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科普|保險公司到底可以轉移多少風險

2021-01-08 騰訊網

文 | 周健良

我的第179篇原創文章

前言

大家好,我是只看數據不說雞湯的安東尼。

首先祝大家2021年快樂,新的一年平安喜樂,闔家平安。說句很土的話那就是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那麼很多人都知道人生的風險可以通過商業保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但到底我們應該轉讓多少呢?今天就人生會遇到的風險來梳理下,到底可以轉移多少人生問題給到保險公司呢?

風險頻率與損傷

我們先從發生風險的概率和對「我」的損傷程度來看

分為四個區域:

A.低頻低傷害

B.高頻低傷害

C.低頻高傷害

D.高頻高傷害

那麼對於低傷害的風險,我們常常可以自留,就是說我們可以自己承擔這些風險。

但對於損傷程度高的就可以通過風險轉移去覆蓋掉。

人身風險有哪些?

人這一生如果能完美解決以上的5個風險,那麼人的生活基本就沒什麼可以擔心的了。

最嚴重的肯定是:身故

人都沒了,那麼還有啥風險可談

其次:傷殘

很多人都會忽略這個風險,認為傷殘比得病還輕,但實際上傷殘的損傷程度會遠超出疾病的損傷。大多數的較嚴重的殘疾帶來的是終身不可逆的。那麼他除了需要手術費還需要復健的費用還有以及終身的照顧,所以時間跨度是遠超很多大的疾病的。

第三:大的疾病

那麼這裡說的就是會危機人的性命的,也是我們最害怕會碰到的重大疾病。那麼相比小手術,這類疾病的危險程度更高,需要康復時間更長。

第四:小的疾病

這類疾病通常傷害不高且康復治癒程度高,危險程度最低。

最後:變老

變老在實際上危險程度最低,因為每個人都會變老。但潛在的危險程度也很高,試想年老了最需要的肯定是錢,有錢那麼就不會有危險。但沒錢那麼就是處處都是危險了。

解決途徑

那麼以上五種風險都能通過什麼樣的商業保險來解決呢?

1.身故

要想對衝身故風險的話,最好的非壽險莫屬了。壽險的責任非常的單一隻有身故/全殘責任。針對性對抗身故的風險。

那麼壽險可以分成三種形態:定期壽險、定額終身壽、增額終身壽

定期壽險:顧名思義就是只保一段時間,最大的亮點就是便宜,以30歲男性為例1000元就可以有100萬的保額,保30年。專門用作對衝生活責任大的階段。缺點就是純消費型,滿期無發生那麼等於消費掉了一筆錢。

定額終身壽:保終身,而且額度是從一開始就定好的。優點就是可以終身都有一定的身故保障,但也不是消費型。無論哪個時間段都有現價可退回的,等於即使保障了幾十年之後,依然拿回來的錢還是不會有變少,甚至更多。缺點就是如果要有高額的保障的話需要投入更多。

增額終身壽:同樣是保終身,但身故保額是不定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在增長,而且相比定額終身壽來說他現價的增值的會更快,而且身故保額也會水漲船高一路的增加。缺點就是前期身故保障低且投入也是三者裡面啊最高的。

2.傷殘

傷殘責任大多是因為意外事故而導致傷殘,因疾病而傷殘的概率還是較少。但也不是不存在像糖尿病患者需要截肢處理也是會導致傷殘的,那麼今天就單獨說意外傷殘的風險。

那麼可以按照殘障等級去賠付的是最好的,像斷了一肢或一腿這樣。如果只有全殘保障的意外險是一分不賠的,所以配置意外險的第一要素就是:能不能按傷殘等級賠付?

3.大疾病

要對衝大疾病風險那麼可以考慮重疾險和商業醫療險一起搭配。

醫療險負責解決治病的費用,重疾險負責病後的生活費用支持

很多人都只考慮重疾險不考慮醫療險,這是個不全面的考慮。因為如果一旦發生非重疾險內的疾病,那麼依然還是需要自己的存款去給付的。但如果想要起碼看得起病的話那麼商業醫療險才是最重要的。

4.小疾病

小的疾病覆蓋了小手術,以及一些意外摔傷、狂犬疫苗注射、骨折包紮等,那麼這些的話可以通過醫療險以及意外門急診來對衝。

那麼這裡說下意外門診診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無需社保先行,及0免賠,100%報銷的。

為什麼?你想下說的是意外,那麼是很難說一定在自己定點的醫院就醫,肯定是就近就醫的,所以無需社保就醫先得很有必要。

5.變老

變老看似是個必然會發生的事情,風險係數很低。但變老其實是一個灰犀牛。

因為很有可能我們還沒開始準備好養老金,人就已經老了。那麼當老的時候最缺的就是錢,已經不夠力氣去換錢了,只能省著用,畢竟不知道還要用多久。

那如果想要對衝長壽風險的話,那麼一份活多久領多久的養老年金是個最好的選擇。

只要每年都活著就會自動打錢,不用想怎麼拿怎麼領。唯一要求就是活著

寫在最後

其實保險公司並不能完全對衝所有的人身風險,但能轉移絕大部分的風險,而且是有且有效的轉移。所以你擔心啥就選啥就好。

最後如果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歡迎私信聯繫交流。

如果覺得文章寫的不錯

那麼你的轉發就是最好的加賞

- End -

相關焦點

  • 公司給員工買了意外傷害保險,可以替代工傷保險嗎?
    但由於該建築公司沒有為王先生繳納工傷保險,只給他買了商業性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在為王先生辦理了意外險賠償後,公司以此為由拒絕再承擔工傷保險賠付責任。王先生只好通過勞動仲裁和法院起訴申請工傷賠償,最終,法院判決王先生獲得了相應的工傷補償。
  • 亞洲保險市場報告2018:網絡風險、自然災害與保險科技
    近些年,保險行業開始將風險模型細化到了各個地區。然而,在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後的損失分析中可以看到,不同模型對損失預測的結果有所不同:估計結果不斷變化,並伴隨著承保準備金的波動。新技術在這個管理方式鮮有變化的行業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幾乎不可能改變保險公司與客戶交流的方式。網絡風險成為各領域的熱議話題,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網絡攻擊開始擾亂大公司(及客戶)的運營。對於客戶和保險公司來說,針對網絡風險的量化仍有困難。市場容量及可覆蓋的保險範圍滯後於客戶的需求,可能導致了迄今為止有限的市場吸納率。
  • 保險知識大科普,了解不同保險的適用類型
    女性在購買保險的情況下,最先要明確好自身飾演的是一個哪些的人物角色,了解現階段自身很有可能遭遇的風險有什麼,隨後再相匹配的設計方案有關商業保險計劃方案。女性有專享商業保險?保險市場上開發設計的保險類別有很多,確保的範疇也是多樣化的。
  • 想不到羅振宇是因為這個買的保險
    做保險,得是雜家,需要知道一點醫學、一點經濟、一點人口學、一點財稅知識、一點法律知識、懂點投資……當然,還可以有其他的用法。比如,我不止有一個保險顧問。我就對他們提要求,把他們知道的客戶有趣的故事,不定期地告訴我。這是我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
  • 二手車保險怎麼轉移?二手車投保六項原則
    「二手車交易是否要變更保險?」「二手車保險時怎麼轉移的?」
  • 好風險與壞風險:保險產品預期回報為何是負的
    保險的預期回報通常為負小王的故事很典型,也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買保險?到底該如何評估保險的價值?我們仔細看保險是怎麼運作的。你之所以想買汽車保險,就是擔心開車時可能發生車禍,因為一旦發生車禍,你可能會損壞自己的車、讓自己受傷,也可能給別人帶來損失和傷害,所以說,買保險買的是「安心」,讓你不用開車時總是緊張、不能正常判斷。
  • 微易經紀:你應該知道的保險小知識
    來源標題:微易經紀:你應該知道的保險小知識保險是面臨風險的人們通過保險人組織起來,從而使單個風險得以轉移、分散,即由保險人組織保險基金,集中承擔風險,若被保險人發生損失,則可以從保險基金中獲得補償。究其本質,保險是一種社會化安排,是契約化的、市場化的慈善,它通過市場機制實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 人都死了,要保險有什麼用?保險到底是什麼?
    雖然國家一直在宣傳保險,在不斷的提升人民群眾對保險的認識,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不相信保險,排斥保險,一講到保險就說,不要跟我講保險,我不喜歡保險。沒錯,其實我也不喜歡保險,但是不喜歡不等於就不需要啊!誰喜歡醫院?誰又喜歡公安局呢?但是有病就是要找醫院啊,有危險就是要打110啊。
  • 我國公民的保險意識,正在肉眼看得見的速度提升中!
    根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7.2%;賠款與給付支出9989億元,同比增長6.1%。公民的保險意識,正在肉眼看得見的速度提升中!於是,一旦遭遇諸如重病、地震等風險,儘管有社會救助,但家庭一夜回到十年前的情況十分常見。而保險的基本職能是轉移風險、補償損失。日常生活中,很多風險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可以轉移,換句話就是一人損失,大家分攤。所以我們只有認識到保險的跨時間和轉移風險功能,才能更好利用保險工具。
  • 籤份「執行懸賞保險合同」 保險公司替你出錢捉「老賴」
    官司打贏了,但被執行人成了「老賴」,不僅轉移財產,還玩「失蹤」。案件執行進入「死胡同」,怎麼辦?昨日,記者從江北區人民法院獲悉,為了提高執行力度,法院與保險公司合作,在執行中增加懸賞保險,對被執行人下落不明、財產線索不明的案件,引入商業手段查找被執行人下落及財產。
  •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出臺 出現特別重大風險事件直接定為D類
    與此同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機構性質、管理風格、受託規模、投資能力以及市場化程度等方面,差異化特徵明顯。 銀保監會負責人表示,建立實施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制度,是健全完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機構監管體系的重要舉措,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是有利於實現分類監管和差異化監管。二是有利於促進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防範風險、合規經營和規範發展。
  • 買什麼樣的保險最好
    作為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大部分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和焦慮:買什麼樣的保險?買哪些公司的?身邊朋友推薦了一個又一個的代理人,可總覺得大部分人王婆子賣瓜自賣自誇,這個講的一頭霧水,那個感覺一般般,那到底買什麼,怎麼買最好呢?
  • 業內專家共話保險:如何在疫情中發揮好風險損失補償作用
    近日,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在線舉辦「新冠疫情與保險業創新發展專題研討會」,圍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保險業的應對、國際疫情發展趨勢預判及等進行了研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秉正表示,疫情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經濟發展都造成了巨大損失,對整個保險行業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 汽車被冰雹砸壞了,保險公司會理賠嗎?很多人不懂,看完漲知識了
    汽車被冰雹砸壞了,保險公司會理賠嗎?很多人不懂,看完漲知識了又到了每年的冰雹盛行的季節,說到最怕冰雹的人應該就是剛買了新車的那些車主,一旦冰雹把車砸壞,每個人都會擔心理賠的問題,保險公司到底管不管呢?一般規定:如果車主的愛車在受到冰雹砸壞的48小時左右必須聯繫保險公司,帶全買車買保險的等等手續即可辦理理賠。很多人不懂,這回看完也是漲了不少知識。一聽到可以理賠,車主們是不是都可以把提著的心放一放了?但是根據每個保險公司的規定不一樣,大家最好也是在辦理車險的時候問清楚具體的報保險時間。
  • 每月都在扣社保,公司和員工五險一金比例是多少?
    五險一金社保是五險一金的統稱,也有的大公司繳納六險兩金,這類很少。「五險一金」指的是五種社會保險以及一個公積金,「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
  • 風險認知,什麼是風險?
    風險管控能力,什麼是風險轉移風險轉移是指將風險及其可能造成的損失全部或部分轉移給他人。通過轉移風險而得到保障,是應用範圍最廣、最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保險就是其中之一。風險轉移的分類一般說來,風險轉移的方式可以分為非保險轉移和保險轉移。非保險轉移是指通過訂立經濟合同,將風險以及與風險有關的財務結果轉移給別人。在經濟生活中,常見的非保險風險轉移有租賃、互助保證、基金制度等等。
  • 保險公司是存心刁難我嗎?
    按照合同約定,一旦被保險人確診為白血病,可以雙倍賠付,也就是能賠160萬。後來,體重4.8斤的寶寶不幸得了白血病,但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是媽咪保貝的健康告知裡有一條問了投保時年齡在三周歲及以下的兒童出生時的體重是否低於2.5公斤。有人說,不就差了0.1公斤嗎,就不賠人家160萬,保險公司這就是故意的吧?!是保險公司存心刁難嗎?真不是。
  • 保險分為哪幾類?各自有什麼作用?保險小白必看!
    根據保險的性質,人身保險可分為社保和商業保險,財產保險比如說年金險,教育險,今天我們主要談論人身保險方面的知識,這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我們社會保障體系最基本的保障和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社保是一種繳費型社會保障。
  • 從保險營銷員到「風險管理師」,總共需要「幾步」?
    800萬保險營銷員,可以被評為2018年保險業的一大佳話。   不過,近期有不少保險公司反映,保險營銷員出現增員難的問題。業內人士指出,在廣東(深圳除外)的增員比往年更難,大部分公司的營銷員隊伍並未有顯著增長,部分公司更是出現了較大的脫落。
  • ...歸屬於個人保險代理人範疇,暫不強調其在業務上與保險公司的...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個人保險代理人在普及保險知識、推動保險業快速增長、促進社會就業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個人保險代理人隊伍長期存在大進大出、素質參差不齊、保險專業服務能力不足、社會形象較差等問題。銀保監會高度重視上述問題,積極採取措施引導行業妥善解決,通過健康增量逐步稀釋問題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