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保險業是否準備好加速保險科技?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道口保險觀察

本文譯自the digital insurer,原文題目為《IS THAILAND』S INSURANCE SECTOR READY TO ACCELERATE INSURTECH?》,作者為Theresa Blissing(泰國新聞記者)。

編譯丨李玥儒

TDI泰國新聞記者Theresa Blissing參加了FairDee的發布會,FairDee在這場發布會上解釋了自身的成功很可能將成為泰國保險業重新創新的催化劑。

縱觀全球保險科技的應用場景,主要樞紐位於美國和歐洲。但亞洲正處於飛快的追趕模式。中國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保險科技企業,而新加坡則專注於人工智慧,並擁有強力支持推動創新的政府。但是,東南亞的發展中國家仍然落後。保險市場並不成熟,大多數人口缺乏金融產品的知識和教育。這些國家缺乏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監管。東南亞監管機構往往沒有為新一波的保險科技和顛覆性技術做好準備。流程緩慢,企業難以獲得對新產品概念和技術的批准。

在Vouch在泰國的新子公司FairDee的發布會上,我採訪了Vouch Insurance Group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Yujun Chean。 Yujun解釋說「每個人都知道,平均產品批准需要2-3年,所以人們不想去OIC(泰國保險委員會辦公室)。」他補充道,「如果人們有監管機構會打回來的印象,那麼沒有人會有動力改變。因為即使他們有意願,他們也會說『我將白費大量的資源,然後監管機構可能會對我施加阻礙。』」

那麼,對於保險行業都不熟悉的Yujun和他的管理團隊如何在6個月內不僅推出新產品,而且還成為第一家獲得OIC保險監管沙箱批准的創業公司?

讓我們從頭開始吧。 據Yujun和聯合創始人Khun Thanasak預測,在泰國,他們在新加坡設計的保險科技模型將面臨巨大的市場機遇。在2016年底,Vouch在新加坡推出了新加坡首個汽車保險「無索賠返現」P2P平臺。該計劃激勵那些沒有在給定年份要求賠付的用戶群體,返現金額為15%。這是因為新加坡的事故率相當低,Yujun解釋說:「在新加坡,每100輛車每年平均有15件索賠。在泰國,這個數字是65。在新加坡,事故索賠頻率較低,但嚴重程度較高。泰國則相反。很多小的外觀性質的索賠。泰國的情況實際上是我們的模型想要解決的問題的理想選擇。我們鼓勵他們停止提出小額索賠。」

推出泰國首個P2P汽車保險平臺

2018年7月5日,他們與6家保險公司一起推出了泰國第二家P2P汽車保險平臺FairDee。 在這之前,Car Pool是第一個在泰國推出的P2P汽車保險平臺。 Car Pool與Muang Thai Insurance獨家合作,而FairDee只提供平臺,讓客戶有機會在不同的保險公司之間進行選擇。

FairDee獨立於承保人,為年度不提出索賠的司機提供高達30%的現金返還。對保險商而言,加入FairDee平臺的好處是吸引具有良好的風險控制,提出索賠要求較少的客戶並獲得他們中更多的市場份額。但FairDee的平臺並不會對所有保險公司開放。Yujun解釋說,「假設每個人都在平臺上,平臺裡的保險商從誰那裡獲得市場份額呢?所以戰略上我們非常有選擇性。我們對與我們合作的保險公司數量設定上限,因此我們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FairDee的收入模式是B2B和B2C的結合。 FairDee對使用其平臺的每個B2B合作夥伴收取費用。但他們還收取了B2C交易的成交費用。FairDee在泰國沒有經紀許可證,他們與保險公司的分銷渠道以及泰國經紀商MaxiInsurance Broker都有合作。

最大的挑戰

但問題仍然存在,在商業模式確立以後,Yujun和他的團隊是如何設法說服6家保險公司與他們合作共同通過監管的考驗?

在我們的演講中,Yujun提到他們能夠找到一批願意探索模型、並率先展開探索的保險公司。 「而這正是Khun Thanasak真正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地方。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努力圍繞著保險公司建立聯繫。有幾次,他們邀請我們擔任保險科技主題的演講者,監管機構開始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組織。最終他們讓我們嘗試申請沙箱。我們基本上在6個月內獲得了沙箱批准和產品批准。這是真正讓我們領先於競爭的地方。這個概念可能很容易複製,但很難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今天的活動表明了我們獲得的支持程度。委員會主席本人就是一位嘉賓,四位保險公司的執行長參加了此次活動。」

這可能是泰國新的保險科技創新浪潮的開始。 FairDee的成功和快速推出表明,即使在困難的監管環境中,也有可能加速創新和變革。

相關焦點

  • 保險業協會王玉祥:保險科技助力提升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性
    新冠疫情以來,保險業數位化轉型加速,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王玉祥在1月7日眾安保險「保險新基建、數字新生態」為主題的開放日上致辭表示,在國家「新基建」浪潮推動和疫情背景下,保險業掀起了數位化高潮。
  • 「科技驅動保險行業數位化、生態化發展」2020滬上保險業創新服務...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19日,由《文匯報》聯合上海財經大學共同主辦的「2020 滬上保險業創新服務評選頒獎典禮暨科技驅動保險行業數位化、生態化發展」論壇。並且對科技保險認知要突破原有的局限,從原來單一的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特定險種保險保障向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風險管家、合作夥伴提升。與會嘉賓都認為,儘管疫情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損失,對保險業的發展也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但目前我國情況已經逐漸向好發展,並且還要堅定保險業的信心,依然看好保險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此外,嘉賓還指出客戶行為線上化過程也是保險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 華媒:疫情期間入境泰國 外籍人士需購健康保險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泰國《世界日報》報導,打算在疫情期間入境泰國的外籍人士除了要做好隔離14天準備,還需要購買保額10萬美金以上的健康保險,且承保範圍必須涵蓋新冠肺炎。為振興國內觀光業,泰國政府正忙於制定各項「入境套餐」,要求此間入境之外籍人士購買健康保險,即是相關措施之一。
  • 新華保險「保險+公益+志願服務」精準扶貧項目入選全國保險業助力...
    近日,銀行業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論壇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辦。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論壇上發布全國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100個典型案例新華保險「保險+公益+志願服務」精準扶貧項目入選。
  • 未來保險科技中心在哪裡?紐約還是灣區?
    好萊塢是電影中心,舊金山灣區是科技中心,波士頓是教育與生物科技中心,紐約是世界中心。那麼,哪裡是保險科技中心?過去兩年間,對保險科技創業企業的投資成倍增長,僅2015年就高達27億美元。
  • 科技引領 數據賦能|大象保險田立文與大咖共話保險新趨勢
    會議以"人文與科技之光"為主題,開啟了為期三天的精彩活動,保險公司、專業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創新科技企業、醫療健康企業、車聯網科技企業、金融投資企業、新聞媒體等紛紛入席,共同探討未來保險業發展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機遇。
  • 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 保險業需如何應對?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保險業需如何應對?新華網武漢12月7日電(遊蘇杭) 「十四五」時期保險行業怎麼幹?面對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保險業需如何應對?人身險數位化轉型應當怎麼轉?
  • 同盾陳蕾談保險業線上轉型:人工智慧重塑其核心業務
    貴州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曼紅,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建華,同盾科技副總裁、保險事業部總經理陳蕾與來自中國銀保信、人保財險、平安產險等專家及業內人士,就「科技助力保險企業線上化轉型之路」各抒己見,深入交流。 貴州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曼紅表示,科技賦能成為保險業的關鍵詞。
  • 唐山市保險行業協會舉辦「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2019年度保險業人身...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小裴)12月26日上午,唐山市保險行業協會在人保財險唐山市分公司,舉辦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2019年度唐山市保險業人身保險服務標兵表彰大會。  經公司內部評審、工作組審核及協會微信平臺公示,此次活動最終評選出84名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為「2019年度唐山市保險業人身保險服務標兵」。會上,唐山市保險行業協會壽險工作委員會主任徐世華宣布了認定結果,並對84名標兵進行了表彰;標兵代表侯俊傑以「服務為先,雙成為根」為主題進行了發言。
  • 保險科技大爆炸,顛覆了什麼?
    2017年,我國第一家僅有4歲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在線在香港成功掛牌上市,標誌著「保險科技「正式成為保險行業下一個競爭前沿。經過幾年的發展,科技加持的保險市場已經是另一番模樣。從銷售渠道、產品設計到服務體驗,保險行業正逐步實現著以「渠道變革」為主要目標模式轉向以「產品和服務創新」的科技型目標管理。自2012年至2017年底,保險科技行業發生的私募股權交易總金額超過113億元人民幣。截止2017年年末,國內保險科技的創業公司成立200餘家。悅保科技就是其中一家是站在保險業背後的技術賦能的公司。
  • 2018年中國保險科技高峰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
    如果無人駕駛出險率會大大降低,出險率大大降低我們保險肯定會迎來巨大變革。  高質量發展階段保險競爭以保險科技為重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保險行業要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而「推動保險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高度依賴於保險科技的發展和應用。」
  • 政策七重奏:政府砸下的千億級大單 保險業準備好了嗎?
    對財險行業而言,高層極為重視的「一帶一路」戰略、環境治理問題、安全問題、振興農村問題的背後,工程保險、貨物運輸保險、運輸工具保險、法律責任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特種保險、環責險、安責險、農業保險等,無一不具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 復深藍楊萬強:未來十年保險科技將迎來爆炸式增長
    金融界保險頻道訊 5月27日,「上海論壇2018」分論壇——「當保險遇上人工智慧——人類社會新未來」論壇在復旦大學召開。復旦大學保險科技實驗室聯合中國保險學會在論壇上共同發布了全面繪製保險業智能發展路徑的《人工智慧保險行業運用路線圖(2018)》。
  • 般若堂——疫情帶來的機遇、挑戰與保險業應對策略
    我們在《抬高供給側進入的門檻,為網際網路生態的供給側擴容 | 保險業智慧運營(十)》一節中講過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就是網際網路時代,哪些內容需要降低門檻來實現供給端的擴容,哪些恰恰相反,要儘可能的抬高門檻來擴容。這個原則就是:交易中的關鍵要素是否因為網際網路產生了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 大象保險:網際網路保險的探路者
    北京2017年3月30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網際網路保險創業企業大象保險的創始人楊喆接受了網易科技的專訪,就網際網路如何優化傳統保險業,以及大象保險的相關業務等話題,談了他的看法。
  •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 保險業「十四五」發展藍圖躍出
    「保險業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全力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昨日舉行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銀保監會首席會計師馬學平談及「十四五」時期保險業發展重點時如是表示。  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對接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帶來的養老服務需求?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如何發展普惠性農業農村保險?
  • 第三,高質量發展將成為中國保險業的內在...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十四五」時期保險業發展將呈現六大趨勢】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認為「十四五」時期保險業發展將呈現六個方面的趨勢:第一,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增量市場。第二,保險業將在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第三,高質量發展將成為中國保險業的內在要求。第四,高水平對外開放將成為中國保險業的鮮明特徵。
  • ...分公司四大理賠案例入選「2017年度重慶保險業人身保險十大典型...
    華龍網3月15日16時訊 近期,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組織開展的「2017年度重慶保險業人身保險十大典型理賠案例」評選結果揭曉,平安人壽重慶分公司最終入選「最具社會影響力賠案」、「最具社會責任感賠案」、「最具創新力賠案」、「理賠服務最便捷賠案」四大典型案例。
  • 意外險詐騙高發 保險業擬建「黑名單」制
    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獲悉,為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切實防範化解保險欺詐風險,促進保險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及社會誠信體系的構建,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銀保信」)與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下稱「保險業協會」)共同牽頭,聯合11家保險公司成立了課題組,在充分進行行業調研後,研究制定了《保險行業意外險風險名單評定指引》(下稱《指引》),即意外險「黑名單」「灰名單
  • 為千億亞洲保險王國港上市鋪路!
    13年10月,李澤楷透過盈科拓展斥167億元收購ING港、澳及泰國保險業務,並將品牌改名為富衛。據2019年9月的發債文件,李澤楷通過旗下全資持有的公司PCGI,持有FWD Limited的75.4%股權,第二大股東瑞士再保險持股13.4%,私募基金RRJ持股4.8%,內地厚樸投資持股3.1%,新加坡主權基金持股1%,其餘2.3%股權由高級管理層及其他獨立股東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