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事關延遲退休!

2020-12-04 騰訊網

隨著這類人群陸續邁入60歲門檻

屆時,我國每年將有上千萬人退休

退休政策、養老金會發生哪些變化?

實行延遲退休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

看看專家怎麼說

2022年底起,60歲人群大量退休

退休高峰2023年到來

在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看來,老齡化時間表早已決定了我們必須對退休年齡進行改革

■ 1963年是中國人口出生的高峰年,當年出生了2900多萬人,此後的近十年間,每年的出生人口在2500萬以上。

到2022年底,1963年出生的男性就滿60歲了,他們會大量退休,養老保險的贍養負擔會繼續加重。

雖然我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尚有4.5萬億元,但由於存在地區間的苦樂不均,豐缺難以調劑

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央財政對地方養老保險專項補助資金已達 5800多億元,用於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養老金的發放。

從2020年中央調劑金的預算來看,僅有7個省份是淨貢獻省份,包括湖南、安徽等在內的21個省份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淨受益省份。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為

■ 從現在到2022年底是一個非常嚴峻的窗口期,提高法定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已經刻不容緩

■ 老齡化的時間表已不允許延遲退休政策一拖再拖。

當前應儘快出臺延遲退休的具體方案和時間表,以應對2023年開始的退休高峰

退休政策應漸進式「分步快走」

女性先一步延退

雖然有關部門沒有公布完整的延遲退休方案,但近年來也陸陸續續透露出一些改革的內容,楊燕綏表示

■ 整體來說,漸進式改革的方向不會變

■ 但如果像原來那種小步慢走,是來不及了,現在應該採取漸進式的「分步快走」

楊燕綏認為,由於女性退休年齡比較早,可以女性先一步延退,也可以男女同時延遲,但女性比男性延遲的速度要快一點

畢竟現在大部分崗位也不是艱苦崗位,男性女性工作的條件相差不大。

讓每個人自己決定工作到何時

養老金領取「早減晚增」

楊燕綏認為,退休政策需適應新常態,漸進式「分步快走」是更加合適的選擇

延遲退休是建立一種適應長壽時代的養老金領取機制,通過「早減晚增」來讓每個人決定自己工作到什麼時候

什麼是「早減晚增」?

楊燕綏主張的是「早減晚增」,即設定一個領取養老金的標準年齡

低於這個年齡領取的打折支付,高於這個年齡的則可以給予獎勵。這樣對選擇延退退休的人員有激勵。

延遲退休影響年輕人就業?誤解!

醫養業可吸納千萬大齡就業者

楊燕綏主張,延遲退休影響年輕人就業是一種誤解,尤其是當前智能化、網際網路興起之後,很多傳統崗位都沒有了。因此

年輕人是年輕人的崗位,大齡人員是大齡人員的崗位,互相交叉的很少,擠出效應並不明顯。

同時,老齡化的需求帶來醫養行業崗位的暴增人才缺口以上千萬來計

人口壽命越長,老百姓在醫養上花錢越多,對GDP的貢獻就越大,這些行業的崗位是非常豐富的,比如:醫養產業。

■ 這個行業需要上千萬的醫務社工、健康管理師

■ 更重要的是,這個行業需要的主要是大齡人員,尤其是大齡女性,這可以成為延退後女性的重要就業領域

面對「延遲退休」政策的來臨,你有什麼意見建議。評論區見~

來源:南通日報

編輯:曹京郊

相關焦點

  • 退休總人數將減少?官方13字解釋「延遲退休」,要退休的注意了
    對於上億退休人員而言,基本上算是享福了。隨著2021年的到來,官方部門也紛紛曬出了自己的「民生清單」,其中就提到了「萬眾矚目」的養老金相關「知識點」。根據官方部門的表態來講,今年我們的民生保障將繼續「加油」,社保水平也會得到穩步地提升。以劉昆的採訪發言為例,今年會讓「老有所依」更有底氣,讓「病有所醫」再登新臺階。
  • 「延遲退休」將這樣推進 →
    2016年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提到了延遲退休:「綜合應對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加強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增強大齡勞動力就業能力」。不過延遲退休改革面臨重重困阻,我國近年來也很少再提及延遲退休方案。最近一次在去年8月,人社部通過中國政府網回應養老保險熱點問題時表示,延遲退休年齡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一項重大的社會政策,政府是非常慎重的。
  • 延遲退休引熱議!延遲退休後,有人吃虧,有人受益,你是哪類?
    不然,老人太多了,而年輕勞動力卻較為短缺,按照普通的年齡退休,社會的勞動力會嚴重不足,所以延遲退休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延遲退休不僅是為了有更多的勞動力,也是為了減輕養老的壓力,老人越多,國家需要發放的養老金也就越多,負擔也就越重。而且勞動力不足,可以創造的財富也就不足,延遲退休也是為了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 已板上釘釘的延遲退休,意味著什麼?
    近日,多位學者表示,「十四五」期間實施延遲退休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這意味著熱議多年的延遲退休,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延遲退休與我國老齡化現狀有什麼關係?男女退休年齡是否要調成一樣?何為「漸進式」延遲退休?就業市場中「35歲歧視線」怎麼破?思客為你一一解答。1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 延遲退休定了!70/80/90後退休年齡明確
    延遲退休的最新消息來了!人社部在回復網友問題時稱:推遲退休年齡是必然趨勢,由於延遲退休是項重大社會政策,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還有一些不同看法,人社部將進行深入研究論證,適時提出方案建議。
  • 十問延遲退休!打工人關心的都在這裡
    爭議多年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在中央「十四五」規劃中被一錘定音。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我國退休制度實施70年來最大的一次變革。什麼是彈性退休?......小編整理了有關延遲退休改革你所關心的10個問題一起來看看!01為什麼延遲退休要堅持小步慢走?
  • 新退休年齡計算公式,算算自己幾歲能退休,延遲退休可能是必然!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新退休年齡計算公式,算算自己幾歲能退休,延遲退休可能是必然!今年人社部負責人再次提及:針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適時研究出臺延遲退休年齡等對應時間,延遲退休再一次被推入風口浪尖上。我們都明白隨著人類勞動強度的降低以及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在延長老齡化的來臨,延遲退休可能是必然。
  • 十問延遲退休!「打工人」關心的都在這裡
    來源:一財網爭議多年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在中央「十四五」規劃中被一錘定音。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我國退休制度實施70年來最大的一次變革。可以預期,新退休方案將展現出與現行強制退休政策不同的面貌。雖然距公布最終方案還需一些時日,但官方已經通過一些渠道透露出了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基本原則,即小步慢走、彈性實施、強化激勵,堅持統一規定同自願選擇相結合。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一項重大社會經濟政策,是對國家、企業和家庭養老責任的再調整。這項改革的影響面有多大?為什么女性應該先行一步?什麼是彈性退休?
  • 延遲退休還沒定,提前退休卻來了?真的假的?
    ​其實我國對於提前退休政策,早在1978年就建立了,然後在1999年又重新修改,進一步規範。而今年山西省出臺的《企業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管理工作實施辦法》,是進一步又規範了提前退休的政策,讓程序更加公開合理化,避免一些人鑽空子,而並不是說實施了一個新的提前退休制度。
  • 延遲退休消息頻出,但越來越多人卻想早點退休,如何面對?
    因為經濟學家馬光遠的一席話,最近關於延遲退休的話題又再度引起公眾的熱議,實際上,延遲退休的話題已經討論很多年了,但顯然實施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阻力不小。而最新傳出的消息是延遲退休一定會實施,關鍵是怎麼實施、什麼時候實施的問題。
  • 延遲退休已定!我國延長退休年齡真的好嗎?
    導語:延遲退休大勢所趨!要「漸進式」,也要「分類式」! 在過去的2020年,「延遲退休」這一話題引發了大家激烈的討論。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二字,標誌著延遲退休將從此前的研究層面變為現實。
  •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專家:女性延遲10年,養老金就能增加上萬億!
    除非你有足夠的積蓄,否則就別想著提前退休了。  根據中國現行規定,男性退休年齡為60歲,女性退休年齡為50歲(其中女性幹部為55歲)。所以年輕人很難在30歲「退休」。不僅如此,在我國延遲退休已經被提到很多次了。長期以來,延遲退休一直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想必大家都對中國的退休年齡有所了解。事實上,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男性60歲、女性55歲的退休年齡要早得多。
  • 延遲退休引熱議,專家:女性50歲延到55歲
    2016年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提到了延遲退休:「綜合應對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加強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增強大齡勞動力就業能力」。不過延遲退休改革面臨重重困阻,我國近年來也很少再提及延遲退休方案。最近一次在去年8月,人社部通過中國政府網回應養老保險熱點問題時表示,延遲退休年齡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一項重大的社會政策,政府是非常慎重的。
  • 延遲退休應具「帕累託改進」效應
    □馬濤 史薇   「延遲退休」最近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為了化解人口年齡結構老化過程中出現的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勞動力成本增加、老年人口撫養係數提高等系列問題,延遲退休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但在制度調整中,必須確保延遲退休具有「帕累託改進」意義。  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的劃定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期。
  •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
    延遲退休的事來來回回討論了8年,終於有信兒了。 在新華社發布的「十四五」相關規劃裡,明確建議「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延遲領取養老金的政策,到2016年延遲退休年齡方案初步成型,再到今年的明確建議。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90年的我竟然要65歲退休,已哭暈在廁所
    1月9日,人社部部長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時再次提及:  針對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趨勢,  適時研究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應對措施。  一時間,這項關乎所有職工就業生活的重要政策再次走上風口浪尖。
  • 2016.12:城鎮中青年人延遲退休意願及影響因素分析(張永梅等)
    結果顯示:就業狀況對延遲退休意願的影響最顯著;在單位處於中層職位或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延遲退休的意願更強烈;機關事業單位的勞動者更傾向於延遲退休;女性比男性的延遲退休意願更強;人力資本狀況、年齡、工作滿意度對延遲退休意願也有一定的正面影響。
  • 養老金「窟窿」難補,漸進式延遲退休如何實施
    「現在針對延遲退休有許多種說法和討論,大多是在做壓力測試,不到最後國家具體政策出臺,誰也說不準方案是什麼樣子。」文 | 南方周末記者 吳超「延遲退休」這個詞第一次正式亮相併引起廣泛關注,是在2012年。當年6月,人社部等部門在《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
  • 2018延遲退休最新消息:退休年齡對照表查看 五險一金怎麼提錢
    生活報微信公號消息,  一直在流傳延遲退休的事情,  有最新消息了。  1月9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時再次提及:  針對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趨勢,  適時研究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應對措施。  一時間,這項關乎所有職工就業生活的重要政策再次走上風口浪尖。
  • 延遲退休不是減小養老金缺口的唯一途徑,這些出路也可行
    前不久,有專家再次提出了有關實施漸進式退休的方案,不少反對延遲退休的聲音也接踵而至。關於研究延遲退休一詞,最早亮相於2012年,當時還引發了不小的關注與爭議。曾經的預測,如今也成為了現實,歷經八年,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