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鄭俊
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一萬美元,參考其他發達市場的發展歷史,當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時,保險行業會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同時,在年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經濟需要構建新發展格局,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階段。保險行業同樣需要思考,未來的保險發展應如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從什麼方向去構建新的發展格局,科技會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科技賦能保險
我們今天談論的科技,是指狹義上的信息技術,這種狹義上的信息技術,有三個最本質的要素:連接、數據和計算,我們現在看到的熱門技術,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等,都是由這三個要素組成。
連接:延伸數字觸角,打通現實世界和數字的界限
先說第一個要素,連接。移動網際網路就是一種連接技術,4G創造的移動網際網路,使我們這個社會的連接能力大幅提升,包括人與人之間,公司與客戶之間。這種連接能力的提升,催生了很多非常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包括滴滴、美團外賣、抖音等。而在本質上,移動網際網路的連接能力其實是消除了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顯著地提升了需求方和供給方之間撮合效率。那對我們保險行業來說,連接能夠改變什麼?我們其實不僅僅需要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還要解決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特別是財產險,我們需要對我們的標的物和他所處的環境有準確地感知,比如車聯網以及無人駕駛,我們需要對車子的狀態有準確了解,還比如物流保險,我們也需要實時跟蹤到物品狀態。這就是我說的第一點,通過連接,特別是5G技術帶來的連接能力,解決人和物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數據:核心生產要素,換種方式理解世界
再來說第二個要素,數據。數據其實是伴隨著連接產生的,連接能力的提升使我們的數位化觸角大範圍延伸,而這種數字觸角的延伸讓我們收集到更多的數據,用數位化的方式來理解我們觀察的對象,這個觀察對象包括我們的客戶、包括我們所處的環境、這個城市、包括我們承保的標的物等。保險行業是數據驅動的公司,現在是,未來更是,數據的獲取能力和治理能力會成為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實現高質量差異化發展的驅動力。
計算:新的生產力,從人力驅動向算力驅動轉型
接著是第三個要素,計算。連接能力的提升和數據的爆發必然帶來計算需求的快速增長,除了面對網際網路的海量客戶帶來的算力要求提升,我們還看到計算需求增長有兩個特徵:一是AI計算需求顯著增加;二是邊緣計算需求快速增加。保險業務開展範圍廣泛,甚至深入到鄉鎮之中,為了適應區域業務特徵,融入區域合作生態,保持業務敏捷性,未來的一部分計算會更加靠近業務一線,在業務一線完成數據收集和計算的閉環。誰能夠更好地利用AI計算和邊緣計算的特性來改變業務開展模式,誰就能夠在數位化轉型的路上走得更長遠。
保險公司如何應對變化
未來科技將持續深入改變保險業務的開展和商業模式的變革。我認為保險公司需要做出三個關鍵動作以適應這種變化。
在戰略規劃上,持續加深科技洞察力。數位化技術帶來的影響,一定要從戰略高度去看,去看對我們業務邏輯和商業模式的衝擊,去評估未來的業務形態和社會環境對保險服務的需求,而不僅僅是關注日常運營中的一些操作層面的提升和優化。
在組織設計上,要激活創新。傳統保險公司的組織模式是成熟和穩定的,在這個數位化時代,需要通過一些改變,通過優化組織設計來促進業務和科技融合,加強組織的創新能力和敏捷性,比如建立組織內部的研究院和創新中心,並設計好創新部門與傳統業務、科技部門的協同模式。
在執行模式上,實現試錯和風險的平衡。需要重點關注科技創新的風險和合規性,特別在數據的獲取和使用方面,需要建立起完整的合規的體系。另外還需要在投入和產出之間,有更寬容的預期,允許一定的試錯成本。
暢想未來保險公司
5G技術即將進入大規模商業的階段,特別是隨著NA組網模式的5G網絡建設,5G技術將更快速與行業結合,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當這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保險公司也必然會發生變化。可以對未來做些暢想,未來的保險公司將會具備幾個特徵:一是深度融合的複雜的生態體系,利用連接能力和數位化手段,保險公司將會融入社會上每個角落和生活場景中,形成一個非常龐大的生態體系;二是保險公司未來會更像是一個全自動、智能化的運營中心,我們將很難依靠人力去覆蓋各種保險場景。未來保險公司的運營模式,就是連接技術所構建的數字觸角源源不斷反饋回來的數據,任何人可以隨時隨地下單買保險,而出險理賠等動作也將會全自動化完成;三是行業會分化整合,保險公司和社會各行業的融合加入,經營領域的差異化會更加明顯,可能在不同領域進一步細分,並在細分領域強化自己的優勢並構建起特殊生態,變成此領域內必不可少基礎服務。
科技賦能保險,通過科技的連接和催化,可以讓保險更好地與實體經濟融合,構建發展新格局,向高質量發展轉型,讓保險公司更充分的履行社會責任,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服務於企業的成長和進化,服務於人民生活的安康,真正發揮經濟發展潤滑劑、社會發展穩定器的作用。
(作者系華為公司保險行業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