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機械眼不再是神話。
據英媒21日報導,今年6月,英國曼徹斯特的外科醫生成功實施了一場手術,這是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機器眼移植治療老年性視網膜黃斑變性所導致失明。首例手術的對象病患是80歲的英國男性瑞·弗林(Ray Flynn);他因乾性視網膜黃斑變性而失去了正面視覺。弗林術後可以「看到」眼前橫、豎和斜線,他能夠辨識出人臉,不需要放大鏡閱讀報紙。
日本東京大學外科博士@勿怪幸 介紹說,這位老人成為了世界第一個生物視力和機械視力結合的人。手術成功後,弗林周圍視野是自己的,中央的視野則來自機械設備Argus II,好玩的是現在他即便閉著眼睛也能看見。可以「特異功能」表演了。
80歲的英國曼切斯特老人弗林
這個名為Argus II的人工視網膜裝置主要針對的是因視網膜受損而不幸失明的人群。視網膜相當於人眼的光學感應器,一旦視網膜受損,人眼就無法接收光線信息,無法將視覺信號傳遞給大腦。該裝置使用電子光學感應裝置充當「視網膜」,光感信息被傳送給視神經或直接傳遞給大腦。
它的外觀類似一副眼鏡,光學感應器安裝在鏡架中部,也就是患者兩眼之間。光學感應器獲取的視覺信息被傳遞到眼球內部的相應裝置上,並與視神經相連。
不過,它的費用高達150,000美元,而且不包含手術費及康復費。Argus II早在2011年就開始在諸如德國和義大利這些歐洲國家嘗試推出,該設備能夠在有限的程度上幫助患者重見光明,幫助他們檢測到光明和黑暗,同時確定物體的運動軌跡和當前位置。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2013年給予了這一設備的推出許可。
手術將人造視黃醛植入,可以將影像通過在附帶高科技電子眼睛上的電子攝像系統拍攝的信號轉換成電子脈衝並輸送內植片。
弗林手術後表示非常高興,希望手術能夠達到讓他可以獨立外出購物以及重新在自家花園勞作的目的。
Paulo Stagna教授(右)在為弗林檢查
據介紹,仿生機器眼系統是美國公司「第二視覺」(Second Sight)設計生產的;這一系統曾經在臨床試驗中讓一些罹患視網膜色素變性病人恢復部分視力。
這次在曼徹斯特皇家眼科醫院的移植手術則是世界首例治療老齡黃斑變性。
電子眼睛上附帶的微型攝像鏡頭拍攝的周邊影像被轉換成電子脈衝信號之後傳送到植入的人造視黃醛並刺激周邊眼膜細胞以至於最終將視覺信號傳送到大腦。據來自手術醫院的初期測驗結果顯示,病患術後可以「看」出正面影像中的橫、豎和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