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相親父子一起做「花託」 騙女性「買花籃」
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何生廷 2019-10-20
一種新騙術出現了——騙子化身「花託」,通過婚戀網站交友,然後以公司開張、要求女性送花籃的方式詐騙財物。
網上相親,謹防這種騙局
新快報訊 記者何生廷報導 談戀愛要注意防騙。隨著網絡相親日益火爆,一種新騙術出現了——騙子化身「花託」,通過婚戀網站交友,然後以公司開張、要求女性送花籃的方式詐騙財物。
婚戀網站上相識
女子遭遇「花託」騙取錢財
2017年8月31日中午,被害人蘇女士用手機上網,有一個叫「情有獨鍾」的男人在某婚戀網站上給她留言,要求與蘇女士交友。兩人隨後加了微信、留了電話聯繫方式。男子自稱叫「張紹輝」,是廣州人。
2017年9月7日,蘇女士收到微信消息,「張紹輝」稱他在河源市開了一間印刷公司,9月 8日開張,叫蘇女士以未婚妻的身份送花籃給他的公司,慶祝公司開張。「張紹輝」隨後告訴蘇女士禮儀公司的電話號碼,要求她訂8個1380 元的花籃。隨後蘇女士聯繫了禮儀公司,電話接通後對方要求蘇女士去平安銀行轉帳,由於蘇女士所在的地方沒有該銀行,且手頭只有 8000元,對方要求她微信轉帳。
轉帳之後的當天晚上,蘇女士發現,禮儀公司的聯繫人和「張紹輝」先後將她刪除了好友,便向公安機關報案。
購買婚戀網站帳號行騙
父親幫兒子設計「臺詞」
經查,原來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賴某友和賴某(已判刑)是一對父子,兩人共同作案,專門以虛假身份在婚戀網站物色詐騙對象,取得信任後以企業開張需要送花籃和請財神的名義,騙取被害人錢財。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賴某在兩個婚戀網站共有6個帳號,專門用來詐騙女性。賴某詐騙時使用的「劇本」「臺詞」均是其父親賴某友提供的。在成功騙取蘇女士 8000 元後,賴某友還主動找到何某(已判刑)幫忙套現。
據賴某介紹,父親賴某友除了介紹他去買帳號之外,還協助他編寫詐騙女性時使用的話語詞句。「有的詐騙話語是通過微信發給我,我沒空時老爸就代我使用有關的詐騙微信號與被騙的女性聊天」。
曾因詐騙兩次獲刑
出獄後「重操舊業」被重罰
據了解,被告人賴某友,1972年9月出生,初中文化。在 2010年11月15日,賴某友曾因犯詐騙罪被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後又因犯詐騙罪於 2016 年 12月21日被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
在 2017 年4月13日刑滿釋放後不久,被告人賴某友重操舊業,多次在婚戀網站物色詐騙對象,然後通過網絡與被害人交往並實施詐騙。2018 年1月 25日,公安機關在河源市連平縣將被告人賴某友抓獲歸案。
經審理,雲浮羅定市人民法院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賴某友犯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賴某友在本案中涉案詐騙數額共計 44560 元,已達到數額巨大的標準,判處賴某友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並處罰金 20000 元。
編輯: 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