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輕輕一點,坐等外賣送上門。足不出戶、腳不下樓享用美食,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群體的餐飲習慣。而外賣服務在提供了深得人心的快捷便利和美味可口的食物的同時,每天不計其數的餐盒帶來垃圾降解動輒百年的環境影響,也讓使用更易降解材料做餐盒、注重環保和健康安全的呼聲在同步高漲。
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實際行動支持環保,始創於1968年的大家樂餐廳於近日宣布在環保餐盒領域的又一項新動作——大家樂內地門店的所有外賣餐盒,均使用可生物降解甘蔗渣製作的新餐盒。有著50年發展歷程的大家樂集團以此環保助力,體現企業對社會發展的責任。
降解餐盒「一小步」,環保健康一大步
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餐飲外賣量最大的國家。據第三方研究機構艾媒諮詢統計,早在2016年,中國就每天會產生2.56億份外賣,其中至少分別產生2.56億個餐盒和塑膠袋,使用過後降解至少需要470年。
除焚燒外,據統計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料被傾倒入海。而且餐盒本身在生產環節就會消耗大量工業用水、石油、木材等資源,廢棄時進行填埋或焚燒,會產生土壤、水、大氣汙染,破壞生態環境。
正是如此,有大局思維和長遠目光的各大企業,也紛紛在環保領域持續發力,在餐飲行業的外賣服務上,開啟發展的新賽道。
作為一家大規模的快餐連鎖店,大家樂中國則率先將著眼點放在源頭把控餐盒包裝的質量,通過採用可生物降解甘蔗渣製作的新餐盒,一邊真正為綠色社會盡職、為環保中國盡力,一邊以高顏值、更安全、更衛生等重要附加標準確保外賣餐飲健康,服務於所有門店的顧客。
據了解,該餐盒來自甘蔗渣經加工後成紙漿,通過模具對紙漿經熱壓成型製作而成,完全是純天然、安全可靠的食品級包裝材料。由於新餐盒材質為甘蔗渣,使用後的餐盒可直接用於堆肥,並且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降解為水、二氧化碳和有機生物質,避免了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該餐盒符合美國ASTM D6868標準和歐盟EN13432標準,並通過了國際權威BPI和TUV的降解認證。在保證天然環保、品質優良的同時,新餐盒也保留了大家樂餐廳對外觀審美、注重衛生及健康飲食的高要求。
貫徹可持續理念,大家樂堅守企業初心
大家樂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企業也需要與消費者們一起行動。除了在外賣服務上採用更為環保的材料之外,大家樂也提倡消費者到店就餐,「既鍛鍊了身體,也以實際行動支持了環保」。據悉,目前大家樂中國已有100多家門店,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東莞等地。
作為餐飲行業的領軍者,大家樂深度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業內率先做出了優秀示範。2018年7月,大家樂集團發布了《2017-2018可持續發展報告》。報告指出,大家樂集團累積多年努力成就可持續發展,促使大家樂為業務所在的社會和環境創造正面價值。「我們有責任與顧客、員工、供貨商及其他業務夥伴合作,一同應對餐飲業面對的急切社會和環境問題。」
大家樂集團主席羅開光公開表示,「大家樂集團對未來的目標是清晰的,對社會責任是不變的,大家樂目前正走在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上,一路走來我們定會總結過往的經驗,以全社會一起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大家樂香港、內地的業務部門通過各種實際行動,一直致力提供更環保的用具,鼓勵減少使用即棄餐具。」大家樂中國負責人表示,大家樂企業管理層對環保事業高度重視,不僅注意每個決策行為對環境、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還組織成立了專門的監督部門督促決策完成。除了正在進行的環保餐盒行動,大家樂集團還舉辦了例如無吸管日、創新廢物管理等多項行動。
對於企業而言,自然環境、社會問題與自身的發展息息相關。只有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才能促進企業、社會共同的良性發展循環。據悉,做中國餐飲環保的「先行者」,這只是大家樂的第一步。未來,大家樂將持續關注環保事業,以責任回報社會以能力推動綠色,敢喊出「向我看」的口號,推動外賣行業環境汙染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