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經濟學家馬光遠的一席話,最近關於延遲退休的話題又再度引起公眾的熱議,實際上,延遲退休的話題已經討論很多年了,但顯然實施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阻力不小。而最新傳出的消息是延遲退休一定會實施,關鍵是怎麼實施、什麼時候實施的問題。
我國當前實施的退休方案是1951年制訂的,男性滿60歲,女性幹部滿55歲,女性工人滿50歲即可退休,情況特殊的人群可以提前退休,但總的原則是早退休的領的錢少,晚退休的領的錢多,這麼多年來也算是沒有什麼問題。然而,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加上部分省份的養老金入不敷出,不過用了,延遲退休的話題就一次又一次被拿出來討論。
實話講,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工作很難說得上喜歡,更談不上熱愛了,大傢伙兒都盼著早點兒退休,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前些年國企改革,那種內退的名額大家都去搶,原因就在於此。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想早點退休,這種情況其實非常正常,因為人性本身就是趨利避害的,大多數人想的是能不工作就不工作,有人將有些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因為工作比較輕鬆,他們很想延遲退休,畢竟他們的工作事少錢多保障好,然而這種情況可能是少數,我們還是高估了機關人員對自己工作的熱愛了。
但是,正如媒體報導的那樣,延遲退休勢在必行,這不是哪一個人可以阻擋的。
一方面,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退休年齡都是65歲左右,而且並不分男女。另一方面,既然是大勢所趨,那麼我們就需要從自身出發,在年輕的時候多賺錢、多攢錢,讓自己和家庭的財務狀況好起來,如果能夠實現財務自由,那麼是否延遲退休對我們又能有多大的影響呢?
反過來,如果我們必須要依靠退休工資來維持生活和保障生活質量,那麼抱怨也無濟於事,只能踏踏實實的工作了。
而要想改變自身的財務狀況乃至實現輕度的財務自由,那麼首先就要在自己還沒有退休的時候就儘可能多地積累本金,然後將本金用於理財和投資,通過自身的努力以及合理額資產配置,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儘量提高投資收益率,手裡有了足夠保障自己晚年生活的錢,自然就不用緊張和焦慮了。
此外,在積累財富和理財投資的同時,還應該儘早規劃好自己將來的生活方式,其實隨著年齡不斷增加,人們對物質的追求往往是降低的,更多的時候會追求精神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簡單的物質追求其實並需要過多的財富,收拾好心情,樂觀、積極地面對,晚年生活會更幸福,如果能做好這樣的準備,延遲退休又有什麼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