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天空
感受法治新生態
「愛管閒事兒」「古道熱腸」,這是轄區群眾對三明市公安局列西派出所駐所調解室專職調解員翁大姐的印象,今年6月,翁桂嬌榮獲「福建省人民調解專家」稱號。
今年10月,以她個人名字命名的桂嬌調解室被市政法委評「三明市金牌調解工作室」,一直以來,該調解室也成了所在社區群眾心中的調解「招牌」。
調解室裡的「婆婆媽媽」
翁桂嬌今年56歲,土生土長的梅列列西人。端午假日的一天,在家中休息的翁桂嬌剛剛走進廚房,調解室裡又「熱鬧」了起來。原來,家住濱江新城的小林一家在小區內散步正準備回家,此時小鄭駕駛車輛駛進小區,由於道路狹窄,車輛一時無法通過,小鄭按下車喇叭示意前方的小林一家讓行。
↑翁桂嬌與民警調解家庭矛盾糾紛
可沒想到的是,當天小林喝了些酒,趁著酒意,氣勢洶洶地走到小鄭的車窗邊,一邊罵著小鄭不會開車一邊不停敲打車窗,還作勢要打開車門,把小鄭嚇得哭了起來。看到女兒受委屈,副駕駛座上的老鄭不樂意了,下車擼起袖子就與小林理論,眼看著彼此爭論得面紅耳赤,在小林妻子的勸解下,兩家人來到了列西派出所。
在調解室裡,翁桂嬌為雙方沏上一杯茶,與其說是調解,不如說是與大家拉拉家常,在聊天中得知,兩家人不僅住在同一個小區,還正巧是樓上樓下的鄰居。
翁桂嬌待兩邊的「火藥味」慢慢散去,笑著說:「遠親不如近鄰,大家把事說開就行了,都住在一個小區,多理解、多包容,從對方的角度想想問題……」經過翁桂嬌的一番勸說,雙方的怒氣漸漸消散。事後,小林一家向老鄭父女賠禮道歉,父女倆欣然接受。
翁桂嬌退休前長期從事社區工作,能充分發揮人熟、地熟的優勢來解決矛盾糾紛。經社區推薦,2013年4月,翁桂嬌被返聘為列西街道駐派出所人民調解室專職調解員。面對鄰裡之間的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翁桂嬌憑藉著她的民間草根智慧,說百姓話、講百姓理,熱心公正、敢於直言,為一樁樁糾紛事件開出了「土方子」。
↑翁桂嬌與民警調解朋友間矛盾糾紛
「現在,群眾的矛盾糾紛更多樣、更複雜,法律意識也大大增強,如果不以法律為基礎開展調解工作,就無法得到大家的認可。」翁桂嬌說。上屆世界盃賽事期間,列西龍崗夜市裡聚滿了球友,陳某和樂某分別與朋友一起喝酒,不料中途引發糾紛,兩撥人一言不合打起架來,導致樂某的臉部被陳某劃傷。
事後,樂某得知陳某為國企職工,收入穩定,提出了高達20萬元的高額賠償要求,並揚言如果賠償款不能到位,就要上陳某的單位討個說法。雙方吵鬧著來到了「桂嬌調解工作室」,在了解情況後,當晚,翁桂嬌從法律說到家庭,從打架成本聊到當事人的工作生活,細細分解。
「老陳,你別不服氣,快退休了喝點酒還惹事,等人家到你單位說理了多不好。」翁桂嬌一邊勸著陳某,一邊以案釋法,引導樂某實事求是地提出賠償要求,「小樂,我和派出所的同志一起查閱研究了相關賠償條款,你提的這賠償金確實高了不少。你也別看老陳在國企上班,其實他家裡挺困難的。」
↑駐所調解室內翁桂嬌與民警聯合調解糾紛
兵貴神速,調解工作也如此。「調解糾紛,時間拖得越長,事情越難處理好。」翁桂嬌通宵做雙方思想工作,次日上午7時,終於促使雙方達成了賠償協議,由陳某賠償包括樂某的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等在內共7萬元,在最短的時間內化解了糾紛。
「調解工作讓我有成就感」
「翁大姐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把調解室交給她,我們都放心!」列西派出所所長魏群說。調解無小事,事事總關情。就算是些「婆婆媽媽」「柴米油鹽」,翁桂嬌都照單全收,認真對待。她說:「來調解室裡的人要麼是為了錢,要麼是為了感情,再者只是為了爭口氣,我的工作就是要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不讓小摩擦發展成大矛盾。」
↑翁桂嬌正在整理調解卷宗
在翁桂嬌不足10平方米的辦公室裡,各類案子的卷宗把兩個大書櫃塞得滿滿當當,「每次成功調解了一個案子,我都特別高興,很有成就感,感覺又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翁桂嬌說。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56歲的翁桂嬌在社區與駐所調解室工作的這20多年以來,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120餘件。其中任駐所調解室專職人民調解員期間,調處矛盾糾紛400餘起,調解成功率99%,形成書面卷宗381件。翁桂嬌為群眾解決了大量糾紛問題,先後獲得了「福建省優秀人民調解員」「福建省人民調解專家」「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等榮譽。
責編:劉豆豆
審核:方琮 高奇
■龍巖市立足本地資源,開闢出「不一樣」的社矯之路
■以「四個堅持」為重點打造新時代 「楓橋經驗」東衝半島樣板
■一站式多元解紛、一站式訴訟服務......讓人民群眾更有司法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