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借「曾參殺人」的典故深刻剖析了消息面、價格與交易心理之間的交互作用,詮釋了人性是如何通過價格機制來影響市場的。這一期筆者將沿著人性中的欲望與恐懼這個心理天秤的兩端來解析交易過程中的風險分層。
我們都知道,在交易員的每一筆交易中對風險防控的意識應該是重中之重,而對風險的分析往往分三個層次:第一是概率層次;第二是期望值的計算;第三個層次是對黑天鵝和小概率事件的預防。好的交易,往往都是那些用比較小的風險搏取較多的收益的交易。那麼,這期我們先來解析一下交易過程中往往賦予的三階風險的構成邏輯。
首先是概率層次,這往往涉及更多的是常識性的風險意識,如我們大家在學習各類交易技術時,往往都學到過趨勢的力量,但是,大多數交易者在實際操作中,心理上卻因趨勢形成後價格已經大幅下跌或上漲了很大一截,而選擇熟視無睹趨勢,進而自憑感覺、認為價格已經跌了大半、即使跌也不會跌多少了,或價格漲了那麼多是時候該回落了等等心理作祟選擇逆勢抄底或猜頂操作思路,最終經常導致傷痕累累。為什麼?其實就是人性的問題,也是對概率層次的風險意識欠缺。因為在概率樣本中,近期歷史行情實際表現中發現上漲的概率遠遠大於下跌的概率,這時往往意味著處於上漲趨勢,而交易者根據概率來說,其實應該選擇概率發生較大的方向(即該例中,概率發生次數多的方向)為上漲趨勢;但為什麼很多初始交易者往往喜愛逆勢呢?因為,逆勢更佔據感覺優勢,感覺自己的與眾不同,感覺自己放空的位置比做多的位置更佔優。大家來看,其實單子的虧損反而更多的來自因沒有客觀的邏輯和知識儲備、而盲目遵從於心理感覺;即感覺已經漲很多了,它不可能永遠漲吧?就如近期一漲再漲的黃金,一跌再跌的英鎊一樣,有多少人會順勢而為,又有多少人逆勢加倉呢?
其次是期望值,簡單來說就是對一筆單子盈利能力所抱有的期望,往往心理預期嚴重超出其實際的客觀情況。很多交易者想當然的渴望每一筆單子都能抓住行情的主趨勢,所以,心理上就偏向害怕失去參與主趨勢行情的參與機會,由此,造成了要麼賺錢了不捨得獲利了結,幻想拿著還能賺更多;要麼頻繁交易。這都是不能合理估算每日行情的客觀日波幅,盲目放大自己的期望值導致的。
第三個層次是對黑天鵝和小概率事件的預防性。之所以市場上會發生黑天鵝和小概率事件,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是因為黑天鵝事件是進化(或完善)我們固有體系或思想的驅動力;這種力量產生於系統內固有的不完善性,是由與生俱來的認知偏見造成的。就如,2011年9月11日的「9.11」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就是由於人們疏於對本國的民航飛機的安防配置與監管,這既是民航監管體制方面的缺陷造成的,也是決策層自身思想上的局限性(或不完備性)造成的認知偏見所帶來的後果。因為,人們無法想像竟然能夠有人劫持民航飛機來撞擊號稱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的摩天大樓,這在歷史上是沒有出現過的。注意——就是因為歷史上沒出現過,就認為不會發生,這是人天生的認知缺陷,所以在交易中往往90%的交易者深陷其中。再如,千年蟲危機,次按揭危機等等危機的爆發,在爆發之前都是不曾被絕大多數人所認識到的,當然,如果絕大多數人都認識到了,那危機也就很可能不攻自破了,所帶來的危害相應也就沒實際的情況那麼嚴重了。
因此,作為交易員的我們應該時刻記住,無論你的交易策略有多麼完美,只要一個始料不及的突發事件來襲,再完美的策略都只是策略,而結果總是意外的。總之,為了防控這三種風險,就需要用一定的手段和技巧來防範,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太陽之下,唯一的區別就是,手裡是否有傘?
來源: 中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