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監會新規劍指衍生工具風險要求商業銀行將交易對手信用風險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框架)
⊙記者 周鵬峰 ○編輯 陳羽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衍生工具交易業務快速增長。為增強交易對手信用風險資本監管的有效性,推動商業銀行提升衍生工具風險管理能力,銀監會昨日對外公布《衍生工具交易對手違約風險資產計量規則(徵求意見稿)》(下稱《規則》),要求商業銀行將交易對手信用風險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框架。
《規則》依據2014年3月巴塞爾委員會發布的《交易對手信用風險計量的標準方法》起草,其所指衍生工具包括場外衍生工具、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和其他多頭清算交易。《規則》擬借鑑國際經驗並結合我國銀行業實際,提高衍生工具資本計量的風險敏感性。
《規則》重新梳理了衍生工具資本計量的基礎定義和計算步驟,明確了淨額結算組合、資產類別和抵消組合的確定方法,分別規定了不同保證金安排情況下風險暴露的計量公式。
具體來說,要求商業銀行應使用權重法或內部評級法計算衍生工具的交易對手違約風險資產,應按照規則的要求,計算衍生工具的交易對手違約暴露,包括重置成本和潛在風險暴露兩部分。同時要求商業銀行建立書面的分類政策,確定淨額結算組合定義。淨額結算組合是商業銀行與單個交易對手發生全部交易組成的集合。
《規則》要求商業銀行應將衍生工具劃分至相應的資產類別和抵消組合內。衍生工具的資產類別包括利率類工具、外匯類工具、信用類工具、股權類工具和商品類工具,《規則》要求商業銀行應在資產類別劃分的基礎上,建立抵消組合劃分標準,並將各類資產類別的衍生工具劃分至抵消組合內。
根據擬定的新規,商業銀行還應區分保證金衍生品交易(簡稱「保證金交易」)和無保證金衍生品交易(簡稱「無保證金交易」)。對於同一淨額結算組合,保證金交易的違約暴露以無保證金交易的違約暴露為上限。對保證金交易,商業銀行應與交易對手籤訂保證金和押品收付協議。僅具有單向保證金協議應認定為無保證金交易。
《規則》要求商業銀行建立健全衍生產品風險治理的政策流程,強化信息系統和基礎設施,提高數據收集和存儲能力,確保衍生工具估值和資本計量的審慎性。
陳文輝警示
險資高風險投資隱患
強調險資運用須堅持審慎穩健原則
⊙記者 陳俊嶺 ○編輯 陳羽
從關切「資產荒」下的險資運用到警示投資組合的「風險敞口」,從重申保險姓「保」到研究推進保險公司設立首席投資官……在日前舉行的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上,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多次警示險資高風險投資的風險隱患,並強調險資運用須堅持審慎穩健原則。
「低利率環境對保險行業和保險資金運用帶來了現實挑戰,特別是對於長期壽險,一方面由於壽險的長期性,負債成本難以下降,另一方面是低利率和資產荒,每年新增保險資金投資以及大量資產到期資金再投資的需求很大,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配置壓力巨大,存在潛在風險隱患。」陳文輝稱。
潛在風險隱患來自兩方面:一是利差損風險,要吸取歷史上利差損風險教訓;二是加大高風險投資。「高成本資金為了獲取高收益,倒逼保險機構提升風險偏好,投向高風險資產。」陳文輝指出,當前,適應和面對低利率環境和「資產荒」,有效的辦法就是降低負債成本,降低收益預期。
陳文輝同時指出,債券違約進入多發期並呈現蔓延趨勢,保險資金約80%資產配置於信用類資產,面臨的信用風險上升。同時,保險機構為獲取更高收益,不得不提升風險容忍度,加大對高風險高收益資產配置力度,導致投資組合的信用風險敞口提升。
「如果沒有市場自律,再強的監管也不會達到良好效果。」陳文輝警示,我國保險資金運用與成熟市場金融機構還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公司治理結構缺陷成為激進經營的基因、個別保險機構的有關人員涉嫌內幕交易和老鼠倉案件等。
「下一步,保險資金運用要堅持審慎穩健運用的基本原則。」陳文輝透露,一是保險姓「保」和保險資金運用服務主業;二是切實強化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理念;三是堅持依法合規運作和守住風險底線。
談及保險姓「保」,陳文輝表示,首先,保險應該以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類業務為主,短期理財類業務為輔;其次,保險資金運用應以固定收益類或類固定收益類業務為主,股權、股票、基金等非固定收益業務為輔;最後,股權投資應以財務投資為主,以戰略投資為輔。
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風險管理和風險保障。「在當前利率下行和低利率環境下,資產負債匹配的關鍵在負債端,負債端做好了,資產端就會輕鬆,將一個保險公司的經營完全寄希望於投資的認識是不正確的。」陳文輝稱。
談及未來一個時期的監管思路,陳文輝指出,保監會將繼續按照「放開前端、管住後端」的要求,堅持保險資金運用審慎穩健的原則,切實把防風險放在監管工作突出位置,同時持續深化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
具體來看,一要健全公司治理和資金運用內部控制。研究推進保險公司設立首席投資官,進一步推進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首席風險官制度,用制度、人員和責任推進保險公司完善公司治理;二要推動落實保險機構資產負債管理和監管;三要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公司和重點業務的監管力度。加強境外投資監管,加強股權、股票投資監管,規範和約束其一致行動人行為;四要繼續深化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放開保險資金投資渠道,創新運用形式,讓保險機構有更多的選擇權和決策權;五要進一步加強資金運用事中、事後監管。
直面挑戰 紮實推進基金公司的反洗錢工作
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蘇文鋒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頒布實施十年來,基金公司的反洗錢工作實現了從「合規為本」到「風險為本」,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提升。面對挑戰,基金公司應當從以下幾方面提升反洗錢工作水平:
一、 直面挑戰,提高基金業反洗錢技術水平
隨著資產管理業務的不斷增長和業務創新的層出不窮,基金公司反洗錢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困難和挑戰,例如:
1、投資者數量巨大、交易頻繁,身份識別和交易統計的挑戰
基金投資者超過7500萬戶,投資者既可在全國各代銷機構的櫃檯交易,也可通過網際網路交易,加上行情波動大、交易頻率高,交易者的真實身份驗證、交易目的分析都增加了難度。
2、自動提取的可疑交易報告質量難以完全滿足反洗錢要求的挑戰
基金公司的報送可疑交易數據主要依靠反洗錢系統的自動提取,大量基礎數據需要通過人工覆核分析提升可疑交易報告的針對性。
3、移動網際網路、第三方支付等新的交易方式對提高客戶身份識別水平的挑戰
配合提升客戶體驗使用的一些新交易方式,其客戶身份識別方式也區別於傳統方式,需要基金公司及合作機構投入更大的精力。
二、 立足 「了解你的客戶」,提升產品和服務水平
1、以「風險為本」提高內控水平
「風險為本」的反洗錢工作理念與證券基金行業合規風控的內在要求高度契合,要自覺地把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反洗錢工作嵌入基金業務的拓展、運營與合規管理中,成為衡量反洗錢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之一。
2、以「了解客戶」為基礎,提升產品和服務水平
堅持「了解你的客戶」的原則,只有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資金、來源、用途和風險承受力等,才能提供高價值的、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留住老客戶,吸引新客戶,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必須把客戶身份識別工作滲透到各業務環節,與客戶盡職調查、投資偏好與風險承受能力調查等銷售適當性管理工作緊密結合,提升服務水平。
三、抓關鍵,紮實推進反洗錢長效體制建設
1、建立長效機制,將反洗錢工作落到實處
組織體制方面,建立由公司領導掛帥的反洗錢組織體系,完善反洗錢制度,指定專門部門負責日常反洗錢組織、管理、協調工作,將該項工作落到每個層面、部門、業務、流程和關鍵崗位,實現了反洗錢工作的職責化、流程化、日常化、制度化,並通過強化培訓和提升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提供反洗錢工作成效。
2、全面加強和細化直銷部門反洗錢管理
直銷部門是公司直接面對客戶的部門,必須全面加強客戶的初次識別和持續識別等日常反洗錢管理工作。
對新客戶,應按相關反洗錢法規的要求審核資料,辦理開戶、交易等事宜,確保客戶身份及交易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同時,各部門協同配合,加強對可疑交易的識別、分析、上報等工作,實現對直銷客戶的反洗錢工作的全覆蓋。對老客戶應定期抽查回訪,提高客戶識別的質量。
3、與代銷機構明確雙方的反洗錢責任
明確與代銷機構的客戶身份識別、了解客戶、銷售適當性責任並落實在代銷協議或代銷補充協議中,共同把反洗錢工作做好。
4、反洗錢工作步伐與業務創新相適應
創新推動發展應該以穩健經營、風險可控為前提。因此反洗錢工作步伐與業務創新相適應,讓反洗錢更好地為業務創新和行業發展護航。
回顧過去,反洗錢工作,這不僅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基金行業持續穩健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們將與時俱進,以合規促發展,以風險為本,以客戶為本,持續加強反洗錢工作,不斷為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的個性化產品和服務。(CIS)
方向的變局
⊙記者 王宙潔
英鎊匯率逆流而上
伴隨美聯儲12月政策會議逐漸臨近,投資者對美聯儲即將加息的預期升溫。受此影響,美元匯率接連走高,非美貨幣普遍下滑。本月以來,英鎊成為主要貨幣中兌美元匯率唯一上揚者。截至上周末,英鎊的即期回報率為1.92%,而墨西哥比索、日元及巴西雷亞爾的即期回報率均低於負6%的水平。
彭博社指出,經濟表現助英鎊一臂之力,雖然官方預計該國經濟增長明年將放緩,而且外界擔心英國政府難以在明年3月底前啟動脫歐程序,但強勁的消費支出幫助抵消了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此外,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勝出以及歐洲政治風險加劇,這讓交易員們在關注英國脫歐的同時將焦點也放在了其他方面。
美在線交易額激增
在剛剛結束的美國「黑色星期五」購物節中,美國電商銷售額創新高。據Adobe統計,今年「黑色星期五」及感恩節當日,美國市場在線購物交易額超過50億美元。其中,「黑色星期五」當日的交易額達到33.4億美元,同比增幅達21.6%,為史上首次突破30億美元關口。與此同時,分析公司RetailNext數據顯示,實體店在這兩天的淨銷售額下降5%,交易數量減少7.9%。
路透社分析指出,在線交易額大增反映出消費者遠離實體店購物的一種整體趨勢。傳統上,美國假期購物季從感恩節後的一天,即「黑色星期五」開始,零售商會提供大幅折扣活動,同時實現獲利。但這種活動的吸引力一直在減弱,因為網絡購物興起,且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等一年到頭都推出低價交易。
核能如「籠中困獸」
瑞士27日就一項加快關閉核電站動議舉行全民公投,結果顯示54.2%的投票選民和瑞士聯邦絕大多數州都反對這項動議。這項名為「有序放棄核能」的動議由瑞士綠黨提出,對關閉瑞士境內5座核電站提出了明確時間表。目前,瑞士約40%的電力供應來自核能。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瑞士政府決定,到2050年使瑞士的能源供應轉變為依賴使用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瑞士將不會建設新的核電站,其境內5座核電站在服役期滿時會被關閉。
瑞士廣播電視集團旗下瑞士資訊指出,在許多人看來,核能和許多現代科技手段一樣,猶如用鎖鏈封閉起來的困獸。看似被控制,但隨時都有可能衝破牢籠、最終吞噬人類。不過,在沒有找到足夠的可替代能源之前就輕易關閉核電站、徹底摒棄核能,無異於破釜沉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真正驅使國家放棄核能的,不是讓核電廠關門大吉,而是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
大宗商品「測溫」宏觀經濟
(上接1版)
對於未來,上海拙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邱皓認為,仍然看漲有色金屬的這一輪周期,只是經歷快速上漲後短期內可能會有調整。
宏觀經濟顯暖意 商品牛市或延續
總體來看,大宗商品在經過多年蟄伏後,今年開始大舉反彈。據文華財經統計,截至11月28日,文華商品指數今年以來漲幅接近45%。
在高上看來,2015年底開啟的商品牛市目前正處於第二階段,2017年將迎來第三階段,市場關注點將從供給側轉向需求側,從國內轉向海外。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甦,有色、能化商品可能接替黑色系,帶領商品延續牛市。
在大宗商品反彈的過程中,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也顯示中國經濟正在築底企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9月份PPI實現四年半以來首次轉正後,10月PPI同比漲幅擴大至1.2%,這一漲幅超過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1%。展望明年,上海證券分析師胡月曉認為,目前工業、消費、投資相繼向好,內需成經濟增長新動力。隨著財政收支持續樂觀、PPP項目、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持續發力,預計2017年中國經濟整體將延續穩中有升、緩慢上行的格局。
專家和行業人士普遍認為,商品期貨市場的反彈,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其對於宏觀經濟暖意的「感應」。而這股中國商品的多頭熱情甚至感染了全球市場。「除原油和黃金兩個品種,其他大宗商品幾乎都受到中國因素的影響。」來自香港期貨經紀商BANDS Financial的Tiger Shi表示。
法興銀行Rutie Zhang也認為:「中國商品市場正在經歷供需錯配格局下的周期性上漲。目前美國對衝基金和大型養老基金仍在觀望大宗商品,而中國資金更靠近市場前沿,主動尋找高回報、抗通脹的資產。」
上海收緊住房信貸
樓市或進入高位橫盤
⊙記者 張良 ○編輯 全澤源
繼深圳、杭州等地近期升級樓市調控措施之後,昨日,上海市也對樓市調控措施予以升級。多位接受上證報採訪的房產專家認為,此次樓市新政旨在抑制投資及投機行為,對穩定市場有積極意義。但由於上海庫存規模不足,此次調控能否讓房價明顯下行還有待觀察。
上海市住建委11月28日公布,自2016年11月29日起,居民家庭購買首套住房申請商業貸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5%。在本市已擁有1套住房的、或在本市無住房但有住房貸款記錄的居民家庭申請商業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
同日,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印發《關於調整本市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政策的通知》,在區分首套和二套購房的前提下,調高對第二套改善型購房的首付比例至普通商品房50%和非普通商品房70%、二套普通商品房貸款利率上浮10%、二套普通商品房個人貸款最高限額下調10萬元,並停止向已有兩次公積金貸款記錄的職工家庭再行發放貸款。借款人以公積金繳存帳戶餘額確定貸款額度的倍數從40倍下降到30倍;嚴格執行住建部還款能力的計算比例調減為每月還本額佔工資基數不超過40%,以及對第二套改善型住房認定標準的口徑。
上海市相關部門還表示將加大商品住房用地供應,確保2016年商品住房用地供應同比增加。
東方房地產學院常務副院長華偉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上述調控政策對高端住宅需求的影響比較有限,對中低端住宅需求則起了一個延遲的作用。本質上,此次出臺的政策是以犧牲成交量來穩定房價,使其在高位橫盤。
在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看來,此次上海升級調控政策是意料之中的事。他解釋稱,上海在10月出臺「滬六條」後市場降溫,成交量下滑,但是成交價格還在上漲。10月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環比上漲0.5%,而同比漲幅則達到37.4%。從同比漲幅來看,上海還是處於漲幅靠前的城市,因此調控壓力仍沒有消除。
「此次出臺的舉措顯示出地方政府對樓市調控的決心。而且最近幾周高價房成交比較活躍,也帶動均價出現波動,可能對市場心態帶來一定影響,通過政策加碼可以鞏固調控效果。」
從舉措來看,此次上海樓市政策的調整著重於信貸政策。盧文曦認為,限購方面上海已經處於較為嚴格的措施,再趨嚴的話會損傷合理居住需求,相比之下信貸政策還有一定騰挪空間。原先信貸政策只認房,不認貸,即只要出清手中房源,再買還是首套。調整後的政策既認房又認貸,意味只要以前有信貸記錄,再買房都認定是第二套,對改善型購房者衝擊尤為明顯。當前中環以內置換買家達到九成,外環平均到九成,意味這部分客戶會受到制約,而且是查全國徵信,覆蓋範圍要大很多。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目前上海房地產市場面臨三個壓力:一是庫存規模相對不足,亟須通過政策調整來實現供求關係的平衡;二是房價上漲態勢依然比較明顯,控制房價的難度還是較大;三是看漲預期依然較強烈,亟須通過政策進行市場預期的引導。「上海此次政策內容,直擊當前房貸市場、房價等核心問題,調控積極有效,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高槓桿買房等行為有一個較為明顯的管制作用。」
嚴躍進認為,上海此次樓市新政主要是抑制投資投機或炒房需求,對穩定市場有積極意義。可以預見的是,到年底前上海房地產市場的交易量會有所下滑,大漲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市場重回平穩是大勢所趨。
此外,天津也升級了房貸調控政策。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官網的消息,11月25日,該行會同天津銀監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住房信貸政策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調整天津市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主要內容如下:對居民家庭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首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為40%;但對非天津市戶籍居民家庭,在天津市內六區和武清區範圍內購買首套住房的,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40%。
國務院發文
三舉措進一步擴大消費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特別是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服務消費的政策措施。
《意見》指出,當前我國國內消費持續穩定增長,為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揮了基礎性作用。順應群眾期盼,以改革創新增加消費領域特別是服務消費領域有效供給、補上短板,有利於改善民生、促進服務業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消除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放寬市場準入,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積極擴大新興消費、穩定傳統消費、挖掘潛在消費。
《意見》從三個方面提出了進一步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一是著力推進幸福產業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圍繞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通過提升服務品質、增加服務供給,不斷釋放潛在消費需求。主要包括逐步將國際郵輪入境旅遊團15天免籤政策擴大至更多口岸,適時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推廣至符合條件的地市級文化文物單位,年內完成體育類社團與機關脫鉤第一批試點,適時向全國推廣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清理取消申辦養老服務機構不合理前置審批,鼓勵在理工農醫、國家急需的交叉前沿學科和薄弱空白學科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等。二是大力促進傳統實物消費擴大升級。以傳統實物消費升級為重點,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創新增加產品供給,創造消費新需求。主要包括打破汽車銷售品牌授權單一模式,出臺家用綠色淨化器具能效標準,制定節能環保技術產品推廣目錄等。三是持續優化消費市場環境。聚焦增強居民消費信心,吸引居民境外消費回流,營造便利、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主要包括提高城市快速消費品等民生物資配送和冷鏈物流能力,加大對城鄉農貿市場和物流設施等支持力度,對內外銷日用消費品實行「同線同標同質」,加快推進智慧家庭、生活性服務業標準體系建設等。
《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強化組織領導,不斷研究解決擴消費和服務業發展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抓緊制定配套政策和具體措施,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措施見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