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吞咽異物或氣管異物阻塞等意外而致窒息死亡的兒童近3000名。這種情況常見且發生的時間短,往往五六分鐘就能致命。因此,及時、準確地處理這種突發情況至關重要。為普及耳鼻咽喉異物的急救方法, 2020年11月6日,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醫護人員走進思德幼兒園進行了題為「小物件,大麻煩,五官的異物究竟該怎麼處理」的科普知識講座,旨在讓幼兒園教師和兒童對耳鼻咽喉異物急救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幼兒園全體老師、兒童共220餘人參加活動。
醫師詳細講解了耳鼻咽喉異物相關知識,內容涉及外耳道異物、鼻腔異物、咽部異物、氣管異物的處理方法,預防和處理兒童誤吸異物等急救知識。通過PPT演示、模型演示、技能操作等方法讓師生們了解了緊急處理方法的重要性。還現場演示了氣道異物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此方法適用於自救,也可用於互救。
現場的師生們表示此類急救知識非常實用,掌握好可以有效預防身邊類似意外的發生,提升自救能力,為搶救生命贏取時間。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走進更多的中小學幼兒園開展更加廣泛的公益急救科普知識宣講,惠及身邊更多的人,為挽救生命爭取更多的機會和希望。
專家提醒:堅果、果凍、葡萄、糖果等這些食物是不少家庭的常備零食,如果不小心將其吸入氣道,將成為威脅幼兒生命的「致命殺手」。異物被吸入喉腔內,患者會在數分鐘內因窒息缺氧而死亡,在意外發生時,及時採取一定的急救措施至關重要,或許就在這短短的數分鐘內獲救。
(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 供稿)
【來源:呼和浩特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