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經院兩會筆談︱陳凱:推進具有一定彈性的延遲退休政策來緩解...

2020-12-06 澎湃新聞

北大經院兩會筆談︱陳凱:推進具有一定彈性的延遲退休政策來緩解養老基金的短期壓力

2020-06-11 0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前不久剛剛落幕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養老問題不出意外的再度成為了代表們討論焦點和政府關注的重點。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繼續強調要「大力推進社會體制改革,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同時,報告還提到要「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按時足額發放。」近年來,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已經由於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而存在著非常大的缺口壓力,養老基金的可持續性也飽受爭議。如何才能在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同時保持養老基金的可持續性已經成為了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從這幾年的研究來看,個人認為實施具有一定彈性的延遲退休政策是短期內緩解基金壓力的有效舉措。這一制度改革中有三個關鍵詞:延遲退休、一定彈性、短期緩解。

首先,延遲退休。為什麼一定要延遲退休呢?我國養老制度中目前規定的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而這一個標準是我國建國時期所制定的,長期以來沒有做過任何的調整。建國70餘年來,我國的醫療水平和居民健康狀況得到了長足的改善,居民的期望壽命也大幅提高。現在的退休年齡政策無法充分的反應我國人口結構和預期壽命的巨大變化。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延遲退休年齡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方研究者的政策建議中。這一手段也日益成為政府層面仔細論證並謹慎考慮的政策選項。

2012年6月,國務院批覆《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這是政府層面首次明確提出將推行延遲退休政策。此後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也明確表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理論上,延遲退休年齡會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給養老基金帶來立竿見影的政策效果。世界上很多國家也都不約而同的採用了這一舉措來應對老齡化和養老基金壓力的問題。目前來看,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政策是比較能被接受的方案之一。在精算平衡的前提下,延遲退休可以從退休年齡最低的群體開始,逐步擴展到各類群體。退休年齡上每年只延遲幾個月,用較長的一段時間完成平滑過渡。這樣會較好的被居民大眾所認可。在推遲退休年齡的同時,還需要推動其他措施的配合,強化養老保險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

其次,一定彈性。單純的延遲退休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改革方案。由於工作性質的不同,每個人在接近退休時的身體狀況和經濟狀況都不盡相同。單一的退休制度很難適合所有人的實際需要。在這種情況下的延遲退休政策一定會受到很大的社會阻力。尤其是一些一線體力勞動者和下崗職工以及沒有固定工作的人,這些人都是較為弱勢的群體,很多人的生活狀況都比較差。很多人在50歲以後,身體狀況也會出現不少問題,工作和就業壓力很大。他們對退休和退休金非常渴望,延遲退休政策會傷害這些人的切身利益。

其實延遲退休政策的核心並不是真正的「延遲」退休,其主要目的也不單純是為了解決基金壓力。個人認為養老保險制度的真正核心是幫助居民更好的管理在職和退休後的收入分配問題,退休政策則需要照顧到所有人的利益。不同的工作性質給人們在退休時帶來的影響是有著顯著不同的。對於辦公室的行政人員,延遲退休幾年並不會有工作量的明顯提升,反而會因為工作年限的延長而獲得更高的收入和養老金。但對於一些依靠體力工作的員工來說,他們本來已經可以踏踏實實的領取養老金,頤享天年。延遲退休則會增加這些人的身體負擔和精神壓力,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如何權衡不同人群的利益才是退休制度改革的核心問題。一定彈性退休制度,可以允許居民在一定範圍內自由選擇是否退休。從其他國家的經驗上來看,很多國家都會採用具有彈性的延遲退休政策,規定一個最低的退休年齡、一個最高的退休年齡和一個正常的退休年齡。大部分人的退休時間都是正常的退休年齡。當個人因為家庭或身體原因需要提前退休且領取養老金時,只要年齡超過最低退休年齡都可以選擇退休,領取金額可以根據提前的年限適當減少。而如果個人希望進一步推遲退休的話,只要在最高的退休年齡之前都可以繼續工作。這樣,兩方面的退休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低收入低技能的人會選擇早退休,而類似醫生、教師和律師這些專業性很強的行業更多人會選擇延遲退休。這也可以減少當前一些行業返聘或「退而不休」的現象。

再次,短期緩解。雖然延遲退休政策可以有效地緩解養老基金的壓力,一定彈性的制度也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但這一政策只能解決養老保險的短期缺口。由於制度改革和人口結構所造成的長期精算不平衡問題則無法通過延遲退休政策來解決。因此,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問題一定要放到長期來看。例如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問題。自我國1997年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因為改革所造成的制度缺口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填補。近年來隨著人口結構的惡化,這一缺口更是有逐漸放大的趨勢。將一定的國有資本劃轉到養老基金和其他社保基金中來彌補制度缺口勢在必行。2019年,多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的通知》,這有利於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為應對未來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壓力不斷增大而做好長期的戰略儲備。除此以外,養老保險制度中的最低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帳戶等制度參數也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並建立長期的調整機制,從而保證養老保險制度的精算平衡和長期資金可持續性。

養老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問題,此次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釋放了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信號。希望能儘快推進切實可行的彈性延遲退休政策來緩解養老基金的短期壓力,並結合制度參數調整、國有資產劃撥等多方面的舉措應對老齡化帶來的長期壓力。

作者

陳凱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數學學院統計精算系精算學博士、北美準精算師。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中國精算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風險管理、養老金保險設計以及定價、量化金融學、全面風險管理。曾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保險學會等多項課題。

相關閱讀

北大經院兩會筆談 | 平新喬:疫情衝擊下的發展機遇

北大經院兩會筆談 | 呂隨啟:兩會政策取向、疫情影響差異性與投資機會

供稿單位 | 經濟學院科研辦公室

撰稿人 | 陳凱

美編 | 山竹

原標題:《北大經院兩會筆談︱陳凱:推進具有一定彈性的延遲退休政策來緩解養老基金的短期壓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延遲退休」將這樣推進 →
    「如果按照退休年齡60歲來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後也只有55歲,沒有到達退休年齡。也就是說,80後很有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上述報告分析。當然,這是研究者在當下政策延續、不作出任何調整和改革的假定條件下對基金可持續情況作出的一種推算。「如果一些改革措施得到落實,基金收支情況得到改善,會推遲基金結餘耗盡的時間。」
  • 已板上釘釘的延遲退休,意味著什麼?
    早在15年前,學界其實就已經有了關於延遲退休年齡的討論。我國官方層面首次提出延遲退休,是在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當時的表述是「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7年之後,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對於延遲退休的表述從「研究制定」變成了「實施」,延遲退休距離正式推出開始進入倒計時。
  •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專家:女性延遲10年,養老金就能增加上萬億!
    在那之後,他就可以自由地享受「退休生活」了。    但事實上,夢想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有點「殘酷」。想在30歲前「正常」退休?這個夢想一定很難實現。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主任黃奇帆表示,如果中國女性的退休年齡再延長10年,中國每年的養老金將增加數萬億元。如此巨額的資金確實可以緩解中國目前養老金困境的壓力。
  • 延遲退休引熱議,專家:女性50歲延到55歲
    2015年3月10日,時任人社部部長的尹蔚民在全國兩會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目前世界上所有國家的退休年齡,除了非洲的一些國家之外,大多數國家都是在65歲、67歲。《百問》一書也列舉稱,近年來,一些國家紛紛延遲退休年齡。
  • 十問延遲退休!打工人關心的都在這裡
    爭議多年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在中央「十四五」規劃中被一錘定音。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我國退休制度實施70年來最大的一次變革。什麼是彈性退休?......小編整理了有關延遲退休改革你所關心的10個問題一起來看看!01為什麼延遲退休要堅持小步慢走?
  • 十問延遲退休!「打工人」關心的都在這裡
    來源:一財網爭議多年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在中央「十四五」規劃中被一錘定音。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我國退休制度實施70年來最大的一次變革。可以預期,新退休方案將展現出與現行強制退休政策不同的面貌。雖然距公布最終方案還需一些時日,但官方已經通過一些渠道透露出了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基本原則,即小步慢走、彈性實施、強化激勵,堅持統一規定同自願選擇相結合。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一項重大社會經濟政策,是對國家、企業和家庭養老責任的再調整。這項改革的影響面有多大?為什么女性應該先行一步?什麼是彈性退休?
  • 人社部:適時建議延遲退休 - 瀟湘晨報數字報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答覆網友提問時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相應推遲退休年齡,應該說是一種必然趨勢」,目前,人社部正在對退休及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    這一表態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2016.12:城鎮中青年人延遲退休意願及影響因素分析(張永梅等)
    結果顯示:就業狀況對延遲退休意願的影響最顯著;在單位處於中層職位或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延遲退休的意願更強烈;機關事業單位的勞動者更傾向於延遲退休;女性比男性的延遲退休意願更強;人力資本狀況、年齡、工作滿意度對延遲退休意願也有一定的正面影響。
  • 延遲退休還沒定,提前退休卻來了?真的假的?
    「退休」、「養老」一直都是老百姓重點關注的話題!提前退真的來了?最近一篇標題為《「提前退休」真的來了,這個省7月1日起施行》的文章就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和熱議!然後這則消息被引用為「提前退休新政策要來了」,「提前退休真的來了」
  • 上海柔性延遲退休年齡 男性上限65歲女性60歲
    試行意見將企業各類人才均納入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實施範圍,即參加本市城鎮養老保險的企業中,具有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人員,具有技師、高級技師證書的技能人員和企業需要的其他人員均可柔性延遲退休。上海市人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延遲申領養老金有利於發揮各類人才作用。
  • 延遲退休已定!我國延長退休年齡真的好嗎?
    導語:延遲退休大勢所趨!要「漸進式」,也要「分類式」! 在過去的2020年,「延遲退休」這一話題引發了大家激烈的討論。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二字,標誌著延遲退休將從此前的研究層面變為現實。
  • 事關延遲退休!
    ■ 老齡化的時間表已不允許延遲退休政策一拖再拖。 當前應儘快出臺延遲退休的具體方案和時間表,以應對2023年開始的退休高峰。 退休政策應漸進式「分步快走」 女性先一步延退 雖然有關部門沒有公布完整的延遲退休方案,但近年來也陸陸續續透露出一些改革的內容,楊燕綏表示 ■ 整體來說,漸進式改革的方向不會變
  • 養老金「窟窿」難補,漸進式延遲退休如何實施
    「現在針對延遲退休有許多種說法和討論,大多是在做壓力測試,不到最後國家具體政策出臺,誰也說不準方案是什麼樣子。」文 | 南方周末記者 吳超「延遲退休」這個詞第一次正式亮相併引起廣泛關注,是在2012年。當年6月,人社部等部門在《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
  • 新退休年齡計算公式,算算自己幾歲能退休,延遲退休可能是必然!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新退休年齡計算公式,算算自己幾歲能退休,延遲退休可能是必然!今年人社部負責人再次提及:針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適時研究出臺延遲退休年齡等對應時間,延遲退休再一次被推入風口浪尖上。我們都明白隨著人類勞動強度的降低以及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在延長老齡化的來臨,延遲退休可能是必然。
  • 延遲退休引熱議!延遲退休後,有人吃虧,有人受益,你是哪類?
    不然,老人太多了,而年輕勞動力卻較為短缺,按照普通的年齡退休,社會的勞動力會嚴重不足,所以延遲退休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延遲退休不僅是為了有更多的勞動力,也是為了減輕養老的壓力,老人越多,國家需要發放的養老金也就越多,負擔也就越重。而且勞動力不足,可以創造的財富也就不足,延遲退休也是為了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80場 | 人口遷移管制對我國城市財政政策和人力...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80場 | 人口遷移管制對我國城市財政政策和人力資本代際傳遞的影響(國際經濟學與… 2020-12-02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209場 | 學生專場二(勞動-健康經濟學工作坊)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209場 | 學生專場二(勞動-健康經濟學工作坊) 2021-01-0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
    延遲退休的事來來回回討論了8年,終於有信兒了。 在新華社發布的「十四五」相關規劃裡,明確建議「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延遲領取養老金的政策,到2016年延遲退休年齡方案初步成型,再到今年的明確建議。
  • 清華教授李宏彬:延遲退休好過增加稅收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宏彬  8月28日,史丹福大學經濟政策研究院、人文經濟學會、搜狐財經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聯合舉辦「2014人口與城市化發展論壇」。第三個問題提給李宏彬先生,在老齡化社會和社保壓力之間有一個巨大的相關性,老齡化社會是必然要到來的,社保壓力也是一個必然會出現的現狀,這中間唯一的平衡方式就是延遲退休嗎?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採納?因為延遲退休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不太願意。  李宏彬:首先感謝主辦方,也感謝建章。回答一下你的問題,無非有三個選擇,要麼就延遲退休,要麼就收稅,要麼就減少福利。
  •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71場 | 融資平臺債務是否加劇了企業排汙...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71場 | 融資平臺債務是否加劇了企業排汙?融資平臺舉債具有手續簡便、利率低、期限靈活等特點,這使得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大量借貸。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舉債後,在償債壓力下會擴大土地出讓規模,低價出讓工業用地、招商引資獲得稅收收入,放鬆環境治理約束,引入大量高汙染高耗能的低質企業,使得當地汙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