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購和點外賣已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快遞包裝和一次性餐具也成為塑料汙染的一大來源,減塑限塑迫在眉睫。11月28日,一場提倡減少使用塑料製品的「少塑派」活動在必勝客中環協信店開啟。
早在2008年,我國就開始實行「限塑令」,超市、商場等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被納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範圍,「限塑令」再次升級。
塑料對環境的危害有多大?活動上,東華大學服裝設計院學生發表了主題為「塑料的危害」公益宣講,用視頻、照片以及知識宣講,把環保理念和白色汙染所帶來的危害傳遞給孩子們。參加活動的親子家庭也分享了各自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做到環保減塑的。一位小朋友表示:「今天我學到了塑料垃圾給動物和地球帶來的危害,回家後我也要少用塑膠袋,以後和媽媽出門都要改用帆布袋了。」隨後,大學生們還和孩子一起,通過垃圾分類的小遊戲,再次加深了對環保知識的「鞏固」。
除了知識宣講外,東華大學服裝與設計學院的學生們還為此次「少塑派」行動專門設計了創意環保帆布袋。學生們把可回收標誌、地球以及活動主題等相關元素在帆布袋上一一展示,傳遞少用塑料的理念。一位參與設計的學生說:「我們在設計的時候會注重對色彩的運用,多使用綠色等契合環保主題的顏色,避免顯得沉重的黑色等顏色,讓帆布袋能更準確地傳遞環保的主題。」
東華大學服裝與設計學院的高老師告訴記者:「平時我們在課程中,就會注重對學生環保理念的培養。事實上,我們甚至還開過相關的課程,例如『可持續的時尚設計』課程以及舉辦展覽、走秀等環保主題活動。通過這些形式,向學生傳達環保理念,號召大家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大四學生母智婕也特意趕來參與活動。她表示,在校園內,商戶和學生們在身體力行地支持減塑。「在學校的快遞網點,我們學生拆掉快遞後更傾向於把快遞包裝放進回收箱內,工作人員在寄快遞的時候也優先選擇使用過的包裝盒,形成循環利用。」
在此次活動上,必勝客宣布,將在上海、杭州和廈門三個城市率先上市環保包裝,包括紙吸管、紙袋,以及生物降解塑膠袋。不僅如此,到2020年底,必勝客將在全國所有餐廳內停止提供塑料吸管,轉轉而使用紙吸管代替,全年預計節省約7千萬支吸管,相當於減少85噸不可降解塑料用量。同期,全國36個城市的必勝客餐廳也會將現有包裝更換為紙袋或生物降解塑膠袋,全年預計節省約9千萬個塑膠袋,相當於減少1000噸不可降解塑料用量 ;截止2022年底,所有餐廳將停止不可降解塑膠袋的使用,預計節省的塑膠袋數量為1億3千萬個,減少約1400噸不可降解塑料用量。而除了像今天這樣在餐廳內舉辦的活動外,必勝客還邀請消費者一起開展戶外減塑環保主題活動,在社區、旅遊景點、海灘等區域開展拾撿塑料垃圾及「減塑」教育活動,創建綠色和諧的社區環境。
來源:人民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