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氫已並不新鮮 是時候為綠色氨而瘋狂了

2020-12-05 全球起重機械網

  綠色氫仍在向主流發展,而另一個強大的新脫碳趨勢出現了:綠色氨。如果這對你來說是新鮮事,那就請儘快加入這個行列吧。就在兩年前,綠色氨還是一團迷霧,而現在,突然間,它似乎成為了下一個大事件——而且不僅僅是用於讓作物生長。

  全球航運業關注綠色氨

  對於剛接觸這一行的人來說,氨是商業肥料的主要成分,但在其他與能源相關的用途中,它也有可能成為零排放燃料。例如,航運業正在尋找脫碳的方法,並且已經對氨燃料進行了長期研究。

  但就當前的情況,這不是一個好的脫碳方法。因為實際上,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氨都來自甲烷,而甲烷的主要來源是天然氣。

  沒有甲烷

  綠色氫的脫穎而出,是因為它可以取代甲烷。現在選擇的方法是用電流從水中「分離」出氫,這些電最好是來自風能或太陽能。接下來,把氫氣和空氣中的氮氣結合就得到了綠色的氨。

  我們一會兒會講到航運業,但首先讓我們看看化肥業。上個月,美國CF工業公司宣布了一項新的綠色氨計劃,該公司恰好是世界上最大的用氫和氮生產氨的公司。

  該公司將在路易斯安那州的Donaldsonville氮肥廠建造一個綠色氨的電解設施。它還計劃增加一套減排系統,以幫助推動事情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顯然,Donaldsonville的項目只是個開始。在宣布新工廠的新聞發布會上,CF總裁兼執行長Tony Will解釋說:「今天對世界最大氨生產網絡脫碳的承諾使CF工業處於清潔氫供應的前沿。由於我們無與倫比的製造和分銷網絡,我們在大規模生產低碳氨方面的競爭優勢可以用多年和數十億美元來衡量。」

  當然,關鍵是找到能夠獲得電力來運行電解系統的地方。在過去,這意味著依賴化石能源(除非水電或核能唾手可得),這就違背了整個項目的初衷。路易斯安那州在可再生能源的吸收方面進展緩慢,但州長約翰·貝爾·愛德華茲剛剛宣布了一項計劃,利用該州大量的近海風能資源,這可能有助於CF的脫碳計劃。

  綠色氨,綠色海運

  現在我們來談談海運領域,另一個具有全球影響的綠色氨發展已經在該領域出現。

  上周,我們在《希臘航運新聞》的朋友報導了一項新的倡議,該倡議將領先的能源和商品定價機構——Argus與領先的風險管理公司——DNV GL聯繫在一起,為尋找氨燃料的船舶推出一個免費、用戶友好的搜索工具。根據協議,Argus將把其龐大的資料庫提供給DNV GL的替代燃料Insight平臺。

  由於綠氨的供應目前相當少,該項目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對航運排放產生重大影響。然而,來自希臘的新聞報導說,一些公司並沒有等油漆幹了再行動,一些船隊已經翻新,以便使用氨作為燃料。

  從綠色氫到綠色氨

  另一個跡象表明,綠色氨的趨勢正在大行其道,因為全球風能領導者Ørsted已經開始涉足這一領域。

  上個月,該公司宣布與全球化肥行業領軍企業Yara合作,在其位於斯拉格斯基爾(Sluiskil)的一家制氨工廠用綠色氫替代部分的化石氫。

  綠色氫將來自一個氨設施附近的Ørsted海上風力發電場,位於Zeeland海岸。

  Ørsted興奮地說道:「綠色氨旨在用於生產碳中性肥料產品,使食品價值鏈脫碳,並有潛力成為未來氣候中性的運輸燃料。」有趣的是,Ørsted宣布了新的綠色氨合作協議後的幾天,美國能源部就與荷蘭進行了新的海上風電合作。

  路易斯安那州由紅變綠

  有意思!當美國能源部第一次宣布海上風電合作時,CleanTechnica抓住了綠色氫的角度,但我們幾乎錯過了氨和運輸燃料的角度。路易斯安那州傳統電力的低費率使得綠色氫很難在發電領域參與競爭,但它可以在氨和其他市場站穩腳跟。

  化肥和航運的角度為路易斯安那州的海上風能新計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南路易斯安那海港自稱是「西半球噸位最大的港口」,因此,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在「阿格斯燃料探測器(Argus fuel finder)」的協助下,該州可能成為氨燃料的主要產地。

  這有什麼意義呢?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正著手利用該國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來生產綠色氫,然後再轉化成綠色氨用於出口。在到達目的地後,氨將被運送到一個設施中,將氫氣分離出來。

  這有什麼意義呢?這主要是因為:運輸氨的成本比運輸氫要低。氨在-33度液化,而液態氫需要-253度。

  相關分析指出,當距離較長時,成本優勢發揮得最好,這意味著在一些市場上,用綠色氫生產綠色氨,經過長距離運輸,然後分離出氫是有意義的。

  澳大利亞已經在關注亞洲市場的綠色氨,而分析指出,非洲國家處於有利地位,可以從與歐盟的合作中獲益。

  如果你認為這對美國的天然氣生產商來說並不是好消息,那就趕緊給自己買支雪茄吧。在歐巴馬(Obama)政府執政期間,美國開始放鬆對液化天然氣出口的限制,隨著國內需求萎縮,行業利益相關者正依賴出口市場生存。綠色氨很有可能會搶先一步。

  美國航運業正準備脫碳,總統來了又走,但時間仍在前進。本月早些時候,《福布斯》(Forbes)發表了一篇關於航運業脫碳的長篇文章,作者是「藍色金融倡議」(Blue Finance Initiative)的負責人尼尚•迪納拉因(Nishan Degnarain)。這篇文章將焦點集中在當選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的任務之一是提名馬拉德(MARAD)的新一任領導人。MARAD是海事管理員的縮寫,是美國運輸部的一個辦公室,其權利覆蓋廣泛。

  與此同時,在川普執政期間,美國能源部一直在追求可持續氫能源的發展趨勢,以及氨——氫的發展趨勢。因此,看起來拜登在2021年1月20日就任總統時,將會在整套裝備和一攬子方案上領先一步。


圖片: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原文來自:清潔技術 中國新能源網綜合)

相關焦點

  • 三菱重工將投資澳大利亞綠色氨項目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ICIS網站11月26日消息 三菱重工(MHI)周四宣布稱,將對H2U進行未披露的資本投資,以探索南澳大利亞綠色氫和綠色氨項目的機會。    這家總部位於東京的集團在與新南威爾斯州政府(NSW)籤署諒解備忘錄(MoU)13個月後,正尋求利用澳大利亞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
  • 綠色氨作為航運燃料的經濟性
    航運業可通過替代船用燃料實現脫碳,其中,清潔氫氣製取的綠色氨就是有前景的替代燃料。航運業排放量佔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2.1%。國際能源署(IEA)預測,隨著航運業的發展,未來二十年全球航運業能耗增長超過25%。與公路貨運不同,目前很難確定全球航運業會通過何種途徑實現脫碳。
  • 玉麒麟《綠色新鮮的豌豆苗》
    豌豆苗為豆科植物豌豆的嫩苗。豌豆苗的供食部位是嫩梢和嫩葉,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胺基酸。適宜陽光充足,溼度夠,溫熱的環境下生長。其葉清香、質柔嫩、滑潤爽口,色、香、味俱佳。營養豐富且是綠色無公害,吃起來清香脆爽,味道鮮美獨特。
  • 《綠色新鮮營養的豌豆》摸著天-協助拍攝
    全株綠色,光滑無毛,被粉霜。葉具小葉4-6片,託葉比小葉大,葉狀,心形,下緣具細牙齒。小葉卵圓形;花於葉腋單生或數朵排列為總狀花序;花萼鍾狀,深5裂,裂片披針形;花冠顏色多樣,隨品種而異,但多為白色和紫色,雄蕊 (9+1) 兩體。子房無毛,花柱扁,內面有髯毛。莢果腫脹,長橢圓形,頂端斜急尖,背部近於伸直,內側有堅硬紙質的內皮;種子2-10顆,圓形,青綠色,有皺紋或無,幹後變為黃色。
  • ...最新能源規劃:大力開發清潔能源及綠色燃料,氫、氨將佔電力結構...
    未來30年,日本將大力開發清潔能源以及綠色燃料,屆時氫、氨兩種零碳燃料將佔電力結構的10%左右。標普全球普氏指出,此次日本公布的提案是其即將修改的《戰略能源計劃》中的一部分,與10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出臺的一系列減碳相關政策措施「一脈相承」。按照規劃,日本《戰略能源計劃》將於明年3月底完成修訂。
  • 美媒:新技術可將氨無縫轉化成氫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1月18日報導,新技術可把氨「無縫」轉化為綠色的氫。報導稱,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高效、環保的把氨轉化為氫的方法。《焦耳》雜誌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概要介紹了這項新技術,該技術將是朝使以氫為燃料的零汙染經濟成為可能而邁出的重要一步。
  • 中國綠色化工的成功典範: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技術
    化學工業,這個點石成金的「魔術大師」,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財富,滿足了人們越來越高的生產和生活要求,但在全球保護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又成了人們抱怨的對象。為改變化學工業的尷尬現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綠色化學」成為筆者團隊的共識和目標。
  • 常用製冷劑及綠色製冷
    常用的有氨(Ammonia)和氟裡昂(Freone)。先說氨,它使用較早,廣泛地用於冷藏、冷庫等大型製冷設備中,其主要優點是單位容積產冷量大、成本便宜、不與金屬及冷藏油反應,熱穩定性好,但也有毒性大、腐蝕有機配件的明顯缺點。
  • 全球綠氫(綠色氫氣)市場報告(七)—政策情況
    然而,過去兩年是綠色氫氣政策改變規則的時刻,世界各地對氫氣的興趣不斷上升。許多國家(包括奧地利、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法國、德國、義大利、摩洛哥、荷蘭、挪威、葡萄牙和西班牙,以及歐盟)宣布、起草或公布了國家氫戰略和COVID-19後的回收方案,其中包括對清潔氫的支持措施。
  • 百威中國率先部署氫燃料電池車 用科技賦能綠色物流
    氫燃料電池車不同於傳統的電動車,通過氫和氧氣結合,氫燃料電池只產生出電能和水,其中電能輸出供車輛使用,水則排出車外,沒有任何碳排放。作為目前市場上最新的技術,氫燃料電池車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潛力巨大,這也是將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之一。  自2014年起,百威中國便開啟了在綠色物流領域的改革之路,以低能耗倉儲、低碳運輸、高效的供應鏈計劃為重點,減少物流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 日本《綠色增長戰略》提出2050碳中和發展路線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綠色增長戰略》,確定了日本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構建「零碳社會」,以此來促進日本經濟的持續復甦,預計到2050年該戰略每年將為日本創造近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
  • 英國科學家稱零排放飛機數年內有望「上天」 用氨替代煤油可行嗎?
    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以氨為燃料的技術,零排放的飛機有望在數年內飛上天空。總部位於牛津的Reaction Engines和英國科學技術設施委員會之間的合作可以使氨取代煤油成為航空燃料。與基於煤油的航空燃料不同,氨的火災風險更小,燃燒時不會釋放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
  • ch4燃料電池綠色發展戰略
    ch4燃料電池綠色發展戰略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ch4燃料電池,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底,日本政府公布了脫碳路線圖草案。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
  • 視頻|氫能源車打頭陣、垃圾分類進賽場 今年的上馬颳起了「綠色」風!
    作為上海國際馬拉松官方指定的獨家物流支持商,京東物流和往年一樣,在倉儲、運輸等環節上精心籌劃,全力以赴做好賽事後勤保障服務,更為用心的是,今年,京東物流為上馬帶來了「滿屏」的綠色。清潔能源、垃圾分類、資源循環利用,隨處可見的綠色元素,深入人心的綠色理念,都詮釋著上馬的新魅力:運動,讓生活更健康!環保,讓城市更美好!
  • 綠色零排放 上汽輕卡氫燃料電池底盤環衛車首發上市
    綠色零排放 上汽輕卡氫燃料電池底盤環衛車首發上市 2020年11月18日 10:51    來源: 中國商用汽車網 通過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電化學反應產生電能,驅動車輛行駛和上裝工作,並最終以水蒸氣形式排出,真正實現綠色零汙染、零排放。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成功從氨中大量提取高純度氫,技術已公布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氫和燃料電池研究中心的Young Suk Jo和Chang Won Yoon領導的團隊日前公布了從氨中提取高純度氫並與氫燃料電池結合發電的新技術。這證實了利用氨作為氫氣載體長距離輸送大量氫氣的可能性。
  • 綠鬣蜥並不都是綠色的
    綠鬣蜥做為爬行寵物流行於世界各地,擁有霸氣的外表和簡單易養的特點。雖然綠鬣蜥目前在國內飼養它並不合法,但是也無法阻止每年成千上萬條綠鬣蜥被當做寵物湧入中國。但是你知道嗎,綠鬣蜥並不是都是綠顏色的,在人工飼養繁育和選育的基礎上誕生了很多不同體色的綠鬣蜥。
  • 離子液體綠色工程應用
    為推動中科院科學技術研究面向國家地方需求、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鼓勵在服務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公益等科技創新活動中作出重要貢獻的集體,自 2014 年起,中科院設立了「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2017 年度共 7 個團隊榮獲該獎。
  • 綠色鋼鐵 未來已來
    「沙鋼利用工廠廠房房頂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約為4000萬千瓦時,年可節約標煤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萬噸、二氧化硫排放200噸、氮氧化物排放80噸。」「首鋼遷鋼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後,汙染物減排效果明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降為原來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