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餐盒成"隱形殺手" 多款餐盒不適合加熱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滬上多家便利店所售餐盒不適合微波加熱 7-11稱正評估進口包裝 

  「PP5」三角形標誌 

  塑料餐盒相對安全 

  通常塑料包裝物底部都會有1-7的7種三角形標誌,除了5之外,標有其他數字的塑料在微波加熱後或多或少都會有有害成分析出。例如,7代表PC(雙酚A),3代表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中含有30%~40%的增塑料劑成分,也就是塑化劑,加熱後會滲透到食物中,產生致癌物質。

  便利店出售便當,在方便、美味的同時,塑料餐盒卻成為「隱形殺手」。 

  近日,有網友在「樂活·上海灘」發微博稱:「電視臺《新聞透視》報導了塑料餐盒高溫加熱有毒。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形標誌裡的數字只有帶5的標誌才可微波加熱。」該微博一經發出,引眾網友跟帖。 

  上海食品工業研究所專家在《新聞透視》中表示,通常塑料包裝物底部都會有1-7的7種三角形標誌,除了5之外,標有其他數字的塑料在微波加熱後或多或少都會有有害成分析出。例如,7代表PC(雙酚A),3代表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中含有30%~40%的增塑料劑成分,也就是塑化劑,加熱後會滲透到食物中,產生致癌物質。 

  目前,全家便利店已對不安全的塑料餐盒進行下架處理。7-11便利店則正在評估一種進口包材。 

  便當餐盒: 

  大多飯盒無成分標誌 

  《新聞透視》記者發現,全家便利店部分塑料餐盒底部有「PC7」的三角形標誌,並不安全。 

  昨天,早報記者在徐匯大木橋路一家全家便利店看到,擺放一次性方便塑料餐盒的貨架上有10餘種不同品種的快餐盒飯、涼麵、水餃,很多塑料餐盒的外包裝彩色貼紙上都印有「可微波加熱」,有的則用醒目字體印著「用微波爐700W加熱5分鐘食用」。 

  記者發現,因有全封閉的塑料包裝膜遮擋,在不拆封時,根本看不到餐盒底部是否有「PP5」(PP:聚丙烯)三角形標誌,一些採用透明包裝的塑料餐盒底部根本沒有任何標誌。女店員表示,餐盒包裝上只要印有「可微波加熱」字樣,都可微波加熱。 

  在其他幾家好德和7-11便利店,也有類似問題存在。在一家好德便利店的貨架上,除了深圳寶安區生產的「四海」牌好食盒系列快餐盒飯底部標有「PP5」三角形標誌外,其他品牌基本均無任何塑料成分標誌,但包裝封面卻都印有「可微波加熱」字樣。 

  店員說,快餐盒飯生意挺好,工作日時上班族買得多,周末時居民嫌天熱不想做飯,也會來買,但通常是帶回家用微波爐加熱後食用。 

  包裝廠商: 

  內地與臺灣標準不一 

  為何便利店內銷售的塑料餐盒上印有「可微波加熱」字樣,卻找不到任何1-7國際通用標準三角形成分標誌?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辦公室法務經理黎家豪表示,昨日一早,公司已專門就塑料餐盒加熱安全問題召開了部門主管會議。經檢查,內地的7-11便利店確實有塑料餐盒底部標誌不全、不清楚的問題存在。供貨商向其反映,內地法律對塑料包裝盒材質標誌沒有強制性規定,所以在生產中就沒有統一印上三角形材質標誌,而上海等地7-11銷售的塑料餐盒又全部是大陸地區供應商提供的。在臺灣地區由於有這方面規定,因此,臺灣7-11所售塑料餐盒全部都印有標誌。 

  黎家豪表示,目前統一超商已聯繫大陸地區供應商,將對所有塑料餐盒的材質進行檢測,如果包裝材質確實不符合微波爐高溫加熱的要求,統一超商將要求生產商更換包材,或強制採用統一超商從日本及中國臺灣地區進口的合格耐高溫包材加以替換。 

  便利店: 

  要求供貨商更換包裝 

  全家超市所屬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行銷部的黃經理表示,經查實,上海全家銷售的塑料餐盒所使用的包裝材料主要是兩種,即5號聚丙烯(PP5)、7號PC(PC7)。《新聞透視》播出後,該公司非常重視,已從13日起對兩三種採用7號PC包裝材料的塑料餐盒作出下架處理,目前,全家銷售的其餘八九種塑料餐盒全部都有「PP5」三角標誌。目前,公司已要求下架產品的供貨商重新製作「PP5」模具,更換包裝後才能重新銷售。 

  「在臺灣地區,很多消費者也不太清楚哪種塑料餐盒微波加熱最安全,多數人也是根據包裝上的使用說明進行選擇。」黎家豪說,便利店所售可微波加熱塑料餐盒的盒身大多數能經受130℃高溫,薄弱環節在於盒蓋,耐高溫的盒蓋通常通透性較差。中國臺灣、日本地區目前已開發出既耐高溫、又不影響透視度的塑料包材,統一超商正在評估進口這種包材的可行性。眼下,7-11或採取在店堂加貼消費提示,提醒食用者先揭掉盒蓋再放入微波爐加熱。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高蕾)

相關焦點

  • 全家便利店便當:塑料餐盒成「隱形殺手」
    滬上多家便利店所售餐盒不適合微波加熱 7-11稱正評估進口包裝  「PP5」三角形標誌  塑料餐盒相對安全  通常塑料包裝物底部都會有1-7的7種三角形標誌,除了5之外,標有其他數字的塑料在微波加熱後或多或少都會有有害成分析出。
  • 一次性餐盒原料90%為廢塑料 高溫加熱易中毒
    不同代碼代表不同企業,而這些企業生產用的塑料,則大有玄機。  一個月以來,按照線人舉報,本報記者先後前往東莞、惠州等地調查一次性發泡餐具的「產業鏈」,發現使用廢塑料生產餐盒的舉報屬實,有些企業還涉嫌在生產餐盒過程中使用螢光增白劑。這些「黑餐盒」每天經過大卡車不停運往珠三角各地,其中東莞一家企業的產品流入到黃埔等地工業區附近的餐館。
  • 塑料餐盒可以微波嗎?
    塑膠材料廣泛應用於我們的生活中,種類也越來越多,也正因為塑料有如此廣泛的應用,近年來,消費者對於使用塑膠器具、容器、包裝的安全性存有疑慮。
  • 微波爐用塑料飯盒三成加熱會放毒 建議開蓋加熱
    現如今不少上班族,擔心外面吃飯不衛生,多喜歡使用輕便易衝洗的塑料餐盒裝食物,之後用微波爐將食物加熱後食用,但這樣做真的就安全了嗎?近日,香港消委會發布調查報告稱,近三成微波爐用塑料飯盒加熱時,會釋放出塑化劑,其中就包括「LOCK&LOCK」等知名品牌。
  • 你用的一次性餐盒安全嗎?哪種塑料外賣打包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你...
    你用的一次性餐盒安全嗎?哪種塑料外賣打包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你造嗎?時間:2020-08-07 10:2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用的一次性餐盒安全嗎?哪種塑料外賣打包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你造嗎? 小雞寶寶考考你哪種塑料外賣打包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
  • 兩協會再打口水仗 一次性塑料餐盒是否有毒存疑
    塑料加工協會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交鋒」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被「口水」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不但無毒無害,還是綠色產品。  該協會舉例稱:2009年10月,解放日報一篇題為《微波爐加熱塑料餐具致中毒10餘名員工被送醫》的報導中也指出:某美容護膚中心的10餘名員工,因用微波爐加熱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吃飯不成反而吸入了散發出的苯乙烯單體,導致急性中毒。
  • 一次性發泡餐盒有毒 或導致人體致癌
    在深圳市寶安區福永鎮的工業區裡,吃午飯的工人幾乎都在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西安鐘樓附近的夜市上,小吃攤位全部都是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盛放食物。多數人誤以為其「環保、無毒」在對消費者和攤主們進行調查後發現,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國家已經禁止使用這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了,甚至一些攤主還認為這樣的餐盒是環保的,有些攤主還解釋:「這是環保的、無毒的。」
  • 復工後,你是否也在用一次性餐盒?加熱會釋放致癌物,是真的嗎?如何...
    聽說一次性餐盒加熱有毒,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心裡嘀嘀咕咕,我這飯啊,吃著也不香了。」馬女士感嘆。01一次性餐盒加熱是否有毒?近期疫情減緩,但是人們的防範意識還都很強。有的網友擔心外賣包裝上會沾染病毒,所以會把飯菜連同一次性餐盒都放在微波爐裡加熱一下。
  •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解禁 記者調查:真能回收嗎?
    引人注目的是,原目錄中淘汰類產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被刪除。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由聚苯乙烯樹脂原料加發泡劑加熱發泡製成,常用於製作餐盒,也部分用於製作杯、碗、盤等。因這類塑料產品多為白色,被廢棄後又難以自然降解,這類產品所造成的環境汙染被稱為「白色汙染」。  21號令的發布意味著,因「白色汙染」被禁止生產使用了14年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下稱發泡餐盒)又回來了。
  • 降解餐盒餐盒的回收處理需要成本,到底該由誰買單?
    拿起手機,動動手指,不一會兒就有美食送上門了,吃飽喝足後也無需洗碗收拾。伴隨著網際網路外賣平臺的興起,天量餐盒垃圾越來越成為令人頭疼的環保難題。獲悉,塑料餐盒雖屬於可回收物,但由於垃圾分類體系的缺失,這些可再生資源正日復一日地被當做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燒。
  • 食安丨復工後,你是否也在用一次性餐盒?加熱會釋放致癌物,是真的嗎...
    聽說一次性餐盒加熱有毒,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心裡嘀嘀咕咕,我這飯啊,吃著也不香了。」馬女士感嘆。01一次性餐盒加熱是否有毒?近期疫情減緩,但是人們的防範意識還都很強。有的網友擔心外賣包裝上會沾染病毒,所以會把飯菜連同一次性餐盒都放在微波爐裡加熱一下。
  • 為讓山區孩子吃上熱乎飯 大學生發明再加熱餐盒
    經過多方諮詢、調研、考察,林昌坤最終設計出了這款餐盒。從外形上看,這個「Warm再加熱餐盒」與普通的搭扣飯盒並沒有什麼不一樣,不過,在飯盒內部有一層加熱模塊,模塊側面則有一塊鐵片,用來連接餐盒的外部按鈕。按壓按鈕,飯盒內的加熱模塊即可生熱,釋放能量加熱飯菜。「加熱模塊的材料依次為聚酯薄膜、鋁箔、薄膜錫箔,設計的最大亮點是模塊內填充的用來發熱的化學物質——無水醋酸鈉。」
  • 外賣垃圾「圍城」 餐盒源頭缺監管
    平臺根據宣傳需要,會不定時提供一些帶有logo的塑膠袋,這類塑膠袋「就是一般塑膠袋,不清楚是否為環保材料」。  餐盒多為PP5材質 由商家自行採購  記者探訪北京朝陽區、東城區十一家商戶發現,外賣商戶使用的餐盒全部都由商家從線上、批發商處採購,其材質主要為PP5材質。
  • 外賣餐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嗎?
    特別是外賣餐盒這樣看起來很輕薄的東西,一旦在微波爐加熱就很容易給人有毒的感覺呢……那麼,外賣餐盒到底能不能放進微波爐加熱呢?大部分外賣餐盒都是塑料材質,所以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生活中常見的塑料製品。PP為聚丙烯,熔點高達200度,在常見塑料當中擁有較好的耐熱性,在微波爐裡不會發生變化。而其他塑料製品在微波爐中有可能會受熱軟化、分解,甚至放出有毒物質。所以在把外賣餐盒放進微波爐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包裝上標註的數字!
  • 哪種塑料外賣打包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 1分鐘教你看懂餐盒的秘密
    哪種塑料外賣打包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 1分鐘教你看懂餐盒的秘密小雞寶寶考考你哪種塑料外賣打包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
  • 塑料飯盒加熱釋放有害物質 便利店三巨頭自查
    東方網8月17日消息:據《新聞晨報 (微博)》報導,針對部分便利店裡盒飯的塑料包裝盒可能不適合微波加熱的問題,昨天全家、羅森、7-ELEVEN等多家便利店向晨報記者回應稱,或已下架無標識盒飯,或已將材質進行檢驗證實安全,今後還將要求供應商必須在餐盒上標註明確的塑料代碼。
  • 多方攜手破解餐盒難題山東小麥歌「全降解生態餐盒」先行一步
    在外賣市場發展迅速的今天,大量的餐盒帶來的環境影響已經不容忽視。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統計,我國外賣行業僅一年就消耗數億個餐盒,而這些製成餐盒的塑料使用過後降解至少需要幾百年。而且餐盒本身在生產環節就會消耗大量工業用水、石油、木材等資源,廢棄時進行填埋或焚燒,會產生土壤、水、大氣汙染,破壞生態環境。近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餐盒在環境汙染中的「重要」角色,同時也披露了其安全性也較難監管等多個問題,呼籲多方攜手破解餐盒難題。專家認為,外賣餐盒從生產到流通,涉及環節很多,對於餐盒的環保、安全問題,應多方推動,共同解決。
  • 外賣餐盒難再循環利用:降解條件苛刻 回收無人問津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艾媒諮詢統計,2016年每天產生2.56億份外賣,其中至少分別產生2.56億個餐盒和塑膠袋,使用過後降解至少需要470年。除焚燒外,據統計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料被傾倒入海。中午剛過,垃圾袋中多是用過的餐盒。
  • 劣質餐盒利潤可超五成 隱蔽銷售送貨上門避打擊
    日前老陳向記者介紹,他曾長期銷售天津聖元樹塑料包裝製品廠加工生產的一次性快餐盒。在去年國家質檢總局對食品用塑料包裝實行市場準入制度後,因「聖元樹」公司沒能取得生產許可證,其生產的一次性餐盒屬於無證產品,被列入查抄範圍。因此他只得轉入「地下」偷偷賣。  2009年12月初,老陳被群眾舉報銷售無證劣質餐盒。
  • 北京海澱抄出10萬有毒餐盒 含工業石蠟毒物(圖)
    突擊檢查市場暗藏十萬劣質餐盒隨後,執法人員立即開車來到市場內的倉庫區,在8號倉庫裡,成堆碼放的劣質餐盒出現在執法人員面前。經現場清點,這個庫房裡共有93箱有毒餐盒,每箱數量800個。下午執法人員在7個攤位裡再次查獲共33箱劣質餐盒,執法人員對這些劣質餐盒全部進行了暫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