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地球沒有毀滅,世界末日的故事就永遠散發著魅力。
昨天下午,一條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新聞登上熱搜,引發網友關注。
據海外網報導,NASA的科學家聲稱,一塊長128米,接近埃及吉薩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可能於2022年5月6日與地球相撞。這顆名為JF1的小行星襲擊地球的能量接近23萬噸TNT,相當於廣島的原子彈的15倍,短短幾秒鐘時間就能造成毀滅性災難,消滅整座城市,使上百萬人死亡。
面對這樣的報導,網友們情緒穩定,在一個「假如小行星撞擊地球,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的投票裡,有7.1萬網友參與其中,簡單地暢想了未來:
不想上班和不想上學的網友們心態就更好了:
不過別急著高興,工作可能還要繼續幹下去的,因為小行星JF1真要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還是有難度的。
小行星到底有沒有金字塔那麼大?
國內關於小行星JF1將撞擊地球的報導基本是來自英國每日快報。
在英國每日快報的原報導中,這顆小行星確實長128米(420英尺)。從大小上來看,說是金字塔大小也差不了多少。
不過這個數字和NASA給出的數字是不一樣的。
NASA有一個用於監視在未來一定時間內有可能撞擊地球的近地天體,並計算撞擊的可能性和潛在後果的嚴重程度的「哨兵系統」。根據「哨兵系統」提供的數據,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只有0.013千米,也就是說只有13米,遠小於報導中的長度。
哨兵系統(sentry)提供的數據
地球是否還是安全的?
在英國每日快報的報導中,科學家們稱JF1撞擊到人口稠密區能立即摧毀整個城市,並導致數百萬人死亡。
實際上,「導致數百萬人死亡」是危言聳聽了。地球70%的面積都是海洋,而在陸地上大部分地區也是無人區,如果JF1墜落到這些地方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在2013年的俄羅斯,曾有一顆太空隕石在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爆炸,爆炸的威力相當於44萬噸TNT,是JF1的近兩倍,當時造成1000多人受傷。俄羅斯科學院天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當時就此表示,天體墜落現象每年在地球上可觀測到多次,但像這次落入居民區的情況並不多見。
JF1真的會撞到地球嗎?
在最初的中文報導中,有媒體稱JF1撞擊地球的概率是2.6%,這估計是因為看錯了百分號,後來被修正為0.026%。
這個數字和「哨兵系統」給出的是一致的。
雖然這是一個確實不怎麼高的概率,但俗話說得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更何況這是萬分之二還多呢。
所以還有一個能更加科學地評估小行星風險的方法,就是算它的巴勒莫指數(Palermo Impact Scale)。
根據知乎認證為地球科學碩士、地球科學博士在讀的用戶葉山Shan Ye介紹,如果一個近地天體的巴勒莫指數大於0,則表示該近地天體十分危險,需要高度重視。如果巴勒莫指數小於0而大於-2,則表示該天體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繼續觀察。如果巴勒莫指數小於-2,則被認為沒有什麼威脅。
此外,還有一套用作衡量近地天體撞擊地球的指標杜林危險指數(Torino scale)。杜林危險指數使用0至10之間的整數數值。其中0代表其撞擊地球的機會微乎其微,又或是在撞擊地球前會給其大氣層摩擦燃燒殆盡。
而JF1的巴勒莫指數為-3.28,杜林危險指數為0。
所以,其實小行星JF1可以說基本上沒什麼風險,不必過於擔心。需要擔心撞擊的地球的小行星也不是沒有,從「哨兵系統」中也可以看出,對地球威脅最高的潛在撞擊的近地天體應該是這顆編號為29075的小行星。
小行星29075的巴勒莫指數為-1.42,直徑為1000多米,目前的撞擊概率為0.012%左右。如果這一撞擊事件真的發生,它將釋放出超過4.48萬兆噸TNT當量的能量。
不過說到普通人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威脅,首先要取決於醫學的進步,因為這場撞擊將發生在28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