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一詞是今年兩會的高頻詞彙之一。那麼,作為保險消費者,有哪些保險關鍵詞需要留心關注?這些關鍵詞又與我們的切實利益有多大關聯呢?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保險意識不斷增強,「保險」也隨之成為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繼去年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被提及13次之後,「保險」一詞依舊是今年「兩會」的高頻詞彙之一。那麼,對於保險消費者來說,有哪些保險關鍵詞需要留心關注?這些關鍵詞又與我們的切實利益有多大關聯呢?
關鍵詞一:養老保險
「兩會」聲音: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中,有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政策;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內容。
關鍵詞解讀:養老保險一直是最受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歷屆「兩會」頻繁提及的保險熱詞。在我國,養老保險分為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三大類,三者分別由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承擔,這樣的結構在國際上也被稱為養老保險的「三支柱體系」。
目前,我國養老保障「三支柱」體系中,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保基本」目標基本實現;全國已有不少企業建立了「第二支柱」,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企業年金積累資金總規模達14223.17億元;而「第三支柱」,即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也在不斷地推進過程中。綜合而言,我國的第二、第三支柱發展相對滯後,距離「多層次、可持續」養老保險體系還有一定差距。
對於大部分人群而言,社會養老保險作為基礎保障,能基本滿足個人基本生活需求。但如果想在退休後過上更安穩的生活,個人還應該配置一些商業養老保險。目前國內市場在售的各類商業養老保險已經可以為個人和家庭提供個性化、差異化養老保障,滿足不同人群以及其家庭在風險保障、財富管理等方面需求。此外,商業養老保險一般還可選擇相應的附加險或進行產品組合,合理地進行配置可以進一步規避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帶來的風險。
關鍵詞二:大病保險
「兩會」聲音:「兩會」提出的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包含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加強重大疾病防治。
關鍵詞解讀:
「大病保險制度」是今年「兩會」期間被不少代表委員屢次提及的一個關鍵詞,也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保險制度。從2012年的「試點開展」到2015年的「全面實施」,再到2017年走向「大病保險全覆蓋」,目前我國的大病保險制度基本建立。
從保障內容上來說,大病保險是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在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再次進行補償的一項新的制度性安排,仍然屬於基本醫療保障的範疇。按照原有規定,大病醫保報銷比例不低於50%,按照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具體的劃分方法和支付比例,視各地的財政、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等情況而定,保障所需資金從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基金中劃出一定比例或額度,不額外向城鎮居民、農民個人收取費用,不增加城鄉居民的負擔。全面實施大病保險制度,顯然是一項關係全國十幾億人民的重大政策,此次政府報告中明確進一步提升保險比例,意味著老百姓將能逐步享受更高額度的大病保障。
關鍵詞三:長期護理險
「兩會」聲音:
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中提到,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後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
關鍵詞解讀:
長期護理險是指為那些因年老、疾病或傷殘而喪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從而需要長期照護的人提供護理費用或護理服務的保險,保險費用多由政府、社會和個人共同籌集分擔。由於長期護理險的發展關係到很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因此也一直廣受關注。
據全國老齡辦公布的調研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4億,保守估計城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4000萬人。隨著家庭結構小型化、空巢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成為剛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也於2016年6月在15個城市開展俗稱「第六險」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先期的目標是把長期處於失能狀態的老年參保人群作為保障對象,為其提供日常基本生活照料所需的保障服務。綜合而言,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最終制度一直在推進探索的過程中,目前各試點地區長期護理保險覆蓋群體、經辦模式、給付標準等略有所不同。
關鍵詞四:農業保險
「兩會」聲音:「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健全糧食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改革試點。此外,基於當前在種植業養殖業中,個體戶或規模比較小的農戶,在投保農險時往往得不到受理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馮玉寶建議:「應由政府牽頭出資,提高農險對中小農戶的保障力度,擴大農險的覆蓋面。」
關鍵詞解讀:
目前,我國的「三農」問題主要表現為農民負擔大、收入低、不穩定,「農業+保險」被視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點之一。
在我國,農業保險有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商業性農業保險之分,主要包括養殖業保險和種植業保險。投保相關農業保險後,保險公司會根據合同對被保險人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因保險標的遭受約定的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或者疾病等事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責任,部分農業保險還將為防止牲畜疫病蔓延撲殺掩埋病畜等公共事業犧牲個人利益的情況也納入理賠範圍。
按照相關規定,政策性農業保險可以享受財政補貼。具體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依據地方的實際來確定,種類和範圍在各地區都有所不同,另有部分特色農業商業性保險也可獲得地方保費補貼。
行業動態:
「歌斐」卓越合伙人項目正式啟動
日前,同方全球人壽上海分公司召開「守正出新,志在頂尖」新個險啟動發布會。此次發布會上,「歌斐」卓越合伙人項目宣布正式啟動。同方全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代理人渠道負責人沈章,現場展現了「歌斐」卓越合伙人項目未來的5年發展目標及具體落地的實施方案,上海分公司與首批「歌斐」卓越合伙人項目成員進行了現場籤約。
據介紹,目前國內保險代理人數已經突破800萬人,但一線保險營銷員13個月留存率不足30%,25個月留存率僅有10%左右。如何優增優培,如何提高代理人群體的留存及營銷員質量,成為上海保險業發展的一大課題。在此背景下,同方全球人壽上海分公司代理人渠道打破傳統壽險發展方式,推出「歌斐」卓越合伙人項目,旨在為有志於在人壽保險行業發展的精英人士打造全新創業平臺和生態圈,培育卓越壽險合伙人。
據悉,「歌斐」卓越合伙人項目設計有創新的營銷合伙人體制、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具有競爭力的財務支持計劃以及顛覆傳統的科技助力—ZEUS系統四大亮點。首批「歌斐」卓越合伙人項目的啟動,不僅僅是同方全球人壽為代理人渠道打造全新創業生態圈,更是代理人作為真正壽險合伙人,開啟全新徵程,實現卓越人生的新平臺。
同方全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許海霞先生表示,上海分公司會秉持守正出「新」、合規護航的發展思路,尊重壽險行業發展規律,持續結合上海市場特點,以搭建客戶需求分析為導向銷售模型,積極探索新型高端人才培養模式和客戶服務模式,培育一批懂專業重合規的優秀營銷人才,為壽險行業健康發展和民生服務助力。
(文章來源:理財周刊)
(責任編輯:DF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