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不懂法調解促賠償

2020-11-25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日前,農民工老朱來到湖南省汝城縣盧陽鎮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對工作人員表示:「本人申請撤回仲裁請求。」

  接待工作人員問道:「你是否從被申請人處拿到工傷待遇賠償款,賠償款是多少?」

  老朱答道:「被申請人口頭答應賠償,要求我先撤訴,但賠償款還沒到手。」

  工作人員趕緊說:「你沒有拿到工傷賠償款就撤訴,到時你就難維權,你一定不要聽信被申請人的謊言。不要撤訴,我們來幫助你維權。」

  原來,老朱是本地農民工,2016年5月經人介紹入職郴州市平背建築有限公司汝城縣九龍國際項目部從事木工工作,雙方沒有籤訂勞動合同,項目部沒有為老朱參加工傷保險。

  2019年3月,老朱在工地施工時,被一根從上面掉下來的鋼管砸中頭部,安全帽被砸碎,老朱當場昏倒,被送往縣人民醫院進行搶救,後轉院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經診斷,老朱頭皮挫裂,顱骨骨折,為特重型開放性顱腦損傷,接受了頭顱修補術。

  出院後,老朱要求郴州市平背建築有限公司支付其醫療費、停工留薪期工資、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工傷待遇賠償30萬元。而公司認為,是老朱上班時不小心導致受傷,自己存在過錯,與公司無關,不肯支付工傷待遇賠償款,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於是,老朱到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申請立案,接著公司老闆又想推責任,口頭答應賠償,卻要求老朱先撤訴,這樣拖著糾紛解決不了,就出現了本文開頭出現的一幕。

  盧陽鎮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秉承為民服務的宗旨,秉承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減輕勞動者訴累的原則,積極介入糾紛,在短時間內把雙方約到調解中心,了解案情,對郴州市平背建築有限公司老闆進行法律宣導,指出公司老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一方面,人社工作人員勸解公司老闆要履行責任,畢竟勞動者是在工作時受傷,從法律、責任、道德上講都應該承擔;人社工作人員還拿出法律文本,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結合老朱受傷的具體情形,老朱因工作遭受事故的傷害應屬工傷,公司應承擔相關工傷賠償責任。

  經過耐心細緻的宣導,人社工作人員採取背靠背、換位思考等方法,通過耐心、詳細、真情調解,最終雙方都願意退讓一步、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公司支付老朱醫療費11萬元及停工留薪期工資、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工傷待遇賠償款27萬元,雙方籤訂了仲裁調解書,這起工傷勞動糾紛案得到圓滿解決。

相關焦點

  • 女子騎車避讓鴨子摔成骨折 法官調解養殖戶賠償三萬元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孫婷婷 通訊員羅振天 餘震)因避讓橫穿馬路的鴨子,騎電動車的李女士(化姓)連人帶車摔倒,導致膝蓋受傷、手腕骨折,她將附近唯一的養殖戶徐先生(化姓)告上了法院,索賠10萬餘元。昨日記者獲悉,經過法官調解,雙方達成一致,徐先生賠償李女士各項經濟損失3萬元。
  • 成功案例|工地上受傷,單位拒不賠償怎麼辦?
    「明明是在工地上做事過程中受傷,單位卻以各種理由拒不賠償,應該怎麼辦?」熊某在與九江某公司協商過程中,九江某公司每次都以不同的理由拒絕賠償,在事故發生後一年多的時間,九江某公司都未予賠償。2019年7月下旬,熊某委託律本律師團隊處理。
  • 男子好心載朋友一程卻翻車致其骨折,賠償4萬元後兩人重歸於好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慶 通訊員張靈自己騎摩託車好心帶朋友一腳,沒想到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導致朋友受傷。轉過頭來,朋友要求自己賠償損失,男子方某覺得很冤枉,十分不解為何自己做好事結果還要賠錢。近日,經過調解員的反覆協調溝通,方某與好友董某握手言和。好心載好友一程,結果路上翻車了董某與方某是好朋友,去年春節前的一天晚上,兩人聚餐後回家。
  • 東華大學實驗室爆炸案一審宣判:校方有「嚴重過失」被判賠償受傷...
    ▲2020年5月9日,開庭前郭宏振在核對證據材料,其眼部明顯明顯的受傷痕跡。因多次溝通未果,郭宏振將東華大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醫藥費等各類費用170萬元。東華大學對部分賠償不予認可。2020年5月9日,此案一審二次開庭後,法庭對雙方進行了調解。郭宏振稱,2020年9月,東華大學表示拒絕調解後,再未與其進行溝通。因為醫療費用較高,經濟壓力大,郭宏振只能暫時停止治療。
  • 達成交通事故賠償協議後,受害人可否再次起訴要求賠償
    | 作者:汪端福   【案情】  2013年8月14日,原告楊某駕駛普通二輪摩託車行至江西省婺源縣賦春鎮對塢路段時,與被告程某駕駛的小轎車發生碰撞受傷
  • 說法丨三棵小樹引紛爭 現場說法促調解
    說法丨三棵小樹引紛爭 現場說法促調解 2021-01-08 0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築牢基層堡壘南安紮實推進「強基促穩」三年行動
    ●基於這種認識,2019年,南安市結合自身實際,重點圍繞提升基層組織力、基層治理能力、基層矛盾化解水平等3個方面,制定出臺《「強基促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多份文件,實施1 1項專項行動76個工作項目,以開展大調解三年行動、「進企入戶」大走訪活動為重要抓手和「自選動作」,紮實推進「強基促穩」三年行動向縱深開展,為南安爭創一流業績、實現高質量趕超發展夯實安全穩定和諧的基層基礎和良好環境
  • 「老馬品牌調解室」為鄉鄰解心結
    為切實將矛盾風險隱患發現在早、防範在先、處置在小,我區積極探索,勇於創新,「老馬品牌調解室」等矛盾糾紛調解品牌紛紛湧現,將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問題不激化、矛盾不上交,積極發揮多元調解的「社會穩定器」作用,築牢維護社會和諧安定的「第一道防線」。
  • 臨沭調解第二十九期
    臨沭調解第二十九期調解頭條 本周,全縣各級調解委 員會共受理和化解矛盾糾紛82起,涉及經濟、土地承包、相鄰、家庭、損害賠償、侵權等糾紛。調解員與村法律顧問成立調解小組,經過與於某親屬,賣家張某,保險公司等多方協調,雙方於當天下午基本達成了意向一致,並於次日上午籤訂了調解協議書:由取暖器賣家張某在2021年1月26日前一次性賠償於某親屬各項費用共計二十萬元,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 我院民一庭成功調解一宗 涉未成年人身體權糾紛案件
    我院民一庭成功調解一宗 涉未成年人身體權糾紛案件 2021-01-11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樓上樓下因生活噪音起糾紛,民警調解促鄰裡和諧
    樓上樓下因生活噪音起糾紛,民警調解促鄰裡和諧 2020-12-28 14: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外出遛狗不栓繩 賠償3萬教訓深!
    近日,石嘴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調解一起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案件,侵權人當庭向被侵權人通過微信轉帳支付各項損失3萬餘元。 2020年8月30日晚9時許,被告王某拉著其飼養的一隻寵物犬哈士奇在人行道散步。
  • 工餘時間打籃球致同事受傷,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打球過程中,在林某進攻、我防守、雙方互相對抗時發生了肢體的碰撞,林某受傷倒地。經醫院診斷,林某韌帶撕裂,後經司法鑑定機構鑑定,林某構成十級傷殘。林某要求我賠償其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殘疾賠償金等損失的一半。
  • 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引糾紛 訴前調解達協議
    >為訴前調解增添輿論監督效力為輿論監督提供司法權威保障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平臺提供便捷經濟多元解紛新途徑>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大慶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四大幫辦在行動》節目共同設立「四大幫辦調解工作室」,每周播出「訴前調解在行動」專欄,幫辦記者「無敵」全程見證調解過程。
  • 黑龍江一男子打工遇颱風受傷,僱主拒賠償:這是天災,與我無關!
    因天災造成提供勞務者受傷,到底應該誰賠償的問題一直爭論不休。那麼,僱主是否能夠以天災為由拒絕賠償提供勞務者的損失呢?在劃分責任的時候到底會有哪些依據呢?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案例。好在現在人們的法治意識逐步提升,趙某此後找到相關律師進行諮詢,了解到自己在工地受傷,老闆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於是拒絕償還劉某這筆「債務」。雙方因此爭執不下,劉某隨後便以不當得利之訴將趙某告上法庭,要求趙某立即償還自己墊付的住院費。庭審中,雙方唇槍舌劍,各說各的理,但爭論的焦點就是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的問題。劉某認為,颱風屬於不可抗力。
  • 在線調解 助力「法院+工會」解紛模式煥發新活力
    後經白雲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並經鑑定勞動功能障礙程度為九級,區勞動仲裁部門也作出仲裁裁決由小吃店向古某賠償。但小吃店收到仲裁裁決書後不服,向法院起訴,訴請判決原告無需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工傷醫療補助金等費用,並主張古某已在另一交通事故案件中得到賠償,因此小吃店前期已墊付的醫療費、護理費、夥食補助費等總計84668元應予以退還。
  • 女士試衣時老鼠闖進爬上身 揮手驅趕手受傷獲賠
    女士試衣時老鼠闖進爬上身 揮手驅趕手受傷獲賠  柳州晚報訊18日,唯女士和朋友在逛街購物時遇到了一件糟心事。  4月18日中午,唯女士與朋友到柳石路某服裝店選購衣服,挑選了其中一件衣服進行試穿。情急之下,唯女士揮手驅趕老鼠,卻不慎將手砸到試衣間門頁的金屬把手上,造成了手指和手背受傷,流血不止。  隨後,唯女士到服裝店對面的診所進行緊急處理,並向服裝店提出了賠償要求。服裝店負責人表示願意承擔唯女士醫療費用,但拒絕她提出的賠償誤工費要求,理由是該事件屬於意外,是無法預料預防的,且消費者受傷較輕不應該產生誤工費用。協商無果之下,唯女士撥打12315電話投訴。
  • 羅東:調解有一套
    ■本報記者黃俊濤通訊員黃清平    成立羅東鎮聯合調解中心,調解糾紛60多起;成立人民調解工作室,成功化解糾紛3起……今年初以來,南安羅東司法所多措並舉化解群眾矛盾糾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成立調解中心化解60多起矛盾糾紛    今年1月,羅東鎮成立了聯合調解中心,由鎮黨委副書記蘇南陽為主任,羅東派出所所長洪曉峰、司法所所長潘友泉為副主任。工作人員涵蓋派出所、鎮計生辦、鎮執法中隊、鎮婦聯、鎮林業站等13個部門負責人,並下設辦公室配備3名專職調解員。    專職調解員黃文聰說,成立至今,聯合調解中心受理了60多起矛盾糾紛,在各部門的配合下,全部得到了解決。
  • 黑龍江一民工遇颱風受傷住院,老闆拒賠償:這是天災,與我無關!
    因天災造成提供勞務者受傷,到底應該誰賠償的問題一直爭論不休。那麼,僱主是否能夠以天災為由拒絕賠償提供勞務者的損失呢?在劃分責任的時候到底會有哪些依據呢?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案例。
  • 一女士試衣時老鼠闖進爬上身 揮手驅趕手受傷獲賠
    情急之下,唯女士揮手驅趕老鼠,卻不慎將手砸到試衣間門頁的金屬把手上,造成了手指和手背受傷,流血不止。隨後,唯女士到服裝店對面的診所進行緊急處理,並向服裝店提出了賠償要求。服裝店負責人表示願意承擔唯女士醫療費用,但拒絕她提出的賠償誤工費要求,理由是該事件屬於意外,是無法預料預防的,且消費者受傷較輕不應該產生誤工費用。協商無果之下,唯女士撥打12315電話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