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能控制仿生假肢的每根手指

2021-01-12 雷鋒網

最近,由英國義肢公司Touch Bionics研製的一款名叫i-limb的仿生手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Touch Bionics的下一代「仿生假肢超革命」假肢器官的用戶可以使用配套的iOS應用來進行手部配置。這款「Biosim」應用使得用戶能夠激活24個自定義的握拍姿勢模式,它們通過計算機對安裝在手腕處電極接收肌肉信號的處理,方便用戶的日常活動(如綁鞋帶或者拿筆等)。還可以對假肢進行診斷,以確保其正常工作。

更新後的仿生假肢模型中的新電極使得用戶能夠更好的控制他們握拍的力道;這一性能對於很多日常活動都是很有用的。此外,該設備還新增了一個提高活動靈敏度的有動力裝置的旋轉拇指。

i-limb是全球首個能夠通過移動應用進行控制的上身義肢,它能夠處理一系列的動作指令,在靈活度上基本能與真手相媲美。此外,除了移動應用之外,佩戴者也可以通過肌肉信號來對i-limb進行控制,只不過前期使用中的難度會稍大一些。i-limb的5根手指頭都進行單獨供電,而大拇指和手腕採用了可旋轉的設計,用以模仿比較複雜的手部動作。

儘管仿生假肢需依靠iOS應用,但該設備主要還是依靠用戶的肌肉信號方向。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智能仿生假肢:截肢患者的希望 Smart Bionic Limbs: A Hope for Amputees
    仿生假肢(Bionic Limbs)是結合仿生學和電子功能的人造假肢,其中「仿生學」英文Bionics的「bio」意指「生命」,「nics」意指「electronics」電子學。仿生假肢可幫助截肢患者行使一定的人體功能,目前智能仿生假肢是許多發達國家康復醫療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
  • 仿生假肢能開鎖、寫字、用電鑽!真手假肢傻傻分不清?
    來自義大利技術研究所和義大利INAIL假肢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稱,這款仿生假肢具備自然協同和適應性運動能力,其在力量、速度、穩健性等方面都高度模擬人手。這款仿生假肢採用了機電一體化等技術提升操作自然度及使用效率,試驗證明,Hannes能在一周時間內被熟練應用,可以轉動鑰匙、按壓噴壺、握筆寫字,還能在不到1秒內完成完全閉合的抓握,並施加150N的抓力。Hannes有什麼神奇之處?它是如何做到近乎逼真地模擬人手動作的?背後有什麼創新技術?讓我們跟隨文章一同了解。
  • 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研發商「健行仿生」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公司通過將人型機器人技術和身體的有機融合,設計出了全新的機器人式智能假肢。通過假肢搭載的傳感器,實時感知用戶意圖和環境變化,控制電機輸出合適的力矩和速度,提供動力幫助用戶更好更輕鬆地行走。BionicM旗下智能電動假肢健行仿生創始人兼CEO孫小軍博士9歲不幸截肢,15年拐杖生活。
  • 智能仿生手推開新世界(圖)
    心動它就動靈敏如真手  智能仿生手推開新世界  在一次摩託車事故中失去一隻手臂的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克勞迪婭·米切爾裝上了同神經相連的智能機械手。  醫生們把米切爾等人胸肌中的神經拿掉,代之以殘留的手臂神經,再把控制假肢活動的肌電傳感器和這些肌肉相接。這樣,他們想活動手、臂、腕的念頭就會傳到胸肌的神經中,肌電傳感器覺察到神經和肌肉活動後,便會帶動仿生手進行相應的活動。  現在,26歲的米切爾可以同時活動機械假肢的手、臂、腕,可以拿刀切食物。當胸肌被觸碰時,她會覺得是她的手被碰了。
  • 智能假肢能跑步打球登山就像真正的人腿一樣
    據新華社 美國科幻電視劇《無敵金剛》中,飛行員史蒂夫在雙腿重傷後換上了價值600萬美元的假肢,結果擁有了超能力。據英國《每日郵報》3日報導,目前,英國已有人開始試用一種智能仿生假肢,其複雜和精密程度不亞於科幻故事的構想。  英國廣播公司(BBC)製片人斯圖爾特·休斯3年前在伊拉克報導戰爭時,不小心踩到地雷,失去了右小腿。
  • 英國公司新發明,人人用得起的仿生假肢,比其他的假肢便宜三倍
    隨著人們知識與文明程度的提高,對於殘疾朋友的關懷增加了不少,我們也都知道,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機械假肢、智能假肢,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殘疾人人都是家庭富裕的有錢人,那些造價昂貴的價值總會有人買不起,但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機械手。
  • 《極客出發》以人為本 關注智能假肢造福殘障人士
    科技的發展正在悄然改變殘障人士在社會中舉步艱難的局面,假肢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了2.0時代,近年來,仿生和電子技術在假肢領域廣泛應用使得這些智能假肢造型逼真且功能實用,被稱做「明日鐵拳」,他們不僅完善了殘障人士的身體拓展了他們的餘生,更傳遞出一種力量,那就是科技以人為本。本周,《極客出發》的主題是智能假肢。
  • 世界首例移植仿生假肢:可由大腦控制運動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三名失去手功能的病人接受了由大腦信號激活的仿生假肢的移植。這一世界領先的外科技術能夠修復因爬山和車禍失去作用的肢體的功能。這一技術也為其它遭受嚴重損傷或者先天缺陷的病人帶來了希望。接受生物移植的這三名病人的頸部神經嚴重受損,而頸部神經控制著手臂的運動和感知。
  • 仿生耳眼手腿心臟有多牛 智能化假肢可由人腦控制
    人工心臟可賜予患者第二次生命,人工耳蝸可使失聰者重獲聽力,仿生眼球可使失明者重見光明以及仿生肢體可使癱瘓者重新站起來。當好萊塢電影不斷展現「鋼鐵俠」之類的超人能量時,如今的仿生學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已到了哪一步?牛津大學未來人類學專家桑德伯格博士表示,改造人類身體變得越來越容易,打造無敵鐵金剛已不再是幻想。
  • 「盧克之手」走出熒幕:智能假肢手為肢殘者帶來福音
    新華社瀋陽9月2日電(記者石慶偉、於也童)2日在遼寧省瀋陽市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上,一款由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操作感知一體化智能假肢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觀看。記者看到,一名工作人員的胳膊上捆綁著一些傳感器,隨著他手指的運動,假肢手的機械手指也隨之進行相同的運動。「我剛和它握手了,這機械手的力量很大,太神奇了,簡直像科幻大片一樣。」前來參觀的瀋陽市民高麗說。
  • 解析肌電信號,用智能義肢控制單個手指,Nature子刊報導!
    他們開發新方法來改進對機器手的控制力,這種方法將結合每根手指的控制力和自動化來改善抓握和操控等動作的效果。這項結合了神經工程學和機器人工程學的交叉概念已經在三位截肢者和七位健康人士身上試驗成功。研究結果發表在了前些天出版的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自然-機器智能》)雜誌上。
  • 現在最好的手部假肢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甚至連很多假肢公司的業務員都會對手部截肢的客戶不太在意,因為手部截肢客戶安裝假肢的可選擇性很少,並且客戶滿意度很低。我們手的功能太多了,手部的假肢補償不了手失去的功能。最好的功能型假肢,當然就是仿生智能手了國內仿生智能手市場到現在為止(2020年)一直被國外品牌佔領,但是國內也出現了一款性價比很高的仿生智能手了。我個人預測這款手,將成為國外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 美國男子用意念控制仿生假肢 欲挑戰103層大廈
    「這個假肢讓我受益很多,我希望其他人也能得到它的幫助不久前,科學家在沃特的大腿部位放了11個電極,用於連接仿生學假肢的微電腦美國31歲的扎克·沃特將用意念控制仿生假肢爬上隨著仿生肢體的發展,「殘疾」的概念將不復存在。本月4日美國一名殘疾男子就將通過假肢來爬上103層高的摩天大樓,而且神奇的是他將通過意念來控制這條「仿生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0月30日報導,這名男子叫扎克·沃特,現年31歲。他要攀爬的芝加哥威利斯大樓是全世界最高的j建築之一。
  • 科學家首次將人腦連接到兩個仿生手臂,同時還從人的手指獲得反饋
    連接他頭頂的電線伸入一架計算機,這臺計算機機連接著似乎正在自行移動的黑色仿生手臂。兩名研究人員向他發出指令「左,上,右,下」,並記錄著來自視頻監視器的數據。這名男子皺著眉頭,試圖讓假肢伸向貼在白板上的一組紅色和藍色的布球。「捏,捏,伸展。」他喃喃道。「來吧!成了。」 他咕隆著,搖著腦袋,一隻碳纖維仿生手臂慢慢地上升和伸展起來。
  • 假肢越來越逼真 用大腦就能控制手指的擺動
    日前,研究人員剛剛在假肢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展示了應該如何利用大腦實現對假肢的控制,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它利用大腦的映射來「讀取」來自假肢用戶頭腦中的控制命令。
  • 北京假肢智能仿生腿
    即便筋肉骨骼損毀或喪失,曾經控制著它們的大腦區域及神經也會繼續存活。對許多傷殘者而言,與斷肢對應的腦區和神經都在靜候聯絡,如同話機被扯掉的電話線。醫生們已開始利用神乎其技的外科手術,為患者把這些人體構造與照相機、話筒、馬達之類的裝置連接起來。於是,盲人能視,聾人能聽,而阿曼達能雙手操持家務了。
  • 賦思頭環母公司另一產品BrainCo智能假肢獲人民日報點讚
    賦思頭環母公司另一產品BrainCo智能假肢獲人民日報點讚 11 月 11 日的最新一期《人民日報》科技版用半個版的重頭版面關注人工智慧,引發人工智慧行業高度關注,報導對應用了
  • 憑藉機器學習算法,電極植入新技術使意念控制假肢又進一步
    至少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讓意念控制假肢成為現實。從理論上講,能讓截肢者用意念控制的人造假手可以恢復他們完成各種日常任務的能力,並極大地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然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面臨一個主要障礙:他們還無法獲得足夠強或足夠穩定的神經信號來發送到仿生肢體。儘管可以通過腦機接口獲得這種信號,但植入腦機接口的過程是侵入性的且成本很高。而圍繞大腦和脊髓扇形分布的末梢神經所攜帶的神經信號又太小。
  • 使用3D列印創建仿生機器人手指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和日本立命館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設計並製造了受人體骨骼結構啟發的機器人手指。在今年的無處不在的機器人和環境智能國際會議(URAI)上展示的這種仿生機械手手指是使用多材料3-D印表機組裝而成的。
  • 十種超酷高科技假肢 可能比真的還好用
    這個問題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假肢,它至少能讓佩戴者恢復一些已經失去的靈活性。普通的假肢並沒有什麼作用,只是看起來美觀而已。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假肢技術也有了翻天覆地的進步。 這幾年來,我們對各種創造者冒出的有趣想法感到驚訝。我們看到像內置無人機的假肢,能讓我們感覺和看起來像一位超級英雄,甚至還能讓藝術家用假肢來給別人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