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餐盒原料90%為廢塑料 高溫加熱易中毒

2020-11-30 騰訊網

本報記者暗訪發現東莞等地不良廠家用廢塑料生產一次性塑料餐盒

男子將批發來的餐盒賣給黃埔南安商業街的小飯館。

  廢塑料舊光碟製成「黑餐盒」,讓你吃進鉛吃進鎘吃進螢光劑

  「黑餐盒」調查

  5月底的一天中午,黃埔區南安附近的小餐館和往常一樣,坐滿了等著吃盒飯的工人,一個個一次性塑料餐具裡瞬間裝滿飯菜,工人拎起餐盒就走……從來沒有人想過看看餐盒底部的編碼:SA-08、GF-08……這些編碼就是生產廠家的標識。不同代碼代表不同企業,而這些企業生產用的塑料,則大有玄機。

  一個月以來,按照線人舉報,本報記者先後前往東莞、惠州等地調查一次性發泡餐具的「產業鏈」,發現使用廢塑料生產餐盒的舉報屬實,有些企業還涉嫌在生產餐盒過程中使用螢光增白劑。這些「黑餐盒」每天經過大卡車不停運往珠三角各地,其中東莞一家企業的產品流入到黃埔等地工業區附近的餐館。

  一次性塑料餐具

  多數含有廢塑料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告訴記者,我國年約消費150億隻一次性塑料餐具,其中廣東能叫得出名字的企業有約40家,約生產70~80億隻。其中僅3成全部用新料生產,市面上相當一部分一次性塑料餐具含有廢塑料。

  文/記者劉 幸、何穎思

  圖/記者莊小龍、駱昌威

  東莞

  原料中廢塑料佔九成

  4月底,本報接到報料,報料人向記者提供了大量視頻和圖片,稱廣東依然存在著幾十家一次性發泡餐盒廠家,其中6家廠家性質惡劣,用廢塑料生產發泡餐盒,有的甚至用螢光增白劑。記者對這些廠家進行了暗訪。

  近日,記者跟報料人來到位於東莞萬江黃粘洲社區工業區內的萬盛塑料製品廠,只見廠門大開,正對大門的倉庫內,停著輛大卡車,一袋袋藍色塑膠袋裝好的一次性塑料餐具正在裝車。

  空氣中瀰漫著刺鼻氣味

  記者趁機走進廠房內。倉庫中一次性塑料餐具堆成8米長、5米寬、5米高的一座「小山」。生產車間內,兩條生產線正在開工,記者看見,每條生產線由兩臺主要的機器組成。一臺機器是將攪拌後的原料壓成型,一臺機器則將半成品切割成飯盒。空氣中瀰漫著難聞的氣味,讓人作嘔。

  記者靠近攪拌機,裡面的原料已經攪拌完畢,都是些直徑約2~3毫米的塑料顆粒,小部分是半透明的白色塑料顆粒,大部分是黑色或者灰色的塑料顆粒。攪拌機旁的地上,擺放著20多袋說不出成分的廢舊塑料,大部分都是黑灰顏色,上面還附著很多塵埃。

  用廢料每噸可省5000元

  報料人說,「半透明的白色塑料顆粒應該是第一次使用的聚苯乙烯,比例約10%;黑、灰色的塑料顆粒是重複使用的廢聚苯乙烯顆粒,比例約90%。」

  倉庫旁還有一個原料間,記者在裡面找到了大批原料,用鑰匙將其中一包撕開,裡面流出乳白色塑料顆粒,「這就是前面提到的聚苯乙烯,行內人稱新料,」報料人說,「聚苯乙烯難以降解,會汙染環境,因此一次性塑料餐具早已經被國家明令禁止,但是用它生產的飯盒,至少不會對人體有害。而那些廢塑料就不同了,來源不清,裡面的雜質可能什麼都有。廢料市價6000~7000元/噸,新料是11000元/噸。」

  日產75萬隻飯盒

  記者現場見到,經過機器攪拌原料、壓模和切割,在包裝車間,新舊混合的塑料顆粒就成為白色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工人將成品裝進藍色、白色、紅色的塑膠袋裡,塑膠袋表面標有「萬盛SA-8」、「萬盛保溫飯盒S-A3」 、「500個」等字樣。「兩條生產線,如果24小時開工的話,每天可以生產75萬個廢舊塑料生產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惠州

  螢光粉增白

  除了東莞,中山也是生產一次性塑料餐具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記者探訪的是小欖鎮西區工業園德祥路標強塑料廠旁邊的中山新力塑料製品廠。記者到達時發現「鐵將軍把門」,裡面傳出機器的轟鳴聲。露天的倉庫中,堆積了一卷卷壓好的半成品,數量難以計算。

  記者從大門縫隙往內看,堆放著十幾包原料。此時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從裡面開門出來,張口就問,「幹什麼的?」報料人靈機一動,「我從北方過來的,想找一個生產透明塑料盒的廠家,你們有不?」「我們不生產那個!」 男子冷冷答道。

  「那你們生產什麼?」趁著說話的空隙,報料人突然鑽進門進到廠裡,錄了一段錄像。記者從該錄像看見,兩個工人正在加料,靠裡的廠房中,同樣有約10袋原料,最裡面的生產線已經啟動。可惜沒拍到用料的材質。

  報料人還給記者提供了使用螢光增白劑生產的錄像。報料人4月19日在惠州另一家工廠拍攝的錄像上,記者看到,從進料兜上用手指就能抹出熒白色粉末,報料人說,這就是螢光增白劑。

  專家:

  11年前就該「淘汰」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表示,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早在11年前就被國家列為淘汰的產業之列。在最新發布的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依然屬於淘汰類的落後產品。

  「本來就不應該生產,一些廠家還使用廢塑料、螢光增白劑生產餐盒,這就是罪加一等。」董金獅說,這些廢塑料可能源自包裝盒、光碟等,甚至是工業廢塑料,容易含有鉛、鎘等重金屬。一些廢塑料並非食品級,苯乙烯單體、苯乙烯二聚體等低分子物質比較多,也很容易釋出,造成中毒。

  高溫加熱易致人中毒

  董金獅指出,國家嚴禁在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加工中使用螢光增白劑,因為螢光增白劑一旦被吸收到人體,可以破壞細胞蛋白質,是潛在致癌因素之一。同時,螢光增白劑含有的苯環類有機物,會削弱傷口的癒合能力。

  即使是新料生產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存在安全隱患,董金獅說,超過100攝氏度,一次性發泡餐盒會變形,尤其是盛裝含油食品,或使用微波爐加熱時,未聚合的苯乙烯單體就會進入人體,導致中毒。不光如此,塑料本身也會被熔化吃進人體,無法分解,累積下去就會危及生命。

(大洋網-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復工後,你是否也在用一次性餐盒?加熱會釋放致癌物,是真的嗎?如何...
    聚丙烯(PP)材質的一次性餐盒可以進行最高溫度不超過120°的加熱,能放進微波爐或者蒸鍋裡。但是聚苯乙烯(PS)餐盒,也就是一次性聚苯乙烯發泡餐盒只能加熱到90°。超過90°的加溫受熱後,苯乙烯會釋放到食物裡,對人體的肝腎功能及中樞神經系統都有一定的危害。如果長期使用,甚至有致癌的風險。有的商家也會通過盒身使用聚丙烯材質,盒蓋採用聚丙乙烯材質來平衡成本。
  • 食安丨復工後,你是否也在用一次性餐盒?加熱會釋放致癌物,是真的嗎...
    聚丙烯(PP)材質的一次性餐盒可以進行最高溫度不超過120°的加熱,能放進微波爐或者蒸鍋裡。但是聚苯乙烯(PS)餐盒,也就是一次性聚苯乙烯發泡餐盒只能加熱到90°。超過90°的加溫受熱後,苯乙烯會釋放到食物裡,對人體的肝腎功能及中樞神經系統都有一定的危害。如果長期使用,甚至有致癌的風險。有的商家也會通過盒身使用聚丙烯材質,盒蓋採用聚丙乙烯材質來平衡成本。
  • 塑料餐盒成"隱形殺手" 多款餐盒不適合加熱
    例如,7代表PC(雙酚A),3代表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中含有30%~40%的增塑料劑成分,也就是塑化劑,加熱後會滲透到食物中,產生致癌物質。  便利店出售便當,在方便、美味的同時,塑料餐盒卻成為「隱形殺手」。   近日,有網友在「樂活·上海灘」發微博稱:「電視臺《新聞透視》報導了塑料餐盒高溫加熱有毒。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形標誌裡的數字只有帶5的標誌才可微波加熱。」
  •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解禁 記者調查:真能回收嗎?
    引人注目的是,原目錄中淘汰類產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被刪除。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由聚苯乙烯樹脂原料加發泡劑加熱發泡製成,常用於製作餐盒,也部分用於製作杯、碗、盤等。因這類塑料產品多為白色,被廢棄後又難以自然降解,這類產品所造成的環境汙染被稱為「白色汙染」。  21號令的發布意味著,因「白色汙染」被禁止生產使用了14年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下稱發泡餐盒)又回來了。
  • 兩協會再打口水仗 一次性塑料餐盒是否有毒存疑
    塑料加工協會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交鋒」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被「口水」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不但無毒無害,還是綠色產品。在本報率先報導了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聯合為一次性餐盒「正名」之後,昨天,另一家協會——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又對此提出質疑。
  • 你用的一次性餐盒安全嗎?哪種塑料外賣打包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你...
    你用的一次性餐盒安全嗎?哪種塑料外賣打包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你造嗎?時間:2020-08-07 10:2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用的一次性餐盒安全嗎?哪種塑料外賣打包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你造嗎? 小雞寶寶考考你哪種塑料外賣打包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
  • 一次性發泡餐盒有毒 或導致人體致癌
    國家就明令淘汰有毒的一次性發泡餐盒。但如今,一次性發泡餐具仍佔據著很大市場。究竟是誰在用有毒餐盒,這些餐盒又是哪裡生產的?「有毒餐盒」仍在大量使用在對深圳、西安、北京、南昌四大城市進行的調查中,從路邊攤到大餐館,記者都發現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的影子。
  • 塑料餐盒可以微波嗎?
    塑膠材料廣泛應用於我們的生活中,種類也越來越多,也正因為塑料有如此廣泛的應用,近年來,消費者對於使用塑膠器具、容器、包裝的安全性存有疑慮。
  • 廣東多地廠家被曝用廢塑料做一次性餐具(圖)
    本報記者暗訪發現東莞等地不良廠家用廢塑料生產一次性塑料餐盒  東莞  原料中廢塑料佔九成  4月底,本報接到報料,報料人向記者提供了大量視頻和圖片,稱廣東依然存在著幾十家一次性發泡餐盒廠家,其中6家廠家性質惡劣,用廢塑料生產發泡餐盒,有的甚至用螢光增白劑。
  • 全家便利店便當:塑料餐盒成「隱形殺手」
    近日,有網友在「樂活·上海灘」發微博稱:「電視臺《新聞透視》報導了塑料餐盒高溫加熱有毒。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形標誌裡的數字只有帶5的標誌才可微波加熱。」該微博一經發出,引眾網友跟帖。  上海食品工業研究所專家在《新聞透視》中表示,通常塑料包裝物底部都會有1-7的7種三角形標誌,除了5之外,標有其他數字的塑料在微波加熱後或多或少都會有有害成分析出。
  • 塑料餐盒、一次性紙杯、外賣包裝盒,它們在杭州江幹有了新去處
    垃圾袋內是一些一次性餐盒、用過的紙杯、外賣包裝盒,「我平時上班忙,沒時間做飯,點外賣比較多,以前我就都丟在其他垃圾桶裡了,現在聽社區說這些都能回收了,我就特意分出來丟到藍桶裡。」  據統計,有「中國樓宇經濟十大活力中央商務區」之稱的錢江新城,服務企業達8000餘家,輻射員工8萬餘名。
  • 微波爐用塑料飯盒三成加熱會放毒 建議開蓋加熱
    記者了解到,每種塑料都有其耐熱極限,食品用途的材料中,目前最耐熱的是聚丙烯 (PP)可承受140℃,其次是聚乙烯(PE)能耐熱110℃,而聚苯乙烯(PS)則只能耐熱至90℃。記者在超市看到,目前市售的微波爐專用塑料飯盒,主要採用的是PP或PE製成,如溫度超過它們的耐熱極限,塑化劑就有釋放的可能,所以應避免長期用高溫加熱塑料飯盒熱食物。
  • 山東省塑料製品有限公司一次性餐盒塑料杯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山東**塑料製品有限公司一次性餐盒塑料杯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二零XX年五月塑料製品業是指以合成樹脂為主要原料,經採用擠塑、注塑、吹塑、壓延、層壓等工藝加工成型的各種製品的生產,以及利用回收的廢舊塑料加工再生產塑料製品的活動。
  • 飯冷了,加熱外賣塑料飯盒,會不會熱出「毒」來?
    其實,作為一名快樂的肥宅在點外賣時,我們除了要特別注意外賣的食物衛生外也要關注包裹著外賣的一次性餐盒哦!塑料製品底部的三角形標誌 ,相當於是產品的「身份證」。目前,市面上打包盒主要以1、5、6 為主,一般來說,都是安全的。★ 1號、 6號 :耐熱性相對較差,不能加熱,不能裝高溫食物。
  • 餐飲業全面減塑正推進,可降解餐盒原料面臨短缺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不過,新京報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來看,餐飲業減塑集中在塑料吸管,通過改變杯蓋設計、用紙質吸管替代,比較容易實現,而餐盒、包裝的減塑則面臨一定困難。
  • 塑料外賣盒加熱會有甲醛嗎?還能不能愉快地吃了
    怎麼分辨塑料包裝盒上的數字標識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其實,外賣塑料餐盒上的數字是塑料回收的標誌,根據這個標識就能判斷什麼材質的包裝盒適合盛放什麼類的食物。具體的,什麼標識是使用什麼塑料製成的,小青已經為大家列舉出來了。1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常被用作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的材料。
  • 一次性餐盒是可回收物嗎?這張「目錄」上一目了然
    將於7月1日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明確為四分法,包括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在人們印象中,紙箱、塑料瓶、易拉罐這些可以拿來賣錢的就是可回收物,但實際回收中卻發現,有些已經賣不出什麼價錢,有些甚至都沒人要。
  • 塑料打包盒能微波爐加熱嗎
    塑料打包盒能加熱嗎打包盒分為PP、光降解PP、紙漿模塑、紙制餐盒以及一次性PS幾種類型的餐盒。平時上班不少上班族都喜歡提前把飯菜裝入打包盒中,再放進微波爐中加熱,幾分鐘就能品嘗到熱乎乎的飯菜,不過大家平時有沒有去了解自己用的打包盒符合標準嗎?
  • 哪一環都有問題 -- 一次性劣質餐盒調查追蹤
    新華網北京6月17日電端午節前夕,國家藥監局、工信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下發通知,啟動對一次性塑料餐盒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專項整治。一次性塑料餐盒直接接觸食品,其質量直接關乎人體健康。
  • 一次性餐盒是可回收垃圾嗎?
    一次性餐盒經常會用到。那麼,這種產生頻率非常高的生活垃圾到底該如何分類?很多人都可能分錯。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一下吧!一次性餐盒是什麼垃圾?用過的一次性餐盒是其他垃圾。一次性餐盒多數是由塑料製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色汙染,投放垃圾的時候要注意將它投放到其他垃圾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