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攜手破解餐盒難題山東小麥歌「全降解生態餐盒」先行一步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在外賣市場發展迅速的今天,大量的餐盒帶來的環境影響已經不容忽視。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統計,我國外賣行業僅一年就消耗數億個餐盒,而這些製成餐盒的塑料使用過後降解至少需要幾百年。而且餐盒本身在生產環節就會消耗大量工業用水、石油、木材等資源,廢棄時進行填埋或焚燒,會產生土壤、水、大氣汙染,破壞生態環境。

近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餐盒在環境汙染中的「重要」角色,同時也披露了其安全性也較難監管等多個問題,呼籲多方攜手破解餐盒難題。專家認為,外賣餐盒從生產到流通,涉及環節很多,對於餐盒的環保、安全問題,應多方推動,共同解決。

山東小麥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便著力探求新型生物降解技術,不斷優化產品結構。作為一家專業從事外賣餐盒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小麥歌始終秉承「誠信為本創新為先」的經營理念,以「打造中國定製餐盒領導品牌」為目標,不斷研發創新。

目前,小麥歌公司已擁有80多項發明、外觀、實用新型等專利,其完善的食品包裝材料檢測儀器及自行研發的國內性價比最高的生產設備,全面保障產品的健康環保安全。先行一步的小麥歌公司在環保方面不遺餘力,其推出的紙塑餐盒以蘆葦、蔗渣、麥秸、稻草等一年生植物纖維和木漿為原料,經過碎漿和淨化處理,進入成型機成型,通過乾燥、整形、消毒等工序加工而成。天然的草本原料,嚴格的生產把控,小麥歌餐盒全力引領綠色健康新生活。

不僅如此,山東小麥歌還與哈爾濱工業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學院、臨沂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建立國家級實驗研發中心,推出第三代產品——全降解生態餐盒,餐盒可實現全面降解,對環境保護意義重大。

《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已經於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山東小麥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技術創新積極致力於「外賣時代」的環境保護,憑藉先進技術率先推出「全降解生態餐盒」,是山東小麥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表現,同時也是造福產業各方的首倡義舉。

>

相關焦點

  • 降解餐盒餐盒的回收處理需要成本,到底該由誰買單?
    伴隨著網際網路外賣平臺的興起,天量餐盒垃圾越來越成為令人頭疼的環保難題。獲悉,塑料餐盒雖屬於可回收物,但由於垃圾分類體系的缺失,這些可再生資源正日復一日地被當做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燒。   目前,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三大外賣平臺日訂單總量已超過2000萬單,按照每個訂單平均需要兩個餐盒來測算,每天就要產生約4000萬個廢棄餐盒。
  • 外賣餐盒難再循環利用:降解條件苛刻 回收無人問津
    (閆珍珍 攝)  A 「可降解」餐盒也會汙染環境  「55元1000個,批發可降解餐盒。」「生物可降解塑料、無毒無害。」在餐盒批發市場和網上商店,這樣的字眼描述隨處可見。  在淘寶網,記者看到有些一次性發泡餐盒,上面清楚地寫著「降解」字樣。
  • 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大家樂中國採用可降解餐盒支持環保
    而外賣服務在提供了深得人心的快捷便利和美味可口的食物的同時,每天不計其數的餐盒帶來垃圾降解動輒百年的環境影響,也讓使用更易降解材料做餐盒、注重環保和健康安全的呼聲在同步高漲。  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實際行動支持環保,始創於1968年的大家樂餐廳於近日宣布在環保餐盒領域的又一項新動作——大家樂內地門店的所有外賣餐盒,均使用可生物降解甘蔗渣製作的新餐盒。
  • 北京餐企限塑「動起來」:打包袋、吸管換裝 可降解餐盒排上日程
    原標題:北京餐企限塑「動起來」:打包袋、吸管換裝,可降解餐盒排上日程   歲末年初,除了做好疫情防控,餐飲業還在為「減塑降塑」忙碌著。
  • 北京餐企限塑已「安排」:打包袋、吸管換裝,可降解餐盒進入日程
    中國全聚德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集團已經禁止採購、使用和銷售一次性的發泡塑料餐具、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吸管,禁止採購、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吸管。這位負責人表示,在集團各品牌的門店,都會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打包餐盒、餐袋、環保紙袋、無紡布袋等非塑料產品,並通過積分獎勵等方式,引導消費者逐步使用可降解塑料或非塑料材料等替代產品。
  • 北京餐企限塑「動起來」:打包袋、吸管換裝,可降解餐盒排上日程
    中國全聚德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集團已經禁止採購、使用和銷售一次性的發泡塑料餐具、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吸管,禁止採購、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吸管。這位負責人表示,在集團各品牌的門店,都會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打包餐盒、餐袋、環保紙袋、無紡布袋等非塑料產品,並通過積分獎勵等方式,引導消費者逐步使用可降解塑料或非塑料材料等替代產品。
  • 外賣垃圾「圍城」 餐盒源頭缺監管
    近兩年,隨著外賣行業迅速發展,不斷增長的外賣垃圾潛伏的生態隱患引發擔憂。外賣平臺、商家能否從源頭控制餐盒材質及數量?巨量的外賣垃圾又該如何處理?  記者探訪發現,目前市場上餐盒材質主要為PP5(聚丙烯),這類材料雖然有無毒害、耐高溫等優點,但其不可降解的特點卻引出了垃圾處理難題。  記者從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外賣垃圾中的塑料製品回收量極低,多數外賣垃圾都通過焚燒處理。
  • 可降解餐具≠環保餐具 8成可降解餐盒是假貨
    明明是標著「可降解」的環保型餐具,怎麼飯盒盛上了飯菜會滲色?湯碗裝滿熱湯會變軟?點心盒稍微裝多點兒就會破裂……近日有業內人士透露,據相關協會調查,市面上有近80%可降解材質餐盒都是假的,「不但不一定能達到降解要求,有些標著『可降解』的餐具安全性也令人擔憂。」
  • 一次性餐盒是可回收垃圾嗎?
    一次性餐盒經常會用到。那麼,這種產生頻率非常高的生活垃圾到底該如何分類?很多人都可能分錯。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一下吧!一次性餐盒是什麼垃圾?用過的一次性餐盒是其他垃圾。一次性餐盒多數是由塑料製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色汙染,投放垃圾的時候要注意將它投放到其他垃圾箱內。
  • 餐飲業全面減塑正推進,可降解餐盒原料面臨短缺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不過,新京報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來看,餐飲業減塑集中在塑料吸管,通過改變杯蓋設計、用紙質吸管替代,比較容易實現,而餐盒、包裝的減塑則面臨一定困難。
  • 黑窩點竟產6個牌子餐盒 老闆語出驚人「又不會吃死人」
    餐盒廢料滿地,工人隨意踩踏製作好的餐盒直接垂落在地餐盒由傳送帶運到地面,然後直接打包裝箱說起一次性餐盒,幾乎每一位市民都使用過。然而,如果你用的一次性餐盒產自於無牌無證的黑窩點,用的是「無名」的化學原料,也沒有任何消毒和衛生設施,你還敢吃嗎?
  • 哪一環都有問題 -- 一次性劣質餐盒調查追蹤
    我國每年使用的一次性餐盒超過150億個,其中有多少屬於劣質餐盒甚至「毒餐盒」?這些劣質餐盒是如何從源頭流向餐桌的?近日,記者在北京周邊暗訪調查發現,無論是生產環節還是流通使用環節,劣質餐盒仍然有禁不止;無論是監管還是執法查處,力度明顯不夠。
  • 一次性發泡餐盒有毒 或導致人體致癌
    國家就明令淘汰有毒的一次性發泡餐盒。但如今,一次性發泡餐具仍佔據著很大市場。究竟是誰在用有毒餐盒,這些餐盒又是哪裡生產的?「有毒餐盒」仍在大量使用在對深圳、西安、北京、南昌四大城市進行的調查中,從路邊攤到大餐館,記者都發現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的影子。
  • 塑料餐盒成"隱形殺手" 多款餐盒不適合加熱
    目前,全家便利店已對不安全的塑料餐盒進行下架處理。7-11便利店則正在評估一種進口包材。   便當餐盒:   大多飯盒無成分標誌   《新聞透視》記者發現,全家便利店部分塑料餐盒底部有「PC7」的三角形標誌,並不安全。
  •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解禁 記者調查:真能回收嗎?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由聚苯乙烯樹脂原料加發泡劑加熱發泡製成,常用於製作餐盒,也部分用於製作杯、碗、盤等。因這類塑料產品多為白色,被廢棄後又難以自然降解,這類產品所造成的環境汙染被稱為「白色汙染」。  21號令的發布意味著,因「白色汙染」被禁止生產使用了14年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下稱發泡餐盒)又回來了。
  • 兩協會再打口水仗 一次性塑料餐盒是否有毒存疑
    塑料加工協會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交鋒」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被「口水」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不但無毒無害,還是綠色產品。在本報率先報導了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聯合為一次性餐盒「正名」之後,昨天,另一家協會——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又對此提出質疑。
  • 永昌供原料 廣州制餐盒 協力助湖北|永昌縣|畢志良|湖北|玉米澱粉|...
    「受疫情影響,今年2月份以來,國內市場上出現了短暫性片材(一次性餐盒製作材料)供應量不足狀況。我們抓住這個機會,積極組織復工復產,目前已向廣州客戶發送一次性餐盒等生活類產品片材150噸,再通過第三方客戶做成餐盒,發往湖北等疫情較重的地方,滿足當地群眾的生活所需。這也說明,我們公司的轉型發展是成功的。」
  • 誠佳美開設海口首家環保服務站 推廣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27日消息(記者 譚琦 )「這些都是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製品,在自然環境下可以實現完全降解,用起來也和普通塑料製品沒區別。」每天晚上,周俊都要接待許多前來諮詢的市民,他剛放下手上的電話,又繼續回答市民對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疑問。
  • 為讓山區孩子吃上熱乎飯 大學生發明再加熱餐盒
    經過多方諮詢、調研、考察,林昌坤最終設計出了這款餐盒。從外形上看,這個「Warm再加熱餐盒」與普通的搭扣飯盒並沒有什麼不一樣,不過,在飯盒內部有一層加熱模塊,模塊側面則有一塊鐵片,用來連接餐盒的外部按鈕。按壓按鈕,飯盒內的加熱模塊即可生熱,釋放能量加熱飯菜。「加熱模塊的材料依次為聚酯薄膜、鋁箔、薄膜錫箔,設計的最大亮點是模塊內填充的用來發熱的化學物質——無水醋酸鈉。」
  • 全家便利店便當:塑料餐盒成「隱形殺手」
    目前,全家便利店已對不安全的塑料餐盒進行下架處理。7-11便利店則正在評估一種進口包材。  便當餐盒:  大多飯盒無成分標誌  《新聞透視》記者發現,全家便利店部分塑料餐盒底部有「PC7」的三角形標誌,並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