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與法律網訊(通訊員 朱紅 張兆永 劉永政)「多虧了咱們的『紅蜻蜓』,這糟心事終於不用跟著我跨年了……」2019年12月31日晚8點,在籤完調解協議書後,糾紛當事人商某激動地熱淚盈眶。原來,12月初,商某與張某因瑣事發生衝突,將張某打成輕傷。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永安鎮派出所接警後,本著「能調盡調」的原則,經多次勸說,雙方最終同意調解。隨即,派出所民警將案件指派至永安鎮「紅蜻蜓」警調對接工作室。
調解室受理案件後,派出所民警和鎮調委會調解員召開專題會議研討案情,鑑於該案屬於「輕微刑事案件」,遂商請鎮調解專家庫成員範律師及村幹部參與調解。調解過程一波三折,雙方因賠償金額達不成一致意見導致調解一度陷入僵局。後經調解員和調解專家耐心細緻的勸導,經三次調解後,最終在12月31日下午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商某也因此免於刑事處罰。
2019年5月,永安鎮成立了以「紅蜻蜓」為品牌的警調對接工作室, 構建「3434」工作模式,助力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3」即強化三大保障,築牢工作根基。成立了鎮警調對接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鎮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司法所和派出所具體負責的工作機制。司法所和派出所共同制定警調對接工作的一系列程序,確保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規範。將調解室日常運行經費納入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經費,經費列入鎮政府財政預算,確保工作有序運行。
「4」即建立四項制度,提升調解成效。建立調解專家制度。建立全鎮調解專家庫,矛盾糾紛當事人可以自行選擇調解專家參與調解,實現人員互通聯用。健全委託對接和糾紛移送制度。引導當事人優先選擇調解方式解決糾紛,同意調解的進行移交,不同意調解或調解不成功的,告知當事人其他救濟途徑並提出案件處理意見。建立聯動調解制度。根據派出所民警處警預判,值班調解員選擇當場調解或跟蹤調解。強化信息預判預警制度。提前介入鎮黨委政府開展的中心工作,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矛盾糾紛進行分析預判並制定化解預案。
「3」即完善三大機制,提高運行水平。完善聯席會議機制。每月召開工作例會,協商重大疑難糾紛案件調解對策。完善聯合保障機制。派出所和司法所分別負責提供工作場所和業務指導,共同參加調查,實現「雙重保障」。完善獎懲考核機制。對調解室專職調解員實行以案定補,將調解成效與報酬機制相掛鈎,充分調動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
「4」即發揮功能優勢,取得四大工作成效。調解室自成立以來已累計調處各類糾紛85起,對整合社會資源、防止矛盾激化、減輕基層警務負擔、降低糾紛訴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效地維護了轄區社會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