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級工傷單位就只賠了1.1萬,工傷私了應該注意些什麼?
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是最容易產生勞動糾紛的情形之一,工傷賠償案件演化為刑事案件的情形也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勞動雙方在事故發生後的處理方式有問題。 是否屬於工傷,是發生糾紛的原因之一,雙方對是否屬於工傷問題有爭議,又不知道工傷的認定流程,糾紛就產生了。
-
工人被認定9級工傷 老闆僅付2萬元欲「私了」
本報訊 受傷被認定為9級工傷後,老闆僅付了2萬元,就想了結整件事。近日,經鐘樓區法律援助中心幫助,這位打工者拿到了8.3萬元賠償款。林某是位農民,10多年前就在常州一家機械廠當操作工。2015年4月17日,林某在工作中不慎從爐臺滑下受傷,醫院診斷為左跟骨骨折,經鑑定,該傷為工傷,工傷認定的級別是9級。事故發生後,公司支付了2萬元工傷賠償和3個月的工資後,稱事情已經一次性解決。之後,公司就讓他在家休息,既不發工資,也不通知他上班,後續醫藥費也無人支付。2016年6月,走投無路的林某隻能向鐘樓區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
女子廠裡上班手指被機器壓斷,認定工傷後老闆賠2萬5:6萬私了
女子廠裡上班手指被機器壓斷,認定工傷後老闆賠2萬5:6萬私了 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廠裡事故 女子在廠裡工作七八年了,一直沒籤勞動合同,女子也不識字,因為工廠離家太遠,本來女子沒打算繼續幹下去,可就在前不久一天晚上加班時,女子的兩根手指不幸被機器壓斷了
-
可以同時主張工傷和人身損害賠償嗎?
職工如果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或許有人就要問了:享受了工傷賠償,還能不能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工傷保險責任與侵權賠償責任的區別工傷保險制度和一般的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其實在其法律價值和效用、歸責原則和賠償項目、標準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
農民工工傷賠償180萬律師拿90萬,情理法三方面談為何爭議大
農民工受工傷拿到了賠償本來是好事,律師拿到律師費也是皆大歡喜的事情,但農民工拿到賠償、律師按照約定拿到律師費以且卻引發了熱議,這是為什麼呢?近日,有媒體報導稱,貴州惠水縣一農民工在建築工地因工受傷,聘請律師後,拿到了180萬元的賠償款。律師根據雙方代理合同,拿走了90萬元作為律師費。由於當事農民工前妻認為律師收費不合理,要求律師返還多收的律師費。
-
【有事@12348】十級工傷,我能領到多少賠償金?
【有事@12348】十級工傷,我能領到多少賠償金?今天刊發【有事@12348】(十四):十級工傷,我能領到多少賠償金?2018年6月,A公司開除了韓先生,那麼之前發生的工傷賠償標準是多少?是按照16年與A有限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時間節點標準還是18年離開關聯企業B公司時間節點的標準?
-
用商業保險替代工傷保險 企業須另付工傷賠償金
按照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和《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相關規定,祝先生可以獲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共計8萬元。但此時祝先生才弄清,所在單位沒有為他們上工傷保險,而按照相關規定,這些賠償款應由用人單位負擔。於是,祝先生拿著勞動部門的處理意見,向公司提出工傷賠償要求。
-
員工工傷送往醫院搶救後,發現HIV呈陽性,會不會影響工傷賠償
最近一直在講工傷職業病的案子,不過講的都是些比較常見、比較典型的案子,有些普遍的大家也會覺得老生常談,有些因為有獨特的切入點或者說是角度,比較受歡迎。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非常特殊的工傷案件,說它特殊是因為在工傷救治中,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這個案子是我本人親自經歷參與的,直到現在為止,沒有遇到過第二例一樣的案子。
-
工傷認定期盼「加速度」
2016年12月,武漢市人社局出具《不予認定工傷認定書》,認定徐先生當日墜亡並非工作時間,其墜亡地點不具備因工作意外墜亡條件,故不予認定工傷。李女士不服,申請行政複議,湖北省人社廳維持武漢市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 2017年4月,李女士將武漢市人社局和湖北省人社廳告上法庭。一審和二審均判決武漢市人社局敗訴,判令重新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
勞務派遣未買社保產生工傷 兩方都不認應該由誰承擔賠償
以工傷賠償為例,《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十條 被派遣勞動者在用工單位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的,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法申請工傷認定,用工單位應當協助工傷認定的調查核實工作。勞務派遣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可以與用工單位約定補償辦法。雖說明確的規定勞務派遣人員的工傷保險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工傷保險的責任由派遣單位承擔。
-
【2020-82】<以案釋法>工傷事故索賠艱難,錯過勞動仲裁怎麼辦?
吳某要求該廠支付後續治療、誤工等費用共計11萬餘元,該廠認為賠償價格過高,不同意支付,雙方爭議較大,事故發生後兩年都未能達成和解。由於吳某未在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的時效已過,吳某遂向龍勝縣人民法院起訴。
-
2020版: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1-10級、工亡)
舉例:廣東省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五級傷殘本人工資×10個月六級傷殘本人工資×8個月七級傷殘本人工資×6個月五級傷殘本人工資×50個月六級傷殘本人工資×40個月七級傷殘本人工資×25個月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5個月九級傷殘本人工資×8個月
-
受傷不懂法調解促賠償
接待工作人員問道:「你是否從被申請人處拿到工傷待遇賠償款,賠償款是多少?」 老朱答道:「被申請人口頭答應賠償,要求我先撤訴,但賠償款還沒到手。」 工作人員趕緊說:「你沒有拿到工傷賠償款就撤訴,到時你就難維權,你一定不要聽信被申請人的謊言。不要撤訴,我們來幫助你維權。」
-
多地氣溫持續攀高 專家:工作中高溫中暑可認定工傷、獲賠償
央廣網北京6月8日消息(記者王晶)6月開始,全國多地迎高溫熱浪。伴隨氣溫上升,各地高溫津貼也陸續進入發放時間。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有關高溫補貼的發放更加備受關注。而為了避免高溫津貼成為「紙上清涼」,多地出臺具體措施,保障其落地。
-
這些工傷預防基本知識,你得知道!
、衛生生產管理專職人員;(7)提供安全、衛生防護用品;(8)落實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9)設置安全、衛生警示標誌;(10)進行安全、衛生生產的培訓教育;(11)在上崗前事先告知職工有關安全、衛生危害的情況;(12)做好職工宿舍的安全、衛生工作;(13)做好特種設備、危險物的安全生產工作;
-
工傷患者椎體骨折術後內固定螺釘斷裂,起訴醫院索賠20萬丨醫法匯
單先生認為其椎弓根螺釘斷裂與醫院的診療行為有關,為此,向法院提起賠償之訴,要求縣醫院賠償其各項損失共計20萬餘元。依據鑑定意見判決醫院承擔15%的責任,賠償單先生各項損失共計3萬餘元。醫院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法律簡析一、工傷保險與醫療糾紛能否獲得雙重賠償?
-
五級工傷,公司停產,再次安裝假肢的費用該問怎麼拿?
2017年12月20日,朱某申請仲裁,要求工廠及資產公司共同支付:1、假肢費571220元(43940元×13);2、假肢維修費126547.2元(43940元×8%×12×3)。仲裁裁決:1、資產公司支付朱某輔助器具費(即假肢費)43940元,輔助器具維修費(即假肢維修費)10545.6元;3、駁回朱某其他仲裁請求。
-
賠償協議顯失公平雖已履行仍可撤銷
陳某出院後,建築公司與陳某籤訂了工傷賠償協議書,主要內容是:由建築公司一次性賠付陳某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等共計8.5萬元,雙方就此事「一次了結,今後無涉」。次日,建築公司將8.5萬元打到陳某銀行帳戶上。5月底,經司法鑑定,陳某脊柱損傷為八級傷殘、雙側腕部損傷為九級傷殘。經初步計算,陳某依法應得的賠償數額可達17萬元。
-
「老工傷」人員認定難題:工傷與疾病有無因果關係?
「老工傷」人員認定難題:工傷與疾病有無因果關係?濟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能力鑑定科工作人員表示,根據文件規定,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前,因工傷事故形成的工傷人員,按照規定程序,首先應由單位提交「老工傷」人員確認申請和有關材料,確認為「老工傷」職工身份後,在進行勞動能力鑑定。
-
公司給員工買了意外傷害保險,可以替代工傷保險嗎?
在一次高空作業過程中,王先生不幸受傷,後被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但由於該建築公司沒有為王先生繳納工傷保險,只給他買了商業性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在為王先生辦理了意外險賠償後,公司以此為由拒絕再承擔工傷保險賠付責任。王先生只好通過勞動仲裁和法院起訴申請工傷賠償,最終,法院判決王先生獲得了相應的工傷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