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李宏彬:延遲退休好過增加稅收

2021-01-13 中國青年網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宏彬

  8月28日,史丹福大學經濟政策研究院、人文經濟學會、搜狐財經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聯合舉辦「2014人口與城市化發展論壇」。以下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宏彬先生和梁建章、顧寶昌、李建新等嘉賓的圓桌討論發言。

  主持人:李建新先生的發言讓我想起搜狐財經上個星期對梁建章進行專訪的時候,他提出一個觀點,如果不放開人口的話中國就會沒有未來,這個是很可怕的一個現狀。70後、80後、90後,我自己是70後,可能過一段時間就會體會到,80後、90後他們體會這一點還會需要更長的時間。第三個問題提給李宏彬先生,在老齡化社會和社保壓力之間有一個巨大的相關性,老齡化社會是必然要到來的,社保壓力也是一個必然會出現的現狀,這中間唯一的平衡方式就是延遲退休嗎?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採納?因為延遲退休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不太願意。

  李宏彬:首先感謝主辦方,也感謝建章。回答一下你的問題,無非有三個選擇,要麼就延遲退休,要麼就收稅,要麼就減少福利。

  主持人:我們現場做一個小調查。剛才李宏彬先生說到我們面臨這個問題有三個選擇,第一徵稅,第二減少將來退休以後的福利,第三是延遲退休。贊成增加稅收來支撐我們政府、社會以現在這種繼續發展的人,請舉手示意。(1位先生)。誰贊成以減少60歲退休以後獲得福利的方式來使這種社會結構繼續運行的,有嗎?(稍微多一些)。贊成用延遲退休的方式來減少的,能示意一下嗎?(佔絕大多數)。

  李宏彬:所以沒有別的選擇。現在歐洲鬧的很厲害。歐洲延遲退休,全國人民上街,他們已經習慣了早退休,不工作。但錢哪兒來呢?根本沒有錢,都是借的錢。借了錢以後還想繼續借,不想工作,這不是一個解決方案。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延遲退休,減少福利。

  人口問題是經濟學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不光是人口學家關心、社會學家關心,經濟學家也非常關心。馬爾薩斯寫的一本書叫《人口論》,對人類影響非常大。但是關於馬爾薩斯的觀點我們國內理解得不夠準確。

  馬爾薩斯是經濟學家中對人口比較悲觀的,但是他的悲觀不在於認為人口多了是一件壞事,他的悲觀是認為人口沒有辦法增長。馬爾薩斯理論中有兩個均衡,一個是低均衡,一個是高均衡。高均衡什麼意思?高均衡是,富裕國家、發達國家是人口多的國家,是經濟增長比較快的國家,比如說英國、歐洲。馬爾薩斯的理論中,低均衡是窮國,我們現在叫發展中國家,是什麼國家呢?是人口小國、收入比較低的國家,也是經濟小國。他的悲觀在哪裡呢?他認為窮國永遠不會是富國,因為窮國會發生饑荒、戰爭,人口減少,小國、窮國永遠也發展不了。所以馬爾薩斯從來沒有說過人口多對經濟發展是壞事,從來沒有說過這個話,只是我們的理解有誤區,這是我想強調的第一點。

  第二點,建章也提到了,我們看人類歷史上的長期數據,從1700年到現在300多年,咱們提英國和美國。在1850年之前,從1700-1850年這段時間,這150年英國、美國的人口數量差不多,1850年以後美國人口快速增長,同時伴隨著美國的工業化,經濟全面超過了英國。到現在為止,美國大概3億2千萬人口,英國還是6000萬,這是第一個例子,這是發達國家。再看其他的國家,中國人口什麼時候增長比較快呢?在1840年之前,中國是全世界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為什麼?當時中國也是最發達的國家。1840-1940年這100年中國人口4萬萬,沒有變過,也是中國在世界上處於被欺負、被凌辱狀態的國家。日本人口什麼時候快速增長?大概是100年前,明治維新。所以看世界上所有國家,人口快速增長的時候也是經濟快速增長的時候,這是第一個我想說的數據。

  第二個數據是什麼呢?女性生育的意願。芝加哥大學的教授貝克爾開創了整個經濟學領域中研究人口、生育、婚姻、教育、人力資本一系列的問題,他都是鼻祖。人類的生育意願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下降。

  我舉個例子,比如印度。印度,大家知道沒有計劃生育政策,印度的生育率從50年代左右的每個女性生6個孩子,5.5-6個孩子,下降到現在只有2.5個,2.5已經算比較高了。你看印度和中國比,兩個國家的生育率下降趨勢非常接近,只是中國比它稍微快了一點點,因為我們還有一個計生政策。我想說一個什麼問題呢?生育率下降是全球問題。不光發達國家,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也面臨著這個問題。所以人類需要反思。

  現在看聯合國的網站也好,看世界銀行的網站也好,還在說我們要鼓勵計劃生育,要控制生育。其實人類自己就在控制。為什麼控制呢?因為生不生孩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決策,因為生孩子成本巨大。成本有很多,經濟學家認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成本,孩子需要上學學習、結婚,需要買房,父母得花錢;還有一類更重要的就是機會成本,就是養孩子父母要付出時間,尤其是女性,而過去50年女性的教育水平、工資水平在迅速上升,上升結果是什麼呢?影響了整個社會。

  兩個方面,一個是婚姻,女性工資越來越高,價值越來越高,就出現了婚姻匹配問題,就是所謂的剩女問題。女性都讀到博士了,沒有A男了,很難找到A男。看中國的城市數據,中國碩士以上學歷的女性大約有29%未婚,男性是小學或以下學位的有29%未婚,剩女、剩男配不到一起去。當然剩男比剩女還要多,因為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了幾千萬。婚姻問題解決不了,不解決就不生孩子。二個是女性結了婚也不生孩子,更不要說生兩個孩子。因為女性生兩個孩子,在現在的工作壓力下,生一個孩子休息一年,那工作就沒了,除非她願意放棄自己的工作才能生孩子。她怎麼能願意放棄呢?需要給她足夠的補貼,讓她願意放棄。我們需要思考一下,如何能制定出有效的鼓勵生育的政策。不光是中國,全球現在都在頭疼這個問題。生育率低是全球的問題,尤其是發達國家的頭號問題。我印象很深,在香港工作的時候,香港政府希望香港每家能生三個孩子,但是香港一家只生一個孩子。香港人不生子更有意思,第一有大量的外來的傭工,有幾十萬,女性第一不工作,第二家裡還有菲傭,但仍然不生孩子,這是非常奇怪的現象。經濟學家還沒給一個解釋。一個解釋就是香港的房價太高,生完以後沒有地方放。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的這個問題,梁建章先生剛才在演講過程當中也提到,生育率的問題和女性受教育水平是很高的,總不能讓A女配D男。梁建章先生,回到我們剛才一開始就提的問題,很多人在反對延遲退休,這種觀念上的差異,需要我們做出哪些方面的嘗試或者努力呢?

  梁建章:我們希望決策者能夠更多了解這方面的情況。因為確實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講清楚的,牽扯到經濟、資源、社會發展等各方面的問題。但如果看我們這麼低的生育率,現在單獨二胎擺在面前的這麼一個生育率,做一個決策也不難。但是即使做了這個決策,很多國家要想提高生育率也是非常困難的。我可以稍微回答一下你剛才提的這個問題。到底什麼樣的鼓勵措施才能使生育率回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鼓勵生育的力度都是不夠的,大部分發達國家都有一些鼓勵政策,但是很少有國家鼓勵的力度能夠真正使它的生育率有明顯提高。

  從經濟的因素來看,我們可以算這麼一筆帳,到底有多少錢才夠?現在社會的養老社會化了,自己的孩子是為全社會養老。另一方面教育也社會化了,你生了孩子,政府會補貼一些教育費用,上中學、小學是免費的。這兩個差,就是應該補貼撫養小孩的成本,因為你對社會做了貢獻,也享受了一部分社會的成本。養老的社會化到底有多少福利呢?40年工作,20年養老,所以你是20年的工資,減掉小孩中學、小學免費的,那是多少呢?可能三五年的工資或者一兩年的工資,怎麼算都要有10年的工資才足夠抵銷你為撫養小孩自己付出的成本,而為社會做出貢獻的這麼一個補償。10年的成本,大家想想中國現在是多少錢?如果放在發達國家是多少錢?這需要非常大的力度才能提升。也不是沒有可能。有一些國家,像俄羅斯,非常大的力度提升了生育率,提升了0.2,法國也提升了。但是其他一些國家,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提升不了。這個事情確實是年輕人擔心的事。如果一個社會,比如大部分選民都是老人,四五十歲的人,他才不關心他未來兒子的養老問題,他可能就不願意讓政府去花很多錢,比如說從養老的福利裡面,為了長遠的利益,去花錢鼓勵生育。所以一旦進入老齡化以後,可能真的就是沒有辦法拔出來,因為要鼓勵生育需要非常大力度的鼓勵措施,有非常多的社會資源才能做到這一點。

  主持人:我們網上做的調查跟剛才在現場做調查有一點不相同的地方,很多網友認為延遲退休是同時增加稅收或降低福利,所以他們才會反對,這個問題,這樣爭論下去會有解嗎?會有一個比較合適的方法推進這個事情嗎?

  梁建章:剛才John B.Shoven提到的延遲退休,可能是10年以後開始每一年提升兩個月,那對於未來10年、20年要退休的人影響也不會太大,這樣就會比較溫和。這樣讓別人心裡上有一個逐步接受的過程,因為越早宣布這樣一件事,對於大家的接受程度會越高,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李建新:我覺得從人口學角度來講,現在延遲退休是必然的,因為最主要的是人的壽命在延長,這是挖掘存量,人口學的人力資本的存量。另一方面我們要開源頭,這樣人口構成平衡,將來進出都是穩定的,都是平衡的。而現在我們是退出的多,進來的少,源頭在這兒。

  顧寶昌:為了便於大家討論,我想補充一點。一個是關於鼓勵生育的政策。鼓勵生育的目的是什麼呢?是希望多生孩子。這裡面我希望大家注意幾個情況。一個是剛才梁先生講到的生育率在下降,二個是生育人數在下降。將來生孩子的人群在變小,生育人群在變小,乘上生育意願在弱化,再乘上婚育的年齡在往後推——現在我們的婚育年齡已經比過去上升了,但是你看一下跟發達國家的距離,或者說全國和上海的距離、和北京的距離還是很大的。假設有一天全國的結婚生孩子的年齡都推延到上海、北京、香港、歐洲這樣一個水平,那麼這個時候中國生育率比今天的發達國家還要低。剛才John B.Shoven教授的發言沒有講完,他講到將來人因為長壽退休的時間會越來越長,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什麼方面呢?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上學的時間越來越長。這意味著什麼呢?你開始工作的時間越來越短,也就是在你的整個人生中間,你工作的時間越來越短,假如說退休年齡保持不變的話。假如說你博士以後再開始工作的,或者一個小學畢業開始工作的,工作時間就差很大了。那麼當你一生中,你對國家或者對稅收有貢獻的那一段時間越來越短,而你退休以後進來的養老金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個社會能維持嗎?根本不可能維持。

  當老年人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個老年人是誰呢?不是我,是今天的80後、90後、00後,當你們到了60歲的時候,誰來養活你們呢?是後面的人。而這個人群在越來越小。一個越來越小的人群要去養活一個越來越大的人群,這個就是未來會出現的代際矛盾,而這個矛盾假如現在不引起重視,將來的後果將越來越嚴重。所以現在的80後、90後他們獨生子女一代,也許有最幸福的童年,但是他的老年呢?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李宏彬:因為喜歡,所以堅持
    Starr)經濟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中心常務副主任李宏彬,是在他為清華經管學院大三學生開設的「優秀學術人才培養計劃」課上。 照課程安排,首先由一位學生講解對指定經典論文的理解,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進行評論。一直到李宏彬最後進行畫龍點睛的點評,記者才從同樣年輕的師生群中確認他的身份。 「很不幸,我總是被稱作『最年輕』的一個。」
  • 李宏彬受聘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
    李宏彬受聘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  【新聞中心訊】李宏彬, 1972年5月生,1993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獲金融學學士學位,1995年赴美留學,2001年獲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後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2006年獲終身教職,2007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2007年調入清華,任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
  • 清華經管學院李宏彬等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論文
    清華經管學院李宏彬等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論文闡釋空氣汙染對預期壽命的影響  清華新聞網7月9日電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C.V.Starr講席教授李宏彬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支持下,與三位中外學者——北京大學的陳玉宇、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Ebenstein和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Greenstone合作,對空氣汙染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經濟學人李宏彬:2008年四萬億刺激幹預了市場
    「青年經濟學人」評選系列報導之二  李宏彬 1972年出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C.V.Starr講席教授、中國經濟社會數據中心常務副主任。2007年加盟清華經管學院前,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2009年,被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0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李宏彬:經濟學可以很好玩  李宏彬說,讀大學之前選專業是很隨機的,跟現在的高中生一樣,不知道應該選什麼專業,也不知道各個專業都學些什麼。但一個偶然的經歷,堅定了他與經濟學的緣分。
  • 新退休年齡計算公式,算算自己幾歲能退休,延遲退休可能是必然!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座繁華的城鎮」,帶你了解更多最新資訊,如果想持續了解最新資訊,請點擊右上方「+」關注我哦!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新退休年齡計算公式,算算自己幾歲能退休,延遲退休可能是必然!幹腦力勞動的比如說,公務員,大學教授,醫學專家以及高端科技的人才。55到60歲左右,正是出成績的時候,讓他們提前退休,簡直是浪費人才。他們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浪費他們積攢了前大半輩子的科學依據,使他們的心血半途而廢,心有不甘。
  • 小遊戲中蘊含大道理 清華教授進小學講經濟學課
    ■ 借動畫元素玩遊戲為孩子解釋基本概念■ 社會學專家肯定家長進校上課模式東方網8月8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們羊羊族群一直生活在青青草原上。羊村的東西都是從慢羊羊開的羊村超市買來的。」如果以上的一段話作為經濟學課程的開場白,是不是有點「賣萌」的嫌疑呢?但是,如果出現在一年級小學生的課堂上,就不足為奇了。
  • 延遲退休已定!我國延長退休年齡真的好嗎?
    導語:延遲退休大勢所趨!要「漸進式」,也要「分類式」! 在過去的2020年,「延遲退休」這一話題引發了大家激烈的討論。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二字,標誌著延遲退休將從此前的研究層面變為現實。
  •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專家:女性延遲10年,養老金就能增加上萬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主任黃奇帆表示,如果中國女性的退休年齡再延長10年,中國每年的養老金將增加數萬億元。如此巨額的資金確實可以緩解中國目前養老金困境的壓力。根據該計劃,這意味著在不到5年的時間裡,中國將開始實施「延遲退休」。  事實上,這並不是中國第一次提出「延遲退休」的想法,但由於涉及的範圍太廣,人太多,一直沒有實施。早在2014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表示,推遲到2020年實施。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一再表示,「延遲退休」勢在必行,首先是因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如果退休年齡太早,對養老金和金融需求的壓力也會增加。
  • 延遲退休消息頻出,但越來越多人卻想早點退休,如何面對?
    因為經濟學家馬光遠的一席話,最近關於延遲退休的話題又再度引起公眾的熱議,實際上,延遲退休的話題已經討論很多年了,但顯然實施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阻力不小。而最新傳出的消息是延遲退休一定會實施,關鍵是怎麼實施、什麼時候實施的問題。
  • 延遲退休應具「帕累託改進」效應
    □馬濤 史薇   「延遲退休」最近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為了化解人口年齡結構老化過程中出現的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勞動力成本增加、老年人口撫養係數提高等系列問題,延遲退休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但在制度調整中,必須確保延遲退休具有「帕累託改進」意義。  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的劃定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期。
  • 延遲退休引熱議!延遲退休後,有人吃虧,有人受益,你是哪類?
    不然,老人太多了,而年輕勞動力卻較為短缺,按照普通的年齡退休,社會的勞動力會嚴重不足,所以延遲退休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延遲退休不僅是為了有更多的勞動力,也是為了減輕養老的壓力,老人越多,國家需要發放的養老金也就越多,負擔也就越重。而且勞動力不足,可以創造的財富也就不足,延遲退休也是為了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 「延遲退休」將這樣推進 →
    人口老齡化是影響社會保障支出的主要因素,將推動社會保障特別是養老和醫療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社保制度財務可持續性面臨較大挑戰,而延遲退休年齡則是一個解決的方案。如何延退?「小幅逐步調整,減少社會震動」實際上,黨的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都對研究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都提出了要求。
  • 退休總人數將減少?官方13字解釋「延遲退休」,要退休的注意了
    對於上億退休人員而言,基本上算是享福了。隨著2021年的到來,官方部門也紛紛曬出了自己的「民生清單」,其中就提到了「萬眾矚目」的養老金相關「知識點」。根據官方部門的表態來講,今年我們的民生保障將繼續「加油」,社保水平也會得到穩步地提升。以劉昆的採訪發言為例,今年會讓「老有所依」更有底氣,讓「病有所醫」再登新臺階。
  • 已板上釘釘的延遲退休,意味著什麼?
    近日,多位學者表示,「十四五」期間實施延遲退休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這意味著熱議多年的延遲退休,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延遲退休與我國老齡化現狀有什麼關係?男女退休年齡是否要調成一樣?何為「漸進式」延遲退休?就業市場中「35歲歧視線」怎麼破?思客為你一一解答。1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 事關延遲退休!
    實行延遲退休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 ■ 老齡化的時間表已不允許延遲退休政策一拖再拖。 當前應儘快出臺延遲退休的具體方案和時間表,以應對2023年開始的退休高峰。
  • 延遲退休定了!70/80/90後退休年齡明確
    延遲退休的最新消息來了!人社部在回復網友問題時稱:推遲退休年齡是必然趨勢,由於延遲退休是項重大社會政策,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還有一些不同看法,人社部將進行深入研究論證,適時提出方案建議。
  • 養老金「窟窿」難補,漸進式延遲退休如何實施
    「現在針對延遲退休有許多種說法和討論,大多是在做壓力測試,不到最後國家具體政策出臺,誰也說不準方案是什麼樣子。」文 | 南方周末記者 吳超「延遲退休」這個詞第一次正式亮相併引起廣泛關注,是在2012年。當年6月,人社部等部門在《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
  • 延遲退休還沒定,提前退休卻來了?真的假的?
    提前退休是好還是壞?▍從身體狀況的情況來說:如果是已經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提前退休雖然是無奈之舉,但也是最好的選擇。;但提前退休勢必會導致養老保險繳納年限少,養老金肯定會低於正常年齡退休時的養老金,在養老金調整政策中,提前退休的人也是上漲得少,正常退休上漲得多!
  • 十問延遲退休!打工人關心的都在這裡
    爭議多年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在中央「十四五」規劃中被一錘定音。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我國退休制度實施70年來最大的一次變革。什麼是彈性退休?......小編整理了有關延遲退休改革你所關心的10個問題一起來看看!01為什麼延遲退休要堅持小步慢走?
  • 人社部:適時建議延遲退休 - 瀟湘晨報數字報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答覆網友提問時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相應推遲退休年齡,應該說是一種必然趨勢」,目前,人社部正在對退休及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    這一表態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