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CC為"必趣微電影創作者大會"(BiQuu MicroFilm Creator Conference)的簡稱。大會由必趣網發起,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企業社會工作委員會全程支持,通過互動交流的形式在大會現場展映國內外優秀的微電影作品,以促進微電影行業健康發展、培養和強化廣大用戶對微電影的意識和積極參與為目的的活動,將MFCC形成專業的微電影品牌,並能夠長期傳承下去,體現歷史的延伸性和進步性。
來自"免費午餐"團隊的李玥18歲開始因為一部微電影加入公益團隊。8年的公益經歷,讓她覺得公益也應該有所創新,而影視的介入正是公益的創新形式之一。鄧飛曾說過"行動改變中國",我們所付出的時間,做的變革,都是在一點點得解決中國的問題。李玥認為,對於微電影創作者來說,則用行動改善中國,小小的微電影時間不長,傳遞的力量很強大。
此次MFCC舉辦地車庫咖啡位於海澱西大街,十年前這裡曾是繁華的圖書一條街,而隨著紙質出版業的式微,這條大街也不再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而正是車庫咖啡讓這條街重新有了生氣,現在的海澱西大街成為了海澱創業一條街,慢慢很多人在這裡落戶、創業。車庫咖啡創始人蘇菂表示,無論是公益還是創業,最重要的兩點是存在感和成就感。不以純盈利為目的的車庫咖啡,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青年人創業夢想的第一步。
在當天的大會上,與會者對微電影的意義、創作、市場和今後的發展做了討論。這次會議還對微電影的長度第一次做了建議性的定義,即微電影的長度不超過10分鐘為宜。多年前在中國第一次提出文化和文化創意世一種產業的河北文化車產業創意家協會這次又提出"微電影"概念,為影視作品微製作拓寬了市場道路。
大會現場還展映了四部優秀的微電影作品,分別是小米科技的品牌微電影《一百個夢想的贊助商》、華藝天鑫的城市微電影《一次性愛上》、青元素的公益微電影《尋找》和康創的品牌微電影《BMW》。每部作品結束後,在中央電視臺劉棟棟的主持下,創作團隊上場和現場觀眾激情互動,分享創作心得,場面熱鬧非凡。李有森指出,微電影製作現在是"起於青萍之末",它必將成為改變"氣候"的大風,為我們的祖國、為這個世界推出一個晴朗的美好的天空。此次微電影創作者大會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國內主流媒體進行了全程跟蹤報導。
必趣網成立於2012年10月,5月10日第一版正式上線,短短的半年時間,必趣網日訪問量已經突破一百萬。在此次MFCC上,張果發布了必趣網的最新版本——必趣4.0,這是迄今未知最為精緻的版本,無論是整體風格還是強大的功能,在數以億計的網際網路世界裡,必趣網可謂獨樹一幟。讓人不可思議的還有必趣引以為豪的播放器,為了讓用戶獲得最舒適的觀看體驗,必趣團隊捨棄了可觀的廣告收入和自以為是的水印LOGO,並於與國內最專業的視頻技術研發團隊CC視頻合作,向大家提供最優秀的視頻服務。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們的娛樂文化方式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微電影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迅速發展起來,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寵兒之一。在這些精彩的微電影背後,是無數創作者的默默堅持和辛勤貢獻。我們相信,必趣之所以能夠達到微電影的頂峰,完美的極點,正因為它化繁為簡,專注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