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認知,什麼是風險?

2020-11-29 靜心語錢

風險管理能力,風險迴避

風險迴避是指考慮到影響預定目標達成的諸多風險因素,結合決策者自身的風險偏好性和風險承受能力,從而做出的中止、放棄某種決策方案或調整、改變某種決策方案的風險處理方式。風險迴避的前提在於企業能夠準確對企業自身條件和外部形勢,客觀存在的風險屬性和大小有準確的認識。

風險迴避的優點

相對於其它風險處理方式而言,風險迴避的優點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風險迴避方式在風險產生之前將其化解於無形。大大降低了風險發生的概率.有效避免了可能遭受的風險損失;

第二、節省了企業的資源。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使得企業得以有的放矢。在市場競爭中有所為有所不為。但風險迴避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不足之處在於:首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價值或利益的最大化.而風險與收益和機會常常相伴而生。迴避風險的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企業放棄了獲得收益的機會;其次。因為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絕對的風險迴避不大可能實現。

另外,風險迴避必須建立在準確的風險識別基礎上.又因為企業判斷能力的局限性,對風險的認知度是存在偏差的。因此風險迴避並非總是有效的。久而久之風險迴避。可能助長企業的消極風險防範心理.過度規避風險而喪失駕馭風險的能力,生存能力也隨之降低。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風險迴避。是否是最佳的風險處理方式?要依具體情況而定。

風險迴避的類型

嚴格意義上的風險迴避可以分為積極的風險迴避和消極的風險迴避。二者有其相同點,也有其不同之處。其相同之處在於兩者都認為企業自身的實力。不足以承受可能遭受的風險損失,希望能夠儘可能地在風險發生之前。減少其發生的可能性。但積極風險迴避和消極風險迴避對風險認知的能動性不同,對於每一個風險決策者,其心目中都有一個決策方案的評價標準,進而產生不同的風險預期。從風險的偏好性來說。積極的風險迴避者和消極的風險迴避者同屬於風險厭惡者。

但兩者對於風險認知的能動性是不同的。根據心理學的解釋,個性是一個人不同於他人的那些個人屬性或日常行為特徵的總和。個性因素由主體的過去經驗、天生能力以及受外部環境因素交叉影響所產生的綜合結果。消極的風險迴避者更懼怕風險。風險承受能力和應對突然事件的能力也較差.因此消極的風險迴避者不會去主動地識別風險。更談不上應對風險。接受挑戰。積極的風險迴避者並不會一味地迴避風險。從而喪失獲得商業謀取利潤的機會。只不過其對自身的能力更了解。更有自知之明。能夠更好地理解「有所為有所不為」。

風險管控能力,什麼是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是指將風險及其可能造成的損失全部或部分轉移給他人。通過轉移風險而得到保障,是應用範圍最廣、最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保險就是其中之一。

風險轉移的分類

一般說來,風險轉移的方式可以分為非保險轉移和保險轉移。

非保險轉移是指通過訂立經濟合同,將風險以及與風險有關的財務結果轉移給別人。在經濟生活中,常見的非保險風險轉移有租賃、互助保證、基金制度等等。

保險轉移是指通過訂立保險合同,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保險人)。個體在面臨風險的時候,可以向保險人交納一定的保險費,將風險轉移。一旦預期風險發生並且造成了損失,則保險人必須在合同規定的責任範圍之內進行經濟賠償。

由於保險存在著許多優點,所以通過保險來轉移風險是最常見的風險管理方式。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風險都能夠通過保險來轉移,因此,可保風險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

什麼不是風險?

有的人就是那樣,看啥都是風險?這風險那風險的!

啥沒有風險?

從來不考慮,風險管理能力的培養與學習,一代接一代!從來不知道,什麼叫無知是惡!而且這種思想與觀念,體現在方方面面,淋漓盡致的!

任何事情都有風險的存在,按指導,按規則,按順序,操作固定的一些事情,循規蹈矩的事情,嚴格管理風險點,控制風險,現有的風險都已經被前輩踏平了,不包括,科學家與極限技術流操作者。控制風險的方式有很多種,只要按正常操作,幾乎可以避免所有風險!努力要趁早,才能把一項複雜的技術,熟能生巧,然後,嚴格按規則操作,是避免風險最有效的方法!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吃蘑菇可降低患認知障礙風險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一個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阿爾茨海默病》雜誌上發表論文說,每周食用超過300克蘑菇的老年人,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可降低一半。  輕度認知障礙是指老年人出現輕度記憶或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但未達到痴呆標準的認知損傷狀態。
  • 普通種類的藥物可能會增加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
    赴美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一組科學家,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一個類的藥物用於廣泛的條件下,從過敏和感冒到高血壓和尿失禁,可能與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在老年人更易患阿爾茨海默病(AD)。
  • 《天道》:「VUCA」時代的關鍵決策:階層、認知、風險與選擇
    在VUCA的時代背景下,人們會做出怎樣的關鍵決策,將取決於他們的階層、認知、風險和選擇《天道》中格律詩公司當天售罄,業績可嘉。但被樂聖以不正當競爭起訴,要求賠償600萬元。天道中的各路人馬正式迎來了屬於他們的VUCA時代,此時,他們也將接受宿命的安排。
  • 危險源是風險的什麼 危險源指的是風險的什麼
    為了把風險降到最低,我們要儘可能遠離這些危險源。那麼,危險源是風險的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危險源是風險的載體,風險是危險源的屬性。即討論風險必然是涉及哪類或哪個危險源的風險,沒有危險源,風險則無從談起。危險源存在於確定的系統中,不同的系統範圍,危險源的區域也不同。例如:從全國範圍來說,對於危險行業(如石油、化工等)具體的一個企業(如煉油廠)就是一個危險源。
  • 系統性風險是什麼意思?系統風險的表現形式是什麼
    股市的風險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那麼系統性風險是什麼意思?去年股災,股市從5000多點跌至今年的2600多點,這麼大的跌幅,一半是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導致的。系統風險主要表現為下文所說的六種形式。系統性風險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系統性風險?
  • 什麼是合規風險以及如何管理
    隨著全球法規的完善和市場不斷增長,企業的合規風險也在增加。根據你經營所在的行業,內部和外部的規章制度將決定你的業務可以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以及在管理日常業務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未能遵守該等法規可能會對您的業務造成不利影響,包括經濟處罰,甚至可能被監禁。因此,當涉及到合規風險時,無知當然不是福。
  • 陳忠陽:風險之王辯——由馬雲風險說引發的思考
    風險之王辯(二)——由馬雲風險說引發的思考問題九:科技和金融的關係是什麼?網際網路金融和P2P的教訓和啟示是什麼?金融科技在「新金融」中如何定位?四、金融科技是降低還是增加了信用風險?關於金融科技對於金融的作用,一個常見的說法就是金融科技可以解決信息不對稱,因而可以解決風險問題,尤其是信用風險問題。但是,從現代風險管理的專業語言和邏輯來看,這種認識是有偏差的,是一種虛幻的認知。
  • 如何避免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是什麼意思
    投資風險是指對未來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在投資中可能會遭受收益損失甚至本金損失的風險。為獲得不確定的預期效益,而承擔的風險。那如何避免投資風險呢?關於如何避免投資風險,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講一下如何避免投資風險的技巧。
  • 38轉基因有未知風險?到底是什麼風險你說出來啊
    窮人才吃富人不吃|38未知風險|39領導吃|40公眾為何反對文/洪廣玉38、 對於轉基因的危害,會不會有「未知風險」,或者說科學家沒有考慮到的問題?答:很多人想像中的「未知風險」,大概指的指「現有的科技不能預測的風險」,按照這部分人的想像,所有他們不了解的東西都存在「未知風險」,但是,還有沒有風險是基於科學評估的,而不是臆測。事實上,如果不指出有什麼具體的風險,你完全可以將這種猜測用在任何領域,比如「5G是否還有風險」?「高鐵是否還有未知風險」?
  • 揭秘交易中的風險因何而來——漫談交易中的風險分層
    這一期筆者將沿著人性中的欲望與恐懼這個心理天秤的兩端來解析交易過程中的風險分層。我們都知道,在交易員的每一筆交易中對風險防控的意識應該是重中之重,而對風險的分析往往分三個層次:第一是概率層次;第二是期望值的計算;第三個層次是對黑天鵝和小概率事件的預防。好的交易,往往都是那些用比較小的風險搏取較多的收益的交易。那麼,這期我們先來解析一下交易過程中往往賦予的三階風險的構成邏輯。
  • JAD:攝入更多紅酒及奶酪或能幫助降低機體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荷華州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我們所吃的食物或會對晚年時機體的認知敏銳度產生直接的影響。這項研究是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大規模分析來揭示特定食物與晚年機體認知敏銳度之間的關係。
  • 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分別是什麼?FRM考點介紹!
    任何風險資產的總風險都是由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組成。 非系統性風險(Unsystematic risk)又稱為公司特有的風險(Firm-specific risk)或可分散化風險(Diversifiable risk).它指從總風險中扣除系統性風險之外的部分偶發性風險,這種風險可以通過資產組合的多樣化來分散。
  • 行為經濟學:面對風險,人類的想法其實很複雜
    此處的風險包含了兩重含義:某件事情發生的機率(比如擲骰子擲出一個六的機率),以及該結果的成本(你投入的成本大小)。但是我們對於風險的看法已經變了。現在我們知道,每個人對風險的感知和偏好受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個人背景、情緒、年齡等等都可能影響你的風險的認知。比如說,投資股票和證券時,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 微信帳號風險評估怎麼回事 完成帳號風險評估未滿足什麼意思
    而不少人在修改的時候,會出現完成帳號風險評估未滿足的字樣,這是什麼意思呢?看文中介紹。  微信帳號風險評估怎麼回事  很多小夥伴修改微信號時遇到了問題,顯示沒有」完成帳號風險評估「,系統評估中,可在一周後重試,未滿足,遇到這種問題,可能就是最近你的微信號有過不當操作,改了密碼或是換了設備,帳號活躍度不夠,沒有進行實名認證,最近發送的消息存在敏感詞等問題導致的。
  • 盧曼《風險社會學》:社會系統的風險與危險
    前者所處理的風險概念通過技術(細胞技術)、科技(基因研究)與生態風險(氣候)與日常經驗中的危險相掛鈎,而後者則引入了比如說風險與不確定性(弗蘭克·奈特)這樣的區別。這一空白介於理論上近乎脆弱的概念與無法指明方向的經驗研究之間,而盧曼當時試圖以區分的方式來填補這一空白。不能說這一嘗試是完全無效的,但同樣不能說他的意圖被完全實現了。在社會學的系統理論與社會理論中,風險研究仍以專題形式佔有一席之地。
  • 簡述風險、風險因素、風險事件、損失、損失機會的概念。
    風險有以下兩種定義:  其一,風險就是與出現損失有關的不確定性;  其二,風險就是在給定情況下和特定時間內,可能發生的結果之間的差異(或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之間的差異)。  風險因素是指能產生或增加損失概率和損失程度的條件或因素,是風險事件發生的潛在原因,是造成損失的內在或間接原因,通常,風險因素可分為以下三種:自然風險因素、道德風險因素、心理風險因素。  損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計劃的和非預期的經濟價值的減少,通常以貨幣單位來衡量。損失一般可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兩種,也有的學者將損失分為直接損失、間接損失和隱蔽損失三種。
  • 風險職能未來四大發展方向是什麼?
    全球風險管理專業人士協會(GARP)致力於為風險管理條線上的各級人員,包括各大金融機構的風險從業者和監管機構人員提供風險教育和最新行業資訊。
  • 《與天為敵:風險故事》:關於風險最有深度的文章
    我們曾細緻地研究過索羅斯反身理論,索羅斯本人也認為金融市場上未必可以有效地實施,正如他指出的人的認知不完美一樣,存在相當多的缺陷,這也是理論家一貫的悲嘆。但是這個角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風險,制定決策的框架。認知的缺陷,不僅存在於對大自然客觀規律的認識。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更多的不確定性來自於人的活動。管理風險的能力及風險承擔與前瞻性選擇的偏好,是驅動經濟系統前進力量的關鍵因素。
  • 睡太多有痴呆風險是什麼原因?不同年齡段一天睡幾個小時最好?
    睡太多有痴呆風險是什麼原因?  睡太多增加痴呆風險是什麼原因?國外專家研究顯示,過多的睡眠與大腦中被稱為腦白質高信號的病變有關,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增加痴呆和中風的風險。趕緊起來去上班啦!這是一般情況,並不是每個人都要刻板遵守,只要在這個範圍內,自己沒有不舒服就是最佳睡眠時間(什麼是健康睡眠?睡眠時間要多久?如何調整睡眠)。睡眠的重要性在哪裡?  熬夜是對我們身體健康的提前透支,睡眠不足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注意力與記憶力,很多疾病都與睡眠不足有著很大的聯繫。怎麼對抗失眠,早日成為不失眠星人呢?
  • 關於風險識別的說法,錯誤的是什麼
    2012年監理工程師考試《基本理論與相關法規》真題選擇題第16題  關於風險識別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建設工程涉及的風險因素與風險事件多,體現了風險識別的複雜性  B.避免和減少風險識別的風險,不屬於風險管理的內容  C.在風險識別時,應儘可能減少主觀性對風險識別結果的影響  D.風險識別結論的錯誤,往往會導致風險對策的決策錯誤  【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