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本文翻譯自韋萊韜悅的報告《亞洲保險市場報告2018》,由韋萊韜悅授權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翻譯。由於篇幅較長,本期首先發布報告前兩部分內容。
一、市場展望2017年,我們看到大型保險公司的承保模式發生重大變化。這一趨勢走向簡單化,並開始推行更為普遍的保險模式。
過去一年,保險市場進入新常態(New Normal)。雖然2017年重大自然災害影響了全球保險市場,新常態是否持續有待觀察。但是有觀點認為,2017年發生的事件驗證了市場的資本力量充足,並沒有任何力量退出,是一種積極發展的信號。因此在2018年發生顯著性變化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出臺監管政策,以防公司資產流向海外。
近些年,保險行業開始將風險模型細化到了各個地區。然而,在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後的損失分析中可以看到,不同模型對損失預測的結果有所不同:估計結果不斷變化,並伴隨著承保準備金的波動。
過去兩年,行業的巨頭變更和企業間併購活動頻發,與此同時,技術成為保險世界中的新語言——包括保險科技、數位化、聚合者、區塊鏈、衝擊者、人工智慧、物聯網等。
然而,儘管我們漸漸熟悉這一類詞彙和技術,我們仍然沒有看到它們對傳統、全球性的保險巨頭的運營模式產生巨大影響。新技術在這個管理方式鮮有變化的行業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幾乎不可能改變保險公司與客戶交流的方式。
網絡風險成為各領域的熱議話題,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網絡攻擊開始擾亂大公司(及客戶)的運營。對於客戶和保險公司來說,針對網絡風險的量化仍有困難。市場容量及可覆蓋的保險範圍滯後於客戶的需求,可能導致了迄今為止有限的市場吸納率。
二、我們正在關注的趨勢網絡風險
一些大公司幾乎沒有什麼固定資產,卻擁有相當高市值的無形資產,即使這樣,這些公司卻依然沒有為數據和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購買任何保障。
隨著技術和數位化的融入,保險行業正在推出突破性的風險轉移方案來應對網絡風險。市場需要一些針對具體行業的的創新型解決方案:除了責任險外,同時覆蓋財產險與意外險分支的定製方案。
第一個網絡保險誕生於1990年,採用專業損害賠償,覆蓋數據銷毀、未授權訪問以及病毒傳播等風險。如今,從數據存儲到一般業務運營,公司越來越依賴於IT系統,對獨立的網絡保險的需求迅速增加。我們期待,網絡保險能成為各個行業、各個規模的亞洲保險公司保險項目中的一部分。
過去,傳統的財產和責任保險通常被用於覆蓋網絡風險,但保險公司開始明確新的概念,即非網絡安全險產品將不覆蓋網絡風險損失。專業損害賠償只能是短期的解決方案,因為一旦一項嚴重的網絡風險事件發生,將會很快突破保單限額,並涉及到很多非獨立網絡安全險無法覆蓋的領域。
日本、菲律賓和中國正在出臺新的監管政策和修改案。新加坡將在2018年第一季度推出首個網絡安全法案,泰國同樣將頒布數據保護法。這一類監管政策將帶來罰款數量的上升,督促公司對收集、存儲和處理第三方數據更加負責。
儘管我們通常談論的是網絡責任和數據保護風險,但實際上,業務中斷才是許多企業最需要關注的、時常被忽略的風險。網絡安全險的第一購買部門擁有大量的個人數據:例如車載信息服務、醫療健康和零售部門。隨著互聯化的滲入,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意識到他們的業務依賴於IT基礎設施。下表是韋萊韜悅整理的不同行業網絡風險的暴露情況。
我們知道即使最好的系統也並非是不可穿透的,很多成熟的企業仍然會被惡意的網絡攻擊所影響。儘管很多公司在網絡安全系統上投入大量資金,然而他們卻無法控制他們的商業合作夥伴和供應鏈的系統。這一麻煩可以通過網絡安全合同或監管要求來解決,但是由於收集數據的公司承擔著數據安全維護的責任,因此違規事件發生時,仍有較大的風險。
風險顧問(包括法律、IT、公共關係等)是2018年的發展重點之一,他們事先與客戶達成協議,在早期介入風險事件以降低危害。隨著網絡環境變得複雜,不同保險公司之間的保險條款也有所不同,因此引入保險中介來引導客戶去尋找最佳風險解決方案變得非常重要。除保險外,風險評估和員工意識對於公司的網絡安全政策來說也同樣重要。
儘管對於風險聚合存在擔憂,但競爭激烈的亞洲市場使得保險公司不得不下調保費。網絡安全險的索賠數據很少,因此強制性的命令和網絡安全險的滲透率增加將幫助保險公司得到更多的有效數據。
一場災難性的網絡風險事件,例如影響電力、公共事業或其他公共基礎設施的事件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同樣會帶來生命威脅。儘管網絡行業正在努力提高風險意識,但一個重大事件將會突出所有人面臨的真實風險,促使對網絡安全險的需求快速增加。
儘管網絡風險獲得了許多關注,很多亞洲公司尚未進行日常的滲透測試或安全審計,也沒有針對數據保護的相關規定、事件響應計劃或針對網絡風險的業務持續計劃。隨著數據保護和隱私監管變得越來越嚴格,以及網絡事件可能造成的業務中斷的潛在風險提高,審視網絡安全策略以及思考將一部分風險轉移至保險公司將變得更加重要。
自然災害
在亞洲,自然災害的頻率和強度均有增加,熱帶風暴帕卡、颱風天鴿、颱風達維、孟加拉國的季節性洪水、越南的颱風天秤、棉蘭老島泥石流(菲律賓)、九寨溝地震(中國)、長江洪水(中國)已經造成了巨額的財產和生命損失。
根據瑞士再保險初步估計,2017年全球範圍內由於災害造成的保險損失約為1360億美元,相比2016年的650億美元大幅增長,並超過了近10年的平均值(580億美元)。其中,自然災害造成的保險損失約為1310億美元,人為災害約為50億美元。超過11000個人在自然災害中死亡或失蹤。這意味著2017年可能成為2011年和2005年以來,記錄損失最為嚴重的一年。
不幸的是,對於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來說,保費並沒有因此大幅增加。根據Willis Re在2018年1月2日發布的報告,災害損失阻止了大多數市場和險種的保費繼續下調的趨勢。全球的財產災害和風險項目的價格平均上升了0%-7.5%。美國的損失最為嚴重,無損失項目的費率最高上升了5%,而產生損失的項目,其費率大概上升了10%-20%。
在亞洲,1對1的的保險合同提高了整體價格。市場容量保持穩定,保險範圍也沒有顯著的增加。非災害業務的盈利以及保險連接證券的增加保證了保險市場的資本充足性。
對於自然災害較少的國家,例如韓國和新加坡,保險公司通過增加客戶留存率以控制再保險的成本。對於中國、菲律賓、日本、泰國、臺灣、印度尼西亞以及越南等自然災害較為頻繁的地區,產品選擇和靈活性有所下降,但還沒有達到緊縮市場的程度。
保險科技
根據韋萊韜悅的研究,全球大約有1500家保險科技初創公司。在亞洲,大概有100家被認證的保險科技初創公司,這意味著亞洲約佔據全球市場的7%。
技術改變保險,保險商業模式由集成性的提供商轉向分銷和產品專家,由「資產負債表」業務轉向第三方投資者和資本市場支持的輕資產結構。保險科技不僅擁有破壞保險市場的潛力,同時平衡了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間的保險力量。新興市場的公司通常能夠更快地提出一些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同時吸引發達市場中未受關注的智慧資本和金融資本。
人壽、健康和小額保險最容易被數位化和保險科技所影響——在這些業務鏈中,數字分銷和聚合技術在縮小供需差距方面非常成功。在需求側,消費者對於響應式和定製化保險產品的需求增加,同時現在的市場中缺乏成熟產品,因此對於新進入者來說是一個真正的機會。
保險公司也開始採用新的數據分析工具。數據分析能力為核保、定價、理賠管理和獲客提供洞見,並改善保險公司運營能力。機器學習預測工具被用於自動化核保流程;車載信息服務通過傳感器收集的數據,根據保險標的的風險情況計算保費;理賠和社交數據協助檢測理賠過程中的保險欺詐和評估損失;客戶細分則增強獲客能力和客戶留存率。
亞洲保險科技的生態環境仍然相對較小。活動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香港和中國,但近期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越南開始制定監管條款,以允許當地保險科技的發展和成長。
中國保險市場的變革推動純保障型產品回歸保險產品的主流。此外,科技巨頭同樣延伸到了中國的保險市場。例如阿里巴巴和騰訊正積極地收購現有保險公司的股份,並聯合建立新的保險科技公司。這些經驗都能夠說明數位化分銷帶來的好處,以及在大型和相對欠發達國家推行傳統銷售模式的弊端。
目前市場最大的保險科技公司是眾安保險,它由平安、騰訊和阿里巴巴在2013年聯合設立。眾安是第一家,同時也是中國四家獲得由保監會批准的網際網路保險牌照的保險公司之一。眾安推出了超過240個定向產品,他們全部通過數位化渠道進行銷售,大多數通過其合作夥伴的在線平臺進行推廣。至今,眾安融資超過24億美元,包括2017年9月在港交所進行的15億美元IPO(估值超過100億美元)。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新進入者是新加坡人壽,一個專注於壽險和健康險產品的數位化保險公司,通常面向高淨值的客戶。新加坡人壽是自1970年以來第一家擁有國內牌照的新加坡保險公司。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Authority of Singapore , MAS)為保險科技創造了監管沙盒,允許新的公司在低監管的環境下測試他們的價值主張。
行動網路運營商在小額保險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傳統的金融服務滲透率較低但行動電話滲透率較高的新興市場。根據慕尼黑再保險的最新預測,行動網路運營商為超過4000萬人提供小額保險,那些未被傳統渠道覆蓋到的客戶將獲得低價格和簡單的保險產品。
作為全球最大的欠發達保險市場,亞洲將在保險科技變革中獲益最多。儘管市場上保險產品相對有限,但電子商務非常普及,因此在亞洲保險市場推行新興技術並非難事。隨著市場變得更加全球化,人才也將在市場中流動。成功的保險科技有望在市場中被推廣,只要它們以解決方案為基礎,同時擁有合理的產品供給、地理相關性和金融嗅覺。儘管亞洲在金融發展中尚處初期,這個區域很可能成為保險科技的搖籃,改變由傳統公司控制著的成熟保險市場。(編譯/姜雪梅)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