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9-11-26 15:26:51
繼今年4月份從旗下松果電子獨立出大魚半導體,6月份投資芯原微電子之後,近日小米再次出手,投資了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安凱微電子。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10月31日,安凱微電子的運營主體安凱(廣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發生股東變更,新增股東為長江小米基金的投資實體之一——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千行資本的投資實體之一——珠海千行高科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及芯謀市場信息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其中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比例為4.33%,成為了安凱微電子的第7大股東。
據安凱微電子官網資料介紹,安凱微電子成立於2000年4月,總部位於中國廣州,是一家為物聯網智能硬體提供核心晶片的晶片設計企業(Fabless IC Design House)。目前主要產品包括物聯網攝像機核心晶片、藍牙晶片以及應用處理器晶片,廣泛應用在視頻監控、藍牙音頻(音箱、耳機等)、指紋/人臉識別產品(鎖、門禁等)、智能家居、教育電子等領域的終端產品中。
天眼查顯示,安凱(廣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創始人NORMAN SHENGFA HU(胡勝發),公司大股東為安凱技術公司,持股比例為31.69%。此外,由廣州市財政局全資控股的廣州科技金融創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64%。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小米產業基金成立於2017年,目標規模120.00億元人民幣,由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引導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發起設立,基金將用於支持小米及小米生態鏈企業的業務拓展。
早在2014年之時,小米就成了專注於半導體晶片研發的松果電子, 2017年2月28日,小米發布了由旗下松果電子研發的澎湃S1晶片,成為了全球第四家具備手機SoC晶片研發能力的手機品牌。不過,澎湃系列處理器在手機市場並未獲得成功,而且到目前為止,第二代的澎湃處理器也不見蹤影。
今年4月2日,小米集團組織部發布組織架構調整郵件,披露為了配合公司AIoT戰略加速落地,推動晶片研發業務更快發展,小米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松果電子團隊進行重組。其中部分團隊分拆組建新公司南京大魚半導體,並開始獨立融資。經此調整後,小米持有南京大魚半導體25%股權,團隊集體持股75%。南京大魚半導體將專注於半導體領域的AI和IoT晶片與解決方案的技術研發,而松果將繼續專注手機SoC晶片和AI晶片研發。
今年6月,小米旗下的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還投資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持股佔比 6.25%,為後者第四大股東。芯原是一家晶片設計平臺即服務(Silicon Platform as a Service,SiPaaS)公司,提供世界一流的系統級晶片(SoC)和系統級封裝(SiP)一站式解決方案;同時也是一家領先的IP供應商,擁有業界最全面的IP組合。芯原業務範圍涵蓋移動互聯設備、數據中心、物聯網(IoT)、汽車、工業和醫療設備等領域。
此次,長江小米產業基金投資安凱微電子或為進一步加速小米的AIoT戰略的落地。
據第一財經報導,8月26日,小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稱,在過去兩年裡,小米投資了12家智能製造和半導體晶片產業,在過去的兩個月已經有3家在科創板上市。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