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發展AIOT,小米把松果電子分拆重組了

2020-11-23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今天下午小米集團組織部發布組織架構調整郵件,披露為了配合公司AIoT戰略加速落地,推動晶片研發業務更快發展,小米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松果電子團隊進行重組,部分團隊分拆組建新公司南京大魚科技。

內部郵件指出,調整後,小米持有南京大魚半導體25%股權,團隊集體持股75%。南京大魚半導體將專注於半導體領域的AI和IoT晶片與解決方案的技術研發,而松果將繼續專注手機SoC晶片和AI晶片研發。

對於此次的調整,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小米給予大魚團隊控股地位並鼓勵獨立融資,是小米在研發技術投入領域中持續走向深水區的最新探索。除了對大魚「扶上馬、送一程」之外,對於晶片研發,小米還將在更多維度上進行更大、更多樣、更長遠的持續投入。

有報導稱,目前已有多家投資機構在接洽大魚。「最快的幾家,盡職調查都已經做完了」,大魚內部人士說。

為什麼拆分松果電子?

內部郵件已經指出了此次架構調整是為了配合AIoT戰略的落地,AIoT到底有多重要以至於小米會進行這樣的架構調整?這就需要回顧一下今年初雷軍在小米公司年會發布新年賀詞。當時雷軍已經明確,2019年,小米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這,就是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

雷軍還解釋,從2019年起,對於小米而言,AIoT就是「All in IoT」!從現在開始5年內,我們將在AIoT領域持續投入超過100億元!

當然,小米在IoT領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根據雷軍的說法,小米在2018年是AIoT布局豐收的一年。小米是全球最大的IoT消費級物聯網平臺,連接了1.32億臺設備(不包含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內置小愛同學的激活設備數超過1億臺。

雖然小米在2018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擺在小米麵前的挑戰既有外部中美關係以及手機市場需求放緩的挑戰,還有內部的兩個主要矛盾:公眾對小米的期待與小米創新、發展速度之間的矛盾;小米的高速發展需求與現有組織管理能力之間的矛盾。

小米All in AIoT的戰略已經明確,主要矛盾也已經明晰,接下來關鍵的當然就是執行。想要創新,底層的晶片自然至關重要,因此小米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北京松果電子有限公司,研發手機SoC。顯然,目前松果並不能很好地滿足小米All in AIoT的戰略。

新公司研發RISC-V架構AIoT晶片?

2014年松果電子成立之時,引起了外界極大的關注。當時,國際上頂級的智慧型手機玩家蘋果和三星擁有自研的A系列和Exynos系列手機處理器支撐其手機業務的發展。國內的華為有海思麒麟處理器,其9系列晶片也獲得市場的關注和歡迎。因此,小米想要在智慧型手機業務上更上一層,擁有自研的SoC不僅能夠在創新和實力上大增,更高的自主權也非常關鍵。

在萬眾期待中,2017年,小米首款自研手機SOC澎拜S1發布,成為全球第四家擁有自研手機晶片的手機廠商。松果的澎拜S1晶片搭載在小米5C上,並且這款雷軍口中「賣到3000元以上才能回本」的手機最終以1499元開售,在同等價位區間配置上延續了超高性價比。

可惜的是,雖然澎拜S1的CPU和GPU在參數上和同期的競品差異不大,但處理器的基帶和製程上差別明顯,這直接影響了手機的續航和散熱能力,這也成為了後續小米5C用戶普遍反饋的問題。這並不是需要迴避的問題,對於任何一家晶片公司而言,首款晶片產品很難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需要不斷的改進和迭代才能被市場認可,麒麟晶片同樣也經歷了這樣的歷程。

因此,在澎湃S1發布之後外界都在期待松果發布澎拜S2晶片,從多次出現的澎湃S2晶片發布的傳言就可以看出外界對此的期待。我們沒有等來澎湃S2的發布,不過去年一個關於松果電子的消息受到了關注。

2018年9月,松果電子與阿里巴巴全資收購的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雙方達成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進行聯合開發,以中天微 RISC-V CPU 處理器為基礎平臺,松果電子提供極具市場競爭力的 SoC 智能硬體產品,共同促進和加速 RISC-V 在國內的商業化進程。

當時中天微執行長戚肖寧博士表示:「此次雙方的深度戰略合作,將基於松果 SoC 設計需求,研發 RISC-V CPU 與配套的軟體體系,對 RISC-V 架構在 IoT 領域的應用,特別是嘗試在高性能應用處理器方面的生態建設與產品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RISC-V架構作為與Arm架構競爭,近年來受到關注的精簡指令集,其架構特性以及指令集的免費受到了不少的關注,在RISC-V領域的創業者也看好RISC-V架構處理器在IoT領域的應用,因此松果與中天微的合作對於應該更有利於松果在IoT晶片的進一步發展。

到了2019年,恰好是小米All in AIoT,小米內部需要進行調整,此時分拆松果電子顯然更有利於其AIoT的發展。小米也稱,在經歷內部孵化期,充分鍛鍊團隊、沉澱技術積累之後,集團鼓勵、支持南京讓大魚團隊獨立融資,使其能接納更多方面的資金、技術與合作,贏得更快更好的發展,是小米加速晶片研發業務發展的又一舉措。

因此,雷鋒網認為南京大魚團隊可能會研發基於RISC-V架構的物聯網處理晶片滿足小米IoT設備的處理需求,至於是否會推出物聯網連接晶片,比如藍牙、WiF、LoRa等晶片則暫不明朗。畢竟華為在去年底發布了Wi-Fi HiLink無線模組、今年三月又發布了HiLink藍牙模組。從增強小米AIoT競爭力的角度看,大魚團隊很有可能既提供基於RISC-V的物聯網處理晶片,也可能同時提供物聯網連接晶片或模組。

至於松果的下一代澎湃處理器,只能繼續等待。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小米再次出手,投資了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
    繼今年4月份從旗下松果電子獨立出大魚半導體,6月份投資芯原微電子之後,近日小米再次出手,投資了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安凱微電子。目前主要產品包括物聯網攝像機核心晶片、藍牙晶片以及應用處理器晶片,廣泛應用在視頻監控、藍牙音頻(音箱、耳機等)、指紋/人臉識別產品(鎖、門禁等)、智能家居、教育電子等領域的終端產品中。 天眼查顯示,安凱(廣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創始人NORMAN SHENGFA HU(胡勝發),公司大股東為安凱技術公司,持股比例為31.69%。
  • 雷軍:小米MIX Alpha不打算量產了,澎湃晶片計劃繼續
    雷軍表示,MIX代表著小米在最前沿技術探索中的突破,承載著米粉們巨大的期待。我們深感壓力巨大,希望做一款不辜負米粉期待的 MIX。新一代MIX還需要一點時間。2019年9月24日,小米正式發布了MIX Alpha概念手機。
  • 三星電子分拆LCD面板產業欲轉型
    昨日,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LCD)生產企業韓國三星電子對外宣布,將把LCD業務分離,成立一家子公司,暫定名「三星顯示器」,計劃4月1日成立。分析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三星電子此舉意在發展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
  • 焦點分析|比亞迪半導體「大刀闊斧」推進分拆上市,意欲何為?
    目前,比亞迪半導體產品已規模化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領域,並應用於工業級IGBT領域,包括工業焊機、變頻器、家電等,未來計劃以車規級半導體為核心,同步推動工業、消費等領域的半導體發展。分拆上市有什麼好處和風險?對比亞迪半導體來說,分拆上市的好處有兩點:第一,找錢。
  • 格林美啟動子公司分拆上市,城市礦山+新能源材料雙軌資本驅動發展
    8月26日晚間,格林美(002340,股吧)(002340.SZ)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分拆子公司境內上市前期籌備工作的議案》,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以江西格林美為主體對集團電子廢棄物業務進行分拆並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 市場要聞 | 深耕微波無源元器件領域,火炬電子擬分拆天極電子至...
    據火炬電子公司公告稱,公司擬將下屬控股子公司天極電子分拆至科創板上市。此次分拆完成後,火炬電子的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繼續維持對天極電子的控股權。 火炬電子成立於2007年,2015年於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從事以電容器為主的電子元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電子元器件代理業務以及陶瓷新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
  • 市場要聞|深耕微波無源元器件領域,火炬電子擬分拆天極電子至科創...
    據火炬電子公司公告稱,公司擬將下屬控股子公司天極電子分拆至科創板上市。此次分拆完成後,火炬電子的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繼續維持對天極電子的控股權。火炬電子成立於2007年,2015年於上交所主板上市。
  • TCL的資產重組成功發展之路案例分析
    ,揭示了TCL的發展軌跡和成功動因,分析了TCL的管理層持股對目前我國企業MB0的啟示、TCL的國際化戰略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整體上市對於集匪發展戰略的重要意義以及整體上市和分拆上市對管理層持股收益的影響。
  • 格林美啟動子公司分拆上市 「城市礦山+新能源材料」雙軌資本驅動...
    原標題:格林美啟動子公司分拆上市,城市礦山+新能源材料雙軌資本驅動發展8月26日晚間,格林美(002340.SZ)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分拆子公司境內上市前期籌備工作的議案》,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以江西格林美為主體對集團電子廢棄物業務進行分拆並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 三星分拆OLED業務 逐漸淘汰LCD
    《韓國時報》網站周一援引內部人士的消息稱,作為重組非營利業務計劃的一部分,三星顯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已經將OLED業務分拆成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  Samsung Display的這位官員稱:「Samsung Display已經分拆了OLED業務部門,Samsung Display許多員工都加入了OLED業務部門。」  這位官員還稱,分拆OLED部門將把LCD業務置於更大風險中。他說:「如今,三星已經啟動了退出LCD業務的戰略,因為這項業務已經沒有太大前景了,而且也不盈利。」
  • GTIC 2020全球AIoT產業創新峰會將於3月13日登陸上海
    峰會將以「智聯萬物 慧生世界」為主題,探討推動AIoT產業重構的技術挑戰、創新機會與落地關鍵。作為亞洲規模最大、全球三甲的家電及消費電子展覽會,AWE將於2020年3月11日-14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舉行。隨著第三次人工智慧浪潮的爆發,AIoT將對物聯網完成全方位的升級和重構。
  • 雷軍的貪婪時刻:兩個月密集投資8家晶片公司,小米極速「補」芯
    驍龍865「光環」加持的背面,是小米澎湃S2「暗淡」的第三年。 「自研晶片」一詞,從2017年小米5C手機及其搭載的澎湃S1面世後,逐漸成為小米的又一軟肋,而這也是一個早已被行業講「爛」了的故事。 2018年,自小米旗下的半導體公司松果電子重組,成立南京大魚半導體後,小米的自研造芯路在外界看來似乎已經停止了步伐。
  • 5G換機潮,VR/AR回暖,AIoT大爆發!誰是下個消費電子製造之王:智東西...
    隨著 A 股的分拆上市制度建立,預計也能夠看到更多的電子公司高管持股子公司平臺,享受新平臺成長機會。硬體方面,零部件主要由三大部分的電子元器件組成:晶片(通信晶片、定位晶片等)、傳感器(物理傳感器、化學傳感器、生物傳感器、RFID、攝像頭等)和無線模組(通信模組和定位模組)。應用服務終端產品包括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AIoT 產業鏈小米發展:全球 IoT 平臺巨頭,Lot 營收體量第二大。公司為全球 IoT 平臺巨頭,堅定「手機+AloT 」策略。
  • 延安必康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分拆上市按下暫停鍵
    從2014年9月29日開市時起,九九久停牌,並且於2014年11月3日發布了《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在隨後2014年11月5日的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六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議案》,同意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 讀懂中國:「松果健康」為你破解「後疫情時代」的生命密碼
    21日,十場異彩紛呈的平行研討會相繼展開,各領域專家學者圍繞「新基建、新製造:發展新動能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網際網路與美麗中國健康中國」「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下的文化認同與文明對話」「疫情下生命與健康教育創新實踐」等方面,從國內外、海內外以及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中國經濟發展問題、全球治理問題入手深入探討,成功搭建了中外交流與對話的橋梁。
  • 拆解小米「評級抬升」:「技術為本」鐵律兌現「手機X AIoT」戰略...
    拆解小米被多機構提高股價評級的原因,既有對小米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有率的肯定,也包含有對小米歐洲等海外業務發展空間的預判,此外還有對小米IoT業務有望持續復甦的預期。而從根本來看,小米「技術為本」鐵律的兌現,以及 「手機X AIoT」戰略效應的不斷放大,正在成為構築起小米不斷夯實護城河的「雙基」。
  • 小松果快長大:澎湃S1處理器性能解讀
    跟隨小米5c一塊到來的自研松果處理器澎湃S1晶片已經來到了消費者的面前,在發布會上,這款處理器主要是拿來抗衡驍龍625。結合小米5c本身1499的定價來看,除了還算漂亮的外觀,澎湃S1並非是小米拿來頂天立地的「核彈晶片」。其主要意義除了擺脫硬體上的約束讓產品組合更加靈活外,也不乏在友商面前「炫技」的心態。
  • 小米今年朋友圈什麼陣容,做AIoT開拓者還要領跑行業
    相校於第一屆小米AloT開發者大會,今年雷軍格外強調AI,這也是今年整個loT行業的基調。物聯網loT,並不是新概念,然而直到最近5、6年才有了新進展,雷軍稱原因是此前loT以PC為核心,小米趕上了全新的時代移動網際網路,在思考如何進入行業時,思考的就是以手機為核心連接所有設備,後來打造路由器也是處於萬物互聯的理念。
  • 《原神》松果在哪裡採集 採松果的位置
    18183首頁 在哪裡 《原神》松果在哪裡採集 採松果的位置 《原神》松果在哪裡採集 採松果的位置 來源:網絡 作者
  • 超級物聯網時代,華為、阿里、小米誰能搶佔AIoT生態C位?
    賈維斯的底層技術邏輯就是智能物聯網(AIoT),最初大眾對物聯網並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想法,直到手機統治了科技市場後,物聯網被想像成一個以手機為核心的「數字中樞」 控制智能終端。隨著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和邊緣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物聯網的數字中樞也從手機端慢慢遷移到雲端,給整個物聯網產業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