怎麼拿?

2021-01-13 人力資本

2006年4月12日,朱某應聘至北京某工廠,崗位為司機,2006年5月9日,朱某送貨返回的途中發生交通事故。2007年1月,朱某被認定為工傷,後經鑑定為五級傷殘。

由於公司未繳納工傷保險,所以此前朱某曾多次和公司打了勞動爭議官司,爭取了相關的工傷待遇,包括殘疾用具費(假肢)及更換維修費。

該工廠由北京某資產公司投資,由於政策原因,於2012年上半年徹底關停。但目前工廠的工商登記狀態顯示為開業。

2017年12月20日,朱某申請仲裁,要求工廠及資產公司共同支付:1、假肢費571220元(43940元×13);2、假肢維修費126547.2元(43940元×8%×12×3)。

仲裁裁決:1、資產公司支付朱某輔助器具費(即假肢費)43940元,輔助器具維修費(即假肢維修費)10545.6元;3、駁回朱某其他仲裁請求。

資產公司不服,提起上訴

訴請:判決工廠支付上訴費用,資產公司無需承擔上述賠償責任。

一審法院

雙方認可朱某2017年安裝假肢,花費43940元,也認可假肢公司提供的診斷:在正常情況下假肢主件部分使用壽命約為4年,每年維修費用約為假肢總價的8%,患者終身需要佩戴假肢。

本院認為:因工廠未為朱某繳納社會保險,朱某不能通過社保基金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故朱某所應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由工廠支付。

由於該工廠在工商部門的登記情況為開業狀態,在其民事主體資格尚存在的情況下,仲裁裁決由資產公司支付朱某輔助器具費(假肢費)43940元缺乏法律依據。

關於朱某主張的輔助器具維修費(假肢維修費),因尚未實際發生,其可待該費用實際發生後再行解決,此案中不予處理。

該工廠經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其放棄了答辯和舉證質證的權利,不影響法院依據查明的事實和認定的證據做出裁判。

綜上,判決:由工廠支付朱某輔助器具費(假肢費)43940元。資產公司無需支付相關費用。

朱某不服,提起上訴

訴請: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被上訴人支付上訴人假肢費用571220元,支付上訴人假肢維修費126547.2元。

事實和理由:1.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

根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六條 之規定,工廠已於2012年停產歇業,資產公司作為工廠的出資人,應當承擔對上訴人的工傷待遇責任。

2.假肢維修費雖未發生,但假肢廠證明該項費用是必然發生的,該項請求應得到支持。

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案例點評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二條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因此,由於工廠未購買工傷保險,這筆費用理應由工廠支付。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 第二十六條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由此可見,朱某的確需要定期更換假肢,由於原工廠已經停業,所以朱某訴求的50多萬,是按照合理壽命的估算未來更換假肢的費用。但對於尚未發生的假肢更換和修理費用,法院並未支持。

本案另一個焦點,就是應該由工廠支付,還是由工廠的出資人資產公司支付,根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六條 發生爭議的用人單位未辦理營業執照、被吊銷營業執照、營業執照到期繼續經營、被責令關閉、被撤銷以及用人單位解散、歇業,不能承擔相關責任的,應當將用人單位和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者主管部門作為共同當事人。

但本案中工廠雖已經處於關停狀態,但是營業狀態仍顯示開業,故法院依然判決工廠支付,如果工廠能夠及時支付這筆費用,對朱某的權益依然是有保障的,如果資產公司只是藉助工廠關停狀態,來拖延支付朱某相關費用,就不地道了。

另外,本案中朱某是五級工傷,可以由單位安排工作或者發放傷殘津貼,公司不能擅自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單位是破產的話,可以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三條 企業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依法撥付應當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相關焦點

  • 用商業保險替代工傷保險 企業須另付工傷賠償金
    臨近2010年底,該貨運公司經理終於在公司的辦公會議上說,公司已經為祝先生等十幾名老員工投保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祝先生等老職工得知後很高興,以為企業已經為他們上了工傷保險,終日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  2010年12月21日,祝先生駕車出外送貨時,為避讓行人緊急剎車,不料貨車一個側翻,將祝先生甩了出去,被人送進了醫院。
  • 2020版: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1-10級、工亡)
    特別注意: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如果單位沒有這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八、醫療費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超出目錄及服務標準的醫藥費該由工傷職工還是用人單位承擔,目前實踐中各地處理存在不同做法,多數地區的做法是用人單位不承擔。
  • 「老工傷」人員認定難題:工傷與疾病有無因果關係?
    「因身體條件不好,1993年我從運輸工人轉為負責單位後勤工作,1995年經過濟寧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為五級傷殘,1996年正式退休。」左金英說,1980年至1996年在職期間,因工傷產生的醫療費用一直由單位承擔。2003年自己工傷復發,此後產生的醫療費單位卻不再給予報銷。
  • 智能假肢可用大腦控制 費用不足進口產品一半
    圖片說明:由上海交大研發的這款智能假肢能復現人手90%的動作,更能直接受控於人腦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徐程11月6日報導:對全國2000多萬肢殘患者而言,一款靈活的仿人假肢手能有助於其回到正常生活。
  • 濟南市工傷輔助器具配置實現聯網結算
    也就是說,參保工傷職工經確認需要安裝假肢、配置輪椅、拐杖等輔助器具的,不需要再來回跑社保經辦機構與定點配置機構辦理核准及報銷手續,只需要去一次定點配置機構,更無需墊付任何費用,就能便捷又暖心地辦好工傷輔助器具配置核准和費用結算業務。
  • 這些工傷預防基本知識,你得知道!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3、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鑑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 3D列印技術改進假肢,私人定製也很便宜
    給截肢者裝上假肢,在現有的條件下已不是難事,,。我們報導過許多醫生和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有些是專門針對兒童的設計然而,在全世界超過1千萬的截肢者中,許多人都難以承擔定做假肢所帶來的高昂費用,使用統一規格的產品往往造成很多不便。
  • 安裝假肢的整個過程?多久才可以安裝假肢?多久可以融入社會?
    今天主要講一下,下肢從準備截肢到安裝假肢的各個時間節點都需要做什麼。1,術前在截肢之前最好讓外科醫生與假肢技術溝通下,在保證手術效果的前提下。確定最佳的截肢部位,這樣有利於安裝假肢時的步態效果。2,術後術後2周內就可以做安裝假肢前的康復訓練了,避免一些殘肢姿勢的錯誤擺放,有助於安裝假肢的使用效果。
  • 工傷私了 8萬賠償差點打水漂
    稀裡糊塗 3萬元就「私了」  老趙是鞍山某實業公司的僱工。2002年12月17日,老趙幹活時從工地的鋼架上墜地受傷,被送往醫院,住院治療52天。2003年1月,老趙要求僱用單位一次性解決這筆費用,該公司同意了老趙的要求,並與老趙達成了《關於老趙事故受傷和解協議書》,公司一次性給付老趙3萬元後,今後出現一切後果老趙自行負責,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 ...例奧託博克Genium智能假肢在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成功安裝
    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完成浙江省第一例奧託博克Genium智能假肢,患者張某某因車禍意外造成大腿截肢,為了實現他的行走夢,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根據他的要求為其安裝上了全球先進的智能假肢Genium,公司技術總監陸克站老師為其量身定做了MAS改良型大腿接受腔,該接受腔方案也代表了目前全球先進的大腿假肢接受腔解決方案
  • 英國公司新發明,人人用得起的仿生假肢,比其他的假肢便宜三倍
    隨著人們知識與文明程度的提高,對於殘疾朋友的關懷增加了不少,我們也都知道,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機械假肢、智能假肢,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殘疾人人都是家庭富裕的有錢人,那些造價昂貴的價值總會有人買不起,但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機械手。
  • 公路養護工幹活時突發疾病後死亡,公司:算承包關係,不是工傷
    作者:蔣峰張某正於2012年1月與原告蒲城縣某養護有限公司籤訂《蒲城縣農村公路養護承包目標責任協議書》,成為該公司的公路養護工。雙方籤訂的協議書涉及養護路段(永塢路四公裡)、養護檢查具體要求、費用及發放、檢查考核等方面內容。之後,張某正按月領取日常養護費用。2012年8月9日,張某正在養護路段幹活時因突發疾病被送醫院搶救無效於當天死亡。
  • 冰島公司發布由大腦控制的傳感假肢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0日報導,冰島假肢製造商奧索 Ossur 20日發布了一款可植入式傳感器,使用戶可以通過思想來控制假肢。這個傳感器被稱為可植入式肌電傳感器(Implanted MyoElectric Sensor,簡稱 IMES),它能讓用戶像使用自己的真實肢體一樣,依靠大腦控制公司生產的假肢產品 Proprio Foot。 現階段用戶控制假肢時,經常會在用戶意圖產生和行為執行之間出現滯後,這是因為用戶需要對肌肉進行物理收縮,來激活假肢,而 IMES 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 員工工傷送往醫院搶救後,發現HIV呈陽性,會不會影響工傷賠償
    最近一直在講工傷職業病的案子,不過講的都是些比較常見、比較典型的案子,有些普遍的大家也會覺得老生常談,有些因為有獨特的切入點或者說是角度,比較受歡迎。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非常特殊的工傷案件,說它特殊是因為在工傷救治中,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這個案子是我本人親自經歷參與的,直到現在為止,沒有遇到過第二例一樣的案子。
  • 免費安裝假肢 為殘疾人助「行」
    8月1日,赫山區殘聯舉行「倡導助殘風尚,構建和諧社會」德林義肢愛心助殘活動,特邀德林康復器材有限公司專家為20名肢體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活動現場,專家為20名貧困肢體殘疾人開展免費假肢適配取模活動。此外,他們還向殘疾人宣傳普及假肢的日常護理以及注意事項。據了解,假肢將在一周以後定做完成,並為殘疾人安裝。卜正青是益陽高新區謝林港鎮貓村人,2018年因車禍導致左大腿截肢,無法行走,失去勞動能力,家庭經濟非常困難。區殘聯得知情況後,及時通知他來適配。現場,卜正青拉著工作人員的手高興地說:「感謝黨和政府,你們為我安裝假肢,以後我就能走了,生活可以基本自理,我對生活又有信心了!」
  • 可以同時主張工傷和人身損害賠償嗎?
    職工如果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或許有人就要問了:享受了工傷賠償,還能不能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工傷保險責任與侵權賠償責任的區別工傷保險制度和一般的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其實在其法律價值和效用、歸責原則和賠償項目、標準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 為什麼別在網上詢問假肢價格,99%的截肢者都不知道!
    一般來說問此類問題的大多都是初裝假肢的朋友,二次裝配假肢的朋友都很少問,即使問的話也會比較明確自己的需求,比如:「我想換裝一個奧託博克3R80的關節,大概需要多少費用?」。而初裝假肢的朋友往往對假肢的了解少之又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裝怎麼樣的假肢。
  • 農民工工傷賠償180萬律師拿90萬,情理法三方面談為何爭議大
    針對這個爭議,我們從情、理、法三個方面分析引發熱議的原因,並解釋說明到底律師應該不應該拿這個律師費?第一是,從法律的角度看,律師根據合同的約定收取律師費似乎沒有什麼過錯,畢竟風險代理對雙方都是一種法律的約定從報導的事件本身看,雙方籤訂的是風險代理合同,並且是律師完全承擔前期投入、獲得賠償後有一定的保底賠償免費代理、超額部分屬於律師費的代理合同。
  • 智慧型手機能控制仿生假肢的每根手指
    最近,由英國義肢公司Touch Bionics的下一代「仿生假肢超革命」假肢器官的用戶可以使用配套的iOS應用來進行手部配置。這款「Biosim」應用使得用戶能夠激活24個自定義的握拍姿勢模式,它們通過計算機對安裝在手腕處電極接收肌肉信號的處理,方便用戶的日常活動(如綁鞋帶或者拿筆等)。還可以對假肢進行診斷,以確保其正常工作。
  • 七級工傷單位就只賠了1.1萬,工傷私了應該注意些什麼?
    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是最容易產生勞動糾紛的情形之一,工傷賠償案件演化為刑事案件的情形也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勞動雙方在事故發生後的處理方式有問題。 是否屬於工傷,是發生糾紛的原因之一,雙方對是否屬於工傷問題有爭議,又不知道工傷的認定流程,糾紛就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