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成功實施仿生眼移植手術 世界首例將生物和機械視力結合

2020-11-26 觀察者網

電影中的機械眼不再是神話。

據英媒21日報導,今年6月,英國曼徹斯特的外科醫生成功實施了一場手術,這是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機器眼移植治療老年性視網膜黃斑變性所導致失明。首例手術的對象病患是80歲的英國男性瑞·弗林(Ray Flynn);他因乾性視網膜黃斑變性而失去了正面視覺。弗林術後可以「看到」眼前橫、豎和斜線,他能夠辨識出人臉,不需要放大鏡閱讀報紙。

日本東京大學外科博士@勿怪幸 介紹說,這位老人成為了世界第一個生物視力和機械視力結合的人。手術成功後,弗林周圍視野是自己的,中央的視野則來自機械設備Argus II,好玩的是現在他即便閉著眼睛也能看見。可以「特異功能」表演了。

80歲的英國曼切斯特老人弗林

這個名為Argus II的人工視網膜裝置主要針對的是因視網膜受損而不幸失明的人群。視網膜相當於人眼的光學感應器,一旦視網膜受損,人眼就無法接收光線信息,無法將視覺信號傳遞給大腦。該裝置使用電子光學感應裝置充當「視網膜」,光感信息被傳送給視神經或直接傳遞給大腦。

它的外觀類似一副眼鏡,光學感應器安裝在鏡架中部,也就是患者兩眼之間。光學感應器獲取的視覺信息被傳遞到眼球內部的相應裝置上,並與視神經相連。

不過,它的費用高達150,000美元,而且不包含手術費及康復費。Argus II早在2011年就開始在諸如德國和義大利這些歐洲國家嘗試推出,該設備能夠在有限的程度上幫助患者重見光明,幫助他們檢測到光明和黑暗,同時確定物體的運動軌跡和當前位置。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2013年給予了這一設備的推出許可。

手術將人造視黃醛植入,可以將影像通過在附帶高科技電子眼睛上的電子攝像系統拍攝的信號轉換成電子脈衝並輸送內植片。

弗林手術後表示非常高興,希望手術能夠達到讓他可以獨立外出購物以及重新在自家花園勞作的目的。

Paulo Stagna教授(右)在為弗林檢查

據介紹,仿生機器眼系統是美國公司「第二視覺」(Second Sight)設計生產的;這一系統曾經在臨床試驗中讓一些罹患視網膜色素變性病人恢復部分視力。

這次在曼徹斯特皇家眼科醫院的移植手術則是世界首例治療老齡黃斑變性。

電子眼睛上附帶的微型攝像鏡頭拍攝的周邊影像被轉換成電子脈衝信號之後傳送到植入的人造視黃醛並刺激周邊眼膜細胞以至於最終將視覺信號傳送到大腦。據來自手術醫院的初期測驗結果顯示,病患術後可以「看」出正面影像中的橫、豎和斜線。

相關焦點

  • 澳完成世界首例仿生眼植入手術 患者術後能看到亮光
    此次次接受仿生眼植入手術的是54歲的黛安娜·阿什沃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8月30日報導,日前,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仿生眼植入手術,接受該手術的失明患者在植入仿生眼後,能夠看到少量外界光線。
  • 世界首例人屍換頭手術在中國成功實施!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義大利都靈高級神經調節小組的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卡納維羅(Sergio Canavero)宣布世界第一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經被他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而實施手術的地點正是在中國。 人類頭顱移植真的有可能嗎?最新消息顯示人們離這個目標或許又進了一步。
  • 欺騙大腦產生圖像 仿生眼成功讓失明者復明
    英國倫敦穆爾菲爾德眼科醫院日前成功實行了一項先鋒性的「仿生眼」移植手術,目前2名接受手術的盲人患者已經恢復視力,可以大致看清物體輪廓,分辨物體移動方向,並能感知光線強弱。據了解,在未來3年之內,「仿生眼」技術有望得到大範圍推廣,令數百萬盲人通過這種方法重見光明。
  • 全球首例頭顱移植手術耗時18小時在中國成功實施
    近日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卡納瓦羅(Sergio Canavero)宣布全球首例頭顱移植手術已經被他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耗時18個小時,而實施手術的地點正是在中國。另外據報導,來自中國的任小平教授參與指導了這次手術的進行。據悉,這次手術總共花費了18小時,他們已經成功找到頭顱手術中,重新連接脊柱、神經、血管的方式;雖然這次頭顱移植手術是在遺體上實施,但相信頭顱移植已經不在遙遠。
  • 首例「子宮移植」將成功男性也可能生孩子
    英國西倫敦地區哈默史密斯醫院婦產科醫生理察·史密斯21日在美國亞特蘭大市舉辦的生殖醫學會議上宣布,他計劃在2年內成功實施世界首例子宮移植手術,從而令沒有子宮的不孕婦女們也能懷孕生子,而在3年之內,世界上將誕生第一個在移植子宮中孕育的嬰兒!
  • 世界首例頭部移植手術在中國進行 成功率90%
    「中國也許是進行世界首例頭移植手術的最佳場地選擇。」26日,受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院士邀請前來哈爾濱醫科大學參加國際生物醫學前沿學術交流會議的義大利都靈神經外科醫生塞爾吉奧·卡納維洛再次語出驚人。他第一次語出驚人是在2013年7月,當時他第一次對外宣布要為一名來自俄羅斯的志願者做頭部移植手術,引起業界醫學專家的高度質疑。
  • 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濟南成功實施
    7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山東省眼科醫院成功實施。  人民網濟南7月22日電(宋翠)「當能看清面前的東西時,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開心的人!」22日,記者在山東省眼科醫院見到了上周接受人工角膜手術的王先生,他一臉的幸福,寫滿自信。
  • 科學家成功研發「全球革命性創新仿生眼」,以後視障者就能重新看見世界了
    對於眼疾者或盲人來說,重見天明或許將不再遙不可及,最近國外科學家研發了一款能夠協助盲人看見世界的神奇科技產品:仿生眼。
  • 還記得世界首例成功的「頭部移植手術」嗎?耗費7千萬,現狀如何?
    ,但是頭顱移植,是只有在小說和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情節。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現實中的,大家還記得世界首例成功的「頭部移植手術」嗎?耗費7千萬,現狀如何?但是曾有一位名叫塞爾吉奧·卡納維羅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稱,世界首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經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完成。這場手術共持續了18個小時,耗資7千萬!
  • 在華實施首例換頭手術? 當事教授:是沒有的事情
    「在華實施首例換頭手術」靠譜嗎?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任曉平教授和哈爾濱醫科大學獲悉,目前關於換頭手術的具體時間和地點等事宜還沒法確定,所謂2017年將在中國實施「換頭」手術「是沒有的事情」。  媒體稱,卡納維洛的新聞秘書透露,卡納維洛醫生認為,兩年的時間足夠完成手術前各項研究和檢查。「只有當我『確認有超過99%的成功把握時』,才會實施手術。」他還表示,這一手術將同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任曉平教授率領的醫療團隊合作實施。接受「換頭」手術的俄羅斯電腦工程師瓦萊裡·史比多夫則表示,「關於中國醫生加盟手術的事宜已經計劃了幾個月,這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新消息。
  • 一名美國士兵接受了世界上首例最全面的陰莖移植手術,手術很成功
    據美國科技媒體 The Verge 4 月 23 日報導,一名美國受傷士兵成功接受了陰莖和陰囊移植,這是世界上首例最全面的陰莖移植手術。手術於 3 月底進行,全程 14 個小時,到目前為止,該美國士兵生命體徵平穩,出於隱私保護並未透露傷者姓名。現在他已經可以四處走動了,這個星期就可以出院。
  • 英國首例"仿生眼"手術成功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泰晤士報》21日報導,日前在倫敦穆爾菲爾茲眼科醫院,醫生成功地將一種人工電子裝置植入兩位盲人眼中。這例"仿生眼"手術的成功表明,未來可以幫助一些盲人重見光明。這種裝置還包括安裝在一副眼鏡上的攝像機和發射器。
  • 江蘇首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眼角膜移植手術,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由於人體捐贈的眼角膜數量有限,很多需要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經常需要等上兩三年,還等不到。幾天前,因為等不了人體捐贈的眼角膜,家住高淳的患者周先生接受了人工角膜移植手術,這在江蘇還是首例。周先生恢復良好,今天(2月1日)準備出院了。
  • 全球首次仿生眼將人體臨床試驗,將智慧型手機與大腦植入微型電極相結合
    其工作原理為將攝像頭收集到的信息通過視覺處理器和定製軟體進行解碼,然後將其無線傳輸到植入大腦的貼片上。這些貼片再將圖像數據轉換為電脈衝,通過微電極傳輸至大腦的神經元。今年 7 月進行的一項試驗表明,Gennaris 裝置通過氣動插入器安全地移植到三隻羊的大腦中,在累計 2700 小時的刺激過程中,沒有觀察到任何有害健康的影響。當然,距離該裝置真正生產和商業化使用還有許多步驟有待完成,尤其是廣泛的人體臨床試驗過程。該團隊聲稱,目前正在為世界上首個仿生眼的人類臨床試驗做準備,具體時間尚未明確。
  • 全球首例iPS細胞培養角膜移植成功
    日本大阪大學近日宣布,通過手術,他們成功將用他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出的角膜組織,移植到了一名40多歲患有重度「角膜上皮幹細胞衰竭症」而幾乎失明的女性的左眼上。術後該患者視力得到改善,日常生活已經不受影響。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8月30日消息稱,這例手術在7月25日進行,患者於8月23日出院,這是全球首例對利用iPS細胞培養出的角膜組織進行移植的手術。
  • 聽起來有些恐怖:中國人操刀,首例換頭手術成功實施
    聽起來有些恐怖:中國人操刀,首例換頭手術成功實施文/馬得清從現代醫學帶給人的教育而言,聽到這樣的消息,感覺有些恐怖:2016年,據《印度時報》報導,「換頭手術」主導人、義大利醫生塞爾吉奧卡納韋羅表示,全球第一個接受「換頭手術」的患者將是一名中國人。
  • 世界首例頭顱移植手術,實驗者患有萎縮症,地點在中國,結果如何
    2015年2月27日,義大利都靈高級神經調節小組的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奧·卡納維洛向外界宣布準備在兩三年內進行全球首例人頭移植手術之後,兩人合作為一隻小白鼠做了移植實驗,這隻小老鼠成功存活。之後,就開始了人體實驗。實驗的最初對象是一位腦死亡的患者。最後也成功換頭成功,不過並不是用活體做的實驗。於是,他們開始招募志願者。不久,一位來自俄羅斯的患有萎縮症的計算機工程師斯皮裡多諾夫願意成為這次手術的對象。手術實施的地點就定在中國的哈爾濱附屬醫院。這項實驗計劃在2018年在中國進行,不過遺憾的是,這名志願者反悔了。
  •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西班牙完成世界首例間質細胞移植心臟手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14: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馬德裡2月5日電(記者 方長平)西班牙醫生近日成功地為一名67歲男性患者實施了世界首例將間質細胞移植給心臟的手術。
  • 世界首例頭顱移植手術在中國宣告成功,人體換頭將不再是夢!
    這是一個現代科學和醫學技術急速發展的時代,器官移植也屢見不鮮,但是頭顱移植,是只有在小說和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情節。換頭這一貫穿古今中外的科幻設定,如今可能成為事實,據外媒報導,一名身患霍夫曼肌肉萎縮症的俄羅斯男子欲將自己的「頭」交給一名義大利臨床醫生,以移植一副健康的身體,進行世界上首起「換頭術」。這是一個看似不可能實現的操作,但是前不久,義大利和中國醫學家聯合宣布,人類首例屍體換頭手術宣告成功。這是怎麼回事?
  • 世界首例遺體頭顱移植手術追蹤:業內人士仍然質疑
    世界首例遺體頭顱移植手術追蹤——  「換頭術」被更正,業內人士仍然質疑  本報記者 李麗雲 李 穎 房琳琳  11月21日上午,因「換頭術」備受質疑和關注的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任曉平,在哈爾濱醫科大學主樓會議室就相關信息向多家媒體進行了現場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