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宇宙迷在34年後終於盼來最新一部人類探索宇宙的長篇巨製《宇宙:時空之旅》(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繼1980年播出《宇宙:個人遊記》(Cosmos: A Personal Voyage)之後,國家地理頻道(NGC)和福克斯廣播公司(FOX)聯合製作的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已於3月9日在福克斯電視網和國家地理頻道正式推出,並於3月10日在國家地理頻道全球播出。
讓我們回到大爆炸時刻
《宇宙:時空之旅》講的是人類的故事,也是先人對星空研究的史詩長篇。該系列全篇共13集,每周日(9:00-10:00)播出1集。這部耗資過3億美元、由《宇宙:個人遊記》原班底打造的奇異瑰麗之作,以新發明的科學敘事模式揭開宇宙的壯麗,並重新改造原始系列中備受讚譽的元素,包括「宇宙日曆」和「想像力之船」,穿插了精密科學和情緒及靈性元素,為觀眾打造了卓然超脫的視聽體驗。該片獲得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推薦,他在推薦視頻中說,「美國一直不乏無畏的探險家,他們敢於夢想,敢於踏足未知之境,這種發現精神正是卡爾·薩根(Carl Sagan《宇宙:個人遊記》的主持人)在原作《宇宙:個人遊記》中所傳遞的。今天,我們在盡一切努力,想把這種尋求無限可能的精神傳給後代,因為新的疆域還有待探尋……」
「宇宙曆始於1月1日,我們的宇宙誕生,它包含了自此以後,直至現在的所有事物,在這份年曆上,現在是12月31日的午夜,以這個比例,每個月代表10億年,每一天代表4000萬年,讓我們回到過去那個宇宙最初的時刻,1月1日,宇宙大爆炸!」當片中主持人說完這段話,戴上護目鏡,走向宇宙中心,張開雙臂迎接那個時刻,這段令人稱奇的視覺效果也令觀眾猶如置身其中。
1980年推出的電視系列片《宇宙:個人遊記》已經成為科學探索類紀錄片的經典。歐巴馬在推薦中提到的卡爾·薩根就是該片主持人。薩根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及天文物理學家。他擔任行星研究專業刊物《伊卡洛斯》(Icarus)的技術總監和編輯達12年,是研究外太空生命學的先驅,也是搜尋地外智慧生物項目(SETI)的創始人之一。他因為撰寫了多部優秀的科普圖書及電視系列片《宇宙》而享譽全球。
終其一生,薩根有600多篇科學論文和科學文章,是20多本書的作者和編輯。他在作品中經常提倡懷疑精神、人文主義和科學方法。他曾在節目中以科學帶領觀眾探尋令人稱奇的宇宙奇觀,也讓觀眾了解了「佔星學為什麼荒謬」、「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毀滅」、「都卜勒效應」等有趣的科學歷史知識。
電視系列片《宇宙:個人遊記》在當年大受歡迎,有多達60個國家7.5億人收看,是美國PBS電視台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配套發行的同名書籍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籍第1名長達70周,也是英國最暢銷的科普書籍之一,更贏得皮博迪獎和3座艾美獎。
除了1996年去世的卡爾·薩根,《宇宙:時空之旅》由《宇宙:個人遊記》原班創作團隊打造。由安·德魯彥(Ann Druyan)編劇,並由安·德魯彥和賽斯·麥克法蘭(Seth Macfarlane)共同監製完成,而引領我們在宇宙太空間遨遊的主持人則由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 Grasse Tyson)擔當,他是紐約海登天文館館長、自然歷史部主任,出過10本書,還得過美國航空航天局頒發的傑出公共服務獎,曾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最具影響力100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