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投資 家電企業「造夢」半導體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家電企業對半導體產業的熱忱只增不減。2月27日,繼先後入股芯百特微電子和速通半導體後,小米又投資了靈動微電子,今年以來,TCL、格力、康佳等企業也釋放了不少投資半導體行業的信號。而這背後,是我國每年對半導體龐大的進口需求,以及在先進工藝上存在短板的現實問題。

近日,半導體強國日本與韓國疫情擴散加重,其國內半導體產能恐將受挫,業內人士認為,這將為國內材料廠商打開進口替代的時間窗口,實力較強廠商或可競爭海外市場。不過,眾多入局者當前都僅僅是邁出了一小步,半導體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投資熱情不減

天眼查數據顯示,上海靈動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生一系列工商變更,註冊資本由此前的4728萬元新增至5668萬元,增幅近20%,新增董事為王曉波。上海靈動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3月,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微電子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及技術服務、電子產品的研發及銷售等。

公開資料顯示,王曉波為小米產業基金管理合伙人。小米產業基金的全稱為「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成立於2017年,由小米與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引導基金共同發起設立,發力於「先進位造」類的投資。

最近,在關於投資半導體的新聞中,總是能看到小米產業基金的身影。2月24日,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發生一系列變更,小米產業基金成新增股東;小米產業基金投資了一家半導體公司廣西芯百特微電子有限公司(芯百特微電子),後者主要從事射頻集成電路的研發和銷售,並積極布局5G通訊、WiFi 6、AIoT等先進應用;此外,小米產業基金還成為蘇州速通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速通半導體)的新股東。

據了解,目前小米產業基金已投資了十五家以上的晶片設計企業,涵蓋了手機及智能硬體供應鏈,電子產品核心器件、新材料及新工藝等,同時兼顧智能製造、工業自動化等相關領域。

一直以來,小米都被貼上性價比的標籤,產品以低價高配為主要特點。近兩年,小米力求改變消費者對其這一印象,先將子品牌紅米獨立,又在小米10的發布現場正式承認進軍高端市場,而在半導體領域的布局更是暴露了小米對上遊產業鏈的野心。

行業轉型趨勢

從狹窄的定義來講,半導體只是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但晶片與集成電路,這些在消費電子、通信系統、光伏發電、照明應用、大功率電源轉換等領域需要大面積應用的電子器件,都離不開半導體,如二極體就是採用半導體製作的器件,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如計算機、行動電話或是數字錄音機當中的核心單元都和半導體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

我國半導體核心部件的市場容量佔據了全球約4成份額,但自主晶片供給不足卻始終是一塊心病,是短板、是稀缺資源,也是最具投資價值的標的。有分析稱,要是能完全替代3055億美元的進口額,那麼國內半導體產業還有10倍以上空間。

因此,傳統家電企業對半導體的熱忱近兩年居高不下。以TCL為例,自去年重組之後,該公司就逐漸展開了對半導體業務的布局。今年1月,中環股份、七一二及天津普林公告關於天津市國資委有意轉讓中環集團100%股權,作為競購方的TCL亦公告澄清在做該方面的考量,一時間TCL擬入主中環集團的事情被吵的沸沸揚揚,而中環集團的主要資產是國內的光伏及半導體矽片龍頭中環股份。

2月6日,TCL又完成了公司全稱的工商變更,由「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稱未來將大力推進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並擇機在高科技、大資產、長周期領域尋找兼併重組機會,配置科技發展中最基礎的、最核心的資產。

格力電器同樣在半導體領域砸了重金。2018年8月,格力電器成立全資子公司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其經營業務範圍即包含了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電子元器件等;2018年11月,格力電器通過持股聞泰科技10.98%的股權,間接投資安世半導體;今年2月17日,根據三安光電發布的公告,格力電器擬認購該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認購金額為20億元,募集資金擬投入半導體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一期)。

而康佳在半導體領域的布局也早已展開,2016年已成立了一家專注於存儲產品的中康存儲科技;2018年5月,康佳初設半導體科技事業部;2019年9月30日,康佳在重慶成立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註冊資金20億元;近日,康佳與雷曼光電籤署戰略協議,擬在光伏能源網際網路和智能計算、雲伺服器產業等方面展開廣泛合作,康芯威的主力產品就是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半導體存儲器件。

國產替代加速

在半導體領域,日本和韓國都是強國,其中,日本的優勢在上遊的原材料和硬體設備上,技術門檻非常高,尤其是材料方面;而韓國的優勢在於存儲器、面板等領域。

根據集邦諮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調查顯示,從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NAND品牌廠商營收來看,三星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35.5%;SK海力士排名第六,市場份額為9.6%。國泰君安研究指出,在半導體代工製造和封測的材料領域,日本企業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在矽晶圓材料、光罩、靶材等重要的細分子領域,日本企業所佔市場份額都多達50%以上。

因此,國內家電企業若想在短時間內實現半導體領域對日韓的超越,幾乎沒有可能。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半導體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雖然中國在半導體生產和設計本土化方面投入了巨大資源,但在先進技術工藝 (存儲和邏輯) 半導體製造方面仍有較大差距,中期內或許難以擺脫對於進口設備和某些關鍵材料的依賴。

不過,最近發生的疫情或使日韓產業鏈受挫,「國產替代」有望迎強力助推。據悉,三星電子位於韓國龜尾市的智慧型手機廠近日確認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就緊急停產。

中信建投化工行業分析團隊表示,2011年日本大地震短期對日本、亞太乃至全球半導體產業均造成衝擊,從長軸來看卻加速了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對外轉移。聚焦半導體材料領域,國內眾多的半導體材料廠商借勢2011年日本大地震實現了對日本半導體材料供應商的替代。

「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正逐漸得到眾多海外企業的認可。」產經觀察家丁少將指出。有消息稱,三星電子已選擇從中國進口所需的氟化氫,日本大金工業計劃在2022財年之前投入400-500億日元,以增加在華工廠的生產及設立新研發基地。

北京商報記者 石飛月(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相關焦點

  • 華為又入股一家中國半導體企業!危機之下 一年投資17家晶片企業
    哈勃科技投資半導體企業一覽實際上,在危機來臨之前,華為的投資目標主要是歐美的科技公司,因為歐美在半導體產業方面更加成熟。而投資國內初創半導體企業,意味著許多事情必須重頭做起,其成本將非常龐大。但是經過制裁之後,華為相比其他企業應該更加明白一個道理:「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2013年,華為曾收購光電子公司 Calopia,這是一家來自比利時的半導體公司;次年,華為又收購了英國物聯網晶片製造商 Neul。
  • 雷軍的貪婪時刻:兩個月密集投資8家晶片公司,小米極速「補」芯
    從1月16日起,小米集團通過旗下的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在短短兩個多月內,先後投資了帝奧微電子、靈動微電子和翱捷科技等八家半導體公司。 這一波操作,距離2019年11月19日,小米第一次投資速通半導體才過了不到半年。
  • 【收藏】半導體投資底層投資邏輯
    寫在前面:2020年是半導體企業和半導體投資風風火火的一年,二級市場的高市值造就了一級市場的瘋狂,瘋狂背後應該是冷靜的思考和應對,通過2020年投資6個項目的歷練,最近思考半導體投資底層邏輯,跟各個企業和投資機構大佬共勉。   投資尤其半導體投資到底投的啥?
  • 第三代半導體引投資熱電子巨頭紛紛湧入 康佳搭建平臺推進國產替代
    在透露會在半導體布局中涉及氮化鎵相關技術後,康佳於3月2日宣布與中信控股共同發起成立「信佳新興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以5G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半導體及數字消費產業為投資方向,進一步深入半導體布局。與此同時,多家上市公司也在近期紛紛表態其將在半導體上持續發力。
  • 深度剖析中國半導體材料行業投資前景
    深度剖析中國半導體材料行業投資前景 胡薇 發表於 2018-11-05 15:49:01 半導體產業將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未來三年最重要的投資方向之一,而半導體材料作為半導體產業的直接上遊
  • 產業丨2021功率半導體趨勢明顯,國內企業奮起直追
    替代空間巨大,國內企業奮起直追 國內的功率器件龍頭企業,華潤微、斯達半導體、新潔能、揚傑科技、華微電子、士蘭微的年銷售額與國際巨頭們相差很大
  • 半導體mems企業有哪些_國內十大半導體mems企業排行榜
    打開APP 半導體mems企業有哪些_國內十大半導體mems企業排行榜 發表於 2018-04-08 11:08:28      國內十大半導體mems企業排行榜——美新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   美新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從零開始創業成功的高科技半導體企業
  • 瞄準第三代半導體 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接連投資三家潛力企業
    打開APP 瞄準第三代半導體 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接連投資三家潛力企業 章鷹 發表於 2020-12-03 08:36:36 2019年到2020年華為投資的半導體企業   哈勃科技投資碳化矽企業「:瀚天天成」、山東天嶽和天科合達 12月1
  • 華為哈勃投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廠商源傑半導體
    華為哈勃投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研發企業源傑半導體   集微網消息,近日,企查查顯示,華為旗下投資部門 — 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陝西源傑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傑半導體」)。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多家半導體企業上榜2020《財富...
    該項政策對鼓勵企業加大投資、增加研發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養、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獎勵等方面,制定了相應的補貼或獎勵標準。其中,對達到政策標準的企業核心團隊最高獎勵1000萬元。半導體研究院擬投資15億元,建設集特色晶片及智能MEMS傳感器的設計、製造、測試與封裝一體化的開放性研發平臺,為區域內及周邊地區相關企業、學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公共服務。總投資10億 這個半導體項目籤約安徽六安近日,臺灣5G光電光纖霍邱產業園項目戰略框架協議在安徽六安霍邱縣籤約。
  • 海信等國產家電企業通過併購進軍海外市場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逐漸成長起了眾多知名的品牌,如今這些品牌企業開始將目光放向國際市場,海信無疑是其中之一,它正通過連續併購的方式進軍海外市場,這值得其他中國企業借鑑。在去年下半年海信在全球電視市場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後,近日消息指海信母公司海信集團出手收購斯洛維尼亞的家電廠商Gorenje,此舉將幫助它進軍歐洲市場。據了解Gorenje是歐洲一家較為知名的家電企業,其成立於1950年,旗下擁有Gorenje、Mora、Atag等七個品牌,產品銷售至全球70多個國家,而在歐洲市場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 「半導體大王」張忠謀投資大陸謀劃半導體復興路
    據全球半導體工業協會估計,到2006年,全球晶片市場將達到5000億美元,其中,1/4的需求和2/3強的產能集中在亞太地區。       投資銀行高盛指出,亞洲半導體加工出口具有長期經濟發展、廣闊的市場空間、豐富的人力資源、寬鬆的政策環境以及較低的生產成本等特色,因而吸引來自日本、新加坡、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半導體設計製造企業。
  • 比亞迪半導體榮登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
    來源:金融界網站引言:「獨角獸」這個詞流行於美國矽谷,指那些發展速度快、競爭力強,且業務發展、財稅結構、技術能力與創業團隊具有穩定性、持續性增長,獲得過私募股權投資,且具有較高市場估值和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
  • 半導體產業投資趨勢:新一輪矽含量提升周期到來,行業新機遇產生
    半導體行業是資金與技術高度密集行業,具有投資重、規模大、技術壁壘高的特點。由於技術封鎖等因素,國內半導體產業主要仍集中在低端商用及軍工領域,在高端商用領域與國際領先者仍有較大差距。 目前,半導體產業鏈從集成化到垂直化分工越來越明確,由此也降低了每個賽道的進入壁壘;國內優質玩家通過逐個擊破的模式,正在逐漸實現國產替代。
  • 中美科技脫鉤愈演愈烈,為什麼要更堅定投資中國半導體晶片
    第二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幕,拉動了電視機/錄像機的巨大消費需求,再次讓日本半導體企業騰飛。  當時,日本半導體企業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下異軍突起,令很多美國公司陷入低迷或虧損。1985年,微軟針對日本7家半導體廠商的DRAM開始反傾銷訴訟,「貿易摩擦」上升為「貿易戰」。
  • 晶片投資黃金坑?解密七大半導體材料和17家中國龍頭企業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國外疫情的爆發,將對半導體行業的格局造成一定影響,特別是日本及歐美疫情的加劇,將影響半導體材料供給。據中證報消息,國家大基金二期三月底可以開始實質投資。國家大基金是半導體行業風向標,國家大基金二期將更加注重對半導體材料及設備的投資。
  • 一年投資超50家半導體企業!對話中芯聚源管理合伙人:晶片創企生存...
    成立於2014年的中芯聚源是中芯國際的投資平臺,成立六年間投資超過120家半導體企業,投資版圖覆蓋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材料、設計、裝備、IP和服務等細分領域及MEMS、傳感器和LED等延伸領域,所投企業涉及早期、成長期、成熟期企業。
  • 小米再次出手,投資了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
    繼今年4月份從旗下松果電子獨立出大魚半導體,6月份投資芯原微電子之後,近日小米再次出手,投資了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安凱微電子。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10月31日,安凱微電子的運營主體安凱(廣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發生股東變更,新增股東為長江小米基金的投資實體之一——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千行資本的投資實體之一——珠海千行高科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及芯謀市場信息諮詢(上海)有限公司。
  • 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備忘錄
    明皜傳感由海內外知名管理和技術團隊與蘇州固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079)共同投資創建。團隊分布在蘇州、美國矽谷及臺灣新竹;團隊成員執業於半導體、MEMS業界數十年,在產品設計與研發、系統集成與應用、封裝測試及生產營運及市場推廣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3)美新半導體美新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從零開始創業成功的高科技半導體企業。
  • 2020年投資總額超千億,半導體投資從「絞肉機」到「價值窪地」?
    今年上半年,疫情加劇了資本寒冬——一級市場募資總額同比下降29.5%,投資總額同比下降21.5%,投資案例同比下降32.7%。而半導體行業投資逆勢崛起,2020年前十個月國內VC/PE投資了345個半導體項目,預計年底投資總額將超過1000億,達去年全年總額的3倍。許多半導體公司已經衝向熱錢湧動的二級市場——紛紛登陸香港和美國資本市場、國內科創板,讓背後的基金實現百倍退出的回報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