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交通事故賠償協議後,受害人可否再次起訴要求賠償

2020-12-06 中國法院網

達成交通事故賠償協議後,受害人可否再次起訴要求賠償

2015-02-06 15:55:30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汪端福

  【案情】

  2013年8月14日,原告楊某駕駛普通二輪摩託車行至江西省婺源縣賦春鎮對塢路段時,與被告程某駕駛的小轎車發生碰撞受傷。該事故經婺源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認定,原告應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承擔次要責任。2013年10月21日,雙方經婺源縣交通事故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達成了調解協議,被告除承擔原告住院期間的醫療費外,另一次性賠償原告住院期間的誤工費、護理費、夥食補助費、營養費及財產損失費等共計人民幣6500元,該款項被告已全部履行完畢。2014年2月12日,因原告右眼傷處反覆流膿,原告前往江西省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住院治療2次,其傷情經診斷為:右眼上瞼皮膚潰爛、右眼瘢痕性兔眼、右眼上瞼皮膚瘢痕和右眼角膜潰瘍。2014年9月,原告將被告訴至婺源縣法院,要求被告賠償誤工費、後期治療費、護理費、交通費及夥食補助費共計人民幣27992.42元。

  被告應訴認為,該事故發生後,原、被告雙方已達成了調解協議,約定自雙方在協議上簽字生效後,此事到此為止,不得反悔。協議生效後被告履行了自己的給付義務,併到保險公司理賠完畢。現原告又起訴到法院,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故應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案審理過程中經法院主持調解,原、被告達成調解協議:被告程某賠償原告楊某誤工費、後期治療費、護理費、交通費及夥食補助費共計人民幣27992元。

【評析】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雙方在婺源縣交通事故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已履行完畢,該賠償協議中的賠償項目應確認有效。但是,因雙方在協議中未涉及到原告後續傷情治療費用,因此,原告對此提出請求,與原調解協議並無矛盾之處,故原告的訴請與法有據。被告辯稱雙方已達成了調解協議,約定自雙方在協議上簽字生效後,原告放棄其他一切賠償權利,今後不得再以任何理由或方式要求被告承擔賠償責任。該條款剝奪了原告的合法權利,為無效條款,且原告去江西省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住院治療的損害後果系原、被告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所致,因此對被告的辯稱理由不予採信。本案主要涉及到兩個焦點問題。

  一、如何認定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的效力?

  一般來說,只要當事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經過平等協商自願達成賠償協議,並且該協議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損害公共利益的,該賠償協議應該就是有效的。按照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協議應為無效:1、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當事人爭議最多的是賠償協議是否部分無效或可撤銷。按照法律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協議的、在訂立協議時顯失公平的,或者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協議,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實踐中,尤以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要求重新獲賠之案件為多。「重大誤解」是從意思表示角度說的,即在協議籤訂時當事人因某種原因對事態的判斷出現失誤,在抱有重大誤解的心態下簽訂協議,並非其真實意思表示。而「顯失公平」主要是從損害後果角度講的。也就是說,被侵害的當事人的實際損失遠遠超過預期損失,並且這種利益差超過了法律允許的限度時,其可以「顯失公平」為由申請法院撤銷該賠償協議。判斷是否屬顯失公平應考慮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不僅要看籤訂合同時受害方是否因缺乏經驗、技能等,對行為的內容缺乏正當認識能力,還要看協議是否造成實際損失和預期損失的巨大差異。如果損失差距不大,或者當事人訂約時對自己的行為及後果就應有清楚的認識,則不能請求撤銷或變更協議;反之,則可請求撤銷或變更協議。

  二、對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如何處理?

  對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的處理,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考量:一看協議籤訂時是否將可能出現殘疾的因素考慮在內。遭受交通事故並造成身體損害後果,可能構成傷殘,應當為交通事故賠償協議考慮的內容,除非受害人當時傷情顯著輕微,比如:傷勢無需治療,或治療中醫生也告知輕微受損,醫療費花費極少等。如果當事人在公安機關主持調解時,已將受害方的可能出現殘疾的因素考慮在內並就今後問題也一併解決的,受害方的訴訟請求就不應得到保護;反之,受害方的訴訟請求就應得到保護。二看協議約定的賠償款中是否已從某個角度考慮了將來可能出現新傷情的因素。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後,有些侵害人為了避免以後和受害人再發生賠償糾紛,往往會在籤訂賠償協議時放寬賠償標準,或者另行給付一次性後續賠償款,以求「今後無涉」。在這種情況下簽訂的調解協議,也應當認為受害人已對今後發生任何事情有充分考慮,並願意接受今後可能發現新傷情得不到另外賠償的風險。該種協議籤訂時雖然存在「風險和利益」並存的情況,但當事人一旦達成合意,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反悔;反之,賠償協議所遺漏的項目仍應賠償。三看協議籤訂者是否確實存在經驗和技能嚴重缺乏。如要構成顯失公平,籤訂人必須在主客觀方面都有缺憾,也即不能僅僅從協議獲賠款和實際應賠款之差異來確定,還要考量籤訂人是否確實存在經驗和技能上的缺陷。這可以從當事人的認知程度、職業技能,以及是否被誤導、利用等方面判斷。

  本案中,原、被告雙方在交通事故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調解時,原告由於職業技能的缺陷,對其傷勢程度不能正確認知和預見,致使其在籤訂賠償協議時對其傷勢程度存在有「重大誤解」,與侵害方籤訂了「今後永不追究」的協議,但從本案的客觀事實和損害後果角度講,該項約定卻是無效的。因為雙方達成的賠償協議中所載明的賠償項目比較明確,即系原告後續治療前住院期間的誤工費、護理費及治療費,並不涉及原告進行後續治療後所發生的後續治療費、精神撫慰金等費用,也即原告在本案中的訴請項目與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中所列項目並不衝突,且調解協議中的賠償數額與原告實際發生的損失明顯差距很大,如果該項約定成立,對受害人來講明顯是顯失公平的。因此,原告在本案中的訴訟請求應當得到法律的支持。

(作者單位:江西省婺源縣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因交通事故導致處女膜破裂,該不該賠償精神撫慰金?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2016年12月3日,劉某駕駛魯B00000轎車(該車在保險公司投保)行駛到縣城南門路段時,因避讓行人,不慎撞到李某(18歲,學生)駕駛的電動車,造成李某受傷和兩車損壞的交通事故。交警部門認定劉某負事故全責。事故發生後,李某被送到具中醫院治療,經檢查,醫院當日診斷李某全身多處挫裂傷、下體出血、處女膜破裂。
  • 區檢察院成功辦理一起不起訴案件 兄弟因賠償反目 刑事和解傳溫度
    中午11時04分許,從醫院回家途中,章某闖紅燈左轉,與嚴某駕駛一輛輕型普通貨車發生碰撞,造成兩車損壞、章某受傷、酈某受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的交通事故。經事故責任認定,章某負有事故的主要責任。本是血濃於水的同胞兄弟,卻因賠償而再起糾紛事故發生後,在村委的協調下,雙方籤訂了30萬補償協議。
  • 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麼賠償?
    在交通事故發生之後,一般人們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是,涉及交通事故的賠償問題,而在進行交通事故賠償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交通事故責任保險的賠償,因為基本上每一個機動車輛在道路上行駛都需要購買交通強制保險,以便對機動車輛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提供保障。
  • 可以同時主張工傷和人身損害賠償嗎?
    職工如果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或許有人就要問了:享受了工傷賠償,還能不能要求人身損害賠償?首先在法律價值和效用方面,工傷保險是一種強制施行的社會保險制度之一,是國家對勞動者履行的社會責任,也是勞動者應該享受的基本權利;而侵權責任則是當第三人的不法行為使權利人的身體權、健康權乃至生命權受到侵害時,權利人可以要求侵權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從而能夠填補受害人遭受的物質和精神損害,以實現雙方利益的重新平衡
  • 以案說法 | 保險公司墊付賠償款 向侵權人追償獲支持
    2018年8月31日,王某家屬在盧氏縣法院立案起訴趙某,而趙某在三門峽某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該保險公司作為趙某保險人被一併起訴。盧氏縣人民法院對該案審理後,判決保險公司賠償王某120000元,保險公司於2018年10月11日履行了120000元的賠償義務。
  • 日韓「慰安婦」訴訟矛盾再起:韓方宣判要求賠償,日方拒不道歉強烈...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人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的經濟損失。對此,日本外務省稱該判決結果「考慮到常識、國際法,什麼都考慮上也無法接受」,並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 出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麼辦?
    出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麼辦?開吧小課堂開吧APP作為一個汽車消費維權平臺,專門為廣大車主解決汽車投訴難題,用戶在線發起投訴,24小時內受理,超過72小時平臺曝光,全國80多家交通廣播聯合督辦,解決率高達88%。
  • 甬溫線動車事故19名遇難者家屬已籤訂賠償協議
    新華社溫州7月31日電(記者 嶽德亮、張和平)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善後處置工作組發布的消息,截至7月31日18時,已經有19名遇難者的家屬籤訂了賠償協議。    7月29日,「7·23」事故救援善後總指揮部公布經研究決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為確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主要依據的新標準,遇難人員賠償救助標準調整為91.5萬元。    記者7月31日從鹿城區有關部門了解到,截至當日15時,共火化了9具遇難者遺體;在院治療的106名傷者,有5名傷員擬出院,正在協商理賠事宜。有2名傷員擬轉院到福建,正在安排中。
  • 受害人提出190萬巨額賠償
    曾被高世林等人造成重傷的受害人劉某,其代理律師當庭提出了190餘萬元的刑事附帶民事賠償。  據了解,2002年11月12日晚10時許,雙流縣人劉某與朋友蘇某等人在路邊一家飯店吃飯,遇到和蘇某有過經濟糾紛的高世林、楊芝奎等人。在雙方發生爭執後,高世林駕車將蘇某碾死;劉某也遭到楊芝奎持刀亂砍,後經法醫鑑定為頭部重傷,屬於4級傷殘。
  • 昔日要求兩無涉 現在被訴仍判賠
    中安在線訊 一起交通事故,導致了諸多權利的失衡,但權利失衡的背後即是權利的救濟。在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導致對方客車兩名乘客死亡,數名乘客受傷,由受害人提起的道路交通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作為被告的運輸公司通過法院調解賠償受害人103餘萬元,而保險公司僅僅支付72萬元就不再理賠了。
  • 「植物人」住院期間夥食補助費應否得到賠償
    核心提示:  李某在一場車禍中被撞成重傷,手術後不幸成了「植物人」,一年多後身亡。李某的妻子要求肇事方除了支付醫療費、喪葬費、死亡補償費金等以外,還要求賠償夥食補助費和精神損害賠償費。夥食補助費是可獲單獨賠償的還是已包含在醫藥費中?精神損害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又以何種方式賠償?
  • 發生交通事故未結案對車主的影響是什麼,有哪些後果?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是需要及時處理的。需要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接警以後,是需要根據交通事故的現場情況,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公安機關是需要及時結案的。那麼發生交通事故未結案對車主的影響是什麼,有哪些後果?
  • 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達40人 賠償提高至91.5萬
    何奔 攝 CFP視覺中國  中新網7月29日電 綜合報導,29日上午最新消息稱,「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升至40人。新華網援引「7·23」事故救援善後總指揮部稱,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經過與事故遇難人員家屬具體協商,「7·23」事故遇難人員賠償救助標準為91.5萬元。
  • 男子因交通事故致他人死亡拒不賠償還轉移財 終自食惡果
    記者13日從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山西人李某因交通事故致他人死亡,有能力卻不履行賠償義務,多次懷僥倖心理轉移財產以逃避法院執行,最終為自己的失信行為和抗拒執行行為付出相應的法律代價。據了解,被執行人李某因交通事故致他人死亡,有能力卻不履行賠償義務,邊某等四人將李某訴至山西省靈丘縣法院,靈丘縣人民法院判決李某支付邢某死亡賠償金等費用共計224379.5元,支付邊某死亡賠償金等費用共計141633元。
  • 什麼交通事故將墊付搶救費用?《菏澤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暫行細則》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及時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具體包括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機動車肇事後逃逸的。現《暫行細則》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多地試點人身損害賠償城鄉統一 告別「同命不同價」
    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網站截圖12月11日,湖南首例「同命同價」機動車事故案宣判。郴州市永興縣法院一審判決,原告郭某按新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賠償標準獲得傷殘賠償金7萬餘元,而非老標準的2萬餘元。同起交通事故三名死者所獲賠償不一2005年12月15日,14歲的重慶女孩何源和兩名同學一起坐三輪車上學,三輪車駛到一段上坡路時,迎面駛來一輛滿載貨物的卡車。卡車剎車避讓不及,失控後側翻將三輪車壓在下邊,三名少女喪生。事故發生後,肇事方賠償何源兩名同伴家屬20餘萬元,但僅賠償何源父母8萬元,因為何源是農村戶口。
  • 男子好心載朋友一程卻翻車致其骨折,賠償4萬元後兩人重歸於好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慶 通訊員張靈自己騎摩託車好心帶朋友一腳,沒想到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導致朋友受傷。轉過頭來,朋友要求自己賠償損失,男子方某覺得很冤枉,十分不解為何自己做好事結果還要賠錢。近日,經過調解員的反覆協調溝通,方某與好友董某握手言和。好心載好友一程,結果路上翻車了董某與方某是好朋友,去年春節前的一天晚上,兩人聚餐後回家。
  • 離婚「損害賠償」32個法律要點
    法律依據:《理解與適用》 問題11:婚姻期間內,一方家暴造成另一方人身損害的,是否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在婚姻期間內已請求損害賠償後,在離婚訴訟中是否可再次主張損害賠償?
  • 發生交通事故後該按什麼程序處理
    發生交通事故,特別是有人受傷,當事人往往一時間六神無主,不知該如何處理。其實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順利完成事故善後處理。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