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品牌調解室」為鄉鄰解心結

2021-01-08 澎湃新聞
「老馬品牌調解室」為鄉鄰解心結

2021-01-06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基層調解組織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矛盾糾紛,是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和要求。

為切實將矛盾風險隱患發現在早、防範在先、處置在小,我區積極探索,勇於創新,「老馬品牌調解室」等矛盾糾紛調解品牌紛紛湧現,將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問題不激化、矛盾不上交,積極發揮多元調解的「社會穩定器」作用,築牢維護社會和諧安定的「第一道防線」。

同心縣河西鎮康某在外飄蕩幾十年,患有糖尿病和重度腎炎,花甲之年返回老家,卻被親人拒之門外,生活陷入困境。

無奈下,康某找到「老馬」求助。「老馬」聯繫並組織康某的妻子和6個子女進行調解,經過7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解,一家人化幹戈為玉帛。

「老馬」是同心縣司法局「老馬品牌調解室」首席調解員馬長保。他是一名退休村幹部,2012年起擔任人民調解員,因調解有情有理,群眾都信任「老馬」也願意找他調解。2019年同心縣司法局打造了「老馬品牌調解室」,以馬長保為代表的人民調解員秉承「人民調解為人民」的工作理念,不斷強化糾紛調解能力,優化為民服務水平。

「老馬品牌調解室」集法律諮詢、代寫文書、糾紛調解、法治宣傳、訴訟引導等功能為一體,群眾有小糾紛大矛盾紛紛走進調解室尋求幫助。

2020年6月初,家住河西鎮桃山村的朱某坐著輪椅被妻子推著找到「老馬」。朱某於2019年10月受僱於寧夏某建築公司,施工中不慎從3樓墜落,治療了19天後出院,多處受傷的他經鑑定為一個9級、二個10級傷殘。但該建築公司支付了朱某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後,便拒絕承擔任何其他的費用,而後續預計15多萬元的治療費用,對於建檔立卡戶的朱某無疑是天文數字。

了解情況後,馬長保多次聯繫到該建築公司負責人進行調解,但雙方對後續治療費用的賠償金額異議較大,一直無法達成協議。馬長保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來回奔波耐心做雙方工作,歷時半個月,經過5次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了賠償20萬元並當場履行的調解協議。收到20萬元的銀行轉帳,朱某和妻子流著淚,抓著馬長保的手不停地說謝謝。

擔任人民調解員8年,馬長保參與調解的婚姻家庭、鄰裡糾紛等各類民事矛盾糾紛達1200多件,預防矛盾糾紛300多件,涉及金額近700萬元,群眾紛紛誇讚:「老馬調解糾紛的水平不一般,三言兩語就能把複雜的糾紛化解了。」而運行了一年多的「老馬品牌調解室」也成為群眾解決爭議的首選。截至目前,「老馬品牌調解室」已累計接待群眾1700多人次,免費代寫文書20餘份,開展點對點心理疏導10餘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糾紛320餘起,為群眾挽回損失超過300萬元。

「百姓事無小事,看上去一件很普通的民間糾紛,卻是百姓揮之不去的心病。我們調解員要用心打開百姓的一個個心結,為家庭幸福、社會和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馬長保說。

來源:寧夏日報

監製:萬瑋

原標題:《「老馬品牌調解室」為鄉鄰解心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臨漳法院探索「一村一調解室」工作機制 孫陶鎮西郝村調解室正式...
    臨漳法院以「一鄉一庭」為紐帶,強化訴訟服務中心與「一委一庭三中心」對接,積極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探索「一村一調解室」工作模式,6月9日上午,孫陶鎮西郝村調解室正式揭牌運行。郭付林院長指出,「一村一調解室」是臨漳法院重點打造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通法治服務鄉村「最後一公裡」的重要抓手。近年來,臨漳法院積極探索「一村一調解室」工作模式,打造司法為民「窗口」,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
  • 調解室的故事 | 我把婚姻比作儲蓄罐
    點擊上方 京法網事獲取北京法院官方資訊開欄的話近年來,北京法院為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拓展訴源治理路徑,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全市17家基層法院設置調解室,395名常駐特邀調解員入駐調解速裁團隊,開展「多元調解+速裁」工作
  • 寶興法院舉行金融糾紛調解室掛牌儀式暨金融糾紛調解座談會
    寶興法院舉行金融糾紛調解室掛牌儀式暨金融糾紛調解座談會 2020-11-18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阿縣訴非聯調中心音視頻調解室上線啦!
    東阿縣訴非聯調中心音視頻調解室上線啦!訴非聯調中心音視頻調解室裡傳來調解員張雲紅的聲音,音視頻調解設備上線第一天,張雲紅便利用它調解成功一起身體權糾紛案件。
  • 朋友借款反目成仇 微信調解案結事了
    朋友借款反目成仇 微信調解案結事了 2021-01-13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大院」、「讓一讓」調解室……3個故事帶你get重慶「法治...
    故事一「讓一讓」調解室保障發展化糾紛「院壩的矛盾糾紛一般就在『禮讓堂』就化解了,村民在無法私下自行調解的情況下,還可以找到村委進行調解。」市司法局派駐白石村第一書記楊懿介紹,白石村通過不斷引導村民換位思考、科學分析雙方矛盾,創新性開辦「讓一讓」調解室,讓村裡的矛盾不上交,實現鄰裡和諧相處。「雙方講舊交,恩怨拋九霄。小事讓一讓,合把生產搞。」每在調解室處理完一起糾紛,楊懿就喜歡用「順口溜」做總結,而這一句順口溜的故事還得從一本撕毀的帳本說起。
  • 安溪設立專門調解委員會 「掛號問診」有一套!
    安溪縣通過整合法院、公安、國土、信訪等部門力量,將人民調解服務延伸到村居;同時就醫患糾紛、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創造性地設立專門調解委員會,群眾可對症「掛號問診」——  「掛號問診」,調解有一套!
  • 墾利區永安鎮:一隻「紅蜻蜓」 調解止紛爭
    調解室受理案件後,派出所民警和鎮調委會調解員召開專題會議研討案情,鑑於該案屬於「輕微刑事案件」,遂商請鎮調解專家庫成員範律師及村幹部參與調解。調解過程一波三折,雙方因賠償金額達不成一致意見導致調解一度陷入僵局。
  • 發揮調解職能作用 助力崇明鄉村振興
    區司法局、區法院、區農業農村委三家單位領導籤署《關於推進崇明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備忘錄》,這是區司法局發揮調解工作等職能作用,主動服務崇明鄉村振興的又一重大舉措。近年來,區司法局堅持發展「楓橋經驗」,有效整合各類調解資源,不斷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紮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預防和化解工作,全力為崇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駕護航。
  • 夫妻反目致離婚 人民調解化矛盾
    12月2日上午,一對吵吵嚷嚷的男女走進了澧縣如東司法所,女的一臉怒氣說男的家庭暴力,要求調解離婚。 如東司法所所長王軍忙把兩人帶到了調解室,給每人倒了一杯茶先穩定好情緒,再讓他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經了解,男方覃某和女方劉某在2014年6月經人介紹相識,認識後不久劉某便懷有身孕,兩人於2015年1月3日登記結婚,婚後有一個兒子。
  • 365天調解 365度解憂
    東川鎮人民調解委員會「365調解室」受理此案後,調解員上門談心,解開了王某妻子的心結,王某一家人重歸於好。小小調解室,在東川鎮鄉村治理中發揮著大作用,做到了鄰裡有紛爭,家門口就解決;村民有衝突,調解員主持公道。
  • 家事調解與人民調解深度融合 南京將設110個標準化家事調解工作室
    11月20日,南京市司法局、市婦聯聯合在江寧區召開全市標準化家事調解工作室建設現場推進會,未來,將在南京設立110個標準化家事調解工作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了解到,標準化家事調解工作室是由司法行政部門和婦聯組織共同牽頭設立,是以具有家事矛盾糾紛調解特長的個人或特定名稱命名的人民調解工作室。
  • 吳海風:規範化養殖桑蠶 帶動鄉鄰共同致富
    家住義龍新區德臥鎮團山堡村的吳海風是一名農村黨員,通過發展種桑養蠶產業,帶動鄉鄰共同致富。合作社經營範圍集桑蠶養殖、蠶繭收購、蠶絲及蠶絲製品、銷售為一體。在德臥鎮團山堡村,談起坡桑桑蠶無人不知。走進德臥鎮團山堡村坡桑古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綠油油的桑樹,幾個村民正在地裡採摘桑葉。「我家土地流轉給他種桑樹,500塊錢一畝。
  • 漫話心律失常之房室結非折返性心動過速
    心動過速仍然和房室結相關,房室結仍然存在功能不同的快慢徑路,但 DAVNNT 和 AVNRT 不同,心動過速的發生機制不是房室結內的折返,而是心房激動分別沿快徑路和慢徑路前傳,形成兩次心室激動,叫做「double fire」,也可以稱之為「一石二鳥」。
  • 室速、室顫10餘次,到底是什麼原因?
    「師兄……」一陣哭腔,「12床反覆室速、室顫,我已經除顫10多次了,撐不住了。」   What?!腎上腺素毫秒級速度飆升,我抄起白大衣跑進監護室。   回到醫生站,我問:「你覺得老馬反覆多形性室速、室顫的原因是什麼?該怎麼治療?」   「這個……應該跟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心功能不全導致惡性心律失常發作有關,後期應該考慮植入植入型體內自動除顫器(ICD)。」   「不完全對。
  • 歷城人社:仲裁為民調解暖心,積極探索「1+14+N」 多元化調解機制
    這起勞動爭議案件是歷城區人社局實行委託調解工作以來基層調解中心調解處理的第19起案件。2020年12月,一名勞動者因加班費等問題與濟南某鋼鐵集團公司產生勞動爭議,歷城區人社局將案件委派單位所在地郭店調解中心進行調解。郭店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立即查閱相關資料,與該單位進行溝通協調,因初期雙方矛盾對立雖然幾次溝通但雙方並未達成一致。
  • 「故事」這位「愛管閒事」的大姐調解糾紛有一套!(865)
    今年10月,以她個人名字命名的桂嬌調解室被市政法委評「三明市金牌調解工作室」,一直以來,該調解室也成了所在社區群眾心中的調解「招牌」。調解室裡的「婆婆媽媽」翁桂嬌今年56歲,土生土長的梅列列西人。端午假日的一天,在家中休息的翁桂嬌剛剛走進廚房,調解室裡又「熱鬧」了起來。
  • 國際足聯官方:要求 211 個成員協會在賽前為老馬默哀一分鐘
    國際足聯官方:要求 211 個成員協會在賽前為老馬默哀一分鐘
  • 南陽晚報·世相百態——老馬的困惑
    老馬本是個孝子,不論工作多忙,他總是抽空給80多歲的老爸老媽蒸鍋饃,帶老爸去澡堂洗洗澡。為老爸老媽做些事兒,老人高興他也開心。他曾有個心願,就是退休後帶上爸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老馬還是個渾身充滿正能量的人,喜歡遊泳,喜歡打桌球,喜歡跑步,還喜歡唱歌。2019年初,剛退休,老馬就迎來了孫子的出生。對老馬來說,這是個天大的喜事兒。
  • 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引糾紛 訴前調解達協議
    >為訴前調解增添輿論監督效力為輿論監督提供司法權威保障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平臺提供便捷經濟多元解紛新途徑>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大慶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四大幫辦在行動》節目共同設立「四大幫辦調解工作室」,每周播出「訴前調解在行動」專欄,幫辦記者「無敵」全程見證調解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