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半導體投資底層投資邏輯

2021-01-14 電子工程專輯

寫在前面:2020年是半導體企業和半導體投資風風火火的一年,二級市場的高市值造就了一級市場的瘋狂,瘋狂背後應該是冷靜的思考和應對,通過2020年投資6個項目的歷練,最近思考半導體投資底層邏輯,跟各個企業和投資機構大佬共勉。

 

投資尤其半導體投資到底投的啥?

對投資的簡單認知-賽道、大勢、命運

投資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萬金油的職業,你覺得是否投對了一個項目,只要相信並且投了你就開啟了一個投對的項目的旅程,再加上企業順勢營收和估值的增長,就更加驗證了你當時的判斷,價值感抖生,但其實一個項目一個公司的成功,因素真的太多太多,舉3個例子:

一是行業大勢的命。最近的半導體企業3年前好多企業是揭不開鍋的、無人關注的,因為中美貿易、國產替代(最重要給了測試的機會,甚至HW為主的企業給帶貨)和科創板的紅利,讓半導體企業和投資走在了前臺,造成了投資機構基本是呈現「乙方」的姿態投資項目—--講情誼的老大會相對友好給份額和商量最差也會見面聊聊,否則想聯繫見個面都挺難。

二是行業周期的命。2020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好多企業在3-5月出貨會相對特別少尤其消費電子,沒想到汽車、手機、TWS、雲端等帶動屏和芯都暴漲,致使80%的半導體企業業績都增長相對比較好,造成產能持續緊張,預計會在2021年手機廠商之間相對達成一個平衡的節點產能就會變均衡,產能的問題現在企業過來會說,如果能解決產能就讓你投,你能不能解決產能。。。。2020年除了某些大客戶依賴的企業業績會相對差些,因此大客戶單一依賴確實還是有些問題。

三是賽道起伏的命。雷射雷達、汽車晶片及汽車整車等理論周期長的行業及暴漲的TWS行業,好多投資機構在經歷過2019-2020年相對靜默期2020年底到2021年突然最近爆發全產業鏈的紅利,2020年造車新勢力全部上市,雷射雷達企業禾賽6年上市,這確實是賽道的一種起伏,同樣能5-6年成就上市公司。這是需要投資機構的一些賭性。

對於投資機構和企業來說公司的上市和成功必然是有機構、企業及創業者的努力,但賽道、大勢、命運同樣重要

 

2.半導體投資機構的邏輯

2016年開始進入半導體行業,當時吃飯一桌就能把所有投資機構聚齊,現在是沒有不投半導體的投資機構,不投可能就是「奧特曼out-man」。但每個投資機構都是具備平臺的實力和背後的邏輯的,目前我把半導體的投資機構分為CVC、產業投資、財務投資機構,三類機構的投資邏輯相對不同:

一是對於CVC投資機構具備相當的帶貨能力,比如現在的華為、中興、小米、OPPO及傳音等直接終端甚至韋爾股份、卓勝微等大的成為為平臺的巨無霸企業,對於CVC的投資相對來說是跟自身的業務協同相關,但並不妨礙會同時投資布局財務回報高的企業。CVC對於企業的背書、招人及估值的增長具備相當強的放大效應,最近好多企業都是直接說要戰略資源的,因此,CVC同仁們目前投資應該是最幸福的時代,不能說100%做到想投的都能投到,但基本企業大部分不會拒絕。

二是產業投資機構具備戰略資源和項目源頭,產業圈的元禾璞華、中芯聚源、武嶽峰、華登國際等老牌的戰略投資機構,每個背後都有相應的產能、人脈、理念或者市場的資源等等,在投資方面的邏輯同樣是賽道的選擇--認知賽道—落實到人的選擇,同樣在投資方面再估值和投進項目具備一定優勢,雖然有些圈裡盆友同樣反映好多項目搞不定,但相對後期進入的投資機構,享受了2016年甚至更多早期的紅利,同時在投資方面好多項目會主動聯繫。圈裡的機構投資案例卓越,聽說2020年中芯聚源投資50+,元禾璞華30左右。

三是財務型投資機構需更多在邏輯方面的梳理。

(1)品牌效應明顯的大牌美元基金直接用品牌效應、資金效應打造明星項目,比如高瓴和五原資本都開始投資天使輪1億美金的項目,GPU項目一年頂到獨角獸,同時將網際網路投資打法,估值翻倍、大賽道、牛人創業、用更多的品牌和資金把你頂到前列的位置,目前這種模式正在進行中,最終是否成功需要時間驗證,但對於半導體的容忍失敗的程度、方向的選擇等等都是相對有別於網際網路企業。

(2)財務性投資機構對於邏輯的投資想要賺到更多的錢需要在更多的方面化的時間更多,需要在賽道和人的方面做更多的文章。總體個人認為對於半導體的底層的投資邏輯應該是如下序列:

----選擇賽道(低端賽道已經被佔據,選擇市場大市場、迅速起量、差異化高端賽道或者空白的賽道及新興的方向)

----提升認知(無論是用勤奮在所有企業溝通學習還是通過業界、通過市場反饋、通過自我認知提升,遴選出每個機構合適及認可的一個企業,認知範圍的錢不會賺到的,賺到一次下一次還是會還回去)

----人的決心(對於創始人及創業團隊的深度考量,技術同樣是重點的方向考慮,多次我提到過重點是人,無論任何階段創始人對於創業的最終認知、做成事情的格局、決心,團隊凝聚力,情誼、人品等等,包括未來是否能協同,堅持認為跟企業做深做強,未來對於機構和個人的路更寬。個人2020年投的企業,多少都會做些協同,同時交流充分,協同的推進一些事情,個人的資源順勢導入進去。投資半導體永遠不是一錘子買賣,堅持這個原則,相信會有好的結果)

----合理估值(目前盲目的搶進去一些項目的好多機構,不重視估值的角度,後期還是相對危險無論企業還是機構。對於企業來講,高估值,流片後將打回原形,完不成每個「裡程碑」,新一輪融資估值降低會非常難受。對於機構同樣危險,企業融資後續出問題,將會造成機構壓力山大更不用提「退出」)

---擇機退出(企業不用介意,資本就是逐利的,因為背後LP的訴求比較多。但退出的事情對於普通的機構在某些節點幫不到企業擇機退出是合理的,同時退出的時間給企業找到更合適的機構,這樣才能跟企業走的更遠)

 

對於半導體行業來說,跟歐美的差距尤其半導體代工、材料、設備的差距估計還有20年,但本次半導體的窗口期周期目前是3-5年的黃金期,企業如果能在窗口期內加速上市或者持續擴張都應該持續加速,不管目前上市門檻多麼低,至少目前還是半導體的春秋戰國時代,遠沒到大秦一統時代,所以走上資本或者差異化或者走高端化、規劃化路逕到自己的強大,總是存在自己的價值。投資機構也是在這幾年吃透紅利,打出品牌和效應,畢竟半導體是一個長期的事情,總是衍生新的方向和賽道,所以吃「長期」的飯。尤其投資機構做企業的朋友、做時間的朋友,在半導體行業更是明顯的,無論資本如何加速,3年的產品周期依舊是宿命,最快是2年吧。

2.  半導體未來投資方向探討

對於未來終端賽道的選擇主要是消費電子、手機、可穿戴、汽車、白電等領域,重點可關注汽車電子晶片和白電晶片,這兩個領域電源、功率、信號鏈、傳感器、高端MCU、電機控制驅動、存儲、連接晶片等滲透率僅僅5%,還具備巨大的機會,細分到每個領域的晶片方向如下:

(1)數字電路

對於數字集成電路我堅信未來十年中國肯定會出現基帶晶片、網絡交換晶片、存儲器、CPU、FPGA、GPU、DSP、EDA、高端MCU等環節領域的龍頭企業,因此具備實力的機構可以適當的布局,但還是那個原則,如果認知能在眾多企業選中那個肯定能成的企業,布局是沒問題的,這樣會有大的回報,但同樣投資企業只是變成企業能不能融到足夠的幾十億做這個事情,我覺得會有些相對變形。個人覺得低端基礎已經打的相對堅實的企業慢慢在高端走,前提找到合適的人,或者那些好多堅持的10年的企業,比如FPGA的一個企業創始人在某企業欠了上億債務的情況下把債務還掉同時把原來員工的工資慢慢還掉,這樣格局和信仰的創始人其實是難得的,堅信會有好的結果。

二是矽基半導體製造投入巨大,適合國家大基金支持。特色化合物、三代半導體和模擬器件及工藝適合大部分基金支持。重且不是太重。

三是封裝測試長電、通富微電等已進入第一梯隊,不需要小基金支持,適合國家大基金整合併購,對於目前搶產能情況,特色工藝封測線可挑選優質項目布局。

四是高端光刻、CVD等設備投入巨大,適合國家大基金支持。CMP、鍵合、檢測設備及零部件企業適合大部分基金支持。同時投資設備企業可以同行業機構合作比如渾璞投資合作,布局非常完善。

五是IP(RISC-V)和EDA工具可探討支持,但周期都比較長,前期的優質項目芯原微、華大九天、芯禾科技、廣立微、概倫電子包括銳成芯微都有上市的可能,對於芯來科技、賽昉科技等新的技術可以前沿布局。

(2)模擬電路

模擬集成電路一直是比較散的行業,現在上市的大的企業跟TI、ADI等相比都還比較小,朝著IDM方向和縱深的拓展產品線都是好的方向,低端的模擬國內公司布局的差不多了,模擬領域重點布局高端方向比如電源高壓36V以上企業、基站電源產品、高端時鐘及模數混合的WIFI6領域甚至高速的乙太網等等領域。堅持在一個領域做到第一第二縱深再拓展領域的路,模擬這種打法還比較穩。

(3)傳感器MEMS

傳感器賽道同樣是散而小的賽道,但其實整體差距還是挺大的無論是高端加速陀螺、加速度計甚至監控電力及基站伺服器的溫溼度及環境傳感器也是國外龍頭壟斷,基本也僅僅國內公司佔10%。尋求創始團隊堅持長期打法、技術團隊紮實突出的及市場出色的團隊。投資這個賽道還是有機會的。

(4)功率及光電器件

光通訊光電晶片創業團隊目前至少國內有30多家,總之還是存在機會的,找到合適的團隊布局,總會有好的退出結果。功率的市場目前還是滲透率僅僅10%,無論mosfet、IGBT等等,選擇合適的團隊布局協同走高端的路也能找到一席之地。

(5)材料、設備及特色工藝

材料方面是國內基礎最差的但也是天花板比較低的企業,找到能突破1億同時通用型的材料去布局,可以走向資本的路,但這個周期比設計可能更長。

材料設備國產化的需求現在非常迫切,現在無論是現有的中芯國際、華虹等有明確訴求,HW的國產化布局將引領國內的公司從軟體、材料和設備實現一定飛躍。重點布局賽道的1-2哪怕是零部件只要核心技術國內這個門檻相對比較高。

特色工藝線現在稀缺性明顯,無論是中芯紹興、矽力傑產線、甬矽封測包括三代半企業布局產線都引來資本的追蹤,因此能解決模擬、MEMS及三代半的線具備稀缺性,在資本市場會有好的市值。

(6)前沿方向

重點關注矽光、量子、四代半導體、碳基技術、工業網際網路、高速連接等前沿領域,只要團隊踏實提早布局。

在汽車和白電重點關注一些國產替代和落地新的晶片產品,甚至哪怕小到接口晶片。


一是找到合適的人投資半導體創業需要經過技術的積累和一定的資金支持才能支撐後面的研發和流片的投入。注重行業名聲和口碑,堅持開放能吸引大牛到團隊當中,技術、管理、產品和市場有機結合的團隊。投不投都會幫忙先交朋友是我自身原則。

二是協同投資,降低風險,協同助力企業近一年投資的項目協同華登、華潤資本、中興創投、元禾璞華等行業機構,從不同的機構之間助力企業需要的資源,加速企業的成長。

三是提升認知能力信息共享時代,先進技術不斷湧現,需要時刻追蹤最新的技術進展和動態,通過不斷學習了解+向行業內的人請教,不斷提升認知(建立自我的見解)。深扎半導體行業,對半導體的人和事相對都熟悉,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小的信息「中樞」,提升自我的價值。自然的好的信息和項目就會到手裡,相對不那麼費力。通過自身的用事情的聯繫紐帶連結更多的企業和人,從而建立獨特人脈圈。

是堅持同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機構、不同企業對於信息的認知和獲取不同,同時更多的人攫取更多的知識和資源,建立長周期聯繫和學習的機制,每周堅持對接3-4個機構或者企業。對於企業的長期聯繫和跟蹤,能綜合判斷企業每年的成長,這樣提升自身和機構投的信心。最近投的項目都是跟蹤一年以上的,同時形成跟蹤幾年,鋪墊投資一年,投在當年,儲備後期要投資項目,形成良性循環。

堅定認知準確方向敢於出手。對於選擇的優質賽道、優質的團隊,堅持出手。相信長期的朋友總是價值的朋友。

是尋找細分領域龍頭、鎖定工業方向。消費電路領域,國內已經處於領先地位,同時高昂的流片費用造成小的基金和投入風險都相對比較高,因此主要面向工業領域、模擬領域是好的選擇。同時大的賽道已經被國內巨頭壟斷,尋找細分領域龍頭回報和方向都是不錯的。

 

一是堅持踏實前行,產品為王,資本助力半導體再快也是5年左右的事情,所以多次融資是必然的。不要太高估值讓企業和機構都那麼難受。

二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創業深刻調研市場需求和方向,不是產品做出來就能賣,中國還有渠道和生意模式,選準賽道,下重力。

三是在繼續堅持先活下去等風起來。在一個好的時代不是所有企業也都順利,但中國競爭下不一定能活的特別好,先活下去總會有陽光,現在上市的半導體企業好多都是10年以上的。

四是機構投資者需相對冷靜對待。合理泡沫是可以的,但過多的泡沫會有溢出的一天。

 

全快閃記憶體、軟體定義存儲SDS、超融合等公有雲和私有雲討論

DRAM、NAND、3D XPoint等各類存儲介質和主控討論

光通信、雷射器、ToF、AR、VCSEL等光電器件討論




<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好友 >

加入上述群聊


帶你走進萬物存儲、萬物智能、

萬物互聯信息革命新時代

微信號:SSDFans

相關焦點

  • 機械行業專題報告:從底層邏輯把握製造業投資機會
    前言機械板塊投資機會分為五大主線:國產替代:底層邏輯分兩類,一類是供應鏈安全,代表性板塊有半導體設備、核心零部件;另一類是製造業比較優勢, 代表性板塊有板式家具、縫紉設備。機器替人:底層邏輯是人工紅利加速消失疊加勞動力成本上升,代表性板塊有工程機械(挖機、叉車、AWP等)、工業機 器人、工具機等。
  • 從「做生意」的角度看半導體行業,晶片設計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要聞 從「做生意」的角度看半導體行業,晶片設計的投資邏輯是什麼?報告正文投資摘要本篇報告不同於一般的行業專題,我們從「做生意」的角度,分析半導體產業現階段的生態建設、業績增長、以及估值邏輯。關鍵結論一、技術的發展是從點到面,逐漸複雜。產業的發展也是從單一點突破,最後形成上下遊產業鏈。
  • 密集投資 家電企業「造夢」半導體
    來源:北京商報家電企業對半導體產業的熱忱只增不減。2月27日,繼先後入股芯百特微電子和速通半導體後,小米又投資了靈動微電子,今年以來,TCL、格力、康佳等企業也釋放了不少投資半導體行業的信號。而這背後,是我國每年對半導體龐大的進口需求,以及在先進工藝上存在短板的現實問題。
  • 2020年投資總額超千億,半導體投資從「絞肉機」到「價值窪地」?
    今年上半年,疫情加劇了資本寒冬——一級市場募資總額同比下降29.5%,投資總額同比下降21.5%,投資案例同比下降32.7%。而半導體行業投資逆勢崛起,2020年前十個月國內VC/PE投資了345個半導體項目,預計年底投資總額將超過1000億,達去年全年總額的3倍。許多半導體公司已經衝向熱錢湧動的二級市場——紛紛登陸香港和美國資本市場、國內科創板,讓背後的基金實現百倍退出的回報神話。
  • 「半導體大王」張忠謀投資大陸謀劃半導體復興路
    張忠謀掌管集成電路業務6年間,力推德州儀器TTL產品家族成為市場邏輯半導體標準。德州儀器成為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商,張忠謀功不可沒。       1972年,張忠謀被任命為公司集團副總裁,負責半導體事業部。他管理著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製造業務,手下有2.5萬名僱員,在11個國家建有16個工廠,在矽谷華人圈內引起轟動。
  • 半導體國產替代,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從上遊的半導體材料、設備,到中遊設計、製造及封測領域,都成為政策和資本培養與扶持的對象,半導體相關公司成為投資熱點。2020年國務院印發的《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指出,中國晶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而目前我國半導體自給率僅36%,任重而道遠。
  • 中期邏輯「望遠鏡」投資機遇「顯微鏡」 震蕩市A股投資需要「兩面...
    摘要 【中期邏輯「望遠鏡」投資機遇「顯微鏡」 震蕩市A股投資需要「兩面鏡」】受國慶假期期間外圍市場普跌影響,A股短期陷入震蕩。分析人士指出,當前投資者情緒波動成為制約反彈的主要因素。即,對於利空因素易用放大鏡看待,對中期向好邏輯卻多有短視。
  • 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備忘錄
    華林科納之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備忘錄一、 概述(一)行業業績回顧 1(二)篩選標的邏輯 3(三)疫情影響 4(四)行業展望 5(五)推薦標的清單 6二、半導體產業鏈與細分領域概況(一)產業鏈概況 9(二)半導體細分領域 9(三)半導體產品分類
  • 江左牛郎:半導體國產替代才是硬核投資機遇
    那就繼續關注我們最擅長的硬核題材——半導體國產替代!今年的工作報告中指出: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幹就讓誰幹。這話說得相當霸氣,背後表明了在「科技興國」理念下科技領域既充滿了挑戰,也充滿了機遇!換句話說挑戰即是機遇、就是賺錢機會。
  • 華為哈勃投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廠商源傑半導體
    華為哈勃投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研發企業源傑半導體   集微網消息,近日,企查查顯示,華為旗下投資部門 — 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陝西源傑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傑半導體」)。
  • 小米再次出手,投資了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
    打開APP 小米再次出手,投資了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 發表於 2019-11-26 15:26:51 繼今年4月份從旗下松果電子獨立出大魚半導體,6月份投資芯原微電子之後,近日小米再次出手,投資了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安凱微電子。
  • 中美科技脫鉤愈演愈烈,為什麼要更堅定投資中國半導體晶片
    國產替代的「衝鋒號」已然吹響,半導體本來不是VC關注的主流賽道,但在這樣大的產業勢能背景下,將誕生無數的投資機會。5000億美元的全球半導體市場已然是存量競爭期,但國內半導體行業依然在成長期,增速高於20%,國產化率僅25%左右。
  • 隆基股份投資邏輯分析,一家之言,謹慎參考
    從投資角度來看,光伏標的目前在市場上不多,稀缺就是價值的最好的典範。而光伏板塊龍頭隆基股份在其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下面我們分析一下隆基股份的持有邏輯,這也是個人的一點思考。1、細分行業: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龍頭。2、持續性的利好:在整個新能源產業鏈中,光伏產業被列為未來全球最主要的能源。3、確定性的收益增長:光伏太陽能風口。
  • 科普丨沸沸揚揚的半導體到底是啥,能夠長期投資嗎?
    ;邏輯晶片有點不好理解,簡單說就是:它的邏輯功能按照用戶對器件編程來確定。在現在的晶片中,早已經不是單純的模擬晶片或者是數字晶片了。現在的晶片裡面既能處理模擬信號的部分,也能處理數位訊號的部分。主要看哪個多哪個少,如果處理模擬信號的部分多一些,就叫做模擬晶片,反之叫做數字晶片。
  • 華為小米2020年半導體投資項目匯總
    華為小米2020年半導體投資項目匯總 杜芹 發表於 2021-01-04 17:25:58 2020年已過,這一年,華為和小米的投資戰略似乎已進入到了輕車熟路的階段。
  • 「中國IC風雲榜投資機構候選40」梧桐樹投資:聚焦泛半導體製程設備...
    【編者按】2021年中國IC風雲榜「中國半導體投資機構榜單TOP100」徵集現已啟動!榜單將從項目今年報會/IPO數量、管理資金規模、投資項目個數、投資項目總金額、行業影響力五個維度評選得出。在此基礎上排名前十的知名機構則為「年度最佳投資機構獎」獲得者。
  • 半導體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矛盾與破局
    (報告出品方/作者:天風證券,潘暕、陳俊傑) 我們前瞻提煉判斷半導體行業的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三大關鍵矛盾,供需間的不平衡將打破行業既有格局,破局是最重要的抓手。在行業格局變化之 際,高敏感度的資本將率先賦能行業,我們認為這是投資最主要關鍵的主線。 1.
  • 深度剖析中國半導體材料行業投資前景
    深度剖析中國半導體材料行業投資前景 胡薇 發表於 2018-11-05 15:49:01 半導體產業將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未來三年最重要的投資方向之一,而半導體材料作為半導體產業的直接上遊
  • 獨家融資 | 屹唐半導體獲紅杉資本等投資
    鉛筆道10月15日訊,北京屹唐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獲紅杉資本中國、深創投、基石資本、元禾控股等機構投資。  據天眼查App,屹唐半導體的投資人變更中新增了多位機構股東(見下圖),包括紅杉鵬辰(廈門)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萬容紅土投資基金(有限合夥)、蕪湖嘉盛基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蘇州元禾厚望屹芯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深圳市吉慧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北京華控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等。
  • 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投資蘇州東微半導體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蘇州東微半導體有限公司發生一系列工商變更,投資人新增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的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同時,該公司註冊資本由此前的約4425. 14 萬人民幣,新增至約4758. 22 萬人民幣,增幅達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