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餐企限塑「動起來」:打包袋、吸管換裝 可降解餐盒排上日程

2021-01-0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北京餐企限塑「動起來」:打包袋、吸管換裝,可降解餐盒排上日程

  歲末年初,除了做好疫情防控,餐飲業還在為「減塑降塑」忙碌著。

  《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出臺(下稱「限塑10條」),其中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

  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多家餐飲企業了解到,減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同時引導消費者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都已經列入企業減塑限塑日程。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不少餐飲企業已經著手將塑料打包盒逐步更換為環保材質。

  不過,新京報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有的餐飲從業者仍存在對相關限塑規定不了解的情況,包括目前外賣平臺上「無需餐具」做法,也經常被從業者「忽視」。業內人士表示,「限塑10條」正式實施,餐飲企業必須要跟上減塑、限塑、環保的步伐。

  紙質吸管、新型杯蓋、木質勺成新風潮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北京「限塑10條」中提到,到2020年底,北京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到2021年6月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攪拌棒。

  2020年12月30日,新京報記者來到麥當勞北京遠大路餐廳,餐廳內已經沒有了吸管自取處。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麥當勞已經採用了新型杯蓋,無需吸管可以直接飲用冷飲。包括「麥旋風」一直使用的塑料攪拌勺,現在已經更換成木質勺。

  新京報記者從麥當勞中國獲悉,從2020年6月30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的堂食及外帶已率先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消費者可通過新型杯蓋直接飲用不含固形物的冷飲,相關減塑舉措在年底前覆蓋中國內地所有餐廳。屆時,預計每年約減少400噸塑料用量。

  新京報記者隨後又來到在肯德基北京遠大路店,發現這裡還繼續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新京報記者問詢是否有環保吸管時,門店工作人員提供了一根紙質吸管並表示,由於限塑令正式施行還要兩三天,門店也在做過渡的準備。肯德基方面表示,2021年1月起,6000餘家肯德基餐廳堂食、外帶將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外帶將用木質餐具替換一次性塑料餐具;3800餘家肯德基外帶、外賣中使用的塑膠袋也將全面更換。

  此外,部分企業門店以價格調節實施降塑,其中,肯德基APP顯示,可降解塑膠袋收費0.5元,小袋子收費0.3元。運營北方區域吉野家的合興集團相關負責人也對新京報記者透露,公司或將考慮採用收費手段實施降塑,例如可降解餐具、可降解塑膠袋收費等。

  環保打包袋替換塑膠袋唱主角

  新京報記者從多家餐飲企業了解到,目前各餐飲企業已經在為北京「限塑10條」做好準備。中國全聚德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集團已經禁止採購、使用和銷售一次性的發泡塑料餐具、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吸管,禁止採購、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和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吸管。這位負責人表示,在集團各品牌的門店,都會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打包餐盒、餐袋、環保紙袋、無紡布袋等非塑料產品,並通過積分獎勵等方式,引導消費者逐步使用可降解塑料或非塑料材料等替代產品。

  據了解,胡大飯館會提供無紡布材質、可多次使用的環保打包袋,各家門店已經不再提供一次性吸管。老字號萃華樓和森隆飯莊從2021年1月1日起將全面停止使用塑膠袋,堂食打包袋以及外賣平臺的打包袋,將全部更換成紙質打包袋,所有飲品也不提供一次性吸管。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已經聯繫好了生產廠家,著手替換原來使用的塑料打包盒,全部更換為可降解的紙質環保打包盒,預計2021年1月左右將更換完成。

  餐盒既環保又不「灑湯漏水」成新探索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實際上,已有不少餐飲企業在限塑減塑方面先行一步。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底撈2019年就推出了環保帆布袋和紙質打包袋,逐步推廣至所有門店。同時,海底撈外送產品採用紙箱盛放,筷子也為可重複使用產品。從2021年1月起,海底撈全國門店、外送將全面推行用紙吸管替代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用紙質打包袋或符合要求的可降解打包袋替換一次性塑膠袋。

  金鼎軒市場部總監馬曉兵告訴新京報記者,2017年開始使用紙質打包盒,並為堂食的客人提供紙質手提袋。外賣使用的則是添加了可降解材質的打包袋。「在外賣方面,如果顧客選擇『無需餐具』,我們則會向顧客贈送幸運籤語餅作為獎勵。堂食方面,金鼎軒一直為客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消毒筷子,倡導減少一次性筷子,並倡導客人自帶打包用具,減少白色汙染。所有飲料也都不使用密胺瓷杯。」

  餐飲企業主動減少一次性塑料餐盒(具)使用量,也有企業開始嘗試用紙質餐盒替代塑料餐盒進行打包或者外賣,履行生態環保責任。不過,馬曉兵也坦言,目前門店還保留部份塑料打包盒,是因為紙質打包盒在打包一些菜品方面存在缺陷。「比如毛血旺的湯和油比較多,用紙質打包盒無法避免會滲出,客人的感受非常不好。」所以目前金鼎軒也在著手調整,考慮使用鋁箔材質的環保打包盒逐步替換塑料打包盒。

  一位餐飲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即使現在在減塑限塑方面做得很好的餐飲企業,也基本上沒有把打包盒全部更換為可降解的紙質材料。「因為紙質的材料可盛放的菜品十分有限,如果一道菜湯或者油多一些,那麼紙質的餐盒很容易滲漏,而且非常影響菜品的口味,從而讓顧客對餐飲企業的出品產生負面評價。」

  餐企需做去庫存與環保的平衡

  針對外賣平臺,北京「限塑10條」指出,到2020年底,北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鼓勵餐飲堂食服務採用可清洗消毒、重複使用的餐具。此外,鼓勵外賣平臺在點單環節設置「無需餐具」等選項,並給予積分等形式的獎勵。

  新京報記者發現,或是受去庫存影響,有一些餐飲門店在堂食打包以及外賣方面,可降解塑膠袋的普及程度依舊不高。在外賣平臺上點餐時,雖然有「無需餐具」選項,但仍有勾選「無需餐具」卻依然隨餐送來一次性餐具的情況。

  2020年12月27日,在位於北京西單的一家餐館,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顧客用餐完畢需要打包時,餐廳提供的打包盒為PP塑料(聚丙烯)材質,打包袋也是普通的塑膠袋。新京報記者詢問餐廳的工作人員是否了解北京「限塑10條」的內容與期限,這位工作人員稱並不是很清楚。「我們提供給顧客的一直是這種塑膠袋,而且庫房裡還有很多,好像沒聽說要更換可降解打包袋。」

  2020年12月27日晚,新京報記者通過外賣平臺點餐,並特意勾選了「無需餐具、調料」的選項。但是拿到外賣後,隨餐送來的有兩雙一次性筷子和醋包。很多網友也表示自己有同樣經歷。「點餐的時候選了不要餐具,但是送來一看,依然是好幾份一次性餐具。」「現在各種外賣隨餐送來的餐具已經攢了一大包,難道這個『無需餐具』的選項是個玩笑嗎?」

  業內人士表示,很多餐企目前還處於一邊消耗之前定製的餐盒、打包袋庫存,一邊尋找合適造價的包裝企業階段。如何做到環保減塑的同時,還要平衡用戶體驗、餐盒等用品的造價,都是餐飲企業需要解決的。「在外賣時,很多餐企的工作人員為了快速出餐,都是習慣性地放上一次性餐具,不看客人的需求。這也需要餐企對員工加以培訓並嚴格要求,達到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目的。」

(文章來源:貝殼財經)

(責任編輯:DF527)

相關焦點

  • 北京餐企限塑「動起來」:打包袋、吸管換裝,可降解餐盒排上日程
    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多家餐飲企業了解到,減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同時引導消費者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都已經列入企業減塑限塑日程。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不少餐飲企業已經著手將塑料打包盒逐步更換為環保材質。不過,新京報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有的餐飲從業者仍存在對相關限塑規定不了解的情況,包括目前外賣平臺上「無需餐具」做法,也經常被從業者「忽視」。
  • 北京餐企限塑已「安排」:打包袋、吸管換裝,可降解餐盒進入日程
    運營北方區域吉野家的合興集團相關負責人也對新京報記者透露,公司或將考慮採用收費手段實施降塑,例如可降解餐具、可降解塑膠袋收費等。  環保打包袋替換塑膠袋唱主角  新京報記者從多家餐飲企業了解到,目前各餐飲企業已經在為北京「限塑10條」做好準備。
  • 北京限塑20年: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北京新舊兩版「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均對減塑提出了要求。 2012年版提出,單位和個人應當減少使用或者按照規定不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勵淨菜上市;2020年版提出,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限塑令」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緊俏,生產機器也供不應求
    今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明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北京「限塑10條」正式實施——年底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購物袋、吸管、攪拌棒、外賣餐盒、快遞包裝……這些塑料製品成為北京未來治理塑料汙染的關鍵。近日,《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限塑10條」)正式印發實施。到2020年年底,全市將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快遞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5%以上;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門店或電商提供的零售配送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北京建成區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北京建成區超市買完的菜,順手裝到隨身攜帶的布袋中;快遞小哥送達你的快遞後,細心將快遞盒收起,繼續使用;出差住賓館,拿出自帶拖鞋穿上……這些理想中的環保生活,將是北京的未來。昨日,《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限塑10條」)正式發布。
  • 加強版「限塑令」來了:各界應對如何?已有概念股聞風而動
    來源:證券時報網點外賣的塑料包裝餐盒,裝奶茶的塑料飲杯、吸管,超市裡不限量連卷袋…這些塑料產品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也給自然環境帶來極大負擔:大部分塑料在自然條件下難以降解,焚化也會帶來空氣汙染,並對海洋、土壤、生物產生極大危害。塑料汙染治理已經引起國家高度重視。
  • 北京實施「限塑10條」:年底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吸管
    餐飲業:年底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本市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鼓勵餐飲堂食服務採用可清洗消毒、重複使用的餐具。到2021年6月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攪拌棒。
  • 2020年北京限塑令新規定 限塑令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泛濫的快遞包裝,無法降解的塑料餐盒,不限量的超市連卷袋……老百姓身邊的這些塑料製品即將成為禁限的重中之重。從昨天開始,市發改委等部門對《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限塑10條」)徵求意見。
  • 最嚴限塑令來了 不可降解塑膠袋你還在用嗎?
    「石家莊市的3家蘇寧家樂福門店從2021年1月1日起,上新環保購物袋。目前,各店可降解購物袋已經到位,分為大袋和小袋,大袋0.8元、小袋0.5元。」蘇寧家樂福河北山西區公關總監劉宇表示。
  • 實探丨加強版「限塑令」來了,各界應對如何?已有概念股聞風而動
    點外賣的塑料包裝餐盒,裝奶茶的塑料飲杯、吸管,超市裡不限量連卷袋…這些塑料產品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也給自然環境帶來極大負擔:大部分塑料在自然條件下難以降解,焚化也會帶來空氣汙染,並對海洋、土壤、生物產生極大危害。  塑料汙染治理已經引起國家高度重視。
  •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
    就此,新快報記者走訪廣州多個區的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發現農貿市場、超市的免費塑膠袋成了「消耗大戶」,儘管如此,有部分商家紛紛響應政策,開始提供可降解購物袋,並取消了塑料吸管。同時,該店提供打包飲品和食物的包裝,均為紙袋。記者走訪多家網紅奶茶店發現,大多數的包裝仍沿用著不可降解的塑膠袋和吸管,一個訂單有多杯飲品的,還得再加一個塑料託底。某網紅奶茶店的打包方式頗為講究,先用一層薄膜把塑料杯裝著的奶茶包起來,貼上封貼,再裝進打包的袋子裡。這家店的一款主打產品,還是以桶裝水瓶為賣點。
  • 告別一次性塑料吸管 最嚴「限塑令」出臺
    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國範圍餐飲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毫無疑問,隨著最嚴「限塑令」的出臺,應對塑料汙染問題再次被提上日程。從「限塑」走向「禁塑」提起「限塑令」,人們並不陌生。
  • 使用塑料製品較多 外賣行業將限塑提上日程
    ,到今年底江蘇全省餐飲行業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吸管,餐飲堂食等服務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20日中午,記者來到了南京雨花臺區一處商業綜合體,在一家連鎖咖啡店內,記者看到,店內已經不見了塑料吸管,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使用的吸管均為紙質材質製作而成。
  • 「限塑令」帶動上市公司擴產能 紙吸管供不應求
    與此同時,超市賣場和餐飲企業紛紛開啟轉型升級的道路——可降解購物袋替換塑膠袋、塑料吸管停用、打包袋更換等,不同材質的環保刀叉勺也開始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沃爾瑪中國日前宣布加入「減塑」行動派倡議,加大推行生物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的使用,2020年底前在位於直轄市、省會城市,以及大連、寧波、廈門、青島和深圳五個計劃單列市的所有沃爾瑪門店停止向顧客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推出生物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北京「限塑10條」徵求意見:六大行業成塑料製品禁限重點
    北京「限塑10條」昨起徵求意見——六大行業成塑料製品禁限重點泛濫的快遞包裝,無法降解的塑料餐盒,不限量的超市連卷袋……老百姓身邊的這些塑料製品即將成為禁限的重中之重。吃 年底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這次對外徵求意見的「限塑10條」給餐飲塑料用品劃下了「時間大限」: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攪拌棒;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本市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這些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該用什麼替代?
  • 新版「限塑令」來了!聽聽商家和消費者們怎麼說……
    中午時分,圓苑內的點餐顧客多了起來。店長曹建宏告訴記者,因為禁限使用塑料墊,他們目前暫停了外賣服務。對於堂吃顧客要求提供的打包,店內提供的是鋁塑盒和環保袋,不需要顧客掏錢購買。不過鋁塑盒的成本在2元一隻,要比普通塑料盒貴了一倍。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新京報記者1月5日在麵包新語北京國瑞店發現,該店所售手提袋雖標稱「降解塑料購物袋」,經生產廠家證實為「部分可降解塑膠袋」,並不符合限塑令規定。對此,1月7日,麵包新語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已勒令北京門店「今日必須調整完畢」。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文提示,目前市面上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材質通常為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AT)或是PLA+PBAT+澱粉(St)。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限塑令已執行數日。新京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6家烘焙門店發現,多數企業已明示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帶包裝使用紙質手提袋或可降解塑膠袋。有的門店還將飲品塑料封膜更換為紙質封膜,提前將塑料咖啡棒更換為木質材料。  儘管整體執行情況較為理想,但也有個別門店存在違規情況。
  • 2020限塑令新規定來了 年底前本市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北京今年在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1月19日,被稱為新版「限塑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布,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快遞塑料包裝等被納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範圍。據悉,北京2020年在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