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移植仿生假肢:可由大腦控制運動

2021-01-09 IT之家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三名失去手功能的病人接受了由大腦信號激活的仿生假肢的移植。這一世界領先的外科技術能夠修復因爬山和車禍失去作用的肢體的功能。這一技術也為其它遭受嚴重損傷或者先天缺陷的病人帶來了希望。接受生物移植的這三名病人的頸部神經嚴重受損,而頸部神經控制著手臂的運動和感知。

▲其中一名接受移植的病人米洛拉德·馬林科維奇(Milorad Marinkovic)

儘管接受了常規手術,這三名病人的仍沒有恢復正常的手功能,因此成為接受這一新技術的候選者。首先,通過向手臂移植少量肌肉和神經組織——一般來自腿部——來恢復前臂的感受功能。這將極大地促進大腦向手臂發出的電信號。

接著,受感染的手臂被截肢,目的是為仿生智能假肢騰出移植空間。仿生假肢的傳感器會對來自大腦的電脈衝做出回應,使得病人可以進行日常活動。根據發表在《柳葉刀醫學雜誌》上的報告,在病人全面康復後,假肢將恢復較高水平的手功能。

▲超人類主義

世界著名的整形外科手術專家、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奧斯卡·阿斯曼(Oskar Aszmann)在過去的三年間對這三名奧地利病人進行了移植手術。去年11月,阿斯曼教授給一名具有先天缺陷的21歲的病人移植了仿生手臂。「在未來,手和腳的整形將出現更多新的方法來取代失去的四肢並修復功能,」阿斯曼說道。阿斯曼教授與德國哥廷根大學醫學中心的工程師們保持密切合作。

▲突破性進展便是通過神經和肌肉移植獲得大腦神經信號

「生物學和技術的發展將提供過去無法想像的治療方案。」阿斯曼教授表示這三名病人遭受的臂叢神經損傷其實是一種內截肢,將手與大腦分離。這種損傷常發生於高速碰撞產生的創傷,尤其是摩託車事故,以及碰撞式運動,例如英式橄欖球和美式足球。「針對這類損傷現有的外科手術非常殘忍且效果甚微,往往導致手部功能殘缺,」阿斯曼教授補充解釋道。

▲生物學和技術的發展將提供過去無法想像的治療方案

阿斯曼教授表示,突破性進展便是通過神經和肌肉移植獲得大腦神經信號,而這些移植可以通過仿生手臂的編碼並轉化為功能。手術後三個月,病人的功能運動獲得了極大的改善並能夠完成日常活動,例如撿一個球,倒掉水杯裡的水或者使用鑰匙。

進行英國第一例手移植的西蒙·凱(Simon Kay)教授以及利茲教學醫院的丹尼爾·希克斯(Daniel Hicks)發表評論稱神經和肌肉移植具有極大的潛力。但他們同時也警告稱:「最後的裁定取決於長期效果,這應該包括對病人佩戴和使用假肢的環境和每日時間段的評估。」

相關焦點

  • 仿生耳眼手腿心臟有多牛 智能化假肢可由人腦控制
    人工心臟可賜予患者第二次生命,人工耳蝸可使失聰者重獲聽力,仿生眼球可使失明者重見光明以及仿生肢體可使癱瘓者重新站起來。當好萊塢電影不斷展現「鋼鐵俠」之類的超人能量時,如今的仿生學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已到了哪一步?牛津大學未來人類學專家桑德伯格博士表示,改造人類身體變得越來越容易,打造無敵鐵金剛已不再是幻想。
  • 圖文盤點:移植前沿十大仿生機械技術
    近幾年科學技術的任性發展,包括3D列印技術和生物/機械通信,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們開始製造人類器官,「印刷」腫瘤用以評估化療的療效,設計思維可控制的假肢等等。這些科技的進步,顯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這裡,我們盤點移植仿生假肢/體10個尖端進展。1.機器人外骨骼
  • ...人人都是「再生俠」-仿生,裝置,假肢,人腦控制,機械,手臂...
    在科幻片裡,失去四肢根本不是什麼大事,裝上假肢照樣行動自如,這都是因為強大的仿生學。仿生學是觀察、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領,通過模擬動物的構造、傳感系統、計算結構等來構造仿生裝置。裝上仿生裝置的殘疾人,如同迎來了身體的重生。
  • 智能仿生手推開新世界(圖)
    在這項新技術的幫助下,她可以通過思想活動來控制機械手。在2日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上,主持這項研究的醫生們總結了這一具有突破意義的嘗試。  已有4人安上仿生手  這項技術是由芝加哥康復研究所神經工程中心研發的。在美國,共有4人安裝了這種世界首創的仿生手臂。雖然目前受益者不多,但這一技術讓很多肢殘者看到了改善生活質量的希望。
  • 美科學家發現通過大腦思維控制假肢的方法
    美國一位患者傑西·薩莉文擁有一個特別智能的假肢,與現代大多數假肢不同的是,薩莉文的假肢並不是依靠電機來工作,而是完全由他的大腦來控制。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將薩莉文截肢斷口處的神經與他的胸部肌肉連接在一起,從而找到了一種可以通過大腦思維控制假肢的方法,實現了仿生學研究的突破性進展。據科學家介紹,這種方法使得薩莉文能夠完成更多的動作。
  • 世界首例裝有四隻仿生爪貓咪正學習走路 高科技為動物設計假肢
    世界首例裝有四隻仿生爪貓咪正學習走路 高科技為動物設計假肢  Winnie Lee • 2019-06-13 09:56:
  • MIT出品意念控制+個性化定製的機器人假肢,背後還有這樣故事
    最近,由Hugh領導的MIT生物機電一體化實驗室小組發布了他們最新的仿生機器人腿部系統——TF8。號稱是迄今為止發布的最輕巧,最靈活,最仿生的腿部系統。它是第一個可以根據個人用戶和任務進行個性化設置的機器人假肢;佩戴者還可以用自己的大腦控制TF8,從而使機器人假肢像生物腳一樣無縫移動。
  • MIT出品 意念控制+個性化定製的機器人假肢,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過去的十幾年間,Hugh在康復科學領域發表了150餘篇經同行評審的論文,還是與可穿戴輔助設備有關的100多項專利的持有者。最近,由Hugh領導的MIT生物機電一體化實驗室小組發布了他們最新的仿生機器人腿部系統——TF8。號稱是迄今為止發布的最輕巧,最靈活,最仿生的腿部系統。
  • 冰島公司發布由大腦控制的傳感假肢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0日報導,冰島假肢製造商奧索 Ossur 20日發布了一款可植入式傳感器,使用戶可以通過思想來控制假肢。這個傳感器被稱為可植入式肌電傳感器(Implanted MyoElectric Sensor,簡稱 IMES),它能讓用戶像使用自己的真實肢體一樣,依靠大腦控制公司生產的假肢產品 Proprio Foot。 現階段用戶控制假肢時,經常會在用戶意圖產生和行為執行之間出現滯後,這是因為用戶需要對肌肉進行物理收縮,來激活假肢,而 IMES 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 智慧型手機能控制仿生假肢的每根手指
    >最近,由英國義肢公司Touch Bionics研製的一款名叫i-limb的仿生手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Touch Bionics的下一代「仿生假肢超革命」假肢器官的用戶可以使用配套的iOS應用來進行手部配置。這款「Biosim」應用使得用戶能夠激活24個自定義的握拍姿勢模式,它們通過計算機對安裝在手腕處電極接收肌肉信號的處理,方便用戶的日常活動(如綁鞋帶或者拿筆等)。還可以對假肢進行診斷,以確保其正常工作。
  • 大腦如何控制假肢
    ——了解科學家如何利用思想來操縱改變生活的技術科學家正在探索將人腦連接到現代假肢(例如人造肢體)或通過計算機來擴展我們功能的方法。希望患者能從中受益。特別是那些失去四肢的人。運動假肢會解釋大腦發出的自然信號,並使用可植入皮膚下甚至埋入神經中的微電極來檢測發出的電信號。每個特定運動的大腦信號都是唯一的,並且略有不同,目的是單獨檢測這些信號,以使患者能夠執行精細運動。然而,科學仍在發展以更準確地識別這些信號,並且還沒有完美的假體。
  • 英國成功實施仿生眼移植手術 世界首例將生物和機械視力結合
    據英媒21日報導,今年6月,英國曼徹斯特的外科醫生成功實施了一場手術,這是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機器眼移植治療老年性視網膜黃斑變性所導致失明。首例手術的對象病患是80歲的英國男性瑞·弗林(Ray Flynn);他因乾性視網膜黃斑變性而失去了正面視覺。弗林術後可以「看到」眼前橫、豎和斜線,他能夠辨識出人臉,不需要放大鏡閱讀報紙。
  • 仿生假肢能開鎖、寫字、用電鑽!真手假肢傻傻分不清?
    來自義大利技術研究所和義大利INAIL假肢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稱,這款仿生假肢具備自然協同和適應性運動能力,其在力量、速度、穩健性等方面都高度模擬人手。Hannes假肢現實中多場景使用情況這款仿生假肢名為「Hannes」,是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矯形外科醫生、工業設計師和患者共同開發的,能夠為手部截肢患者恢復超過90%的手部功能
  • 可穿戴手勢識別系統 助截肢患者控制假肢
    記者近日獲悉,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電測技術及智能控制研究所孫金瑋教授團隊完成了「用於仿生機械手的可穿戴可攜式實時控制手勢識別系統」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最新一期《物理學雜誌》上。
  • MIT用肌肉信號來控制無人機,從大腦中獲取信號來操作假肢
    不過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已經想到了一種了可利用操作者肌肉信號,來更加直觀地控制無人機的新方法。通過配備多個肌電圖傳感器,Conduct-A-Bot 系統能夠佩戴在用戶的右臂二頭肌、三頭肌和前臂區域,以讀取用戶的肌肉信號。其實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從大腦中獲取信號來操作假肢。
  • 智能仿生假肢:截肢患者的希望 Smart Bionic Limbs: A Hope for Amputees
    仿生假肢(Bionic Limbs)是結合仿生學和電子功能的人造假肢,其中「仿生學」英文Bionics的「bio」意指「生命」,「nics」意指「electronics」電子學。仿生假肢可幫助截肢患者行使一定的人體功能,目前智能仿生假肢是許多發達國家康復醫療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
  • 北大教授談人機結合與智能假肢:運動意圖識別仍是難題
    女主阿麗塔由人類的大腦和機械的身體組成,動作靈活,戰鬥力極強。這種半是肉體半是機器的生命,有一個特別的學名叫「賽博格」(cyborg)。它曾被認為只屬於科幻的世界,如今卻也已走進現實的生活。不過想要真正讓人類變得像阿麗塔一樣,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亟待解決。10月22日,2020中國計算機大會在北京召開。
  • 假肢越來越逼真 用大腦就能控制手指的擺動
    在過去的幾年中,假肢方面的研究進展非常迅速,研究人員已經向外界展示了越來越精細和複雜的控制方式。在某些情況下,假肢還能夠跟大腦直接連接,以實現更加方便的運動。  日前,研究人員剛剛在假肢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展示了應該如何利用大腦實現對假肢的控制,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
  • 美國男子用意念控制仿生假肢 欲挑戰103層大廈
    「這個假肢讓我受益很多,我希望其他人也能得到它的幫助不久前,科學家在沃特的大腿部位放了11個電極,用於連接仿生學假肢的微電腦美國31歲的扎克·沃特將用意念控制仿生假肢爬上隨著仿生肢體的發展,「殘疾」的概念將不復存在。本月4日美國一名殘疾男子就將通過假肢來爬上103層高的摩天大樓,而且神奇的是他將通過意念來控制這條「仿生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0月30日報導,這名男子叫扎克·沃特,現年31歲。他要攀爬的芝加哥威利斯大樓是全世界最高的j建築之一。
  • 智能假肢可用大腦控制 費用不足進口產品一半
    圖片說明:由上海交大研發的這款智能假肢能復現人手90%的動作,更能直接受控於人腦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徐程11月6日報導:對全國2000多萬肢殘患者而言,一款靈活的仿人假肢手能有助於其回到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