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給員工買了意外傷害保險,可以替代工傷保險嗎?

2020-12-06 白話聊險

案例

王先生就職於某建築公司,從事高空作業。在一次高空作業過程中,王先生不幸受傷,後被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

但由於該建築公司沒有為王先生繳納工傷保險,只給他買了商業性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在為王先生辦理了意外險賠償後,公司以此為由拒絕再承擔工傷保險賠付責任。王先生只好通過勞動仲裁和法院起訴申請工傷賠償,最終,法院判決王先生獲得了相應的工傷補償。

解析

根據有關規定,用人單位為職工或者僱工繳納工傷保險費是必須履行的繳費義務,即便企業為職工辦理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也必須要參加工傷保險。

不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是一種違法行為,一旦職工發生工傷事故,公司需要承擔工傷保險責任,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項目和標準補償職工。

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工傷保險的性質不同

大家要知道,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工傷保險的性質不同,兩者在適用範圍、繳費方法、待遇水平等方面都是有所區別的。

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屬於商業保險範疇,是有盈利性的,而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種,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性,保障性相對更有優勢。相較於意外傷害險,工傷保險對於是否該賠、賠多少等問題上的爭議都少很多。

此外,一些企業為了降低繳費成本,或者為了避開人社部門監管,減少行政風險,會用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替代工傷保險,這種做法對企業來說是有「危害」的,因為一旦被查,不僅仍需要依法參加社保,還將面臨一定的行政處罰,甚至會對企業的社會形象產生影響。

最後,如果企業為職工辦理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卻不依法參加工傷保險,這種做法其實侵害了職工的合法權益,職工可以直接向人社部門、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通過工會組織、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等方式進行維權。

當然,在企業依法繳納工傷保險的基礎上,商業性意外傷害保險可以作為一種補充,給予職工更全面的保障。

對於意外險和工傷保險,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用商業保險替代工傷保險 企業須另付工傷賠償金
    企業只買了「人身意外險」  祝先生是清遠某貨運公司一名司機,經常駕車穿梭於大街小巷,因此很有些保險意識,他連續多年要求公司為員工參加工傷保險,但均遭到拒絕。臨近2010年底,該貨運公司經理終於在公司的辦公會議上說,公司已經為祝先生等十幾名老員工投保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 找保險公司職員墊付費用買保險後發生意外索賠遭拒 法院判決:保險...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12月31日,記者從成都邛崍法院獲悉,近日,該法院發布金融類案件審判白皮書,其中包含一例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一男子託某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墊付費用購買了一份意外險,不久後遭遇車禍去世。
  • 保險分為哪幾類?各自有什麼作用?保險小白必看!
    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我們常常說的「五險一金」中的五險就是這五類。二、各自有什麼作用?現在聊聊商業保險,商業保險還挺容易理解的,商業性質和社保有本質的區別,一般商業保險要求我們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購買。
  • 這些工傷預防基本知識,你得知道!
    注意:工傷評定申請應該由該員工所在的單位提出,如果該單位沒有在規定的時間提出,職工本人和親屬在一年內也是可以申請的。但是要注意時間期限,超過一年後相關部門也就不會再處理,那時再想得到相應的工傷補償護理費等就會很麻煩。五、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哪些材料?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報登記表》、《工傷認定申請表》、《工傷申報證據清單》。
  • 大案紀實——大連5·7空難,其中有一人購買了7份意外傷害保險
    在「5·7」空難罹難的103名乘客中,只有44名乘客購買了航空旅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下簡稱航意險),其中有一人購買了7份,賠償金額達100多萬元,此人就是張丕林。在事故發生後,這一度成為一個謎團。按照規定,遇難乘客購買一份20元的航意險,將獲得保險公司20萬元的賠償。每位乘客最多可允許購買10份航意險。
  • 太平洋保險:買了保險不能用,問題到底出在哪?
    去年10月,他專門為了這臺起重機在太平洋保險上了保險,其中還針對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買了一份附加轉運期間財產損失保險。去年年底,起重機在轉運過程中,還真就出現了杆被擠壓變形的事故。常師傅當時還慶幸,自己多虧買了保險。可當他拍了照人工報險後,保險公司直接發了告知函,通知他拒賠。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當時常師傅報案時,是已經運輸完畢準備卸車了。
  • 年輕小夥猝死在球場上,保險公司拒不理賠
    其實提到「猝死」這個詞,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意外。「猝死或死因不明」目前也是排在了保險公司賠付原因的首位,甚至高於惡性腫瘤和交通事故。那麼你認為意外險可以對猝死進行賠付嗎?答案是否定的!現在市場上大多數的意外險,關於猝死都不在理賠的範圍之內。
  • 可以同時主張工傷和人身損害賠償嗎?
    職工如果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或許有人就要問了:享受了工傷賠償,還能不能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工傷保險責任與侵權賠償責任的區別工傷保險制度和一般的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其實在其法律價值和效用、歸責原則和賠償項目、標準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 我市上下「一盤棋」力保工傷保險待遇按期發放
    受階段性降費率政策和疫情期間「免、減、緩」政策影響,預計2020年全市工傷保險基金減徵約5172萬元,全市工傷保險待遇支付約14182萬元,全市工傷保險基金收支壓力不斷增加。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全年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34.5萬人,持續推進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參保,探索新業態從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率先啟動小微企業、扶貧車間等優先參保,並落實企業浮動費率政策。  持續強化基金管理。嚴格落實「三個全面取消」,切實加強基金風險防控,嚴格執行基金支出「初審、覆審、審批」制度,通過社會保障卡按期發放各類工傷待遇。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 掃盲篇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這一期就先梳理下保險的分類。 其中一類是我們熟知的社保體系,包含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最近出臺的長期護理保險,而之前的生育保險已經被合併到醫療保險中去了,所以還是五險。
  • 七級工傷單位就只賠了1.1萬,工傷私了應該注意些什麼?
    雙方對於工傷沒有異議,如果單位買了保險,就希望按照工傷流程處理,這需要較長的時間,在這期間如果溝通不善,也會產生糾紛。 發生工傷後,大多數勞動者並不知道工傷需要認定、評殘、報保險這些,只認定找單位賠償,越快越好、越多越好,雙方的目的不一樣,過程肯定就會比較曲折。 在單位沒有繳納工傷保險的情形下,主動積極的協商是最佳選擇,通俗的說就是「私了」。
  • 來普及一下商業保險的小知識
    場上各類保險種類繁多,但一般商業保險主要包括兩大類: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人身保險呢,保的就是人的生命或身體(健康)。注意哦,不是買了就不生病哦,是買了生病有錢的保障。財產保險呢,保的是財產及相關的利益,比如最常見的車險。
  • 知識科普|保險公司到底可以轉移多少風險
    那麼很多人都知道人生的風險可以通過商業保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但到底我們應該轉讓多少呢?今天就人生會遇到的風險來梳理下,到底可以轉移多少人生問題給到保險公司呢?> C.低頻高傷害 D.高頻高傷害 那麼對於低傷害的風險,我們常常可以自留,就是說我們可以自己承擔這些風險。
  • 給包工頭幹活受傷,人社局沒有勞動關係不認工傷,該怎麼辦?
    用人單位將項目分包出去,分包單位的員工工作中受傷,發包單位有賠償責任嗎?一般情況下是沒有賠償責任的,因為都不是本單位員工,不存在勞動關係,工傷賠償自然也沒有關係。那如果用人單位將項目分包給不具備資質的個人或施工隊,屬違法分包情形,發生工傷後應該如何賠償?沒有勞動關係能認定工傷嗎?
  • 財聯社保險早會|寧波銀保監局|保險|財產保險公司|工銀安盛人壽|...
    會議通報,2020年第二季度末,納入會議審議的178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2.6%,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0.4%,人身險公司、財產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36.4%、276.7%、286.1%;99家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為A類,72家被評為B類,5家被評為C類,1家被評為D類。
  • 條款裡面改一個字,保險公司少賠幾十萬!
    保險條款裡面改一個字,幾十萬的理賠款就沒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只是一個段子。但是對於山東省棗莊市的馬先生來說,這是一個噩夢。2016年3月15日,馬先生在太平洋保險棗莊中心分公司的臺兒莊營業廳,買了份安行寶兩全保險。
  • 保險種類有哪些?保險有什麼功能?保險的作用是?
    1、意外傷害保險:因意外受傷或者因意外傷殘或身故 作為賠償條件。 大部分包含意外醫療。 缺點:只保癌症 不夠全面 優點:保障高 費用相對較低/ 5、定期壽險: 保險期間內 因意外身故或者疾病生故而賠付的保險。
  • 旅遊保險可以當天買嗎?有哪些注意事項?
    出門在外,第一件事就是要為自己購買保險,這樣才能出行更放心。那麼旅遊保險可以當天買嗎?下面就從旅遊保險入手,去給大家介紹相關的知識。由於大家都會有一些說走就走的旅行,所以很多人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疑問,就是因為自己不確定哪天出遊。但是建議大家,要在出行前一天投保,因為多數保險都在投保第二天0點之後才生效的。
  • 探索破解重補償、輕預防和康復問題——湖北推動工傷保險制度「三...
    近日獲悉,湖北省工傷保險「三位一體」制度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其中,工傷康復已初步完成全省區域布點工作,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工傷預防也在多地積極開展。「實際工作中,三者發展不均衡,仍然存在重補償、輕預防和康復的狀況。」
  • 你以為買了全保就沒事了?這幾種情況保險不賠
    對此,不少車主司機便以為買了保險就是萬能了,但其實,車輛出險了保險到底賠不賠付還是有一定的附加條件或者特定約束等免責條款,例如以下這些情況,一旦「違規」保險就會拒賠。1、車輛出險時駕駛員存在違法行為機動車駕駛員在違法狀態下駕駛機動車發生事故的,保險公司是可以拒絕賠付的,其中酒駕、醉駕、毒駕就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