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李宏彬:因為喜歡,所以堅持

2021-01-13 科學網

 

■本報記者 孫琛輝 通訊員 唐雲端

 

初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史帶(C.V. Starr)經濟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中心常務副主任李宏彬,是在他為清華經管學院大三學生開設的「優秀學術人才培養計劃」課上。

 

照課程安排,首先由一位學生講解對指定經典論文的理解,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進行評論。一直到李宏彬最後進行畫龍點睛的點評,記者才從同樣年輕的師生群中確認他的身份。

 

「很不幸,我總是被稱作『最年輕』的一個。」李宏彬笑言。這位1972年出生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身穿夾克、休閒褲、運動鞋,看似一位研究生助教,但其實他34歲就被香港中文大學評為教授,2007年加盟清華經管學院後,成為該學院最年輕的講席教授。

 

戲劇性的留學經歷

 

李宏彬1993年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本科畢業,1995年在農大讀碩士期間赴美留學。談起自己的經歷,他覺得有很多運氣的成分。大學本科剛畢業時的一次社會實踐,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1993年,美國著名農業經濟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羅斯高(Scott Rozelle)和他的博士生樸之水(Albert Park)在中國調研農村經濟發展狀況,聘請了大量學生和老師做兼職調查員,李宏彬也成為其中的一位,其工作就是按照調查問卷上的內容到農民家裡詢問農民家庭、生產、收入、儲蓄、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社會經濟情況。

 

這段經歷讓李宏彬有機會觀察中國真實的鄉村社會,同時,他對調查問卷上的各項指標產生了好奇:這些指標是如何設置的?收集這些數據又會有什麼意義?

 

他經常向羅斯高和樸之水請教這些問題,羅斯高和樸之水也很欣賞這位勤思好學的學生,建議他報考斯坦福的研究生。「正是因為認識了羅斯高,我才知道美國還有個史丹福大學,才萌生了赴美留學的想法。」 李宏彬說。

 

李宏彬順利通過留學申請所需的考試,獲得了美國多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和獎學金,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史丹福大學糧食研究所,攻讀發展經濟學。

 

然而,剛到斯坦福一個月,因當時的教務長、後曾擔任美國國務卿的賴斯認為糧食研究所已經失去了胡佛總統創辦的意義,應予取消,李宏彬面臨轉系或轉學的困境。

 

當時,他可以轉學到伯克利大學或康奈爾大學農業經濟系,或者轉繫到經濟學科實力很強的史丹福大學經濟系,但要經過該系的資格考試。最終李宏彬通過了資格考試轉攻斯坦福經濟系。他說:「這又是一次運氣,讓我沒浪費多少時間就進入了全球最好的經濟系之一。」

 

補足經濟學基礎的「竅門」

 

不同於經濟系的其他學生,李宏彬是先了解社會,再接受經濟學訓練;先學會收集數據,再學經濟學的理論和計量方法。而經濟學恰是研究人和社會的學問,這些經歷有助於他更深刻地理解經濟學原理,使他對社會現象、對數據有著天然的敏感性。然而,在最初學習階段,李宏彬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

 

經濟學研究需要很多數學模型,其中經濟學和數學是兩類關鍵知識。李宏彬本科經濟學基礎不夠,加上大一學過的高等數學也早都忘得一乾二淨,又在英語環境下學習,難度可想而知。「第一年學習很辛苦,都是像天書一樣的東西,但並不是不可逾越的。」

 

為了惡補自己經濟學基礎知識的缺失,李宏彬申請了經濟系助教,因此獲得了和本科生同時聽課的機會。至今,他對與本科生同時上經濟學原理課的場面記憶猶新:可以容納1000人的劇場,世界上最頂尖經濟學家約翰·泰勒(John Taylor)的講授,讓他受益匪淺。

 

「我通常是先找到感興趣的一些現象,形成初步的經濟學故事,然後收集數據進行研究,最後上升到經濟學理論。」李宏彬始終認為,對經濟學直覺的培養,對事物本身的反映,比一些研究技術更重要,「研究經濟學要對人、對社會感興趣才行,否則只有一堆的技術、工具,沒有想法,不會有很大的研究成果。」

 

作研究就該獨立

 

博士畢業,研究中國經濟的李宏彬想回國發展,恰逢當時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給了他一個很好的職位,他在那工作了5年時間就被評為教授。

 

選擇到清華經管學院,李宏彬是受了院長錢穎一的影響。錢穎一曾在史丹福大學任教,李宏彬是他的學生,在錢穎一向他發出清華經管學院的邀請後,他沒有任何猶豫欣然同意。

 

不僅是工作選擇受錢穎一的影響,他也很認同錢穎一培養人才的理念:「錢院長一直說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批判精神。批判精神相對容易,但好奇心和想像力比較難,要從小培養。」在課堂上,李宏彬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好奇心,他甚至對他的學生說:「學經濟學最好八卦一點,把論文背後的有關故事都挖掘出來。」

 

美國求學的經歷對他影響很大。「在美國,科研是學生自己的事情,當然導師會給我幫助,如幫我籌集研究經費,對我提出的想法提出建議甚至批評等,但研究題目和研究方法都得自己定。這樣我博士一畢業就可以獨立作研究,因為我讀書期間就已經獨立了。」

 

李宏彬到清華任教後,先後獲得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並在許多頂尖學術期刊發表過大量論文。他和自己的導師一樣,也要求學生獨立選題、獨立研究。「讓我特別高興的是,現在我的幾個學生都成長得非常好。」

 

感興趣的工作不覺得累

 

如今,李宏彬既給本科生、博士生和高管班學生上課,也帶研究生,還擔任清華數據中心常務副主任,同時是《比較經濟學》和《中國經濟評論》雜誌編委、《中國農業經濟評論》編輯顧問委員會成員、德國IZA研究員、北京大學莫裡斯經濟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身兼數職卻不見疲憊。問其竅門,他說:「因為喜歡這個工作,就不覺得累了。」

 

近日,李宏彬和他的研究團隊公布了一份題為《大學畢業生:從「驕子」到「平民」》的報告。之所以進行這樣一項研究,正是因為李宏彬對教育一直感興趣。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是李宏彬自兒時起一直的堅持。至今,李宏彬也提倡學生要儘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將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

 

除了工作,李宏彬還有一件令他特別高興的事,就是陪孩子。他也學著從孩子的視角,用孩子理解的語言與其交流。前不久,李宏彬還應邀為女兒所在的清華附小一年級同學講解經濟學,借用小傢伙們愛看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情景,讓他們在故事中領會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我一定要做我感興趣的事情,並不追求結果。我每天很高興,因為我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李宏彬說。

 

《中國科學報》 (2012-06-06 B4 校園)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李宏彬:2008年四萬億刺激幹預了市場
    因為這會造成大量企業、個人破產,銀行也會受拖累,影響太大。宏觀調控的一個底線應該是,要避免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新京報:那你怎麼看2008年的四萬億刺激?  李宏彬:刺激是對的,但是具體執行起來,卻變成了批項目,幹預了市場,幹預了企業的微觀經營行為。  短期內,經濟下行的下限在哪裡,是7.5%?如果目標只是盯在增長率上,是很難說清的。
  • 清華經管學院李宏彬等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論文
    清華經管學院李宏彬等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論文闡釋空氣汙染對預期壽命的影響  清華新聞網7月9日電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C.V.Starr講席教授李宏彬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支持下,與三位中外學者——北京大學的陳玉宇、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Ebenstein和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Greenstone合作,對空氣汙染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清華教授李宏彬:延遲退休好過增加稅收
    第三個問題提給李宏彬先生,在老齡化社會和社保壓力之間有一個巨大的相關性,老齡化社會是必然要到來的,社保壓力也是一個必然會出現的現狀,這中間唯一的平衡方式就是延遲退休嗎?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採納?因為延遲退休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不太願意。  李宏彬:首先感謝主辦方,也感謝建章。回答一下你的問題,無非有三個選擇,要麼就延遲退休,要麼就收稅,要麼就減少福利。
  • 李宏彬受聘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
    李宏彬受聘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  【新聞中心訊】李宏彬, 1972年5月生,1993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獲金融學學士學位,1995年赴美留學,2001年獲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後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2006年獲終身教職,2007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2007年調入清華,任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
  • 也許正因為怪,因為執著,因為堅持,所以才能成就這樣的科學家
    也許正因為怪,因為執著,因為堅持,因為勇於探索,因為不合常理的想法,所以才能成就這樣的科學家。這是常人不可能有的思維方式。身體和思想總有一個在路上,兩個人對於未知的熱情很強大,但年少成名後兩個人的經歷,大概聰明人生活在一堆平凡人裡的不適應,是我等凡人沒辦法去體會的,也或許在他們最可貴的熱情在我們眼裡變成了痴。
  • 「棒球英豪」宋黎明: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儘管我們知道實力不如上外,但最後一球結束後,我還是因為沒能站上冠軍領獎臺而遺憾。」宋黎明不假思索道:「因為熱愛,所以熱愛。」作為一項團隊運動,宋黎明在棒球項目中懂得了團隊精神,磨鍊了意志。如今,宋黎明就如同漫畫中的人物那樣,因為棒球結識更多朋友,因為棒球讓生活多姿多彩。(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
  • 因為堅持,所以改變 德國一體化商務解決方案專家DEVELOP德凡卓越上市
    因為堅持,所以改變 德國一體化商務解決方案專家DEVELOP德凡卓越上市 (11月2日,上海)10月31日,「因為堅持,所以改變」DEVELOP德凡品牌發布會於上海成功舉辦,會議宣布來自德國的一體化商務解決方案專家
  • 因為讀了,所以寫了
    《金瓶梅》不比四大名著遜色我從小到大喜歡讀的書很多,通俗小說這塊影響最大的作家是金庸、瓊瑤、倪匡、古龍、史蒂芬·金等,特別是金庸。我是金庸迷,把他的書翻了好幾十遍了,他的故事啊、結構啊各方面都爛熟於心了。古典小說我覺得有五本影響是最大的,四大名著加上《金瓶梅》。
  • 因為相信,所以堅持——訪蒙地卡羅淮安經銷商王金元
    更重要的一點是,蒙地卡羅陶瓷品牌是不會因為偶爾的失敗就放棄經銷商的,這點是很多廠家做不到的。   小編:2017年,您對自身/品牌有什麼寄語嗎?   王金元:2017年,我希望業績還可以持續遞增。希望可以尋求到更好的方式途徑來展示和推廣蒙地卡羅的品牌,並讓更多的人知道並愛上蒙地卡羅的產品。
  • 因為你不跑,所以你不懂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跑,所以你不懂。有一些風景,如果你不跑步,將永遠無法看到;有一些感受,如果你不跑步,將永遠無法體會。有一些體驗、有一些道理,只有在你跑過之後,才會懂得。01你不跑,所以你不懂。因為跑步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但更好的自己並不一定是更快的自己,而是那個願意和自己和解的自己,是那個遵循人體運轉規律的自己,是那個跌倒後拍拍土還能站起來的自己。05你不跑,所以你不懂。
  • 因為單機所以堅持 暑期必玩的50大經典單機遊戲
    [導讀]在浩如煙海的各類遊戲中想要找到自己所青睞的遊戲實屬不易,所以呢,又到了推薦遊戲的時間了,本次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50個次世代經典單機遊戲,祝願大家能到自己喜歡的遊戲並玩的開心!喜歡暗黑FPS風格的玩家可以嘗試一下。當然如果不喜歡血腥暴力的玩家可直接跳過。
  • 怎樣讓水瓶座喜歡你?他說:堅持喜歡我,很辛苦吧
    和水瓶講道理很難,因為他內心有點叛逆哦想讓水瓶喜歡你,你必須理解水瓶,並且跟得上水瓶的腳步,陪水瓶瘋和陪水瓶犯傻 ,跟水瓶講道理很難,水瓶可能表現出一副你說得很對,但我就是不聽的樣子 。除非水瓶自己想通了,或者你能用適當的方法說服。
  • 歐亨利《鐘擺》:改變是因為害怕,但堅持才有希望
    顯然,妻子凱蒂因為某些事情離開了,而他也看到了妻子留下的字條,原來是她母親病了以及她叮囑他的一些日常瑣碎:「冰箱裡留了冷凍牛羊;記得付給送奶工五毛錢;別忘了給煤氣公司寫信投訴煤氣表的事情;還有,你洗好的襪子都在最上層抽屜。」 結婚以來,他們從沒分離過一晚上,所以當一成不變的日子裡突然殺出這麼個插曲,讓約翰有些暈頭轉向。
  • 頂級巨星巨石強森低調現身香港稱:因為女生喜歡肌肉男所以鍛鍊!
    巨石強森表示:「我有個很好的習慣,每天早上我很早就起床,在床上的時候我就會冥想今天要做的事情,然後就要去運動,這兩件事情讓我的生活得到平衡,讓我在外面可以很有規律的跟夥伴們工作一天,另外很久以前有人告訴我,女人們都會喜歡肌肉男,所以我要練出一身肌肉」!當被問到為什麼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好萊塢外國明星時,巨石強森表示:「當然是我啦,絕對是的」現場大家調侃道「難道是因為你的髮型嗎?」
  • 因為鈣鈦礦,所以異質結?
    光伏領跑者創新論壇專委會的電池技術專家表示,或許是因為鈣鈦礦吧。  鈣鈦礦,似乎是下一代高效電池技術之後的再下一代,從成本、效率的未來預期來看,似乎是晶矽光伏電池技術終結者,為何會成為HJT和TOPCon技術的風向標?
  • 因為人品好,所以好喜歡
    他們不願意花時間去了解,不願意去聆聽和感受,所以他們評判沒有任何的意義。在這個被口水歌充斥的年代,你有多麼長時間沒有去聽關於「思考」的作品了。當然,音樂需要雅俗共賞,我們需要一個安靜的耳朵。聽華晨宇的作品,你真的能夠獲得很多。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如今我在科學網博客寫博文,十年有餘。感謝科學網,讓我們有個科學界華人交流的平臺。希望報社越來越好,科學常新,文圖出彩,人氣爆棚。 ◆賈偉(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教授) 在當今各種新媒體的競爭之下,科學網依然能在世界華人學界擁有大批的網友。
  • 喜歡堅持做自己,為人比較固執,有點得理不饒人的生肖
    愛堅持做自己,為人比較頑固,有點得理不饒人的生肖生肖豬愛堅持做自己,為人也比較頑固的生肖豬愛說話,如果是自己決定的事,往往會有些得理不饒人,所以即使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了許多挫折,他們也不會輕易改變,他們喜歡堅持做自己,為人也比較頑固,如果是自己決定的事,往往會有些得理不饒人,所以即使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了許多挫折,他們也不會輕易改變,很快就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就,過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 諾獎得主米沃什:因為有夢想,所以在這個世上受苦
    不錯,因為有夢想,所以他必須受苦,因為有夢想,所以無法隨波逐流,因為有夢想,所以要堅持自己的堅持,堅持自己的夢想。同時,讓-保羅·薩特正準備在《現代報》向阿爾貝·加繆潑汙水,因為加繆出版《反抗者》。 什麼是反抗者?就是永遠在反抗的人,永不順從的人。 也許米沃什本身就是一個反抗者,所以他能懂得加繆那種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